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考古材料,对陕北高原汉代墓葬的形制及主要随葬品进行类型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将陕北高原汉代墓葬分为五个时期和四个区域,并总结各期及各区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脉络。关键词:陕北高原汉代墓葬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a typological study of the forms and major burial goods of Han-Dynasty tombs on the northern Shaanxi plateau after combing through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systematically.Base
2、d on this study,the Han-Dynasty tombs on the northern Shaanxi plateau are classified into five periods and four sub regions.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each period and region.Key words:Northern Shaanxi plateau;Han Dynasty;tombs自然地理上所称陕北高原,指吕梁山以西
3、、六盘山以东、北灵山药王山黄龙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区域1,行政上为今陕西省延安市和榆林市所辖,在汉代隶属于朔方刺史部上郡、西河郡。陕北高原南接关中,北连大漠,是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的北方门户和拱卫京师的屏障,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政权的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陕北成为关中地区与北方边疆之间的过渡地带。该地区中原移民与北方草原民族杂居共处,文化面貌复杂,在考古学文化上被视为北方长城地带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个文化亚区2。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陕北地区陆续有汉墓发现。截止目前,已发掘汉墓300余座,资料已公布的有200多座,为陕北高原汉墓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在全面梳理陕北高原汉代墓葬材
4、料的基础上,对陕北高原汉墓的时代特征、区域特点以及发展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并形成基本认识。一、墓葬形制分析根据墓葬结构的不同,可将陕北高原汉代墓葬分为竖穴土坑墓和横穴洞室墓两大类。(一)竖穴土坑墓自地面直接向下挖出土坑作为墓室。面积较小,均为单室。按照有无墓道以及墓道形制不同分为三型。A 型 无墓道。墓葬平面为长方形,口大底小或口底同大。部分有二层台和壁龛。如米脂卧虎湾M5、M6(图一,1)、M353。B型 竖穴墓道。墓室一端有自地面向下开挖的墓道,呈竖井式。墓葬平面呈“凸”字形或“L”形。如米脂卧虎湾 M234、M255、M356(图一,2)。C型 斜坡墓道。墓室一端有自地面向下挖的墓道,呈斜坡
5、式,个别有阶梯状结构。部分墓葬的墓道与墓室之间有甬道连接。墓室平面为长方形,个别有二层台。如米脂卧虎湾 M11、M52(图一,3)、M167。(二)横穴洞室墓先开挖墓道,再在墓道一端掏挖土洞作为墓室。根据墓道形制不同可分为两型。A型 竖穴墓道。墓道为竖穴式。均为土洞墓。单室墓,墓葬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平顶或拱顶。部分墓道与墓室之间有甬道连接。如米脂卧虎湾 M111、M389,甘泉鳖盖峁 M164(图二,1)。B型 斜坡墓道。墓道底部为斜坡状,个别有阶梯状结构。依据墓室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洞墓、40 文博2023 年第 4 期砖室墓、石室墓和砖石混合墓四亚型。Ba 型 土洞墓。
