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现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4987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7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现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现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现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现状朱奕豪,付春,高晓东,于田利,王丽杰,厉桂香,李付军,孙熙文,郎文培(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山东 潍坊 )摘要:桑黄作为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伴随着桑黄药用功能研究的深入全面系统化,其药用功效逐渐为大众所熟知,采收量持续增加,由此出现了桑黄野生资源的数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难题,因此,亟需开展人工栽培技术领域的研究,本文从桑黄子实体的人工栽培、桑黄菌丝的发酵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剖析与总结,并对桑黄人工栽培和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桑黄的综合开发利用及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关键词:桑黄;人工栽培;子实体;

2、发酵培养桑黄(S a n g h u a n g p o r u ss p p)又名“桑寄生”“桑黄菇”“桑耳”“桑臣”等,素有“森林软黄金”之美称,是一类多年生的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其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已达 多年,在诸多古医药典籍(如 神农本草经 药性论 新修本草 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生活品质的改善,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桑黄的药用功效与药用价值的研究和报道不断出现,桑黄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野生桑黄在我国经过多年的采收后,产量逐年减少,且桑黄子实体生长缓慢,仅仅依靠野生资源的采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桑黄的需求,因

3、此,桑黄的人工栽培生产和培育技术亟需解决.近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对桑黄开展了系统的开发研究,使得我国的人工桑黄栽培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人工栽培桑黄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能广泛人工栽培的主要种类有杨树桑黄(瓦尼桑黄,Sv a n i n i i)和暴马桑黄(Sb a u m i i).本文对人工栽培桑黄的栽培技术进行梳理,以期为桑黄生产和栽培技术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桑黄子实体的人工栽培韩国和日本在桑黄人工子实体栽培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早,其桑黄栽培产业已具一 定规模.作为桑黄研究大国的韩国,通过室外遮阴棚段木栽培的方式成功的开展了桑黄的人工栽培;日本的人工桑黄栽培研究也步入了产业化生产的阶

4、段,.近年来,我国的桑黄人工栽培试验初具规模,目前国内的桑黄人工栽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袋料栽培,该栽培方式已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另一种是段木栽培,.袋料栽培装料时,可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高压筒状塑料袋,随后将粗木段置于塑料袋的中部,两端可选择性的填充木屑、稻壳、麦麸、豆粕、玉米粉等,还可加入少量的蔗糖或石灰,这样既可避免菌种袋被木段外表面刺破,也有利于发菌.袋中湿度控制在 ,子实体生长期间的湿度控制在 ;p H值保持在 .董宇等 使用响应面法对桑黄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桑黄人工栽培的最佳条件为:栽培湿度和温度分别为 和.同时,桑黄菌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强光照,最佳的光照强度为 l

5、x.另外,桑黄以碳源和氮源为主要营养源,最适碳氮比为 .前人的研究发现,用棉籽壳作为碳源比用纯木屑更有利于桑黄菌子实体的形成,麸皮作为氮源时,其添加量 比 更利于桑黄子实体的形成.在接种前,培养基需按照食用菌生产技术的要求进行高压灭菌,灭菌时间、温度分别为 h和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液体菌种接入灭菌的培养基菌棒袋中,再将接菌菌棒袋放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菌生长,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出菇的最适温度为 ,大约 d菌丝即可长满菌袋.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Z J )作者简介:朱奕豪(),男,山东潍坊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生态及农业资源利用等研究工作.通讯作者

6、:郎文培(),男,山东潍坊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及土肥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工作.现代化农业 年第期(总第 期)段木栽培时基质致密,胞外酶分解菇木的速度较慢,同时,子实体生长缓慢,但段木栽培形成的桑黄外观与野生桑黄接近,其质地比代料栽培硬,生长的子实体外形大于代料栽培形成的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值得注意的是,段木栽培生成的子实体在第、年仍然可以继续生长,.段木栽植时,选取桑树、栎树等杂木,首先进行分段,木段长度一般在 c m,直径多为 c m,随后消毒并历经接种、发菌最后到出菇.王伟科等 在不同生长年限对段木栽培鲍姆桑黄子实体的影响研究发现,粗蛋白质、粗纤 维、亮 氨 酸、异 亮 氨 酸、总

7、 黄 酮、总 酚 含 量 及 抗 氧 化 活 性 均 表 现 为 一 年 生 最 高.孙 坚等 以桑树、柞树、杨树、桦树四种段木开展桑黄栽培并进行比较发现,桑黄菌丝在柞树木段上生长较快,菌丝基本长满木段大约需要 个月的时间,品质优良,可达到野生桑黄的水平.目前,桑黄的段木栽培技术已逐渐成熟.桑黄菌丝的发酵培养桑黄菌丝的人工发酵培养具有生长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环境变化影响小等特点,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相对较多的桑黄菌丝体.不仅如此,人工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因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和药用功效与野生桑黄子实体极为相似,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市场对桑黄资源的需求将带动人工发酵培养技术的改进.目前的

8、人工发酵培养方式主要有固体发酵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两种.桑黄菌丝的固体发酵培养目前人工培育的菌种均为野生桑黄的子实体分离获得,待栽培性状稳定后,经形态学比较及高通量测序后确定相应的菌种名称.固体培养基菌丝体培养,一般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这是由于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无需特种功能酶的作用便可被菌丝体直接利用;蛋白胨、牛肉膏作为氮源.如雷萍等 对桑黄纯菌株的固体培养条件研究发现,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桑黄的菌丝生长量作为评判菌种培养条件、培养基组分和浓度配比的一项重要标准,其长势的好坏可反映生长环境的适宜程度.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桑黄对培养基成分配比及配方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刘广建等 的

