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视觉说服与意象创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叙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483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觉说服与意象创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叙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视觉说服与意象创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叙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视觉说服与意象创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叙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0-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130-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基本经验研究”(20BKS098)。作者简介:李维军,博士,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维军摘要:图像叙事是以外显性的视觉符号作为表意系统再现和传递意义的方式。回溯历史,中华民族视觉崇拜和利用图像叙事自古有之,立足当下,图像叙事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进行综合性集成,展望未来,全景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图像叙事的本质是空间的时间化,图像通过组合、重复和命名等方式,将不可见

2、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视觉上的可见性图符,赋予叙事无限可能性和张力。图像通过跨域映射编织了一张捕捉中华民族共同体想象力的象征之网,通过转义生成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喻修辞,通过保存原形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储备索引,最终以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动意象的方式实现认同构造。“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意象生成逻辑表征了中华民族图像叙事历时态发展和共时态凝聚的时空张力,发挥图像叙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用的三维路径也相应表现为活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符号,实现观物取象;积淀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图式,实现立象尽意;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意象,完成得意忘象,最终达致对中华

3、民族共同体由启发性认知到系统性认知的跃升。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像叙事;视觉意象;文化记忆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23)02-0130-10图像是现实世界的视觉形象再现,利用图像讲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与当代故事是视觉文化时代叙事方式转变的逻辑必然。图像在讲述中国各族群众共同的故事、寻求理解与致力表达方面有着极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能够忠诚地再现和牢固地保存原形是一个过去的瞬间存在的印象。”1“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2因此,图像在叙事中是一种“不言自明的语言”,其依靠“

4、自然和直接手段的知觉器官”进行表意,能以雄辩的“在场言说”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赓续与现实发展的动人故事,通过可视性的视觉再现符号,提供观看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形象。简言之,图像能以可视化方式构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劝服性话语”,赋予共同体叙事无限可能性和张力,通过综合集成的视觉符号启动各族群众的启发性认知机制,使之转化为文化意象和心理意象,并进一步通过象征、隐喻、互文等视觉修辞策略激活受众的系统性认知机制,从而进行共同体价值的视觉说服与意象创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叙事-131-QINGHAI SOCIAL SCIENCES-131-QINGHAI SOCIAL SCIE

5、NCES说服和集体记忆的激活,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一、图像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依据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图像是反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形形色色的图像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规律。图像叙事的历史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古老,那些至今还保留在洞穴或岩壁上的原始图画,依然能够解码读出一些关于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故事。“图像学讨论形象问题。形象即意象。”3图像赋予事物以形象,形象和意向虽并非直接存在于图像,却可以在图像中显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图像,需要借助想象力予以塑形,而想象力的生发无疑是依赖于感官

6、知觉的。借助想象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知觉性图像中得以加工,构成完型整体,获得形象构造。人类正在迈向影像化生存时代,元宇宙作为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是人类关于未来智能社会形态的技术想象,其聚焦观看体验与沉浸式传播的互联网全要素未来融合形态与理想样式,将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延展与深度铸牢提供新的思考空间与逻辑范式。(一)历史出场:中华民族视觉崇拜和利用图像叙事自古有之图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早于文字产生,是人类最原始的记事方式。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轨辙来看,运用图像这一叙事方式来讲述各族民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由来已久。比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代蜀锦护臂、汉代石画

7、像砖、敦煌莫高窟壁画、清明上河图等,都是中国古代先民利用图像进行叙事的典范,都在用可视化的方式鲜活地讲述“何以中国”“中华文明何以不朽”。而图像作为中国先民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认识世界的最原始方式,最初主要体现在岩画、木刻、器具刻画等图像形式中,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粗线条记录并刻画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场景与赓续历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过程中,用以传情达意的文字多是象形结构,这与中华民族认识事物是从感知认识开始的规律是相同的。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除了汉字具有象形特征,还有许多其他民族创造的文字也具有象形特质,比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和格巴文、水族的水书等。尽管今天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

