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产实践进行指导,艺术实践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同时也对艺术创作进行指导,那么就可以说,艺术实践活动也受马克思主义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物化表现与精神再现。表演本就是一门实践类科目,演员在艺术实践中,更应深入理解并遵循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人民为中心并充分结合当前国情,创造人物形象。一、艺术实践的相关介绍彭吉象先生将艺术创作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艺术表现)活动1,这三者从内心活动、精神活动再到物态化,诠释了艺术创作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且复杂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根据彭吉象先生的理论,结合表演艺术即体验生活、人物形象创造、角色呈现三个阶段
2、,也就是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演员在角色分析和角色塑造方面可以借鉴当下社会新闻、典型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加入创作中,使剧目起到一定的思想净化功能、教育作用。艺术实践可以帮助演员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与拓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累创作素材,使演员快速成长与进步。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实践美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艺术。艺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发展性,其对于艺术的见解与理论对我国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简述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并且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为基
3、本观点,他认为艺术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动”。艺术的关键在于其提供的审美价值,只有当艺术作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时,它的艺术价值才会被肯定,而艺术的独特性也在于审美愉悦作用。基于以上内容,落实到表演专业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既要对剧本内容进行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探究,又要将这种意识形态与当下的时代所结合,产生具有时代精神意蕴的内容,体现在表演当中具体的场景、事件、人物关系、细节。演员在艺术实践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充分了解手中已有材料,分析各种形式,探索这些形式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剧本创作的内在逻辑,寻找更多丰富形象塑造的可能性,以更多的视角来诠释作品的内涵。(二)从“双百”“二为”到“两创”1.毛泽
4、东关于文艺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4月党中央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了外国关于科学文化的可取之处。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2.邓小平关于文艺思想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的文
5、艺工作的总口号“二为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此口号的指引下,文艺事业展现出了十分广阔的发展道路,真实且具体地反映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文艺的作用与现状。3.习近平同志关于文艺思想面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他号召作家、艺术家一定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两创”方针,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思想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支撑作用显而易见,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加速推
6、进,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创”方针,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传承什么、怎样传承、谁来传承等重大问题,对我们党新形势下推动文化发展提出了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在文艺认识和发展的道路上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且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艺术的发展趋势欣欣向荣。三、在表演艺术领域落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现状与不足之处(一)演员缺少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演员,缺少问题意识就是缺少了发现“戏”的眼睛,所谓“戏”即矛盾冲突、角色特点。如果演员看到的全是生活中积极向上的阳光面,所排演的戏、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是“小甜水”,那么社会问题依旧没有被扒开放大并展露给大众。近几年网络的快速发展,“不
7、出门知天下事”、言论自由等为大众提供了便利,但不少人躲在键盘背后,并不秉持“不知全貌不予置评”的方式,反而是恶意评价、颠倒黑白、以偏概全,甚至是“网爆”等现象频频发生。演员应更多地关注于发现社会问题,具有提炼社会现状的意识,借鉴社会新闻或某些事件当中的人物形象,将观察到的素材运用在塑造角色当中,将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搬到舞台上,展现给观众。周杨洋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行表演艺术创作戏剧论坛剧影月报38(二)演员缺少优化自我的意识一个好的演员要善于自省,并且要拥有一个发展的眼光。而当今许多演员却被名利场冲昏了头脑,不仔细研究剧本、分析潜台词、不钻研角色。为了赚钱同时接好几部戏,演戏变为流水线工程