6、均为单室墓。部分墓道与墓室之间有甬道连接。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平顶或拱顶。个别墓有砖砌或木质的封门。极个别有耳室。如靖边老坟梁 M55(图二,2)、M6,米脂卧虎湾 M116。Bb 型 砖室墓。在土洞室内用砖砌筑墓室,墓顶、壁、地均为砖构。依墓室数量及顶部形态划分为四式。式 单室。墓室平面为长方形,拱顶。大多没有甬道。如靖边老坟梁 M2、绥德黄家塔 M136(图二,3)、黄陵上畛子 M27。式 单室。墓室平面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穹隆顶或四角攒尖顶。墓道与墓室之间有拱顶甬道连接。部分墓有砖砌封门和画像石墓门。如神木大保当 96M1(图二,4)、96M98。式 前后双室。前室平面为方形,穹隆顶或四角攒
7、尖顶,有的墓顶中央有“顶心石”;后室平面为长方形,拱顶。墓道与墓室之间有拱顶甬道连接。部分墓有砖砌封门和画像石墓门。有的墓前室接一或两个耳室。如神木大保当96M4(图二,5)、甘泉鳖盖峁 M1、绥德快华岭 M49。式 前后双室。前室方形,穹隆 顶 或 四 角 攒 尖顶,有的墓顶中央有“顶心石”;后室平面方形或近方形,穹隆顶或四角攒尖顶。墓道与墓室之间有拱顶甬道连接。部分墓有砖砌或石板封门以及画像石墓门。有的墓 前 室 接 一 个 耳室。如绥德辛店郝家沟汉墓10、米脂官庄05M111(图二,6)、神木大保当 96M13。Bc 型 石室墓。采用仿砖式样的石块来砌筑墓室。用石板铺地。墓室壁亦由石板组
8、成,部分为画像石。根据墓室数量及顶部形态划分为三式。式 单室。墓室平面为长方形,拱顶。大多没有甬道。个别有条石或画像石墓门。如米脂卧虎湾 M155、绥德黄家塔 M5(图三,1)、绥德寨山汉墓12。式 前后双室。前室平面为方形,穹隆顶,有的墓顶中央有“顶心石”;后室平面为长方形,拱顶。墓道与墓室之间有甬道连接,甬道顶部铺石板,平顶。部分墓有石板封门和画像石墓门。有的墓前室接一或两个耳室。如绥德延家岔 M213(图三,2)、神木柳巷汉墓14、米脂官庄 71M115。式 前后双室。前、后室均为方形或近方形,穹隆顶或四角攒尖顶。甬道顶部铺石板,平顶。部分墓有石板封门和画像石墓门。有的墓葬前室接一或两个
9、耳室。如米脂官庄 71M4、05M2(图三,3)、312图一竖穴土坑墓形制举例1.A 型(米脂卧虎湾 M6)2.B 型(米脂卧虎湾 M356)3.C 型(米脂卧虎湾 M52)41 探讨争鸣05M3。Bd 型 砖石混合墓。用砖、石块和石板混合构筑。甬道用石板拼砌。墓顶、墓底砖砌,墓壁或为带石墙基的砖墙,或为画像石。均为双室墓,前室方形,穹隆顶;后室长方形,拱顶。如绥德黄家塔 M8(图三,4)、M9。二、随葬器物分析陕北高原汉代墓葬随葬器物按质地可分为陶、铜、铁、玉、石、骨器等,另有少量漆木、滑石、玻璃、琉璃、铅、锡器和金银制品。其中陶器和铜器数量最多。随葬的铜器按照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器(鼎、甑、釜
10、、鉴、耳杯、镜、灯、锤、印章)、兵器(剑、刀、箭镞、弩机)、装饰品(带钩、扣、牌饰)、车马器和钱币。从数量上看,鼎、釜等容器较少,而车马器、牌饰以及弩机、镜、钱数量多。部分装饰品和车马器有鎏金。作为随葬品的车马器和弩机既有正常尺寸的实用器,也有特制的小尺寸模型明器。随葬的陶器以实用器为主,种类有罐、壶、鼎、盒、钫、釜、瓮、锺、瓶、奁、盘、碟、碗、钵、耳杯、尊、案、勺、灯、熏炉等;模型明器如仓、井、灶、人物俑、动物俑亦占一定比例;还有少量瓦和纺轮123654图二横穴洞室墓形制举例1.A 型(甘泉鳖盖峁 M16)2.Ba 型(靖边老坟梁 M5)3.Bb 型式(绥德黄家塔 M13)4.Bb 型式(神
