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釋“犁”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483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釋“犁”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釋“犁”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釋“犁”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釋“犁”字沈建華(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保護與研究中心)摘要長期以來對於甲骨文“()”字,學界有不同争論,花園莊甲骨“馬”一辭的出現,佐證了前賢學者釋讀該字“犁”字省形的看法,也證實了“”與“勿”乃是兩個不同來源的字形,不可混淆。這促使我們對“”字起源以及相關的字,有重新反思和梳理的必要,特别是對商代農業耕犁技術的評估與認識,有着重要的意義。關鍵詞甲骨文勿犁犁耕一甲骨文中 形被隸作“”字,長期以來學界一直有兩種不同意見争論,一種是以王國維爲代表釋爲“物”,即雜色牛;另一種以郭沫若爲代表釋爲“犁”字的初文。由於“勿”與“”兩個不同的字字形相近,很容易混淆被誤釋爲“勿”。郭沫若指明:“今案、實(黎)之初

2、文,耕也。此字从刀,其點乃象起土之形。”又:“卜辭勿作,字作,判然有别。乃犁之初文,象以犁啓土之狀。多假爲犁牛之犁,犁之本字作,若,舊均誤釋爲物。”見於合集 :“癸亥卜(勿)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册,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 。王國維:觀堂集林卷六釋物,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版,頁;郭沫若:殷契粹編考釋,頁,正面 片釋文。(犁)”(圖版一);又合集 :“貞惠。貞(勿)(犁)。”對貞,可知“”爲動詞,同時使用“勿”,因此可以佐證郭沫若指出“勿”與“”是兩個不同的字形,是正確的,同時也説明“勿”與“”是兩個不同來源的字形。“犁”與“黎”字互通,董作

3、賓早已指出:“與 同爲黎之初文,卜辭利即从,舊釋勿、物,非。乃勿字,與弗、不、亡、毋,皆作否定辭用。”可以爲董作賓佐證的是,年月上海博物館收購 片甲骨,其中有一片與合集 片可綴合完整十條卜辭(圖版二),其中、,未經著録。此版中“幽牛”與“黄牛”對舉。由於過去一些學者將“”釋作“物”的看法,作者提出:“既然物是雜色,那就不存在前面冠以形容詞幽和黄,可見牛不應釋爲物,也非雜色牛,應是犁字。”卜辭意思明指的“深色的犁牛”“黄色的犁牛”,這一條卜辭恰恰證明了“牛”之“”是不能釋爲否定詞“勿”或“物”的有力證據。二值得注意的是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出現了二片相同的卜辭“()馬”(花東 )和“馬”(花東 )(

4、圖版三)。衆所周知,學界對於 字究竟釋“”字,還是釋“勿(物)”字,長期以來一直有不同意見。“”字,爲耒耜象形即“犁”字初文,它的發現使我們對“”字起源以及相關的字,有重新反思和梳理的必要,特别是對商代農業耕犁技術的評估與認識,有着重要的意義。“”字,花東整理者曰:“釋,犁字初文。”甚是。但是,整理者對於前者“()馬”從裘錫圭釋“刎馬”説。並主張:“甲骨文中的、應有不同的來源:从耒之字 與从刀之字。从耒之字應釋爲,而从刀之字應从勿、刎。”根據這两個同時在一個時代窖藏出現,辭例完全相同稱之“馬”,我們認爲完全可以看作同字是“”字變體或異體,即“犁”字的省形字,與 字没有本質的區别。該字在耒形刀下

5、加了力字音讀,不存在有兩個來源。力、耒古音同,从从力得聲,應讀作“犁”無疑。、釋“犁”字商承祚:殷契佚存,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年版,“考釋”頁 上,引董作賓説。沈之瑜:甲骨卜辭新獲,上海博物館集刊第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第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年版,頁 。本來就是源自耒具的象形,證實了卜辭利、犁、黎字所从之、諸形,即力形之演變。于省吾説:“實則古文力作,係由耒字演化而來,耒字作,也作,是力爲耒字所演化的確證。”禮記月令鄭注:“耒,耜之上曲也。”國語周語韋注:“耜柄曰耒。”即考工記匠人鄭注:“今之耜,岐頭兩金。”从“力”