8、归属于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但依然保留着象形文字的某些元素和特征。而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就是把所要表达的字意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来。因此,图画是象形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先在基础,象形文字的产生、发展和固化是图像叙事发展的逻辑必然。由此观之,图像是意象的物理存在,是人类创造的最早表意形式。而意象是认知主体在观看图像后,根据图像中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关于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是一种承载个体记忆或集体记忆的结构体,具有超越图像存在的意义外溢的“富余价值”。基于图像和人脑思维意象创构的此种辩证关系,中国的传统艺术普遍崇尚意象,意象思维的表达方式渗透到以象形文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9、周易系辞上的“圣人立象以尽意”,其核心意涵是,古代圣人创制象征之物,根本目的是为了传递价值意义,表达内心思想。(二)当下在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图像化集成在“读图时代”的今天,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这种以图像为主因(dominant)的文化通过各种奇观影像和宏大场面,主宰人们的休闲时间,塑造其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为创造认同性提供了种种材料。”4在此定义下,图像是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文化形态,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符号或知觉形象作为主导方式来传递信息或表达情感的文化形态,而狭义上的视觉文化更多指谓现代社会通过各种视觉技术制

10、作的图像文化,是以可见图像为基本表意符号的视象文化形态。图像学所讨论的是与形象密切相关的意象问题。所谓意象是外部活动通过感官作用于身体的产物,是物象内化,进而演化为“精神画面”的过程与结果,是人通过观看在大脑中产生关于物的印象,这种印象已经进入到-132-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132-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人的认知或记忆、意识之中,一旦与相应的物质支撑相遇便会重获精神图像。外在的物质图像是形象的显性支撑,是负载形象的媒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大量图像资源不仅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自身形象,而且也传递出一种超越图像

11、自身的象征性的思想与观念,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在性赓续与自觉性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5,为运用图像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像叙事的在场航标。如何理解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究其本质、溯其根源,就是要通过建构完整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中国国家形象、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意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绘画、雕塑、影视、动漫等方式形象、生动、可感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中华民族声音、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

12、体。党的十八大以来,运用图像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不断深入。例如民族题材纪录片以真诚而质朴的方式抒写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记录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当下生活样态,照存了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以我从新疆来 石榴花开 寻羌 脚手架上下的生活 天山脚下 山河新疆等为代表的纪录片真实地表现了各族民众的现实生活,再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同属一个共同体的视觉形象。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的传播语境中,各族群众既是日常影像的生产者,也是其形象的编码者和精神的解码传播者,他们以第一视角参与、见证并真实记录新时代的山

13、乡巨变。这些带着独特“烟火气”与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通过视频号、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助推着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共建共享。(三)未来漫场:全景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图像无论如何发展演进,内容如何丰富,其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极具感官刺激的媒介形式,而元宇宙是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元宇宙将图像资源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以一种具身沉浸的方式进行全景式传播,构造人们的感知和想象,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图像和思维意象提供全新范式。元宇宙被认为是互联网进化的未来,元宇宙问题的提出引发了人们对传播领域的核心概念即媒介和新媒介的深层思考。元宇宙理论的逻辑阐释

14、以及实践的纵深化推进,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技术方面增强媒介的沉浸感、交互性和具身体验;二是以元宇宙为概念模型建立一个数字孪生社会,借此拓展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空间。这提示我们数字技术正在激起人类视觉历史的又一次新浪潮,视频化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普遍现象。简言之,元宇宙由数字转码而来,并以运动影像为感知起点,其加速拓展与层次化布局,能够将各族群众在五千年历史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不同类型的图像资源动态整合,赋予这些图像资源新的生机活力,为各族群众认知、想象和回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关系提供材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幅往返于各族群众的感性世界、想象世界与理性

15、世界之间的内在精神图像,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觉”和“对已知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对象”的理解之间的存在6。在此视角下,这幅精神图像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反身性的现实实存”,它生产和储存于各族群众的神经中枢中,以私人图像的方式,在心灵中可想、在思维中可构、在实践中可行。在当前视觉文化时代,数字技术通过编译、解码与重组画面元素,能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幅各族群众脑海深处的内在精神图像外显化并转向可塑化7。元宇宙作为媒介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正在试图用数据语言建构一个自然实在宇宙的数据投影,创造一个包含视觉听觉触觉等全要素在内的全新虚拟世界,利用元宇宙所创构出的“具身性”特征,将自己的数字化身嵌入图