11、木大保当 96M1)5.Bb 型式(神木大保当 96M4)6.Bb 型式(米脂官庄 05M1)42 文博2023 年第 4 期等。从质地上看,大部分为泥质灰陶,烧成温度较高,质地坚硬;还有少量的夹砂灰陶、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部分陶器表面施釉;个别墓中发现原始瓷器。多数陶器表面有纹饰,常见的有绳纹、弦纹、网格纹、斜线纹、刻划纹、水波纹等。彩绘陶数量不少,颜色以红、橘、粉、白、黑色为主,图案有卷云纹、网格纹、三角纹、圆圈纹等。陶器中罐和壶的数量最多,形制演变规律较明显,是以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两类典型器物。(一)罐依据颈部、腹部、底部及有无器耳等特征将陶罐分为小口高领罐、大口折腹罐、大口鼓腹罐、小口折
12、腹大平底罐、双耳罐五大类。1.小 口 高领罐:侈口,口较小,高领,鼓腹,平底。整体器形偏瘦高。依肩、腹部形态分为两型。A 型 溜肩或鼓肩,上腹圆鼓突出,依据腹部形态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上腹部圆鼓程度逐渐减小,最大径由肩腹交界处下移至腹中部(表一,1、2)。B 型 颈较A 型长,上腹偏弧,不如A型突出,器形瘦高。依据腹部形态分为三式,演变趋势为腹部圆鼓程度降低,由弧鼓腹变为折鼓腹,器形愈瘦高(表一,3 5)。2.大口折腹罐:口较大,直口微外侈,矮领,溜肩或鼓肩,折腹。器形矮扁,器宽普遍大于器高,最大径在肩腹交界处。依腹部形态分为两型。A 型 折腹夹角接近锐角,下腹向内斜收。依据肩、腹部形态分为三
13、式,演变趋势为肩部由耸肩变为鼓肩,腹部折曲程度减小,器形变高(表一,6 8)。B型 折腹夹角接近钝角,下腹向内弧收。器形较 A 型高。依据肩、腹部形态分为三式,演变趋势为肩部由耸肩变为鼓肩,最大径下移,器形变高(表一,9 11)。图三横穴洞室墓形制举例1.Bc 型式(绥德黄家塔 M5)2.Bc 型式(绥德延家岔 M2)3.Bc 型式(米脂官庄 05M2)4.Bd 型(绥德黄家塔 M8)1432 43 探讨争鸣3.大口鼓腹罐:直口或口部微侈,矮领,鼓肩,上腹圆鼓,下腹弧收,平底。依据腹部及整体形态可分为四式,演变趋势为上腹弧鼓程度和下腹弧收程度均降低,器形变高(表一,12 15)。4.小口折腹大
14、平底罐:平沿,直颈或束颈,颈较高,溜肩,折腹,大平底略内凹。最大径在器中部。根据肩、腹部形态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肩部略变鼓,上腹部由直线型的折腹变为弧折,下腹部由斜向内收变为弧收,最大径下移(表一,16、17)。5.双耳罐:侈口,束颈,鼓腹,肩部有一对带穿孔的耳。可分为三式,演变趋势为颈部变长,整体器形变瘦高(表一,18 20)。(二)壶依据腹、底部特征将陶壶分为圈足壶、假圈足壶、平底壶、茧形壶四大类。1.圈足壶:器腹下接圈足。依据口、腹部及圈足形态分为三型。A 型 口外侈,束颈,圆肩,球形鼓腹,平底下接矮圈足,圈足壁稍外撇。依据口部、腹部形态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口部从外撇的喇叭口变为外撇的浅
15、盘口,腹部圆鼓程度加深(表二,1、2)。B 型 浅盘口,束颈细长,溜肩,垂腹,圜底下接矮圈足,圈足壁外撇(表二,3)。C 型 长颈,扁鼓腹,高圈足,整体器形较高大。圈足内部为圆形,外呈八棱形。依据口部、颈部及圈足形态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由直口直颈变为喇叭口束颈,圈足外撇程度加深(表二,4、5)。2.假圈足壶:看似有圈足,实为平底,腹与足之间有明显分界。依口、腹部形态分为四型。A 型 盘口,短束颈,溜肩或鼓肩,圆鼓腹,矮假圈足,平底(表二,6)。B 型 矮束颈,溜肩,折腹,矮假圈足,平底。小口高领罐大口折腹罐大口鼓腹罐小口折腹大平底罐双耳罐A 型B 型A 型B 型1.式(米脂卧虎湾 M177:2
16、)2.式(米脂卧虎湾 M19:3)3.式(米脂卧虎湾 M177:3)4.式(神木大保当 96M15:1)5.式(神木大保当96M23:18)6.式(米脂卧虎湾 M181:1)7.式(甘泉鳖盖峁 M15:5)8.式(靖边老坟梁 M4:8)9.式(米脂卧虎湾 M345:9)10.式(米脂卧虎湾 M11:2)11.式(绥德苏家圪坨)12.式(米脂卧虎湾 M246:6)13.式(靖边老坟梁 M3:12)14.式(靖边老坟梁 M5:10)15.式(神木大保当 96M19:2)16.式(绥德黄家塔 M6)17.式(甘泉鳖盖峁 M1:1)18.式(绥德苏家圪坨)19.式(神木大保当 08M3:2)20.式(