6、,與金文、春秋戰國文字“力”一脈相承,如殷周金文集成 片“男”字作形,田字下的力字,象人持耒與甲文 字形體相近,保留了商代迹。清華戰國簡保訓簡中的“耕”字作“”,从井从田从力,力爲耒形狀,與 略同。由此也證實了帶有小點的顯然是耒耕犁地帶起的泥土,實際是从力得聲,字的發現再次爲早期學者釋“犁”字提供了證據。早在 年代徐中舒先生在他的著名耒耜考論文中揭示:“利,所从之、諸形,即力形之變,象用耒端刺田起土之形。銅器將力旁土移於禾旁,故小篆利或从刀。但古文利,及从利之黎、梨、犂諸字,仍是从,可證从刀,乃是省形,利來母字,自是从力得聲。”古人把耒耜起土視爲破土刀具來表示,實際並非指的是殺牲使用的刀俎,因

7、此徐先生的“利”是“耒”的農具論斷,在學界有着廣泛的影響。陳夢家也認爲:“象上有土,而是農具之象形。易繫辭下揉木爲耒,耒字从又从,象手持木耒之形,卜辭耤字从之。”以上學者的精湛考證,憾的是並没有引起後來的學者的重視。近年徐寶貴曾在他的甲骨文“犁”字及其相關問題一文中認爲“没有見到(犁)字本義的例子”,但却提出字象犁頭,釋黎字。凡字每每與“下”繫聯,將僅限於賓組地名的“下”釋爲“下犁(黎)”國,查該字上端拋出彎曲勾綫與耒耜彎曲形狀呈相反方向不符,垂下端三角形字雖象犁頭,並不足於證明就是“犁”字,缺乏文字考證的很多支撑點。但是,他對商代出現的以牛、犁耕田,却提供了不少很有價值的文 甲骨文與殷商史(

8、新十二輯)于省吾:甲骨文釋林釋,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 。裘錫圭説:“從字形上看 字的本義應該是分割、切斷。在古書上刀和勿聲的刎字正好具有這中意義。”(釋“勿”“發”,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 。)徐中舒:耒耜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本第分,年,頁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册,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 。陳夢家:殷虚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版,頁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年月日。物參考資料,憾的是前後引用論證自相矛盾。年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發現了青銅犁鏵(圖版四),李學勤説:“青銅農具的發現,對我國科技史的影響是很大的。今天對於古代(至少南方)曾較多

9、地使用青銅農具,不應再有懷疑。年,從山東濟南東郊來的物品中曾撿選出一件銅犁鏵、兩件商代銅戈及錛、削等器。這件犁鏵肩寬 厘米,我仔細觀察過,並與于中航同志等討論,對其年代未敢定,現在與大洋洲的犁鏵比較,它很可能也屬於商代。這樣,當時北方也應該有使用銅鏵的犁耕了。”打破了過去學者們普遍認爲牛犁耕田出現在春秋時期之後。犁鏵是从耒耜演變發展而來的,卜辭(協)字(合集 )上端从 从二力,即二耒耜協助合力掘土。禮記考工記曰:“耜廣五寸,二耜爲耦。”鄭玄注:“此言兩人相助耦而耕也。”使用犁鏵自然必須有牛耕的結合才能發生翻土的效率。按孫機所言:“犁耕是將耒耜那種一跎一發的間歇動作改變爲連續性。”大洋洲的銅鏵是