16、像本身,与图像里的人、事物进行真正的互动,能够达成中华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理想目标。-133-QINGHAI SOCIAL SCIENCES-133-QINGHAI SOCIAL SCIENCES二、图像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运作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外部世界转化为内部世界而形成的精神图像,是一种意象化的观念存在。精神图像作为观念化的产物,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使自己得以可视化和物化,方能助力意识反作用于实践的目的。图像作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是一种被编码的现实瞬间,能以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浓缩了的方式呈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17、和现实状况。图像通过隐喻、转喻、象征等修辞方式将不可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文化符号,从而超越时空、代际间的界限。以视觉修辞创造的“话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具象化表达,继而编织捕捉中华民族共同体想象力的象征之网、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喻修辞、储备索引各族群众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形塑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意象”,最终达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启发性认知”到“系统性认知”的转变跃升。(一)跨域映射:图像织就捕捉中华民族共同体想象力的象征之网象征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古老、最原始的基本方式。象征的出现是形象和意义逐渐协调的产物。图像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是承载形

18、象这一非物质实体的有效载体,形象依靠图像的支持与承载获得生命。图像作为文化的非文字表述,往往呈现出再现、象征和表现功能。象征功能是图像作为一个“呈现性符号(presentational symbol)”的本质性力量。诚如逻辑哲学论丛中所论“图画并不是神秘力量或某一心理过程的机制。它们是翻译、同构性、同源结构遵循翻译规则的象征结构。”321 图像当中的一个个“元图像”用具体的事物表达着抽象性概念,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识别理解,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幅内在的精神图像外显化、具体化和形象化,让各族群众在感官所触及的“呈现性符号”中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实际生活层面,象征发生的心理机制是

19、联想和想象。安德森认为民族“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8。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灵的内在意象活动,其本质内涵在于对观察得来的意象进行组合和重构。图像是对事物的瞬间写照,任何图像都带有一定的思辨性、蕴含着无穷的想象空间,始终以象征符号来发挥作用9。图像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符号,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独特而又神秘,能够将我们未经历和目睹的历史进行浓缩、照存和再现,而想象力是一种让意识“飞离在场”的能力,“使未直接出场的东西显示出来,被照亮起来”10,从图像符号里我们能读出其中象征和隐喻的世界。就捕捉中华民族共同体想象力的视觉思维而言,龙、凤凰、长城、长江、黄

20、河、石榴籽、格桑花等象征符号的跨域映射既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源域”的形象特征,又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层表达“目标域”的价值属性11。以龙为例,龙的图像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结合文化传统、寄寓美好愿望,利用想象力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图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龙逐渐成为表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符号,深深烙印在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旗帜上,逐渐涵濡渗透进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外显在生产生活的对象化活动中,内化在具身性的精神图像中,成为捕捉中华民族共同体想象力、促成各族群众身份归属的象征符号。简言之,图像通过建构空间、掌控时序、生产意义等方式,将不可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可见的图符,编织

21、了一张捕捉中华民族共同体想象力的象征之网,从而赋予了各族群众感知、建构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无限可能性和真实性。(二)转义生成:图像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喻修辞图像之所以能够创造一定的“现实”,本质上是修辞作用的结果12。图像修辞是指运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方法、手段等对各个图像元素进行组合、排列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像符号,进而利用视觉思维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一种劝服活动。驻扎在图像符号深层的“修辞结构”具有隐喻、转喻、象征等多重意义装置,其中隐喻是视觉修辞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图像符号表征的常态策略,隐喻迎合了人-134-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

22、134-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类的思维惯习,或许是最早与视觉感官产生良性互动的修辞形态之一。在人类认知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实践中,每当某个符号系统的解释过程出现难处时,常见的应对之策是征用另一种具有大众认知基础的符号系统,沿循着后者的意义系统来接近并理解前者的意义系统,此过程的内在机理对应的即是隐喻方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

