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及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49307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程标准]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①) 补充完整本课导言中的小故事(由学生讲) [讲授新课]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建国初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说一说]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② 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 [比一比] ① 你知道最早和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吗? ② 到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17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到25个国家的公开承认,你能说出这17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吗? [材料分析] (材料)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法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① 以上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现实? ② 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了怎样不同的后果? 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比一比] ① 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③ 哪两位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国家,能用几个动作表示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每组选两名) [补充]关于中印边界争端问题的由来 一、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放录相《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创设历史情境 (动脑筋) ① 万隆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 中国代表团此去会遇到哪些困难? ③ 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④ 假设 a、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b、中国代表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 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 ⑤ 中国代表团是怎样因势利导扭转局面的? ⑥ 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故事会) 同学们讲有关周恩来总理的外交小故事 (动脑筋)书78页 (补充资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小结] (谈一谈) 1、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外交成就,谈谈你的感想? 你知道什么是“万隆精神”吗?“万隆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适用吗?(请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活动单教学重点的落实是比较有效的,而且线索也很清晰,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到我国外交政策的正确性。    这节课增强了历史课的时代感,以中国外交部在美国攻打伊拉克当天发表的声明和《反分裂国家法》等学生熟悉的材料加以引导,达到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也让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我国的外交原则。     在这节课中我设置情景,通过不同难度、层次和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认为这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周恩来外交的才能与智慧,感受周恩来独特的人格魅力。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在最精彩的周恩来的讲话中我特意停了下来,让学生设计周恩来讲话的开头第一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观点展现——归纳讨论”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在这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周恩来的巧妙的讲话为中国的外交带来了一个新的局面。    存在问题:  对于感受周恩来的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智慧方面,这节课的设计还不够,因为学生只有在掌握众多的感性认识之后,才能提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应该多增加一点课外的故事、知识,让学生明白在新中国外交中,周恩来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未能做到。所以,我想应该在下一课时设计增加一个活动,完成在这节课的课外作业。在活动中让学生有一个展示的空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体验历史,感受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