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387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秦汉时期是中国女性内衣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内衣没有性别的区分,但已经出现了等级化的倾向。秦代内衣以袍服为主,但这一时期内衣的情况并没有专门的文献记载。与秦代内衣相比,汉代女性内衣形制更为丰富,包括泽、帕腹、抱腹、心衣、褝衣、裲裆、齐裆、犊鼻裈等。目前,中国服装史学界对于秦汉女性内衣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研究重点在中国各朝代内衣形制特征的变迁和内衣文化,其中仅涉及到对于秦汉女性内衣的研究,但研究缺乏针对性,如马新宇1、孙有霞2、秦小宁3等;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停留在女性内衣的形制和文化层面,缺乏深入研究秦汉时期女性内衣之间以及内衣与外衣之间的关系,如武利利4等。秦汉时

2、期作为中国古代内衣服饰创造和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女性内衣形制初显的时期,对于我们研究后代历朝的女性内衣形制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首先从秦汉时期女性内衣的种类、形制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古文献印证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秦汉时期女性内衣的具体称谓与形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会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1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类型秦汉时期的内衣属于中性,无性别之分,但具有简繁之别,如帕腹、抱腹与心衣等内衣的形制之间有其联系和区别。笔者将秦汉时期的女性内衣按其形制,分为全身型与半身型两种类型。1.1 秦汉时期全身型女性内衣秦汉时期的全身型女性内衣包括袍、褝衣。据说文解字 衣部

3、 所言:“袍,襺也。从衣包声。”5“袍”字为表意字,“包”字旁有包裹住全身的意思。袍是中国古人常穿的服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内衣,其内衣角色一直延续到秦。在秦代,作为内衣的袍服有一层絮棉的夹层,并且穿着时会在外穿一件罩衣,也可以将两件袍服内外叠穿。如 诗经 秦风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6此处的“袍”“泽”都属于内衣的范畴。又如 释名 有云:“袍,苞也。苞,内衣也。”7由此可知,袍最初是作为内衣的一种形式。事实上,秦朝的袍服承接周制,在功能上有常服之袍和内衣之袍两种。袍服在汉代发展迅速,完全成为外衣且地位直线上升。正如 释名 释衣服所言:“上下连,四起施缘,亦曰袍。

4、”8因此,中国历代袍服的形制及其由简到繁、由内至外的发展过程与“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认为,袍是在深衣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深衣则对内衣的演变有极大地影响。秦汉时期,深衣演变为两种不同的形制,分别是曲裾与直裾,而内衣形制的演变与曲裾的采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曲裾贴身穿着的情况较少见,多半外穿罩袍等服装,严格来说,秦汉时期的曲裾是介于外衣与内衣之间的服饰9。而褝衣则是秦汉时期的一种不需要穿内裤的,贴身而穿的内衣。褝衣,即襌衣。据 说文解字 中所言:“襌,衣不重也。从衣,单声。”5释名 释衣服 有云:“襌衣,言无里也。”10由此可知,襌衣具有质地轻薄且无里无衬的特征。“襌衣”也被称为“单衣”,从

5、表意的角度说,“襌衣”与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秦雨萱1a,邵康2,刘安定1(1.武汉纺织大学 a.服装学院;b.纺织文化研究中心,武汉 430073;2.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外语学院,武汉 430202)摘要:针对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与考古实物二维印证的研究方法,厘清秦汉时期内衣称谓及其形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裤装的产生使服饰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促使秦汉时期半身型女性内衣大量产生以及完善,而裤装上腰形制的转变使下装的整体形制和功能随之发生变化,并使裤装具有成为内衣的可能;在这种上下分开形制的内衣大量产生的情况下,固扣材料的缺失使这一时期女性内衣呈现“以带吊缚”的形

6、制特点,并成为以带吊缚式内衣的开端。关键词:秦汉;女性;内衣;形制中图分类号:TS94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131-(2023)03-0008-05收稿日期:2023-01-15;修回日期:2023-03-2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20BG03720)。作者简介:秦雨萱,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刘安定,博士,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第12卷第3期-历史与文化-8“单衣”并无太大差别,宋代的 集韵 就直接把“襌”通作“单”11。但通过诸多古籍对“襌”和“单”的解释和用法来看,两者有一定的