23、通过这些民族团结工作中典型的隐喻表达,不难发现,隐喻实际上强调用一种较为容易内化理解的认知体系或概念来代替另一种较为复杂抽象的认知体系或概念系统。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群众脑海深处形成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实体的内在精神图像,具有思辨性和抽象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象化理解,一种可行的思维方式就是寻找一些在各族群众中具有普遍认同基础的具体事物,如“石榴籽”“格桑花”“胡杨”等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定的理解方式,从而便于各族群众有效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要义和价值旨趣。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在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中的界定:“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1

24、3。隐喻发生的基本原理是转义生成14。在以图像表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喻修辞实践中,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对能够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要义的喻体资源进行挖掘、选取及创造性阐释。也就是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隐喻修辞中,喻体和本体分别构成了两个“认知域”,其中石榴籽、胡杨、格桑花等具象化、可理解的事物构成了“源域(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源域所指涉的“目标域(本体)”。源域是具有大众认知基础的自然事物或符号系统,当我们按照源域的认知系统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域的意义时,对应的修辞学原理就体现为一种转义过程,即用真实可感的具体事物表达抽象的思维观念。概括来说,从源域(

25、石榴籽等)到目标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转义过程中,相似性是隐喻发生的认知基础。正因为石榴籽等外显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相似性,我们才可以完成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语义转换,实现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图式借用与语境置换。(三)保存原形:图像储备索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记忆作为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心理反映形式,表现为对感知过、体验过、想象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是人类进行思维、想象、构思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5。因此,记忆起初归属于心理学范畴,用以概括和说明作为单独个体的人是如何在头脑中留存和理解往事的。1925 年,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独辟蹊径,将个体记忆放大至社会群体层面进行考察和理解,首

26、次创建出“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这一概念: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16335。集体记忆扬弃了记忆本质上所存在的生理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色彩,是一种附着在文字、仪式、图像和象征等物质载体之上,并为群体所共享的东西。因此,集体记忆又被称之为群体记忆,在本质上是集体立足于现实需要对过去事实的建构,不是个体记忆的简单叠加,而是“集体的记忆”,是共同体成员经过长期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积累和叠加形成的。诚如哈布瓦赫所言:“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1693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对过去经验的心理反映形式,是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

27、,是一种关于群体的共同性表征,是族群认同的基本依据,是共同体合法性的重要来源17。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依靠集体经验、历史记忆和共享的文化符号对其进行形塑和巩固。集体记忆虽然是关于“过去”的指涉,但和那些与我们不再有生动联系的“过去”不同,是与当下有着紧密联系的活跃的“过去”,是构筑和塑造群体认同的重要工具、分析资源和中间媒介,能够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166。集体记忆依赖媒介、图像或各种集体活动来保存、强化或重温18。集体记忆作为当下对“过去”的指涉,是促发认同意识形成的重要资源。我们-135-QINGHAI SOCIAL SCIENCES-135-QINGHAI SOCIAL SCIE

28、NCES可以在诸如仪式、节日等文化实践活动中或博物馆、图像、图书、纪念碑等物质形式的实存中探寻到集体记忆的存在,可以在本群体与他群体的互动中感知到集体记忆的力量19。因此,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在促成无数个体凝聚为群体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塑造的重要力量,也是代际传承的重要中介。正如迪特里希哈特所言:“集体记忆是价值观念的剧目和发生器,而价值观念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时间限度,创造了认同。”20在现今视觉文化时代,“集体记忆已经被大量的活动影像及其图片资料所覆盖。”21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所发生的众多事情,我们不可能完全复原当时的面貌,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模糊,但

29、通过文化“形构”而结晶的文化记忆却在忠实地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图像是文化记忆的重要组织形式,青铜器上的简图、珍本古籍中的插图、崖壁上的岩画、民族服饰上的造型等,都在叙述过去,讲述着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故事,将漫长的历史记忆与现在进行时空上的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想象进行感知和触觉的,“想象力不仅促使了记忆图像的产生,在未来愿景性图像的生成当中也必不可少”22,在想象力的加持下,可以利用图像将那些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过往中唤醒,并使其当下化,透过电视镜头、影像记录等方式,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为清晰可见、具体可感的“记忆之场”。(四)认同构造:图像形塑