8、;为了迎合粉丝市场,只要偶像出镜“刷脸”即可;“数字演员”的出现等现象令人大跌眼镜。除此之外,不少演员的“匠艺”表演,影视剧人物形象塑造同质化严重,不论在哪一部剧里,塑造的人物都没什么变化,甚至可以说是演员本色出演,一切表演都程式化、样板化,缺乏思考与创新。近几年娱乐新闻频频爆出演艺工作者私生活混乱,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这无疑是对自己约束不严、自甘堕落所造成的,这是对自身和社会的不负责。演员作为公众人物,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此基础上优化自我,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演员文化素养不够从小我们就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后来我们讲“文化自信”。然而,近几年“艺考热”不减反增,给演员行业
9、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失望:不学习、选个艺术专业、艺考上大学,成为不少青少年的捷径,大部分表演生“没有文化”的情况是偏见,也是现状。缺少文化素养,演员就不能全方位、正确地诠释作品,有的演员连基本的常见字都不认识。为什么演员需要文化素养?笔者通过两个例子来补充说明,比如在塑造科学家的角色时,我们需要对该角色的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了解,这样才能“像”一个科学家,等到深入挖掘后,进行人物模拟,最终才能在戏中做到“是”一个科学家。再比如,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世人皆知二者的爱情,但是如果不了解其二人的一生,那呈现出来的就仅仅是浮在表面的爱情剧。(四)部分演员的敬业精神不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二十四字核
10、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敬业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积极进取的奋斗热情,秉持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演员的演技就好比农民手里的种子,演技是必须长在演员身上的功夫。但是近些年,一是演员缺少对自身专业的严格要求,二是近些年资本控制剧组的现状,导致很多导演、演员叫苦不迭也没有办法,出现了仅凭一副好看的皮囊便可以“成功登顶”的现象。对照现今影视作品,反映人民真实生活现状的作品凤毛麟角,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角色更是艺术处理太多,大部分演员只用会“谈恋爱”就可以,因为恋爱剧居多,观众主力军也都喜欢看,所以不用去为了角色体验生活,但是这种剧除了能带来短暂的休闲娱乐之外,对于演员
11、演技的提升和观众思想的改变的作用微乎其微。巩俐为了电影 中国女排 去排球训练场待了三个月,年过半百的演员刘青云为了角色体验桥洞生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演员用心打磨自己,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还原生活,才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从而让作品呈现的更具有深度。四、演员如何在艺术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与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联系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演员在演戏时也是如此,比如,“背台”这个动作,在刚接触表演时,老师说演员在舞台上
12、不要背台,可是真正落实在二度创作当中时,有的情境中是需要演员背对观众的,那么这时就会思考这句话的正确性,但是当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又发现确实除了某些特定情境下,演员尽量不要背台,所以这句话在不断结合实践中是正确的,我们需要灵活地根据人物的设计来变化。人的观念和认知是在不断地否定之前,然后发展进步,许多的戏剧理念也是如此,看似回到了最初,但其实是回到了比起点高的一个层面。演员在艺术实践中需要不断地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提出疑问,再验证、再提升。(二)与哲学中质量互变规律的联系质量互变规律讲事物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量变和质变两种基本状态并相互转变。演员提升演技的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某一段时
13、间的学习和实践中演技卡在了瓶颈期,这时如果放弃自身的学习和积累,就难以达到量的累计,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进行量的变化从而达到质的飞跃。比如演员在练习哭戏时,最开始可能是用眼药水外物辅助,后来发现可以生理性瞪眼流泪,再到后来发现调动情绪更简单,可是这些都难以卡准节奏,要在一遍一遍练习当中发现,结合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快速地适应角色。(三)做德艺双馨的演员“学演戏,先学做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演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是笔者在接触表演第一天的时候,老师着重强调的。作为演员,首先,约束自己,给自己建立正确的道德要求。让自己的行为受到约束,从而才能在剧中、在剧外都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
14、拔高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境界、传播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其自身一定要给大众带来能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其次,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要在创作中加入人民的思想,要让人民的思想展现出来,不仅要展现幸福生活,还要表达现状与不足,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群众花时间、花钱看作品,那么最终的回馈要回到人民群众当中去。最后,学好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基础,了解演戏为什么这样演,怎么演才有“戏”。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扎实的,一定要落实到日常。从小小的艺术实践中就能够先落实,然后就可以慢慢积累,成长。例如,排演创新剧目时,可以先走进社区,观察现状,有没有能融入角色塑造中的原型人物加入作品当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四)使