7、区别,“襌”更能体现服装的轻薄飘逸之感。秦汉时期单衣与曲裾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亦可作内衣亦可外穿示人,这与汉代开放的风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时期的内衣与外衣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东汉末年出现了衫子,属于单衣,不用衬里。如汉扬雄 方言 指出:“偏襌谓之襌襦。”晋郭璞注:“即衫也。”12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衫子由内衣逐渐演变成内外兼顾的服装。1.2 秦汉时期半身型女性内衣秦汉时期的半身型女性内衣包括覆盖上半身的泽、帕腹、抱腹、心衣、裲裆、齐裆,和覆盖下半身的和犊鼻裈,其中齐裆是女性专用的内衣。泽,是一种贴身而穿,可以吸汗的内衣,因此又称“汗衣”“汗衫”,而“汗衣”的原名为中单。诗经 秦风 无衣:

8、“岂曰无衣,与子同泽。”6释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宋代朱熹 诗集传 曰:“泽,裹(里)衣也,以其亲肤,近于垢泽,故谓之泽。”不难看出,“汗衣”名称的产生,与其吸汗的作用息息相关,正如马缟的 中华古今注 中所记载:“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 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汗透,遂改名汗衫。”1将内衣的功能在其称谓上表达的淋漓尽致,一语中的。帕腹、抱腹、心衣在称谓上不仅涵盖了功能,而且还能让人清晰地看出这些内衣的覆体部位。释名 释衣服:“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包裹其腹上,无上档者也。”13唐代诗人韩愈在 元和圣德诗 中写道:“以锦缠股,以红帕首。”这里的“帕”的意思是缠绕、包裹,

9、不难推断帕腹的功能是遮挡腹部。从形制上看,抱腹、心衣与帕腹的区别不大,都只有前片而后背裸露。在内衣没有明确的男女之分的汉代,还有一种女性专门的内衣齐裆,也称袜肚。袜肚与帕腹、抱腹、心衣的形制相仿,是抹胸的前生。袜肚的“袜”读作“m”,并非我们今日所俗称的袜子的“袜(w)”。笔者认为,袜肚的“袜(m)”有保护、遮挡的意思,因此,袜肚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今随着肚兜退出人们的视野,“袜”字的本意也同时消声灭迹了。除了这些仅遮挡前身的内衣外,汉代还有同时遮挡前后的内衣。裲裆则是包裹了前胸后背的内衣,也称“两当”。“裲”为衣片数量,“裆”则向我们说明了其形制。释名 释衣服 中指出:“裲襠,其一当胸,其一当

10、背,因以名之也。”10遮盖下半身的内衣为犊鼻裈,是有裆短裤。据汉代史游的 急就篇 卷二:“檐榆袷复褶袴裈。”颜师古注:“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14足以说明犊鼻裈是贴身内衣。汉代以前,女人下体无衣,直到汉代才穿上有裆裤。汉书 有云:“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15这里的穷裤指的是有裆的长裤,一开始为命宫妇女所穿着,后为男子服饰。穷裤的“穷”在这里有穷尽的意思,指裤子穷尽整个腿部,并将前后裆联接起来,足以见得穷裤形制。综上所述,由汉代女性内衣及称谓,可见古人在创造这些内衣称谓时,使用“以事为名,取譬相成”为造字方法,这些字同时兼有表意的作用,体现了内衣的功能,可谓是颇费心思。如“襌”是单衣

11、;“裲裆”是两片,一片当胸,一片当背;“裈”的声符“军”有“围”的意思,而裈就是以布围羞处之物等等16。2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究传统女性内衣的款式结构不仅能了解其工艺美学,同时能深入了解内衣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笔者将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分为全身型内衣和半身型内衣两种类型,以内衣的形制结构为切入点,结合内衣面料对其形象进行分析。2.1 秦汉时期全身型女性内衣形制全身型内衣,顾名思义,是贴身而穿、包裹全身的服装。秦汉时期的袍服与单衣的形制相仿,不同的是袍服为上下分裁,而单衣则进化成为上下相通的形制。从先秦到秦汉时期,袍服的形制、功能和色彩一直在发生变化,东汉时期由内外兼穿转变成为帝王常服和等级森严