3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意象意象是外部活动通过感官作用于身体的内部产物,是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关于物的印象,是由物象内化而成的一幅精神图像。换言之,意象是人作为认知主体在接触客观事物之后,对客体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接收、筛选、组合与加工后,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关于客体的塑造形象。根据米歇尔的相关理论,图像学所聚焦和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形象,“形象”一词拆解之后的“形”和“象”二字,均指谓认知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形象是同义语素构成的双音合成词,意义多聚焦在客观的外在物象或事象。“意象”中的“意”则指谓主观因素,是人的思维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象”指谓客观因素,意象一词是由主客相对的语素合构形成的双音合成词。因

31、此,意与象的辩证互构、有机融汇,浑成一体,合称意象。在现代思维学视域下,意象被定义为一种“形象思维创造与描述环节的基本思维形式”,该表达十分恰当的明确了意象“是由表象概括而成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对深层之理解的辩证统一”23。简单来讲,意象就是经过视觉感知以后被大脑筛选加工过的形象,是主观情意与感性物象的有机交融,是一幅与人的创造性活动紧密联系的心理图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凸出各民族共享的视觉形象,而所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不是对物象的雕塑式印刻、照相式反映和素描式刻画,而是基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心灵营造之象,包含着 56 个民族的主观情意、伴随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想象力、寄寓着

32、各族群众的美好愿望。在视觉文化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形象不断以图像的方式被生产出来,凝聚着情感能量与中华民族认同。意象是意义与图像的有机结合体,是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逻辑基点、加工方法、过程与结果24。意象虽然不等同于物象,但却必然要在物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构和识别。从图像意义生成的心理学运作机制而言,任何图像都在试图传递某种带有劝服性的深层话语,“劝服性话语”(Persuasive Discourse)往往是以一种微观的、匿名的、生产性的隐性方式实现认同构造的话语目的25。而视觉要完成说服,就要通过编码和修辞激发出人们的心理意象和价值认同,继而达致更深层次的劝说26。在图像叙事中,中华民族

33、共同体意识作为浸透着各族群众主体目的性,且伴随着意志、研判和选择等理性因素交互作用的价值觉识,被各种视觉符号进行“激活、提炼、招募和征用”,从而与各民族群众心中的情感和观念产生了确定性的关联。在视觉文化时代中,大量的人文景观符号(长城、纪念碑、雕塑、岩画等),自然景观符号(长江、黄河、胡杨、格桑花等),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龙、凤等),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景象。这些视觉景象通过与各民族群众内在精神图像的结合,会唤-136-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136-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焕发出中华儿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想象,勾

34、勒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图景,链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图式,从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空间意象、时间意象、文化意象持续生成,进而激发并形塑出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三、图像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路径意象是一种与人的创造性活动紧密联系的心理图像,但心理图像的生成来源于主体对图像的感觉印象与知觉记忆,有赖于图像的承载和形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意象理论的精辟论述,周易系辞中便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非凡见解,魏晋玄学的代表性人物王弼又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著名论断,揭示了意、象、言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观物取象”

35、“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意象生成逻辑既表征了中华民族图像叙事历时态发展和共时态凝聚的时空张力,也契合了中西方学界对意象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为发挥图像叙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提供有益借鉴。(一)观物取象:活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符号“观物取象”指谓意象的来源,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探察活动。在意象的创构中,观物取象是指主体通过主观的情意去观照客观对象,获取外部信息并加以感悟和取舍的活动。观物、感物、取象是意象创构的基础,也是意象创构的重要环节。“物”是外在的客观物象,“观”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是在“观”的基础上的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对客观物象的信息的提炼、概括和

36、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因此“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根据客观实际的主观创造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符号是以线条、光线、色彩、强力、表现、平衡、形式等符号要素构成的用以传达“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理念的媒介载体。视觉符号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表现形式,两种形式的综合集成旨在构建一种表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具体性、形象化事物形态,可以唤起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联想,由此达到情感的共鸣,有助于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抽象到具象、从思想到生活、从观念到现实、从理性到感性的回归。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赓续中,创造了大量的具有鲜活文化意义表征的视觉符号。