17、神木大保当 96M6:1)表一陶罐型式注: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J文物,1983(5):28 32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J文物,2011(12):72 82 44 文博2023 年第 4 期圈足壶假圈足壶平底壶茧形壶A 型B 型C 型A 型B 型C 型D 型A 型B 型C 型1.式(米脂卧虎湾M345:3)2.式(靖边老坟梁M1:1)3.米脂卧虎湾M497:24.式(神木大保当96M9:25)5.式(神木大保当98M1:1)6.靖边张家坬M3:267.式(米脂卧虎湾M305:2)8.式(黄陵上畛子M2)9.式(米脂卧虎湾M
18、389:13)10.绥德苏家圪坨11.靖边老坟梁 M1:412.式(米脂卧虎湾M149:7)13.式(米脂卧虎湾M11:18)14.式(米脂官庄1985)15.甘泉鳖盖峁 M2:216.式(米脂卧虎湾M116:17)17.式(神木大保当96M3:12)18.式(甘泉鳖盖峁M6:4)19.式(靖边张家坬M3:13)表二陶壶型式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06(4):3 9榆林市文管会,米脂县博物馆 米脂县官庄村东汉画像石墓清理简报 G/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二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10整体器形较宽鼓。
19、依据腹部和底部形态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折腹程度减小,最大径由肩腹交界处下移至腹中部,底变大(表二,7、8)。C 型 盘口外侈,细长束颈,溜肩,折腹,假圈足较高,平底。依据腹部和圈足形态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折腹程度减小,假圈足变高(表二,9、10)。D 型 直敞口,方唇,高领,圆肩,折腹,最大径在腹中部偏下,矮假圈足稍外撇,平底。器形低矮(表二,11)。3.平底壶:依据口部和腹部形态分为三型。A 型 侈口,直颈,鼓腹,平底,颈部或腹部有凸棱纹。依据口部、腹部变化分为三式,演变趋势为口部出沿程度加深,腹部由弧腹变为扁鼓腹,最大径下移(表二,12 14)。B 型 侈口或浅盘口,短束颈,圆鼓腹,平底。
20、整体形态与假圈足壶 A 型相似,仅底部有区别(表二,15)。C型 口外缘中部有一周凹槽,长束颈,鼓肩,垂腹,腹部位置靠近器物底部,大平底。器形高大。依据口、腹部形态变化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口部由喇叭口变为盘口,腹部下垂程度加深,最大径下移(表二,16、17)。4.茧形壶:口部外撇,短束颈,扁鼓腹形似蚕茧,圈足。依据口部和圈足形态分为两式,演变趋势为口部外撇程度减少,沿部消失,圈足由截面为椭圆形的小圈足变为截面呈长方形的大圈足(表二,18、19)。三、墓葬分期研究目前已公布材料的 200 多座陕北高原汉代墓葬之间没有叠压打破关系,无法依靠层位来判断墓葬之间的早晚关系,因此本文主要依据纪年文字、墓
21、葬形制、随葬品形制等来进行墓葬分期。已发掘的陕北高原汉墓中共有6座有纪年文字,分别为永元二年绥德黄家塔 M7、永元四年绥德四十 45 探讨争鸣里铺汉墓、永元八年绥德苏家圪坨汉墓、永元十二年绥德保育小学汉墓、永元十六年绥德黄家塔 M6、永初元年米脂官庄 71M4。其中 5 座为东汉早期墓,1 座为东汉中期墓葬。这 5 座东汉早期墓的墓葬形制均为横穴洞室墓 Bc 型式,随葬品有大口折腹罐B,假圈足壶C,小口折腹大平底罐式,双耳罐式。东汉中期墓为横穴洞室墓 Bc 型式,出土小口折腹大平底罐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陕北高原汉代墓葬出土的具有较强年代指示意义的铜钱、铜镜等随葬品16,可将陕北高原汉代墓葬分为