12、的朝服。严格来说,秦代的袍服还保留先秦时期既可作内衣穿着,也可作常服穿在外面的功能。内衣袍与常服袍在形制上并无区别,皆为交领、右衽大襟,袖身较窄且袖口收紧,腰间有系带。袍服由内衣逐渐发展为外衣的同时,其造型结构也由紧身裹体逐步走向宽松飘逸。袍服自先秦就是与深衣相同的连体分裁的形式,这种连体分裁的腰线到了汉代就基本消失了,自汉代起,唐、宋、明、清、民国的袍服,皆为这种连体通裁的无腰线袍服17。单衣,即衫子,刘熙在 释名 释衣服 中云:“衫,芟(shn)也。芟末无袖端也。”7单衣没有袖端,右衽,有直裾和曲裾两种,衣服宽大,十分便于穿着。单衣一般用绉纱制成,相比葛布和绸等面料,纱更轻薄吸汗,制出的服

13、装美观性也更强。由于其无衬里、轻薄透气的特点,一般适用于炎热的夏季,贴身吸汗、凉爽透气。汉代内衣的图1 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素纱襌衣Fig.1 Plain yarn robes unearthedin Changsha Ma WangduiHan dynasty tombs in Hunan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9经典之作就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图1),采用了极细的素纱丝缕为原料,制成的面料如蝉翼一般轻薄,整件襌衣仅重49g,完美地展现出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无论是袍,还是单衣,都是在春秋时期的深衣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并且对后世服装的演变和发展的影响

14、也颇为深远。2.2 秦汉时期半身型女性内衣形制汉代半身型的内衣是中国现代内衣的开端,在其形制和功能上都具备了现代内衣的特点。汗衣,是长及腰际的对襟式短袖内衣,具备内衣最基本的性质。从形制上看,抱腹、心衣与帕腹的区别不大,都只有前片而后背裸露,主要的区别在于衣片上衣带的固定位置等。帕腹是将一块布直接横裹在身前,十分简单豪横。抱腹(图2)在帕腹的基础上,在衣片靠近肩部和腰部中间的位置增加了系带,目的是使内衣更好地裹紧胸腹。释名 卷五云:“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掩心也”10。心衣(表1)的形制,是在抱腹的基础上加了肩头,与现在的吊带背心形制相似,同时在背部和腰部分别有两条系带。裲裆(图

15、2)在肩部以两条带子联接前后衣片,腰间同样也用带子系扎,以达到将衣片固定在身上的作用。马缟 中华古今注袜肚 云:“袜肚盖文王所制也,谓之腰巾,但以缯为之;宫女以彩为之,名曰腰彩。至汉武帝以四带,名曰袜肚。”18可以看出,齐裆的是腰彩的遗制,加以四根束带而成为袜肚,系带分别固定在颈部与腰部,是抹胸的雏形。综观抱腹、心衣、裲裆和齐裆的形制,不难发现,都有对衣片加以固定的系带。因此,秦汉时期上半身型的女性内衣是一种系带式的内衣形式。这一时期内衣采用的的面料多为平织绢、绉纱,穿着舒适,且具有吸汗效果,除本色或白色外,多采用彩色丝线绣以装饰花纹图案4。汉代长裤一般为有身份阶层人士穿着,而短裤多半为下层人

16、民穿着。穷裤作为汉代有裆长裤的代表,可以说是我国有裆裤流行的开端。通过 汉书 中所描述的命宫妇女穿着穷裤的现象,笔者推断当时的人们并不穿这种裤子,自从穷裤从流行于宫内开始,便自上而下的普及了。从其形制上来看,除了具有有裆的特点之外,其前后均有系带,与系带式上半身内衣的形制特点相同。关于犊鼻裈的形制,学者们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一是认为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三角裤,没有裤腿,有“犊鼻裈以三尺布作,形如犊鼻”。见 史记 司马相如传19,同样地,汉代的杨雄也指出犊鼻裈就是一种没有裤腿的短裤;其二是认为犊鼻裈名称的由来是人身体上名为“犊鼻”的穴位,姚令威曰:膝上之穴为犊鼻穴,言裈之长才至此。”20