9、研究发现,对江南地区桑黄栽培条件的种配料进行对比,最适配比为棉子壳、麸皮、糖、石膏、含水量 、p H值.还有研究得出,棉子壳 麸皮 石膏 M g S O KHP O为桑黄子实体分化形成的最适培养配方,料水比 ,温度,相对湿度 ,良好的通气,提供散射光强度约 l x,侧切破袋出菇和直接开盖出菇均能正常分化发育子体且长势良好.另外,研究发现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E,有利于长出的菌丝形成更佳的外观形态.桑黄菌丝的液体发酵培养由于桑黄子实体的生长缓慢,借助液体发酵会加快桑黄菌丝体的生长和繁殖,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桑黄及其相应产物.因此,液体发酵技术成为了获得桑黄的有效方式.前人通过多种试验方法(如正交试

10、验和单因素试验等)对桑黄菌丝体的发酵条件与营养环境进行完善和优化,研究的重点主要聚焦于培养环境中的氮源、碳源含量,p H值大小、温度高低及配料与菌丝体产量的关系等.杨全等 利用L()正交试验对桑黄菌丝的最优培养条件得出:玉米粉为最佳碳源,麸皮为最佳氮源.范宇光等 的研究显示,桑黄菌丝体的最佳碳源是果糖,其次是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次之是玉米粉,培养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 范围内.李剑梅等 研究获得了桑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玉米粉葡萄糖 蛋白胨 酵母膏 KHP O M g S O HO g/LV B,桑黄菌丝体在条件下的平均得率为 .何培新等 通过对培养条件和发酵技术的优化,获得桑黄活性成分(胞

11、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 mm o l/LKHP O g/L玉米粉 g/L蔗糖,d后桑黄胞外多糖的产量达到 g/L.近几年,随着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相关试验研究报道的数量不断增多,其配套的培养技术体系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在实际生产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在缩短发酵时间及增加发酵产物的量等方面亟待突破.因此,只有彻底明确了发酵代谢的规律和发酵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才能现代化农业 年第期(总第 期)更加有效的推动桑黄产业科学化、工业化、模式化发展.建议与展望对于现阶段桑黄人工培育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认为,国内桑黄研究工作者在进行桑黄培育及产品开发时,首先应对桑黄开展优良菌株的选

12、育,明确人工栽培所使用的菌种,只有筛选出适于规模化栽培的优良桑黄菌种,才可形成长久稳定、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化生产;其次,需对桑黄的栽培技术进行统一,按照规范化的栽培技术进行桑黄的种植、养护和管理;最后,建立桑黄的安全检测评价体系,完善相应指标的权重,逐步形成技术规范或行业标准并加以推广.另外,还需重视桑黄特色品牌的申请工作,打造国人自己的品牌,进而带动桑黄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期待早日出现消费者值得信赖的桑黄专属品牌.参考文献侯玉浩,马军成,李宁不同基原、栽培模式、栽培基质对桑黄药材主要成分含量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J中药材,():李瑞雪,王钰婷,夏家凤,等桑黄菌丝体中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

13、氧化活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雷萍,张文隽,吴亚召,等鲍姆桑黄五个品种栽培特性及功能成分的比较分析J菌物学报,():任思竹,史振霞,张艳霞,等真菌桑黄的药用功效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吴声华,戴玉成药用真菌桑黄的种类解析J菌物学报,():付立忠,陆娜,闫静,等三种桑黄属真菌人工栽培子实体营养、药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评 价J菌 物学 报,():杜忠伟,魏森清,胡志强,等东北地区桑黄段木栽培技术J食药用菌,():李正鹏,陈万超,张赫男,等暴马桑黄新品种 沪桑号 J园艺学报,(S):涂成荣,张和禹,范涛桑黄的人工栽培与应用研究进展J北方蚕业,():李福森不同栽培基质对桑黄中主要

14、成分累积的影响及抗炎活性评价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曹红妹,胡桂萍,石旭平,等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董宇,李 洪 玉,王 娜 妮,等响 应 面 法 优 化 桑 黄 规 模 化 人 工 栽 培 条 件 的 研 究 J中 药 材,():王勇陕南地区桑黄菌室内袋料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吴声华,黄冠中,陈愉萍,等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J菌物研究,():王伟科,陆娜,闫静,等生长年限对段木栽培鲍姆桑黄子实体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 响J菌物 学报,():孙坚,傅锋,张世义,等桑黄短段木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雷萍,孙悦迎,张文隽,等野生桑黄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研究初报J食用菌学报,():刘广建,汪洁,全卫丰,等江南地区代料栽培桑黄技术初探J食用菌,():秦俊哲,王雪莲,姚艳芳桑黄菌子实体分化发育条件初探J食用菌,():刘红锦,蒋宁,张苏珍,等桑黄人工培育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杨全,李艳辉,严寒静,等药用真菌桑黄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范宇光,秦立武,吴秀玲,等瓦尼木层孔菌及其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李剑梅,王艳华,郭玲玲,等桑黄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何培新,吴双双,许春平杨树桑黄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及形态学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现代化农业 年第期(总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