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试论非遗文化在大出版视域下的多重表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1439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非遗文化在大出版视域下的多重表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非遗文化在大出版视域下的多重表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非遗文化在大出版视域下的多重表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11 期杨婷(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 201101)中国的非遗文化博大精深、华美璀璨,整理、研究、传播非遗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服务的要求,也是出版人的责任与使命。一、弘扬非遗文化,出版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003 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颁布后,非遗引起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关注。201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颁布后,我国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成立各级非遗研究机构,建立非遗保护工程、申报非遗项目、举办非遗宣传活动等。出版行业肩负着文明传承与文化传播的双向功能,自然应积极响应。从文明传承的角度而言,人类对自身文明的传承主要

2、是通过文字传承、文物传承、活态传承这三种方式进行。前两种传承方式尽管十分重要,但也不可避免存在短板。第一种方式相对简单,但许多复杂的技术技艺仅仅通过文字是很难传承下去的;第二种方式展示的只是文明创造出的物质结果,无法展示出物质的制作技巧与过程,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第三种方式活态传承强调的是言传身教,是民众一代代接力传承的技术、技艺和创造过程。非遗中就包含了对于重要技术与技艺的活态传承。我国非遗保护的核心任务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最优秀、最典型的传统文化基因。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技艺和活动面临被遗忘和失传的危机。现在的出版行业以“大出版”的概念为主,既包括传统的纸

3、质期刊、图书,还包括新兴的数字出版产品,可以综合利用文字、图片、表格、数据库、音频、影像等手段和工具,具有全面、系统、权威、深入且留存期长的特点,与非遗的传承要求十分契合。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非遗文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以“人”为核心,与广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色和基本文化属性。非遗的表现形式极具仪式感和纪念意义,这恰恰给予传播更大的创作空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移动端短视频等形式的盛行,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和摘要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当下大出版、全媒体时代,出版人应积极转变思路,夯实理论基础

4、,建立优质内容的“中央厨房”,拓宽表达层级,丰富呈现方式,借力新兴技术加强纸数融合,与其他领域紧密合作,形成传播矩阵,肩负起传承与传播非遗的重任。在“大出版”“全媒体”的格局和视野之下,出版从业者应深入提炼非遗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的共同核心点,牢牢把握自身的优势,积极联合各行各业,研发创新生产方式,促进非遗文化价值的多重表达和转换,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关键词非遗图书;大出版视域;全媒体;纸数融合;传播矩阵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959(2023)11-0078-04试论非遗文化在大出版视域下的多重表达作者简介:杨婷(1972-),女,汉族,安徽人,硕士研究生

5、,副编审、编辑,研究方向:出版、大众传播。78途径越来越多,逐渐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信息。不可否认,这些给传统纸媒行业造成挤压,期刊图书的生产周期远远比不上网络内容输出的“短平快”。因此,在大出版的概念下,出版从业者应充分发挥多年来在选题策划、内容编辑、视觉呈现、国内外宣传等领域积累的专业经验,紧扣内容和 IP,充分融合纸质媒体、数字媒体等不同媒介,将非遗的优点特性有效地总结、提炼、升华,进行高质量的传播。二、非遗文化是出版行业丰富的资源宝库非遗项目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于激发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6、,都具有重要意义。截至 2022 年 12 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 43 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国务院先后于 2006 年、2008 年、2011年、2014 年和 2021 公布了五批共计 1557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截至 2022 年 11 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 3057 人。我国政府还陆续建立和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民族民间文化典藏与传播工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系列行业标准制定”等数字化保护项目,利用数字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相关

