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王江泾镇实验学校(小学部)公开课教案课题认识钟表-整时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任课教师计红燕上课日期2015.12.15教学分析课标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整时的概念。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学生认识整时的情境题材,教材在这一情境中根据小朋友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安排时间,以供学生认识钟面。编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结合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会认读整时的时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的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的习惯。学生学情分析对现代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在入学前,已经积累了看钟表上的时间的经验(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有钟表,
2、大量的电视节目时间的显示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就不能把认识钟表、整时作为“全新”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本课的教学因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具加强观察、比较及操作活动。教学准备模型钟、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等)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说明目标引领1、使学生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达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时间知识的能力。1、通过视频学习,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直接揭示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钟面,通过多种活动方式
3、认识整时的读、写法。3、运用新知,看图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自主学习1、初步认识钟面生:(有数字、有两根指针)生:长长的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板书:分针、时针。2、认识整时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生:分针都指12,时针指的数字不同,指向8是8时,指向3是3时,指向6是6时。(请多名学生复述)师生共同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生:它们都表示8时。 上面一个是普通的钟,下面是电子钟,看普通的钟我们观察的是它的两个针,分针和时针,看电子钟就很简单啦,上面显示什么,我们就读什么,看看电子钟上的时间是怎么写的呢?对了,写一个数
4、8,再写两点,再写两个0。由此,时间我们也有两种写法,请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我们可以先写8,再写“时”。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读成8时,我还可以这么写,先写8再写两点,然后写两个01、初步认识钟面师:通过看书,你能告诉同学们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吗?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师:请同学们看着老师前面的钟表盘,(出示钟的模型。)说说数字是怎样排列的?(1到12的顺序。要求学生边说边用手势把数字的排列方向画出来。) 师:指针也是按这样的方向旋转的,这样方向的旋转叫顺时针旋转。(课件演示指针的旋转)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个针叫分针,这个针叫时针,那么你能说说什么样的针叫分针,什么样的针叫时针
5、吗?2、认识整时师:在预习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仔细观察过这些钟。现在请你来说说指针什么样的时候是8时呢?师:谁听明白了?师:指针什么样的时候是3时呢?师:让我们再来看看6时,谁来说说这个钟为什么是表示6时呢?师:仔细观察这三个带有数字的钟,8时、3时、6时,它们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呢?师:(指表盘。)对,分针都指着12,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整时。师:咱们一起来试验一下吧。我拨一个时间,请你读出来好吗?(师拨钟2时,4时,5时, 10时,12时,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师:让我们再来观察竖着的这2个钟,你又有什么发现呢?交流互动教师拨一个时间,请学生读出来。(师拨钟2时,4时,5时, 10时,12时
6、,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教师讲解反馈。追问:观察竖着的这2个钟,有什么发现呢?达标检测1、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对照教材上第92页的情境图回答。并独立写出相应的电子时间。2、完成课堂作业本教师全班反馈,错误纠正讲解。回顾反思认识钟表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以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整时数学时针(短)-12分针(长)-几 几时作业布置1、数学书第86页“练习十九” 2、课堂作业教后反思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