22、五期。(一)第一期:西汉早期(自西汉建立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发行五铢以前)104 座。代表墓葬有米脂卧虎湾 M9、M167、M234,甘泉鳖盖峁 M6、M15、M16。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其中无墓道的竖穴土坑墓 A 型占该时期墓葬总量的81.6%,亦有个别横穴洞室墓A型、横穴洞室墓 Ba 型、横穴洞室墓 Bc 型式。该期墓葬规模普遍较小,流行仰身直肢葬和侧身曲肢葬。随葬陶器中灰陶和彩陶各占一定比例,器形有小口高领罐 A、A、B,大口折腹罐 A、A、B、B,大口鼓腹罐式,圈足壶 A、B 型,假圈足壶 B、C,茧形壶式以及少量甑、钫、鍑等,总体上随葬陶器数量较少。铜器主要有弩机、车马器、箭镞、带
23、扣、铜钱等,铁器有剑、削。(二)第二期:西汉中晚期(汉武帝元狩五年至汉平帝时期)53座。代表墓葬有米脂卧虎湾M19、M52、M116、M469,甘泉鳖盖峁 M2、M8,靖边老坟梁 M2 M7。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 A、B、C 型,横穴洞室墓 Ba型、Bb 型式。本期土坑墓的形制变复杂,带斜坡墓道的土坑墓成为这一类墓的主流。横穴洞室墓逐渐兴起,新出现的单室砖室墓面积较小(长约 3 4 米,宽 2 米以下),墓内无画像石装饰。除单人仰身直肢葬外亦有部分男女合葬,部分墓中使用琀、塞等玉制葬具。随葬品数量和种类增多。陶器分为三类,一类为鼎、盒、壶、钫等仿铜陶礼器,在一些墓中成组出现(如靖边张家坬 M3
24、1、靖边老坟梁 M52、甘泉鳖盖峁M83);第二类为罐、盆、盘等日常生活用器;第三类为仓、囷等模型明器,为新出现的器类。此外二期墓中常见的人俑和动物俑也不见于一期墓葬。灰陶和彩绘陶各占一定比重,且彩绘陶数量较多。陶器器形有小口高领罐 A、A、B,大口折腹罐A、A、A、B,大口鼓腹罐、式,假圈足壶 A 型,平底壶 A、A、B 型、C,茧形壶式以及陶鼎、陶灶等。铜器主要有鼎、鉴、釜、甑、灯、锤、印、弩机、车马器、铜钱等。(三)第三期:新莽至东汉早期(自王莽统治时期至东汉和帝时期)34 座。代表墓葬有神木大保当 M1、M3、M9、M12、M15、M19,绥德黄家塔 M1、M3、M5 M13,黄陵上畛
25、子M1M3。墓葬形制有横穴洞室墓Bb型、式,Bc 型、式和 Bd 型。这一时期,横穴洞室墓完全取代了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在第二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从单室墓发展成前后双室墓,墓顶由拱形顶发展为穹隆顶或四角攒尖顶;石室墓和砖石混合墓均为新出现的墓葬类型。墓葬面积方面,砖室墓中多长 5 6 米、宽 2 3 米的中型墓,石室墓面积差距较大,最小的仅长 0.52 米、宽 0.58米(绥德黄家塔 M10),大的可长达 9.9 米、宽 1.8米(米脂官庄 71M3)。葬制以单人葬和双人合葬为主,个别墓中出现三人合葬(神木大保当 M3)。本期画像石墓开始大量出现,多见于墓门上,部分墓葬的墓壁和墓顶(顶心石)上亦
26、有画像。靖边老坟梁 M1 和绥德黄家塔 M7 墓壁上绘有壁画。随葬陶器绝大多数为泥质灰陶,彩绘陶基本不见,出现少量釉陶。罐、壶等日用器的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计有小口高领罐 A、B,大口折腹罐A、B,大口鼓腹罐、,小口折腹大平底罐式,双耳罐式,圈足壶 A、C,假圈足壶 B、C、D 型,平底壶 C,另有少量陶豆、陶钵等,其中小口折腹大平底罐和双耳罐是本期新出现的器物类型。仿铜陶礼器衰落,仅在黄陵上畛子M3 中见到一件鼎。本期模型明器发达,多陶灶、石灶。随葬的铜器有甑、耳杯、镜、带钩、弩机、铜钱等。个别墓中有璲、含、塞、眼罩等玉质葬具。(四)第四期:东汉中期(殇帝至质帝时期)23 座。代 表 墓 葬
27、 有 神 木 大 保 当 M4、M8、46 文博2023 年第 4 期M16 M18、08M1 M3,米脂官庄 71M1、71M2、71M4、05M1 等。墓葬类型有横穴洞室墓 Bb 型、式,Bc 型、式。本期流行斜坡墓道砖室墓和斜坡墓道石室墓,单室墓消失,均为前后双室墓,少数墓带一个或两个耳室。墓室面积较大,平均长 6 7 米,宽 2 3 米。葬制方面,本期盛行多人合葬,多为男女双人合葬,少数墓为三人或四人合葬,部分墓有殉牲。画像石墓的比例很高,画像多分布于墓门上,一些墓葬的墓壁和墓顶(顶心石)上也有画像。随葬陶器中,仿铜陶礼器消失,日用陶器成为主流,形制计有小口高领罐B、B,大口折腹罐A,