17、意思是短裤的长度到腿部的犊鼻穴,因此成为犊鼻裈;三是清代的王先谦认为:“但以蔽前,反系于后,而无袴裆,即吾楚俗所称围裙是也。”21即认为犊鼻裈是单幅围裙。根据古籍资料以及出土的汉墓壁画等资料,可以排除犊鼻裈是围裙的可能,犊鼻裈的形制可能是无裤管的三角短裤,或是裤管长及膝盖附近的短裤。由于秦汉时期犊鼻裈是社会底层人民的专有内衣,笔者认为,犊鼻裈的产生是中国传统内衣开始走向等级化的标志。3 秦汉时期女性内衣特征裤装出现后,服装结构由上衣下裳转变为上衣下裤,内衣的形制也由全身型衍生出形制更为完善的半身型。随着裤装上腰形制的转变,其覆体部位以及功能也发生变化,有成为内衣的可能。同时,秦汉时期内衣作为中

18、国古代内衣基本形制的开端,在固扣材料缺失的情况下以带固定,开启了中国古代内衣以带吊缚的固定方式。3.1 裤子上腰的转变使下装有成为内衣的可能服装的形制与功能息息相关,裤装亦是如此。商周时期的胫衣是由两个单独且不相连的裤筒组成的,裤筒将脚踝至膝盖的部分遮盖,其形制与清末的套裤十分类似。胫衣的腰头十分简单,是一根围绕在腰部的布条,两条裤管之上分别有绳带与腰部连接,以达到固定裤筒的作用22。不难发现,这时的裤装形制的结构并不完整,更不必说蔽体了。战国时期,胫衣的两条裤腿的长度向上提高至腰间,后腰敞开,演变成为上有分裆、下有裤筒的开裆裤,裤子以绳带在腰间束缚固定,被称为“绔”。虽然裤筒长度提高到了腰部

19、,但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图2 福州南宋的黄昇墓出土开裆裤Fig.2 Open-crotch pantsunearthedinHuang Sheng TomboftheSouthernSong Dynasty in Fuzhou表1 汉代半身型女性内衣形制表Tab.1Han Dynasty womens half-body underwear shape名称/形制抱腹心衣裲裆正面背面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10义上的裤腰。“绔”在款式上继续沿用了无裆的设计,但由于裤腰形制的完整以及裤管长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裤装的结构。从胫衣到绔的转变,可以看出裤装上腰形制的转变影响了裤子整体的形

20、制,而这些裤装上腰形制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其穿着的用途。胫衣上腰的作用为固定裤筒,而从脚踝长及膝盖的裤筒的作用则是御寒或抵挡荆棘毒虫的侵害23。可以看出,其作用完全不同于汉代出现的有裆裤穷裤。穷裤同样也不具备完整的裤腰形制,腰部前后有均有系带,前后有裆,但不缝合。直至汉代时期,时称“裈”的裤装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与现代内裤形制最为接近的裤装。犊鼻裈的穿着方法是将布片包裹住裆部,再从两腿跨部缠绕一圈,在腰部捆绑固定。从犊鼻裈的穿着方式上可以发现,裤装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有了遮挡要害部位的概念。从胫衣到犊鼻裈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在裤装的设计上逐渐有了裤腰的形制以及遮羞的倾向,也可以理解为下装从

21、此有了演变为内衣的趋势。笔者认为,以小见大,服装造型的变化,使其功能发生变化,反之,人们有意识地赋予服装某种功能的同时,其形制也要相应地产生变化。3.2 裤装的产生使女性内衣形制更为完善秦汉时期裤装形制的变化,不仅影响了自身的用途,还一定程度上使当时女性内衣形制更加完备。在商周时期,人们用于御寒遮羞的下体之衣除了裙裳,还有裤子,但是那时的裤仅仅只有两只裤管,即 说文解字 中所写到的:“绔,胫衣。”24这时的裤子并不具备遮蔽身体的作用,因此,此时的古人通常上穿衣,下着裳,在裳里面穿胫衣,以三者并用的方式将身体完全地遮盖住25。分析先秦时期的内衣不难发现,除了蔽膝这种遮盖下体的内衣以外,袍、袏衣、

22、裎衣等内衣的形制都很单一,且并没有形成体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衣。大部分内衣需要有遮挡上半身作用的同时,也具有遮挡下半身的作用。这一时期,可以说裤子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全身型内衣的产生与发展。当裤子发展到秦汉时期,其形制发展地更加完备的同时,也使女性内衣的形制趋于完善。秦汉时期是有裆裤的产生时代,汉代的裤子类型十分丰富,包括开裆裤、合裆裤、长裤和短裤等。裤子的产生,使曲裾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同样地也影响着女性内衣形制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废弃了上衣下裳的服饰结构,改为上衣下裤的穿着方式。胡人在裤子外穿罩衣、袍服和盔甲,这时的裤子的职能从亦内亦外变成了专门的内衣,内裤从而出现。不