7、情况。有学者统计,仅选取第一著者或者独著者的发文量,2003 至 2021 年,就有 3065 位作者在 474 种刊物上发表了 4371 篇与非遗相关的中文文章。笔者收集整理了 2020 年和 2023 年国家出版基金入选项目中有关非遗文化的选题,尝试着以此为一个小视角来讨论非遗类图书的出版情况。2020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一共入选 633 个项目,其中和非遗文化相关的有 52 个,占比 8.2%;2023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一共资助 516 个项目,其中涉及非遗文化的有43 个,占比 8.3%。这其中,既包括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资源图谱集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8、与保护工程系列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第二辑)等直接以非遗为名的项目,也包括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铜鼓文化 中华传统手工艺保护丛书:纸匠 昆曲音乐概论 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这类围绕具体非遗项目展开的选题。当然,这两组数据只能大致反映情况。根据对近年来非遗文化研究、发表、出版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笔者总结出我国非遗文化的资源库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第一,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特别是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与民众广泛而积极地参与非遗的保护行动,近年来非遗文化已经基本积累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海量资源。第二,上文提及的论文和著述涵盖面很广,从最初的非遗保护概念诠释,到非遗分类问题

9、的讨论,再到非遗保护意义与功能的阐述,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国学界已经基本构建了非遗保护和研究的理论体系。第三,由于非遗文化的综合性极强,吸引了民俗学、民间文学、传统工艺、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关注与介入,从而使得非遗文化新文化792023 年第 11 期呈现出多重、复合的研究视角。第四,非遗文化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青少年教育、商业开发、文创设计等领域关系紧密,这些领域的研究落脚点往往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第五,非遗本来就是来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非遗文化的成果可以与大众拉近距离,可以共创、共传、共享和互动。经过几十年的深耕细作,非遗保护与弘扬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初见成

10、效,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影响力远远超过预期。上图以简要的形式表现了非遗文化资源内容的四个部分,围绕这四个部分出版都大有可为。三、建立非遗文化优质内容的“中央厨房”“中央厨房”原本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带来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总店实行统一采购、选菜、调料,然后将配好的食材和料包做成半成品用冷藏车配送,到达分店后,只需要做些简单加工即可。大约从 2016 年开始,餐饮领域的“中央厨房”模式也在一些新闻媒体流行起来。总的来说,新闻“中央厨房”的工作流程可概括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即把广播、电视、报纸、网站记者采访回来的新闻素材,全部汇集到“中央厨房”,再由编辑烹制成不同

11、口味的“菜肴”,通过全媒体多渠道送到不同需求的“食客”面前。非遗文化的出版完全可以借用“中央厨房”的概念及模式。政府牵头做顶层设计,建立全面且权威的基础性资料库、数据库、学者库,形成类似“中央厨房”的机制;各级地方出版社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灵活机动,制作出版种类丰富的非遗文化产品。同时,各级出版社也可以根据各自的特色,成立自己的小型“中央厨房”。做菜需要挑选合适的食材,不同的食材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选题策划或项目筹备的时候,也是一样道理,出版从业者应根据出版的规律与逻辑,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要求和喜好,收集、整理不同的资源和素材,邀请各有所长的专家和学者,综合考量能够做出什么好选题、怎么做

12、才能出好书。有些基础性材料需要文火慢炖。比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由中宣部、中国文联领导,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团结民间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实施,涉及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等 12 个门类,是我国记录民间文学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种类最齐全、形式最多样、最具活态性的文库。这样的超大型出版工程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以把冷板凳坐穿的精神来“死磕”。有些食材必须急火快炒。国家非遗文化建设的最新规划、非遗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动态、社会上产生的热门非遗话题,种种都如同警铃响起一般,要求出版从业者快速获悉、快速应对、快速决策。这些举措是否能“快速”,取决于“中央厨房”的储备是否充足。哪怕是大厨师的拿手菜,

13、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丝毫变化,食客们也会吃厌。出版从业者如果顽固守旧、不思变通,必然会被读者抛弃。我们的“厨房”要常备新鲜食材,“烹饪”手段也应与时俱进,尽可能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出“创意菜”。与其他文化类别不同,非遗文化是活态的,门类众多,应该说最适合进行纸数融合,让读者“见人见物见生活”。早在 2016 年,笔者参与策划、主持编辑工作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 中就运用了二维码技术,读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阅少数民族歌舞、戏剧、手工艺制作过程的音视频资料,还衍生出电子书。当时我们的做法还属领风气之先,让作者和读者都觉得耳目一新。经过很多出版同仁的努力探索,现在电子书、有声书以及运用图像识别