15、表演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的文化根深蒂固且灿烂辉煌。表演源自农耕时期,经过漫长进化,后来有了千年历史剧影月报戏剧论坛39戏剧论坛剧影月报悲剧作为美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种美学形态,一直被中西方的文艺理论家所讨论。王国维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中西两方的美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比较他们的悲剧美学,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悲剧的情节与功用方面的理论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孕育出了不谋而合又各具千秋的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 中第一次提出悲剧的定义,并且系统性地介绍了悲剧的组成。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则在 红楼梦 评论 中第一次提出了属
16、于中国的悲剧美学概念,借由 红楼梦 延展构建了一套悲剧理论体系。他们二者的悲剧理论在中西两方的美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观之 红楼梦 评论 与 诗学,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中西两方学者在悲剧理论方面同源的思考与不同的考量。一、王国维的悲剧理论及特征王国维作为国内第一个系统性阐述悲剧理论的学者,他的悲剧美学受到了西方哲学极大的影响,尤其以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为代表。但是王国维也将国学融进了西方美学之中,借 红楼梦 评论,率先定义了中国近代悲剧美学。(一)人生之欲王国维在 红楼梦 评论 的第一章中就提出“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这里的“欲”源于叔本华唯意志论中的“欲求”,但王国维在此中引入老庄哲学中对
17、于生命的认识。当人的欲望无法被满足时,人就会感觉到痛苦;而当人没有欲望时,又会觉得厌倦,这也是痛苦的一种。因为欲望,人生就像钟摆一般往返于痛苦与厌倦之间,所以王国维认为悲剧的本源来自人的生活欲望,唯有在去除私欲的过程中看清荣辱、看淡生死,方能得到超脱。(二)悲剧的三种王国维受叔本华悲剧学说的影响,将悲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的,第二种是“由于盲目的命运者”,第三种是“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以上三种悲剧中,王国维认为第三种最佳,在剧中没有绝对坏人,也没有突如其来的变故,只是普通人身处其位,被迫造成的苦难与不幸。王国维之所以认为在我国古代悲剧中唯
18、有 红楼梦 最能体现悲剧意识,也是因为其是第三种悲剧类型的代表。(三)解脱说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是,王国维也认为悲剧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可以给人带来解脱。王国维将解脱分为两类:“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一种是冷观他人苦痛之后的悟世,一种是通观人生悲剧之后的自悟。一种是对生活本质的感悟,一种是自身的“放下”,前者比后者难百倍,也高百倍。王国维一直将伦理价值作为美学价值的重要支撑,曾说:“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悲剧的价值在于在人世中给予人们精神的解脱与觉醒,得到暂时的平和。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
19、理论及特征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 中提出了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经过 装饰 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观点,认为悲剧的基本属性是模仿,模仿王国维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学比较研究从 红楼梦 评论 与 诗学 出发 王静的本土戏剧戏曲;再后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戏剧的传入,取其精华后,有了话剧的出现,不论是哪一种,都是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演剧艺术。作为演员,要充分学习先进的国内外表演知识,不断提升演技,将
20、其转化,然后放入作品当中,使我们的呈现给观众新的感受。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借助大好局势,充分成长表演艺术,用表演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光。五、结语艺术实践是演员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演员作为一个研究人的职业,扩充自己的接触面和知识储备量更有利于角色的诠释。当今社会,表演艺术不仅仅有娱乐、休闲的功能,还有发扬民族文化、巩固正确理念的作用。在艺术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并且结合当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演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剧目。(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参考文献: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2杨磊:在艺术实践中寻找马克思的足迹雷克斯 德文斯基招贴设计中的人民性,今传媒,2022年第8期。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