23、难看出,裤子的产生和完善,使人们明确了内衣和外衣之间的界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覆盖上半身的半身型内衣的形制更加完善。3.3 秦汉女性内衣是“以带吊缚”的内衣形制的开端由于固扣材料的缺失,古人大多用带对衣物进行系扎,秦汉女性内衣亦是如此。对于古人对“带”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已经有用“带”来固定衣物的习惯。周代帝王贵族在祭祀等重大场合都会穿着“冕服”,冕服的衣袖十分宽博,为了使衣冕更贴合穿着者的身体,便使用系带的方法来固定衣物。因此“带”成为了冕服的重要配件之一26。秦汉以前的内衣有蔽膝、衵服等,形制都比较简单,且种类单一,与后世的内衣形制相去甚远。而从秦汉时期女性内衣的形制构成

24、上可以看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系带的结构,与周朝时的衣带相类似的是,其作用也是将衣物固定在穿着者的身体上。“以带吊缚”中的“吊”可以理解为“悬挂”,引申到内衣形制上可以理解为缠脖的固定方式;“缚”为捆绑、束缚的意思,即将内衣用衣带系缚于身上。例如抱腹、心衣以及袜肚等,其中袜读更是宋代抹胸的前身,可以说秦汉时期的这些以带吊缚的女性内衣是中国传统束带式女性内衣的开端。这种“束带”式内衣中最常见的形制是吊带固定在肩部的位置上,并绕至颈后系扎,加上身侧的束带在后背系扎的形制,最具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抹肚”和清代的“肚兜”;还有在胸两侧附带绕向身背系扎的,以汉代的心衣为代表的;同时还有交叉结带式的,例如元代

25、的合欢襟,在背后用交叉的宽带联结,由后向前系束并在胸前用一排扣子或绳带束缚。这种传统的束带的内衣款式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结构、面料或者纹饰,设计细节也不尽相同。直至今日,仍然被用于内衣或其他衣物中,但以带束缚的固定方式是一直中国传统女性内衣独有的标志27。4 结语秦汉时期的女性内衣的称谓,从字源字义的层面上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称谓具有表意的作用,即涵盖了内衣的功能、覆体部位等,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内衣称谓的一大特点。秦汉时期服饰是中国服饰史上宏伟的一页,同时秦汉时期女性内衣的研究对于整个中国传统女性内衣史的研究意义也十分重大,是中国内衣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发展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裤装的产生与

26、形制的完秦汉时期女性内衣形制探析11善,秦汉时期女性内衣的形制趋于完善,其数量的急剧增加,开创了后世的女性内衣的基本形制。而裤装上腰的转变,使下装有了成为内衣的可能,从犊鼻裈足以窥见现代内裤的形制。传统女性内衣的基本形制中,涵盖了以秦汉女性内衣未开端的“以带吊缚”式内衣,这种设计流传至今,不仅出现在内衣中,同样也被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参考文献:1马新宇.中国内衣文化特色探微J.艺术百家,2004(1):142-145.MA Xinyu.O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UnderwearJ.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

27、04(1):142-145.2孙有霞.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D.苏州大学,2007.SUN Youxia.Probe into China s Ancient Underwear CultureD.Soochow University,2007.3秦小宁.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女性内衣文化现象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QIN Xiaoning.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Chinese Womens Underw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D.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201

28、1.4武利利.女子上半身内衣演变与发展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7,45(2):57-60.WU Lili.Study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pper BodyUnderwear for WomenJ.Melliand China,2017,45(2):57-60.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72.XU Shen.Text Notes and Word Explanations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63:172.6袁愈荌,唐莫尧.诗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1

29、64-165.YUAN Yu,TANG Moyao.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M.Guiyang:Guizho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81:164-165.7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81.LIU Xi.Shi MingM.Beijing:Zhonghua Publishing House,1985:81.8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14.ZHOU Xibao.A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pparel and AccessoriesM.Beij

30、ing:Central Compilation&Translation Press,2011:114.9黄强.中国内衣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25.HUANG Qiang.History of Chinese UnderwearM.Beijing:ChinaTextile&Apparel Press,2008:25.10王先谦.释名疏正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52.WANG Xianqian.Shi Ming Shu Zheng BuM.Shanghai: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1984:252.11刘晓兵.高中历史人