37、这些视觉符号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锻造,以形象生动的物理特性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强烈地冲击,对各族群众的认知、情感、信仰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可以说,视觉符号及其运用程度对各族群众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影响,是各族群众以“观察”的方式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影响因子。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符号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生和展开的再现过程,其携带的文化意义标记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发展的往事。视觉符号的最大优势是直观性,但其意义的解码与阐释却充满复杂性。此处“观物取象”的“观”并不是通常意义的“看”和“读”,而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性框架下解读某种具象性的对象,这种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具象性的

38、外在对象又是由视觉符号的叙事所建构的。因此,要展现作为概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历史记忆,就要建构并活化视觉文化符号言说系统。借助可视化的符号载体,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赓续与现实发展的隐性内在逻辑转换为显性外在的符号象征,让各族群众在感官可及的实在对象中触及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观物,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符号激活各族群众的启发性认知机制。人的大脑往往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做决定。因此,要善于结合时代特征和民众心理,实现对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探寻和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符号,坚持时代化、大众化和通俗化原则,

39、对符号中的视觉元素进行提炼、巧妙组合、重构和表达,融汇其历史深蕴与时代镜像。其次,感物,通过视觉符号的系统化集合与层次性运用,提升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外在物象的感应。观是感的前提,感是观的升华。观是主体通过视-137-QINGHAI SOCIAL SCIENCES-137-QINGHAI SOCIAL SCIENCES觉感官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外在物象和事象,而“感则异于内”,是瞬间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是主体在直接观看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生命精神的体味。这就要求在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时,既要注重视觉化的观感,也要重视情感化的“心感”,致力于感物与动情、应目

40、与会心有机统一。最后,取象,通过特定的图像修辞策略(转喻、象征、隐喻、互文等)激活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系统性认知机制,从而进行价值的说服和长期记忆的激活。换言之,就是要综合运用视觉修辞方法,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觉呈现的灵活性、技巧性、层次性和多元性,借此不断丰富视觉表达方式,唤醒各族群众“共知、共思、共情、共鸣”的集体记忆,使其产生一种“持续性的自反思维”(Sustained Reflective Thinking)27,进而实现图像符号向文化意象,文化意象向价值信仰的无缝转化25。(二)立象尽意:积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图式周易提出了“立象尽意”的“象”“意”观。“立象尽意”是基

41、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前提而提出的。人的内心状态是无限丰富的,纯粹用话语言说的方式不能够充分地将内心所想进行表达,因而探寻出利用有限的感性形象来表达和呈现无限的、语言所不能穷尽的丰富内容,即通过有形的“象”来表达无形的“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叙事说到底就是通过意象将存在和观念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是将各族群众的主观思维引向某种客观实存,而是通过想象、类比、引申等视觉修辞手法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价值,使形象成为呈现、阐释、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媒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群众脑海深处的精神图像,其本质、意义和价值并不能完全由逻辑思维阐发和把握,还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加持下用心

42、感受、以行践悟,而图像能够给各族群众提供可供感受和体悟的外在表象,实现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辩证互构。因此,“象思维”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表意手段的丰富,更促进了各族群众认知功能的系统强化。简言之,所谓“立象尽意”,即是以特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文化符号即时传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特质。视觉图式即视觉图像的呈现方式,是一种由视觉表征指谓内心图像的“算法”体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像叙事的凝聚性框架下,视觉图式是一种抵达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式与特征的视觉“建模”结构,其功能是为各族群众通过视觉方式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逻辑结构提供一种“加工”依据,使得知觉过程变得有“章”可循。“立象尽

43、意”强调的是内在心灵在对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的感知和体验中,领悟视觉文本的深层意思。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实践中,积攒沉淀了形态各样、内涵丰富的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图式,是各族群众凭借对“象”的识别而抵达深层的“意”的重要依据。根据这些视觉图像的呈现方式和内在特性,可以从视觉图式的“显文本”和“潜文本”两方面进行阐释。其一,要深入群众日常生活,整合并凸显直观的、具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图式“显文本”。马克思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2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常生活为基础,并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实

