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博物馆与民众文化生活
博物馆是一所历史的大学,它珍藏着历史,从那里我们可以真实地窥见历史过渡的脚步。它以它实体的展现,为民众打开了一个宏伟的虚拟世界。
博物馆是由收藏现象慢慢产生的,中国古代就有收藏古董爱好古玩者众多,但是始终未达到博物馆的水平。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是1905年张骞建立的南通博物苑,而中国第一个公立博物馆是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于1912年北京国子监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公立博物馆是1753年由英国王室建立的大英博物馆,它是由当时的一位爱好收藏的人士斯隆捐赠毕生收藏而来。对比而言,中国公立博物馆的历史比英国晚了一百多年!不禁感慨这迟到的一百多年于中国民众是何等的损失。公立博物馆与民众的文化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提供了大部分普通民众去接触了解这些历史遗留珍品的机会,当置身于这种有历史韵味悠然的环境中,人们的精神被荡涤了,由此文化生活得以升华。英国民众比中国人民幸运,他们最终由带有侵略色彩的文化过渡到博物馆文化,而中国民众不得不在遥远的博物馆之外徘徊了一百多年。纵观中国的博物馆历史是不可以和中国悠久的历史相提并论的,博物馆晚成但是始终未成大器。1928年中国成气候的博物馆有10个,在1936年因为博物馆经费增加才达到77个。中国博物馆发展于自身而言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同比此时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形势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本来起步晚的近代中国又由于日本侵华和十年内战,由1936年有崛起之势的中国博物馆之路刚刚走开又不得不再被现实逼回。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终于可以稳定下来好好发展博物馆,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国内连续的政治问题十年动乱等博物馆事业直到1978年拨乱反正后在开始恢复。所以中国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以及现状都是异常的曲折,小层次上说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广大民众缺少对博物馆的了解,而大层次上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民众的文化生活。
当今世界上三大博物馆分别是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当今世界这三个国家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这三个国家的民众甚至以一种高雅优越感脱俗于某些世界人民。就拿美国来说88%的博物馆提供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70%博物馆在过去5年增加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服务。不得不承认美国民众的现代文明是世界超前的·····而中国的博物馆与民众融合的现状实在不太乐观:虽然总数多,但集中在发达城市,经济文化落后的中西部博物馆很少;虽然逐步实现免费开放,但宣传力度难以到达民众,开关不久便由热转冷·····突出问题较多。
就拿湖北省博物馆来说,一定要加强融入民众的文化生活。省博有20多万的历史文物,可是展现在民众面前的只有一万多件文物;省博也有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夫差矛、郧县头骨等,可是我们观赏的时候一般都不在馆;调查资料,省博作为湖北省第一管,国家重要博物馆之一,可是相关展览只有十多个而已。省博如要深入民众文化生活,必须要加大开放力度,这就需要加强博物馆内部人员对藏品安全管理,馆内工作人员要建立文物保护的责任心,这样展现在民众面前的选择多了,博物馆本身的吸引力就增强了;同时省博要保证在重要文物被外展时有较直观的复制品展现在人们面前,好多人来省博就是奔着镇馆之宝而来,真品外展有复制品也同样满足了民众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省博要加强各方面各层次的展览,展览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体现省博文化特色,引发群众精神的共鸣。
加强群众与省博的联系不仅仅要靠省博这个主要机制努力,同时更要靠政府机关的扶持和群众的积极参与配合,尤其是政府的强大力量。在加拿大,由民意决定博物馆的办馆、办展方向,这样当然能吸引更多的群众。省博要发挥其对民众的渗透力必须要求湖北政府或者是国家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在国家号召下确立博物馆为国民教育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将博物馆列入学校教学体系。在武汉去过省博的大学生连半数都不到,不仅仅是因为省博位置稍偏,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乃至学校对省博的了解很少······在法国,中小学生每周特别制定一次到两次参观博物馆的专门课程,学校也会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计划,由此假如中国教育部门加强对博物馆及其相关文化的重视,那么博物馆在群众之中的宣传效应就会大大增强;由于博物馆免费制度的建立,中国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投入,但是就拿湖北来说,政府对省博办展览的投入的重视度是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的,所以省博作为湖北最大的博物馆总共才举办了十多次展览,而且展览的群众效应是很微弱的,参观人员主要是只是知识分子,群众的参与度很低,甚至很多群众根本就不知道展览一说,这是和社会宣传力度不足是息息相关的。
同时博物馆要和民众文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群众的积极性是离不开的。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一定要积极配合博物馆的活动,调动起对文物对历史的积极性。就拿现代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不应该是在学校的组织下被动的接受去面对博物馆或者是被动的去参加展览。大学生应该积极去了解认识博物馆,同时积极关注博物馆举行的相关展览,甚至可以在假期有空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去参加义工,这样不仅仅是一项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博物馆相关文化的了解。从大层次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可以带动起国家博物馆文化的发展;从小层次上说,大学生背后支持的是一个个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关注博物馆必定会引起整个家庭对博物馆的关注,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慢慢的就会与博物馆慢慢的联系起来。
总之,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它需要与民众的文化生活紧密融合才会愈加强大。中国博物馆与民众文化生活融合的现状不太乐观,这需要国家以及民众的积极配合,共建一个和谐先进的社会文化生活。
姓名:张婷
学号:10111020
班级:N17(美术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