28、大口鼓腹罐式,小口折腹大平底罐式,双耳罐式,平底壶 A 及少量盆、案、灯、博山炉等。以泥质灰陶为主,不见彩绘陶,有少量釉陶模型明器。铜器种类和数量少,仅见少量带钩、铜镜、铜钱、车马器和个别铜灯。(五)第五期:东汉晚期(桓帝至献帝时期)14 座。代表墓葬有神木大保当 M2、M5 M7、M13、M14、M22、M23、98M1,绥德快华岭 M1、M2、M417,米脂官庄 05M2、05M3 等。本期墓葬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形制种类上均有所减少。墓葬类型见横穴洞室墓 Bb 型、式和 Bc 型式,均为前后双室墓,有的带一个或两个耳室。墓室顶部形态从三期、四期的以券顶为主发展为以穹隆顶、四角攒尖顶为主。绝大
29、多数为画像石墓。墓葬规模差距较大,大多数为长 6 米左右、宽约 2 米的中型墓,也有如米脂官庄05M2的大型墓。葬制以多人合葬为主,殉牲现象较为常见。随葬陶器的种类减少,有小口高领罐 A、B、B、B、大口鼓腹罐式、双耳罐式、圈足壶 C,此外还有灶、尊、碗、碟、盘、勺、耳杯、盒、案、灯、熏炉、俑等。漆器数量亦不少。铜器种类有剑、刀、弩机、车马器、牌饰、镜、钱等。四、墓葬分区研究根据陕北高原汉代墓葬的形制及随葬品特征,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小区。(一)西区:定边、靖边、甘泉一带这一区墓葬主要集中在西汉时期(第一期和第二期),东汉时期墓葬少见。墓葬均为横穴洞室墓,西汉早期为竖穴式墓道的土洞墓(横穴
30、洞室墓 A 型),西汉中晚期流行斜坡墓道砖室墓(横穴洞室墓 Ba 型、式)。流行单人、双人仰身直肢葬,少数墓内有殉牲。不见画像石墓。定边地区发现东汉壁画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一类为鼎、盒、壶、钫的仿铜陶礼器,数量较多,这类器物多为彩绘陶;另一类为罐、盆、瓮等日用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假圈足壶 A、D 型,圈足壶 A 型以及茧形壶是该区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第二期出现彩绘灶、仓、囷等模型器以及人俑、动物俑。本区墓葬不论在形制方面还是随葬品方面都与关中地区西汉早期墓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关中地区西汉早期主要流行竖井土洞墓和斜坡墓道土洞墓,随葬品组合主要有鼎、盒、壶、钫等仿铜陶礼器和仓、灶等模型明器。彩绘陶非
31、常发达。而到了西汉中晚期,关中地区逐渐流行砖室墓,随葬品方面仿铜陶礼器数量渐少,彩绘陶衰退18。陕北高原西区土洞墓和彩绘陶延续时间长而砖室墓和模型明器出现时间稍晚,说明与汉文化的中心区域相比,该区文化发展进程略有滞后。(二)南区:黄陵、黄龙地区这一地区汉墓数量少,时间上集中在东汉早期(第三期)。墓葬类型为单室或双室的砖室墓(横穴洞室墓 Bb 型、式),个别墓带一个耳室。墓内无画像石。墓室顶部和地砖下有积炭的作法,可能是出于防潮的考虑。出土随葬品数量少(墓葬均遭盗掘)。陶器中釉陶的比重大,黄绿釉,器形有鼎、尊、壶、罐、奁、博山炉等,部分器物在釉面上还有兽纹及山水纹的浮雕。铜器主要有弩机、镜、车马
32、器等。黄陵上畛子 M1 随葬的两件银鸟饰较有特色。(三)东区:米脂、绥德一带这一地区墓葬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均有发现,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墓葬数量多且类型丰富,其中石室墓发达是本区的一大特点,可能与这一地区石材丰富的自然条件有关。前后双室墓的后室地面一般高于前室 10 厘米左右。前后室之间有过洞,过洞中央有一根中柱石将过洞分成左右对称 47 探讨争鸣的两部分,有的中柱石上还刻有文字。这种做法几乎不见于本区以外地区。砖石混合墓是本区独有的墓葬类型。葬制方面,西汉时期多见单人仰身直肢或侧身曲肢葬;东汉开始以男女双人合葬为主,少数墓中为单人葬和三人合葬。殉牲现象普遍,牛、马、羊、鹿是常见动物品种