31、民版与人教版“古代手工业”三处分歧辨正J.教学与管理,2013(16):81-82.LIU Xiaobing.The Peoples Version of High School History andThe Peoples Teaching Version of Ancient Handicraft Industry Three DifferencesJ.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2013(16):81-82.12陈丽君.魏晋南北朝裲裆衫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CHEN Lijun.Study of Liangdang-Shan of We

32、i,Jin,Southernand Northern DynastiesD.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2012.13孙书安.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676.SUN Shuan.Dictionary of Chinese Natural History AliasM.Beijing:Beijing Press,2000:676.14闫艳,孔垂懿.“犊鼻裈”考释J.励耘语言学刊,2015(2):57-68.YAN Yan,KONG Chui-yi.An Analysis of Dubi-Kun J.LiYun Lang

33、uage Journal,2015(2):57-68.15瞿宣颖,戴维.中国社会史料丛钞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3.QU Xuanying,DAI Wei.Chinese Social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M.Changsha:Hunan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9:13.16张虹.与内衣发展有关的汉字考释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4):29-31.ZHANG Hong.Philological Studies of Some Chinese CharactersRelevent to the Developm

34、ent of UnderwearJ.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2007(4):29-31.17赵波.我国袍服演变研究D.江南大学,2013.ZHAO Bo.Robes Evolution Research in ChinaD.Jiangnan University,2013.18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23.Five Dynasties MA Gao.Notes o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a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6:23.19汉司马迁.史记M.北

35、京:中华书局,1959:3000.SI Maqian.Redords of the Grand History of China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59:3000.20李艳红.“犊鼻裈”款式探讨J.装饰,2011(10):68-69.LI Yanhong.A Discussion on The Style of Dubi-KunJ.Decoration,2011(10):68-69.21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1160.WANG Xian-qian,Supplement to The History of the Ha

36、n Dynasty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3:1160.22廖江波,李强.汉代裤装考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2):112-117.LIAO Jiangbo,LI Qiang.Interpretation of Trouser in Han Dynasty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0,20(2):112-117.23张俊杰.中国传统裤装造型结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ZHANG Junjie.Study on The Shape and Pat

37、ter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rousersD.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2015.24张文翰.汉族裤装历史演变与创新应用D.江南大学,2014.ZHANG Wenhan.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The Trousers of Han Nationality D.Jiangnan University,2014.25石历丽.浅谈古代裤制发展J.美术大观,2010(6):219.SHI Lili.The Developm

38、ent of Ancient PantsJ.Art Panorama,2010(6):219.26吴禹.从系带到盘扣谈中国古人的松与紧J.黑龙江史志,2014(16):24-26.WU Yu.From Tie to Buckle-On the Looseness and Tightness ofAncient ChineseJ.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2014(16):24-26.27龚慧娟,沈雷.中国传统内衣款式的继承和发展初探J.江苏纺织,2011(6):58-60.GONG Huijuan,SHEN Lei.The Inheritance a

39、nd Development ofChinese Traditional Underwear StyleJ.Textile Reports,2011(6):58-60.Study on the Shape of Womens Underwear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QIN Yuxuan1a,SHAO Kang2,LIU Anding1a,1b(1a.School of Fashion Design;1b.The Research Center for Textile Culture,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430073

40、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WTU,Wuhan 430202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hape of womens underwear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this paper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wo-dimensional verification of archaeologi

41、cal objects.This article divides underwear into two types:half type and whole type,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underwear,and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ellation and shape ofwomens underwear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1)The emergence of trouser

42、suit changedthe structure of clothing,and then promoted the emergence and improvement of semi-shaped female underwear in the Qin and Handynasties;(2)The shape of the waistband changed in this period,so that the overall shape and function of the bottom changed,andmade the trouser suit have the possib

43、ility of becoming underwear;(3)In the case of a large number of underwear of the upper andlower separate shape,due to lack of fixed clothing materials,womens underwear in this period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xed withrope.SincetheQinandHandynasties,oneofthecharacteristicsofwomensunderwearwasthatofbeingfixedwithrope.Key words:Qin and Han Dynasties;female;underwear;shape and system(责任编辑:李强)服饰导刊FASHION GUIDE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