10、套在木犁上,在土地劃開一道溝,再用耒耜插入深翻土或溝瀆澮田間通水,卜辭見有“百汫”(合集 )來灌溉農田,這三種農事程式,應該是不可缺一的配套工程,否則不可能收穫糧食。如果不提高農作物經濟生産,難以想象武丁配偶婦好一次征伐登(徵)三千,徵旅萬人。(英藏 ),如何補給兵役供養恐怕難以做到。甲骨文的田字又作“”形,象田間阡陌之形,正如詩經周頌載芟所言“千耦其耘”壯觀景象,我們認爲不能排除商代耦耕與犁耕在商代同時並存,二者結合使用的可能性。那麽爲何出土只見到銅器犁鏵?商代的犁具是木質的,容易腐爛,因此出土見不到犁,但不等於商代犁不存在。早在良渚時代先民就已經使用“三角形犁狀器、扁平穿孔石鏟”。(圖版五

11、)到了商代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農業社會,古者二耜爲耦;而輓犁 釋“犁”字李學勤:新幹大洋洲商墓的若干問題,文物 年第 期。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説(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版,頁):“我國以牛、犁耕田雖出現於春秋時期,但直到西漢牛耕仍未完全代替耒耕。”又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頁 ,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年版。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説,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版,頁 ):邢臺、藁城等地的商代址,“房基附近發現的水井,平面爲圓形或圓角長方形。有意義的是井内還發現木質的井盤等痕迹”。董愷忱、范秀玉主編:農學卷耒耜和青銅工具(載盧嘉錫主編:中國科學

12、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版,頁):“石犁使用主要在長江下游地區,始見於介於馬家浜和良渚文化之間的崧澤文化,延續至相當於中原地區商代的湖熟文化。”以耕,見孟子萬章:“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三在卜辭中,“(犁)”與黎聲本相同,可互通假借,屬異字同源,除了假借黎色作名詞之外,往往作動詞用,如:()貞叀(犁)。貞勿(犁)。合集 ()王其往田。(犁)。合集 ()酉卜,何,貞叀(犁)。酉卜,何,貞弜(犁)。合集 ()癸酉卜,弜(犁),新黑馬右。花東 ()(犁)馬。花東 ()其三馬。叀不(犁)馬。叀(犁)馬。合集 卜辭中犁字又與黎、麗、驪並通,尚書禹貢:“厥土青黎。”史記夏本紀作:“厥土青

13、驪”。驪,指相附並駕兩馬。儀禮士喪禮曰:“設決麗于掔”鄭玄注:“古文麗亦爲連。”辭()“弜”也可讀作“勿驪”,驪作動詞,卜辭意思問要不要兩匹馬並連一起?周禮夏官序官:“駑馬麗一人”。鄭玄注:“麗,耦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曰:“兩相附則爲麗。”值得注意的是花園莊東地集中出土的甲骨,是目前所見對馬的占卜最多最詳細的記録,有很多記録對使用馬是左還是右進行占卜,如:()新馬子用右?新馬子用左?貯見(獻)子用右?貯見(獻)子用右?花東 是“用右”還是“用左”,即相當於黄組卜辭的“左駛”和“右駛”如: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此字疑“協”字訛字。卜辭豕與犬混用,疑从犬从耒刀从又,象人扶耒。()乙未卜,貞:

14、舊一匹左駛,其(犁)不。乙未卜,貞:右史入駛,其(犁)不。合集 辭()“”字,即“列”字省形。于省吾釋:“即列字初文”,“按訓列爲等比具有相並之義”。花東甲骨證實了于省吾釋省體的“列”字正確無疑的。值得注意的是,與馬有密切相關的“死”一辭,整理者釋爲“死”字,疑“死”讀作“尸”,與同在脂部字的“遲”字音相同可通假。毛詩正義長發:“湯降不遲,聖敬日躋,昭假遲遲”,鄭箋:“不遲,言疾也。”毛詩正義緇衣“叔馬慢忌,叔發罕忌”,鄭箋:“慢,遲。罕,希也。箋云:田事且畢,則其馬行遲,發矢希”。卜辭問馬行走的是否緩慢?()貞又(右)馬不死(尸遲)。花東 ()貞又(右)馬其死(尸遲)。花東 ()戊子卜:乎子

