收藏 分销(赏)

宁波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对策建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592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对策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宁波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对策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宁波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对策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径济丛利NINGHOJINGJICONGKAN宁波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对策建议俞谢倩雯方决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 0 2 1 年,宁波体育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勇夺5 枚金牌,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称号,为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软实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再造城市新优势,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体育强市的内涵特征通过对体育强市的内涵解构,可以得出体育强市的建设是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体育产业的提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和强劲韧性,通过体育文化的培育不断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体育设施的建设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和弱项。因此,符合时代特征和城市实际要求的体育强市建设其“强”主要体现在5 个方面:(一)群众体育基础“强”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特征明显,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全民身体素养和健康素养高,公共体育设施城乡均衡。(二)竞技体育成绩“强”竞技体育实力强劲,体育项目发展协调,体育人才梯队完备,重大赛事成绩卓越,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承办能力突出(三)体育产业实力“强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规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体育消费力旺盛。(四)体育文化影响“强”具有国际性或全国性的体育文化影响力

3、,体育文化交流传播优势明显,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强。(五)体育资源配置能力“强社会力量办体育参与度高,经常举办国内外重大体育会展,是众多国际或区域体育组织、知名体育跨国公司的全球、全国或地区总部所在地二、宁波建设体育强市的现实基础(一)全民健身深入推动群体赛事丰富多彩,创新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运动会,开展三江六岸健步走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截至2 0 2 1 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4 2.2%。科学健身指导不断加强,创新开展“一人一技”体育技能公益培训,办好全民健身大讲堂,受益人群达4 6 5 万余人次,2 0 2 1 年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 4.1%,高于全省水平

4、。(二)体育设施持续完善积极推进“体育+公园绿地”“体育+金边银角”“体育+山水资源”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体育设施,有效破解“全民健身去哪儿”难题。2 0 2 1 年,新增体育公园1 2 个,百姓健身房8 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 0 个,足球场1 0 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由2 0 1 6 年的1.8 0 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2.5 2 平方米,实现“1 5 分钟健身圈”31社会民生Shehui Minsheng(三)竞技体育全面提升南京市竞技体育成绩斐然,东京奥运会以5 块金牌的青岛市成绩居国内城市之首,获得“奥运冠军之城”称大连市北京市号。训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至2 0 2

5、 1 年,宁波市申广州市报推荐国家级基地5 所、创建省级基地1 3 所、命名宁波市上海市市级基地、训练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 8 3 所。武汉市深圳市“体教融合”取得新进展,1 9 所学校被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命名为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四)体育产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近7 0 0 亿元,占全省总量近四分之一;增加值从2 0 1 6 年的9 9 亿元增至近2 1 0 亿元,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增加值占GDP比重1.6 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获评国家体育产业(旅游)示范基地(单位、项目)8 个,数量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三、宁波建

6、设体育强市的问题短板(一)设施总量不足与结构不优并存体育设施总量不足。2 0 2 0 年全市人均场地面积2.40平方米,在全省排名仅第6,且低于南京、青岛、大连等同类城市。从场馆数量来看,2 0 2 1 年,全市拥有各类健身场馆1 4 6 9 家,位列全国城市第22位,明显低于成都、杭州、武汉和苏州等城市。设施类型多样性不够且高品质大型公共场馆缺乏。体育场地多以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步道为主,足球场和网球场地等占地较大的设施不足,室内篮球馆、游泳馆、网球场地等符合宁波季节特征的室内体育设施相对不足。全市仅有两处万人体育场,现有可用赛事体育场馆设施1 7 处,对标深圳、厦门、青岛、大连等存在一定

7、差距。绍兴市潮州市舟山市衡州市宁波市喜兴市温州市台州市杭州市金华市图1:全省各设区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数据来源:根据全省各设区市有关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整理323.853.292.942.572.542.42.352.171.72D51图2:与国内部分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对比情况(单位:m)数据来源:各城市有关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或体育强市相关政策文件等(二)群众参与不高且健身指导不深群众体育活跃度有待提高。截至2 0 2 1 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 2.2%,低于北京、上海等国内城市;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也存在较大差距。群众健身指导普及不够。截至2 0 2 1 年底,全市每

8、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 人,与南京市(5.0 7 人)、沈阳市(3.9 8 人)和北京市(3.8 4 人)等相比存在差距;且调研发现,目前全市大部分群众不知道身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或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BO%69%7046950%403C420%10%图3:国内外先进城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情况数据来源:国外城市梳理自官方统计网站、各类文献等,国内2.74城市来自各城市体育相关政策文件等2.652.652.622.422.402.372.202.122.102.081001501564.60%55.60%纽约伦敦墨尔本蒂尔堡马德里北京(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仍不足后备人才“苗源”供给

9、不足。一方面,体教融合尚未融深融透,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以培养体育特长生为主,市体育运动学校招生难度大;另一方700250(单位:m)253.17%50.50%30面,目前注册在我市的非宁波籍运动员不多,受省内各地体育优势项目同质性较高、省外与宁波现有2550%49.50%48.60%青岛成都上海宁波33545.70%441.20%45恩径济丛利NINGBOJINGICONiKAN项目匹配的苗子数量少和后备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不强等因素影响,“苗子工程”的量和面难以拓展。体育后备人才出路不畅。运动员出路渠道较为狭窄,运动员退役后以教练员、裁判员、公务员等“三员安置”为主的吸纳能力有限;小学、中学、