33、。本区的砖、石、砖石混合墓中绝大多数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墓门、墓壁及边柱、过洞中柱石上,一些墓墓顶的顶心石上有彩绘。画像题材丰富,画像内容中多放牧、农耕、捕猎的场景,牛、马、羊、骆驼等动物形象多见,体现出农牧结合,兼营狩猎的生计模式在该地区的流行。随葬品方面,随葬陶器均为泥质灰陶,罕见彩绘陶,有少量釉陶器。器形以罐最多,亦有少量壶、钵、灶、俑等。其中圈足壶 B 型、平底壶 A 型是本区特有的器物类型。随葬铜器种类亦不少,计有剑、刀、耳杯、灯、弩机、车马器、镜、钱等。部分墓随葬精美漆器和玉器。随葬品中多石灶,很有地方特色。(四)北区:神木地区本区墓葬基本上均为东汉墓(除神木店塔汉墓为西汉中晚期墓
34、),尤多东汉中晚期墓(第四、五期)。墓葬类型基本上均为斜坡墓道砖室墓(横穴洞室墓 Bb 型),仅见一座双室石室墓(神木柳巷汉墓)。砖室墓具体结构与东区同类型墓葬基本相同,但也有自身特点,比如墓道、墓室分别挖洞建造,中间留生土隔墙;双室墓的前后室之间过洞不见竖立中柱石的做法;部分单室墓墓室四壁略向外凸;单室墓墓室四角和双室墓前室四角各砌一嵌入墙内的砖灯台。葬制方面流行多人合葬,多为三人合葬,有少量双人和四人合葬。大部分墓内有画像石。画像石均位于甬道外侧的墓门处,仅有两座墓在前室顶心石上有画像,墓壁上不见画像石。画像题材有狩猎、车骑出行、楼阁建筑、乐舞百戏、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不见东区画像石农耕
35、、放牧的内容。随葬器物数量多,种类丰富。陶器多为泥质灰陶,器形以罐、壶、灯为主,亦有少量尊、盘、盒、案、勺、耳杯、熏炉等,其中双耳罐、平底壶 C 型、圈足壶 C 型、三足盆形尊均为本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铜器主要为小件装饰品,有带钩、牌饰、车马器等。五、结 语本文对陕北高原已发现的汉代墓葬材料进行梳理,得出了对陕北高原汉墓特点及发展演变状况的基本认识。从年代上将陕北高原汉墓划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新莽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期和东汉晚期五个阶段,墓葬形制的总体演变规律为从竖穴土坑墓向横穴洞室墓发展,从土构墓向砖室墓、石室墓发展,从单室墓向前后双室墓发展,从拱顶墓向穹隆顶、四角攒尖顶墓发展。葬制
36、的发展规律为从单人葬向双人葬、多人葬发展,出现家族茔地。随葬品中,陶器经历了仿铜陶礼器逐渐衰落,彩绘陶逐渐减少,模型明器兴起的过程;铜器以兵器、车马器及钱币为主,罕见容器。陕北高原各区域墓葬也呈现出一些自身特色。西区定边、靖边、甘泉一带墓葬出现时间早,随葬品以彩绘仿铜陶礼器为主,体现出与关中地区西汉早期墓葬的较强的一致性,同时夹杂了一些秦文化的因素。南区黄陵、黄龙地区以东汉早期墓葬为主,墓葬数量少且随葬品不发达,总体上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墓葬面貌相似,自身特征不甚明显。东区米脂、绥德一带墓葬从西汉早期持续到东汉晚期,发展序列完整,画像石墓非常发达,石材在墓葬和随葬品中的应用相当普遍,不论是墓葬形制
37、还是随葬品都体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北区神木地区墓葬主要集中在东汉中晚期,墓葬的建造方式及墓室的细部结构具有自身特色,有高圈足或喇叭口长颈的高大的陶壶是其独具特色的器物。陕北高原处于汉帝国核心与边疆的过渡地带,对其文化面貌的解读有助于认识汉帝国边疆的构建过程。对陕北高原汉代文化因素的分析与讨论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注释:1任美鄂中国自然地理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76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093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米脂卧虎湾:战国、秦汉墓地 48 文博2023 年第 4
