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经济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034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经济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字经济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字经济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第2 2 9 期2023年第7 期经营管理摘要:新时代下,各学者从多种视角对我国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鲜有研究从数字经济视角切入对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基于新发展理念,使用2 0 0 0 一2 0 19 年省域数据测度数字经济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极大促进高质量发展水平,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特征显著,呈现“东部 中部 东北 西部”的空间格局,从数字经济视角拓展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在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和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动态演变,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中

2、图分类号:F49;F1270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时期,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从依靠要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这明确了数字经济对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现有研究主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内涵与测度展开了广泛研究。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有两大视角,一是新发展

3、理念和社会主要矛盾视角。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理念的发展,能够更好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由追求数量转向提升质量的必然产物2 。在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方面,多采用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度量:马茹等在深刻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选取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个维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3;张军扩等认为提升居民获得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从“产品质量满意度”“民生满意度”“环境质量满意度”等维度选取指标4;李梦欣和任保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五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5。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以来,数字经济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已成为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关键力量。2 0 2 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 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收稿日期:2 0 2 3-0 3-2 0作者简介:陈雪营(19 9 7 一),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数字经济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陈雪营(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 6 6 0 6 1)文献标识码

5、:A情常态化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线教育”“在线就医”“数字化政务”等的出现极大改变人民生活方式和政府治理模式。此外数字技术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渗透融合,通过技术赋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催生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和新技术,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6 。因此,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立足于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时代背景,探讨2000一2 0 19 年我国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为数字经济时代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建言献策。1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1.1指标选取高质量发展作为满足我国现阶段发展需求的一种战略,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6、等多个领域满足人民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应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加快数字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人新活力。基于此,本文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六个维度选取了2 0 个基础指标,构建数字经济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看,创新发展包括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人均R&D经费支出、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专利申请数、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GDP比重;协调发展包括城乡差异指数、不完全城镇化率;绿色发展包括绿色发展效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开放发展包

7、括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均国际旅游收入;共享发展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医疗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数字经济发展包括互联网普及率、光缆密度、信息化从业人数占城镇非私营总就业Total 229No.7,2023D0I:10.16525/ki.14-1362/n.2023.07.081文章编号:2 0 9 5-0 7 48(2 0 2 3)0 7-0 2 37-0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第13卷人数比重。1.2指标来源与处理本文遵循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方法,将我国30 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所用数据主要来自2 0 0 1一

8、2 0 2 0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等。测算光缆密度时使用的省域面积数据来自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测算绿色发展效率涉及的各种能源碳排放热量来自IPCC2006收录的各种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在获取基础数据时,由于考察周期较长,部分数据存在少量缺失。在保证统计口径一致的前提下,本文查阅各省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补全缺失数据;若仍有残缺值,则采用插值法或趋势法补全。在测算绿色发展效率时,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平减处理,价格

9、指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以2 0 0 0 年为基期进行换算。1.3赋值方法本文采用熵值法为指标赋权。熵值法通过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确定指标权重,既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也不会因降维产生信息损失,精确度较高、客观性较强。具体而言,首先,对基础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正、负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后的指标数值在10 10 0 之间;其次,计算每项指标下所有样本占该指标的比重以及每项指标的熵值;再次,计算熵值与1之间的差值,得出每项指标的差异系数;最后,利用差异系数计算得到权重值,差异系数越大,权重越大。2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综合评价本文运用炳值法得到中国30 个省份2 0 0 0 一2019年

10、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得分,结果如图1所示。从数值上来看,样本期内,东部地区得分均值最高,远超过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因其均值略低于中部地区位列第三,西部地区均值最低。由此可见,我国区域间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呈现“东部 中部 东北 西部”的区域分布,东部地区以绝对优势领跑,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均值差异不大,高质量发展水平相近。此外,区域内部各省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从发展趋势来看,样本期内,四大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变动趋势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除个别年份有所下降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说明我国高质量发展形势整体向好。具体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呈现一致的平稳上升趋势,