10、大学“一条龙”培养体系尚未建立,升学通道竞争激烈,体育人才后续培养受到阻碍。(四)举办赛事活动能级总体不高赛事级别和影响力不高。宁波尚未举办过奥运会、亚运会、青运会等全球或全国顶级综合性赛事,也缺乏像网球大满贯、马拉松大满贯、环法自行车赛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或知名度的顶级固定赛事,与国外纽约、伦敦,以及广州等存在差距。赛事承办保障能力有待加强。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地交通、接待配套等设施要求高。目前宁波市机场枢纽能级不高,航空客流量位列全国第3 0。从酒店配套设施来看,截至2 0 2 1 年底,全市共有酒店1 3 0 8家,与成都、广州、上海、北京、杭州等存在较大差距。职业俱乐部发展需要加快。全市仅

11、有职业体育俱乐部3 个,与纽约(1 2 家)、伦敦(1 3 家足球俱乐部)等有较大差距;且大部分俱乐部盈利能力不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体育产业综合实力稍显薄弱体育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不高。2 0 2 0 年全市体育总产出6 8 0 亿元,增加值为2 0 1 亿元,占GDP比重1.62%,与广州、上海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其中,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的比重仅为2 9.2%,明显低于北京(9 0%)、上海(8 6.9%)、青岛(6 5.9%)等。体育产业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全市体育服务业企业数量较少,缺乏一批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企业、龙头企业。截至2 0 2 1 年底,体育产业领域主板上市企业仅有大

12、丰实业和牧高笛两家。体育消费潜力有待释放。2 0 2 1 年全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为3 0 0 6 元,仅为英国平均体育消费的六分之一;8 0%消费支出用于服装鞋帽等实物型消费,与欧美发达国家体育服务类消费占到7 0%以上相比,反差较大。广州上海南京成都青岛宁波图4:2 0 2 0 年国内先进城市体育总产出对比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各城市体育相关政策文件、体育统计年鉴和公报等四、宁波建设体育强市的对策建议(一)激发全民健身新活力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素养稳步提升是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之一,发达的体育社会组织和广泛的体育人口是体育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鼓励和引导全民参与体育锻炼

13、,组织开展社区(乡村)运动会等一批展示甬城特色、引领健身风尚的群众性赛事活动,推动全市打造形成全龄健康运动型社会。依托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构建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网络。推动体育、卫健等相关部门联合相关高校、医院建立“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研发推广体育健身新项目、新方法,打造一套适宜宁波本土的健身方案,以科学健身推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伤病康复。(二)提升竞技体育硬实力持续举办顶级的大型体育赛事以及优秀的竞技体育成绩是一座城市体育发展水平乃至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高水平体育城市的必由之

14、路与关键所在。积极谋划打造滨海体育赛事名城,争取申办全运会、亚运会、全国青年运动会等国家级综合性运动会,依托宁波的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谋划举办中东欧国家运动会。培育一批长1980.621621.621004.588027006805001000150020033社会民生Shehui Minsheng期落户宁波的国际国内顶级单项体育赛事,引进一批彰显宁波实力的顶级职业体育俱乐部联赛主场赛事。保障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引进一批能够引领项目发展的高水平教练员、具备顶尖赛事夺金实力的高水平适龄运动员向宁波迁移,建设体育特色学校和各类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夯

15、实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全力备战巴黎奥运会、粤港澳全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争取保持竞技体育成绩位居全国前列。(三)夯实体育设施承载力拥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活动和赛事的关键支撑,体育场馆及设施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体育强市的重要标准。围绕承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目标,高标准布局建设一批体育场馆和城市配套设施,改造升级一批现有容量较小、功能较单一的体育场馆等,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利用闲置空地、存量建筑和城市“金角银边”布局多样化、便民化的“家门口”运动空间,引导社会资本开发利用闲置空间,增加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公园绿地、小尺度广场等各类场地中的健身设施供给,并做好健身器材日常维护更新,着力构建“

16、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实施健身设施夜间“点亮工程”,加强无障碍设施、休闲驿站、智慧信息服务等设施配置。探索推进以体育功能为导向的城市建设模式,围绕奥体中心、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延伸布局体育健身、运动培训、赛事服务、体育科技文化等业态,叠加打造一批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和核心体育商圈。(四)增强体育产业竞争力发达的体育产业、活跃的市场运营主体是城市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依托宁波制造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健身器材、智能体育装备、滨海运动装备、户外用品等体育特色制造业,谋划建设一批体育产业园区,引进培育一批体育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充分挖掘宁波奥运冠军运动员IP资源,合作开发个人体育用品品

17、牌,带动体育制造业向品牌化、集群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发挥宁波舟山港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等优势,申办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谋划举办中国体育产业峰会、体育产业推介会等活动。推动赛事运营、体育咨询、体育经纪、体育保险、体育媒体等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和引进专业赛事运营公司,繁荣竞赛表演业。加快“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依托四明山、宁波湾、梅山湾等山水生态运动休闲资源,打造体育主题旅游景区和线路,积极争创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五)提高体育文化传播力浓厚的体育氛围、优质的体育文化和具有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体育精神是体育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护传承优秀体育文化,发扬王正廷、楼文敖等奥运先驱精神品质,挖掘宁波龙舟文化典故,加强龙舟、舞龙(狮)、武术、棋类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文化推广,塑造宁波开放创新、敢为人先、健康活力的城市体育文化特质。提炼宁波“奥运冠军之城”的精神文化内涵,以运动员为主体打造宁波奥运冠军文化IP品牌,讲好“奥运冠军之城”故事。围绕凸显宁波体育精神、具有宁波气派、彰显宁波担当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传播体育精神。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流,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国际友好城市等体育文化交流,推动国际国内体育组织落户宁波,探索建立国际体育智库,提升宁波在国际国内体育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收稿日期:2 0 2 3 年7 月2 0 日)作者单位: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