38、期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本文中材料来源相同者,仅在第一次出现时注出。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延安地区文管会,甘泉县文管所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5(3):19 35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研究所,靖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陕西靖边东汉壁画墓J文物,2009(2):32 43;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靖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 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发掘简报 J 文物,2011(10):51 696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发现汉画象石墓J考古,1986(1):82 84;戴应新,魏遂志陕西绥德黄家塔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8(56):251261;李林 陕西
39、绥德县黄家塔汉代画像石墓群 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集刊(1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54 787黄陵文管所,陕西省文管会黄陵县上畛子汉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3(1):1 12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田醒农陕北东汉画象石调查、清理经过G/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115 12610榆林市文管会,绥德县博物馆绥德县辛店乡郝家沟村汉画像石墓清理简报G/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第二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1
40、811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米脂官庄画像石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2 李林 绥德寨山发现汉画像石墓 J 文博,1996(4):90 9113李林陕西绥德延家岔二号画像石墓J考古,1990(2):176 17914吴兰,帮福,康兰英 陕西神木柳巷村汉画像石墓 J 中原文物,1986(1):14 1715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写作小组米脂东汉画象石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3):69 7316 陕北高原汉代墓葬出土铜钱有秦半两、文帝半两、五铢、货布、货泉和大泉五十。对铜钱年代的判断参考 洛阳烧沟汉墓(洛阳区考古发掘队,编著 洛阳烧沟汉墓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出土铜镜计有昭明连弧纹镜、铜华连弧纹镜、四神规矩镜、长宜子孙连弧纹镜、四柱三绝纹镜。对铜镜年代的判断参考中国古代铜镜(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7田醒农陕北东汉画象石调查、清理经过G/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115 126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83 385责任编辑:罗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