11、而东北地区在2 0 12 年以6055上5045S4035302520000图12 0 0 0 2 0 19 年中国四大区域高质量发展得分前一直领先中、西部地区,但2 0 12 年后开始落后于中部地区,2 0 15年之后落后于西部地区,与我国现实情况相合。2 0 0 3年中央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经过2 0 0 3一2 0 12 十年的振兴,东北地区年均增速达到12.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然而,从2 0 13年开始,东北经济增速整体迅速下降,出现“新东北现象”。此外,与期初值相比,四大地区期末值增幅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由期初的35.9 4分上至期末的56.42 分,年均增长率约为2.4

12、0%;中部地区由2 6.8 9 分上至45.8 4分,年均增长率约为2.8 5%;西部地区由2 6.37 分上升至40.54分,年均增长率约为2.2 9%;东北地区由29.58分升至37.9 1分,年均增长率约为1.32%,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呈现后期赶超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区域层面的高质量发展速度“中部 东部 西部东北”的情况,四大区域得分整体提高表明,我国“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了正向作用。3结论与政策启示本文基于构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与2 0 0 0 一2 0 19 年中国30 省份的各项基础指标数据,采用熵值法得出高质量发展得分,来

13、刻画各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省份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东、中、西和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得分,以此刻画四大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情况,并分析了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样本观测期内,全国各省及四大地区高质量发展得分明显提升,表明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地区内部、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两级分化趋势最明显,极差值最高,中部地区极差值最小,两级分化趋势不显著。2)中国高质量发展总体地区差距显著,东西部之间差距最大,中部和东北地区间差距最小,这表明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仍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工作。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14、。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2东部得分中部得分西部得分东北得分年份2023年第7 期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省份应该积极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现代产业体系,要以数字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以融合应用为关键,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各省份应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通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动工业、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培育数据融合新业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推进物联网、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扩大互联

15、网普及率、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推动网络速度提升和费用降低,建立覆盖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的网络信息系统。最后高校应积极开设与数字领域相关的新兴专业,将新技术与新工艺融人教学内容,加强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应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为辅的制度,淘汰钢铁、化工等高耗能企业的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推动建筑、交通等领域向低碳转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加快发展水电、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除此之外,政府要积极推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加大对生态环境保

16、护执法的监察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形成绿A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Economy(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Shandong 266061,China)Abstract:In the new era,scholars have conducted rich research on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rom variou

17、s perspectives,but fewstudies hav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level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gital economy.Based on the newdevelopment concept,the level of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is measured using provincial data from 2000to 2019

18、,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sed.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and the spatial unevenness of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is significant,showing a spatial pattern of east,central,northeast and wes

19、t.It reveals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n promoting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spatial dynamics of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and offers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Key words:digital economy;high-quality development;new developmen

20、t concept(上接第2 36 页)Analysis of Business Countermeasures of Oil Retail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Abstract:After entering a new era,Chinas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leading the global economy.In the process of Chinas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energy industry has played an im

21、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overall economic operation.Retailers of refinedoil products ne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business skills and take on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face of business and consumers.Key words:retailing of refined oil products;business countermeasures;marketing meth

22、ods陈雪营:数字经济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研究研究,2 0 19,36(1):4-14.2杨耀武,张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J.经济研究,2 0 2 1,56(1):2 6-42.3马茹,罗晖,王宏伟,等.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1.中国软科学,2 0 19(7):6 0-6 7.4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管理世界,2 0 19,35(7):1-7.5李梦欣,任保平.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 0 19(5):2 6-40.6陈晓东,杨晓霞.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灰关联

23、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J.改革,2 0 2 1(3):2 6-39.(编辑:王钢)Chen XueyingWang Shijia(CNO0C Sales Sichuan Co.,Ltd.,Chengdu Sichuan 610000,China)239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3)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于高质量发展区域差距较大的现实,实施积极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由于东中部和东西部之间的差异远大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因此政府在制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针时,仍有必要加大对中、西部的政策倾斜,贯彻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挖掘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区域发展主要空间载体的发展潜力,构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发挥其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此外,各地区之间应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缩小区域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激发地区数字经济潜力,从而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1李金昌,史龙梅,徐葛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