15、畫匄馬,不死(尸遲),用。花東 上述辭例()卜辭大意是:用新馬或者舊馬,是放在左轅還是右轅?馬跑得是否順利會不會並列一致?毛詩正義緇衣“兩服齊首,兩驂如手”鄭箋:“馬首齊也,進止如御者之手,如人左右手之相佐助也。”馬的步調是否一致,直接關係到農事效率和駕馭者的安全,故有卜辭記載“馬不安”,“子占曰:三日不死(尸遲)”(花東 )。意思是:馬不聽訓駕,子占問三日後不會行慢嗎?類似這樣的卜辭在花東卜辭多有記載,可見其占卜主人身份與訓養馬有密切的關係。商代馬的使用,過去我們總認爲僅僅用於戰事、田獵、交通上,其實不然,隨着商王室的土地擴展,農業的提高,馬的經濟生産效率遠超過牛的作用,承擔重要的角色,從以

16、下卜辭可以看出商王除了使用牛之外,馬也用來代替牛犁地耦耕:()庚戌卜,王曰,貞翌田庚戌卜,王曰,貞其爵。用。庚戌卜,王曰,貞其(犁)右馬。庚戌卜,王曰,貞其(犁)左馬。庚戌卜,王曰,貞其(犁)馬。合集 ()乙未卜,貞左其(犁),不。吉 釋“犁”字辭()的“匹”字,過去有學者誤釋爲“乙”字,實應是金文“匹”的省形字。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第册,頁 。乙未卜,貞才田,黄又右赤,其(犁)乙未卜,貞辰(晨)入駛,其(犁)。合集 ()戊子卜,其匄馬,右力引。花東 “”字繁體又作形,从利从土从又,利所从之,即“犁”的繁體,辭()“其(犁)”之“犁”,作動

17、詞,與“不(列)”對舉,商王在田占卜問:左邊馬要不要並列犁耕?還是用右邊的赤馬?乘騎和駕挽是商代農業文明重要的一個標誌之一,迄今爲止安陽殷墟考古出土的車馬坑已達 多座,全國商代址發現車馬坑的也有近 處。從大洋洲商代出土的犁鏵,可以解釋商代已利用畜力引牽耕作,如()辭言:“其匄馬,右力引。”可以達到深耕細作目的,比起手工耒耜翻土耕作,大大提高生産效率。根據卜辭記載,我們認爲商代實際已經使用犁耕,同時還掌握了用馬耕田技術。四卜辭中“”字語境,多見於祭祀商人在舉行祭祖、祭妣,除了用牲之外,對於所使用的祭牲顔色選擇有很嚴格的區别,裘錫圭先生指出甲骨文中的兩個“”“”字:“通常都用來指用作犧牲的牛的毛色

18、,古代犧牲用牛尚騂。卜辭常以叀或叀與叀(騂)對貞,可知 和 指較次的毛色。”商人祭祀追求純色犧牲,特别是顔色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物體背後所反射出來的思想理念,乃至後來延伸成爲五行方位的代表與象徵。尚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殷代先民素有“天地”“四方”的概念,卜辭有祭祀“東土、西土、南土、北土、商”(合集 )。“中土”(合集 、)相當於“商”或“中商”,即“天邑商、大邑商”。按理具備顔色詞的分類,如黄、赤、幽、白,還應該有一個青色没有被發現,因此對商代顔色頗有研究的汪濤先生,認爲“青”色屬於“五色”晚出系統。我們認爲所謂的青色,古人把它看作混合介於黑的之間,逸周書作雒篇曰:“封