44、践中形成了固有的认知心理结构,形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图式,经过时间的洗涤和空间的延展,已经深深印刻在各民族的血脉心间。因此,要深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挖掘、整理以及创新可使大众直接明其理、解其意的视觉图式,以纯图像呈现的方式让不同知识、学历、职业、年龄等背景的群众直接理解个中真意,形成视觉意象。其二,集合文字、声音等多重媒介,借助想象等主体认识能力具象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图式“潜文本”。视觉图式的“显文本”是在“可观”基础上的单一纯粹解读,而理解视觉图式“潜文本”则需要多重感官的综合集成与系统应用。在实践中,要结合语图互文等视觉修辞技术解读图像背后的视觉意义,同时促进各族群众借助物理、

45、生理、心理以及想象力等来感知图像“潜文本”所承载和传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信息,实现“视”与“感”的融合、“象”与“意”的互构。-138-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138-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第 2 期(三)得意忘象: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意象“得意忘象”属于视觉思维中信息接受维度的高级阶段,与“观物取象”“立象尽意”一起构成了象思维的三重闭环结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理”以外在可视的“象”表达出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赓续以及现实发展的阶梯,而各族群众要真正把握、理解和领悟,就要“得意”,了解客观物象所承载的意义。同时在“得意”之后又要及时

46、“上屋抽梯”,达致入乎“象”,出乎“象”,得乎“意”,这就是“得意忘象”的基本涵义。换言之,所谓忘,就是祛除对外在物象的执着,而体悟本体之意,所谓“得”则是上升到本体之境,“得意忘象”强调和指谓的是由“意”生“行”逻辑前提,关注的是如何将本体之境内化于个体的生命当中。由此观之,“忘”所追求的是一种体道的状态,是将观念的东西现实化,推动客观性实践活动,继而构成改造客观世界的先在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非纯粹的理性思辨产物,而是指导各民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生动力,是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

47、起来”29。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赖于激发 56 个民族行动起来的行为意愿。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意象是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实际中经过思维创造后的指涉物,是连接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桥梁、融合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媒介30,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意象能够促使各民族群众产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为动机。根据认识活动中三种基本的视觉框架及其在修辞学维度上的生成方式,可以将视觉意象区分为原型意象、概念意象和符码意象。这三种意象分别对应了视觉修辞实践的三个层次语境的生成、议题的建构和符码的表征31。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化叙事中,要结合视觉意象的三种形式处理好现存实际、个体诉求与中华民族

48、共同体视觉文本之间的关系,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意象能被连续性生成和激活。其一,聚焦经验世界,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原形意象。原形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构造物,具有遗传性、开放性、无意识等显著特征,为形塑各族群众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精神图像提供了一种普遍共享的领悟模式。因此,要从经验世界出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原形意象进行激活与“显现”,使其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雕饰。其二,聚焦系统映射,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意象。概念意象在本质上指谓由图像表征到概念意指的系统映射。概念意象的思维本质是隐喻思维。概念框架了赋予了各民族群众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现实世界的理解方式,得以在概念维度上形成关于中华民族

49、共同体的意义系统。因此,要把握概念被图像化表征的视觉隐喻机制,凸出和共享那些对表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视觉图像,以一种启发性的、自反性的、警示性的修辞方式来激活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切感知与认同。其三,聚焦组合集成,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符码意象。符码意象指谓那些承载了特定认同话语,并获得了社会普遍认可的符码形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框架下,“石榴籽”“胡杨”“格桑花”等自然物象因被反复“征用”和“招募”而演化为了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符码意象。但视觉修辞中的单个象征符号需要进行组合与汇聚之后,方能形成的一种拼图式或连续性的符码意象。因此,要在实践中挖掘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单个

50、意象符号,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和聚合,让它们进入到同一个意义系统,形成相对完整的“拼图”“结构”或“线索”,最后经由媒介议程的反复强化,让这一稳定的符码集合及其对应的视觉意象成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参考文献:1 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 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48.2 习 近 平 谈 治 国 理 政:第 3 卷 M.北 京:外 文 出 版社,2020:319.3 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2.4 米歇尔.图像理论 M.兰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1.-1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