14、、H5、AR、VR 等数字手段助力纸媒,非遗文化的融合版图书越来越多,做法也越来越新颖。但是不管形式如何丰富、如何多样,出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对内容的判断、选择、编排,在于对作品的权威性、准确性、深刻性的把控。图书和期刊不是烟火,它们的生命是长久的、影响是深远的,出版从业者要有信心做出留得住、传得下的作品。四、与各种媒体同生共荣,打造传播矩阵新媒体的“狼群”气势汹汹,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营销号包括很多电商平台都在卖力吆喝非遗,纸质出版似乎被逼上绝路。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有一些概念被混淆、被误解了。笔者认为,和出版相关的非遗文化传播,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非遗文化的传播

15、。简单来说,就是“非遗+”。如非遗+影视、非遗+演出、非遗+旅游、非遗+节日、非遗+展览、非遗+文创、非遗+图书各个行业都利用自身的手段方式和优势切入非遗,把80非遗“炒热”,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喜爱非遗文化。大家形成合力,相互借势,把蛋糕做大,达到共赢。例如,“锦绣中华202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是一个线下展览和表演,同时又邀请了 20多家网络平台全程直播。通过网络直播,该活动获取了 6000 万余次的点击量,1000 多万名网友在网络平台进行了互动。网络的传播力远远大于线下活动,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线下展览的基础作用。出版行业应主动加入这个阵营,扩大非遗文化关注者、爱好者的数量就是

16、扩大非遗出版物潜在读者的数量。第二层级,非遗出版物的传播。这里的出版物,既包括纸质产品,也包括数字产品。发行销售图书是出版从业者的老本行,但这些年遇到不少新问题,再单纯依靠原有的模式和渠道已不合时宜。直播卖书、社群团购、网红带货、私域营销已经几乎成为图书销售的主战场、生力军。我们要充分利用在第一层级积攒的人气、积累的渠道、积淀的资源,线上线下一起发力,传统渠道不能丢,新型方式要重视,做大做强传播矩阵,卖好非遗图书。这是出版从业者的当务之急,也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层级,非遗出版物内容的传播。这个层级最具有衍生性,也是非遗文化出版实现增值的关键所在。相比其他媒体,图书内容扎实详尽深入,第

17、一层级中提及的众多“非遗+”都可以从图书出版物中获取养分,无论是抽象理论还是具体事项,图书沉淀下来的资料、素材、观点、论据都可成为肥沃的土壤,结出万紫千红的非遗文化衍生品的果实。比如,中国传统神话已成为近年来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作热点,是最火爆的流行元素之一。仅仅就影视行业来说,哪吒之魔童降世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大鱼海棠 这些影视产品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年学者对中国神话谱系的研究整理,离不开大量论述文章的加持,离不开中国神话领域图书的出版,编剧导演才能获得二度创作的极大灵感。所以,非遗文化出版物的传播,有很大的空间与无限的想象力。出版绝对不是软弱的“羊”,完全可以与其他媒体一起“愉快地玩耍”,与狼

18、共舞。五、结语文化遗产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体现,同时,非遗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出版资源。面对各种其他媒体的竞争,出版从业者既不能故步自封,也无需妄自菲薄。在“大出版”“全媒体”的格局和视野之下,出版从业者应深入提炼非遗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的共同核心点,牢牢把握自身的优势,积极联合各行各业,研发创新生产方式,促进非遗文化价值的多重表达和转换,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参考文献1刘晓平.20032021 年国内外非遗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2田兆元.非遗研究的理论话语与研究模式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3陈蓉.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的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6).4高有鹏.中国传统神话的文化价值与当代表达J.人民论坛,2023(05).(责任编辑杨斐姜巧玲)新文化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