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力(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 理解力的概念,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2、过程和方法: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重、难点:理解力的概念,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器材:弹簧、磁铁、小铁球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今天我们学习力的初步知识,(PPT出示知识技能目标)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一)什么是力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234【说出你的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 你的体验: 力(force)是 _。3. 思考:力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二)力的作用效果1. 活动二: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例手拉弹簧弹簧的长度变长1232. 你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
3、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发生改变。理解并记住: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发生了改变。三、当堂练习1、教材5页1题(1)(2)两小题。2、丛书2-4页1-4题。课后记:第一节 力(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认识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2、过程和方法: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重、难点:认识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器材:弹簧、钩码学习过程一
4、、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说一说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学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PPT出示知识技能目标)二、自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板块。自学指导,请阅读教材45页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板块,记住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的作法,在作业本上试着完成教材5页上14题。三、教师巡视学生自学及作业情况 1、注意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画力的示意图2、抽学生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四、演示:在弹簧下挂钩码、拉和压弹簧、在门的不同部位推拉门。五、 活动: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你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物体对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的。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六、作业:1、丛书2-4页5-15题。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