19、人社壝,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國中,其壝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釁以黄土。”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商承祚釋爲“利”字繁文(類編卷四,頁)。參見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版,頁 ;又 年增訂本上册,頁 。又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與禮俗,商代史第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版,頁 。裘錫圭:釋“勿”“發”,中國語文研究第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年版,頁 。“犁”可通爲“黎”。黎,雖指黑色,文獻中古人往往表述顔色“黑”與“青”混淆使用,青與黑的顔色相近,曰青黑色黎。尚書禹貢曰:“厥土青黎。”正義曰:“孔以爲黑故雲色青黑其地沃。言其美也。”又釋名釋地:“土

20、青曰黎。”這也符合汪濤提出的“把甲骨文中所見的顔色系統跟後來顔色系統比較一下,它們之間顯然有一種發展關係。”如:()庚子卜:祖辛歲,吉,不用。叀(辭)叀幽牛叀(黎)牛。屯南 ()丁丑卜,妣庚史(事)。叀黑牛,其用惟。叀(辭)。叀幽牛。叀黄牛。屯南 ()禦子齒於妣庚册牢,(黎)牝,白豕用。花東 ()貞翌丁未于丁十小,卯十(黎)牛。合集 上述例()“幽牛”與“黎牛”並舉,説明殷人對幽與黎的兩種顔色是有所區别的。又辭例()黑與幽牛並舉,幽指的是暗色,顯然不是指黑色。例()“卯十牛”之“卯”爲用牲法,讀爲“劉”,即殺十頭青色的牛祭祀。()庚戌卜,弜匄禾(利黎)馬貯。花東 ()弜匄黑馬用。花東 周禮牧人

21、曰:“掌共祭祀之牲牷,祭用純色。”周人沿襲商人王室祭祀之俗,追求純色犧牲。我們没有理由相信被稱之“(物)牛”雜色的牛,商人是用來供奉祖先的。尚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鄭玄注:“色純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孔穎達疏:“曲禮云:天子以犧牛。天子祭牲必用純色,故知色純曰犧也。周禮:牧人掌牧六牲,以供祭祀之牲牷。以牷爲言,必是體全具也,故體完曰牷。”左傳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記載了季梁勸戒與隨侯的一段對話,隨 釋“犁”字犁通黎。尚書泰誓:“中播棄犁老。”墨子明鬼下:“播棄黎老。”左傳莊公五年:“郳犁來朝。”公羊 谷梁作黎。汪濤:殷人的顔色觀念與五行説的形成及發展,載艾蘭等主編:中國古代

22、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説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年版,頁 。侯自以祭祀無雜色問爲何不能取信神靈?曰:“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鄭玄注:“牲,牛、羊、豕也。牷,純色完全也。腯,亦肥也。”五行的起源雛形,如果説最初來自商代殷人對於宇宙空間方位的認識,那麽顔色在祭祀信仰中扮演了不可缺的重要角色,雖經過千年不斷變遷,却始終保持着一個不變的系統定律,它的脈絡從來就没有中斷改變過,直到今天。卜辭如:()貞:燎東西南,卯黄牛。燎于西東,侑伐,卯南黄牛。合集 ()貞:禘于東,坎 犬,燎三牢,卯黄牛。合集 ()燎于東三豕,三羊,犬,卯黄牛。合集 毛詩正義我將:“祀文王於明堂也。”孔穎達疏云:“禮

23、東方以立春,謂蒼精之帝。禮南方以立夏,謂赤精之帝。禮西方以立秋,謂白精之帝。禮北方以立冬,謂黑精之帝。然則彼稱禮四方者,謂四時迎氣,牲如其器之色,則五帝之牲,當用五色矣。然則大享五帝,雖是施設一祭,必周五種之牲。”結語長期以來對於卜辭“”,學界有不同争論,花園莊甲骨的“馬”一辭的出現,足以證實早期先輩們對“”即是“犁”字省形的看法,徐中舒先生的論斷“”自是从力得聲,“古文利,及从利之黎、梨、犂諸字仍是从,可證从刀,乃是省形”完全正確。不僅證明了“”與“勿”字是兩個不同字形的來源,不可混淆,同時也給我們帶出了學界對“”字的不同意見反思,這個争論至今還没停止。其中包括商代究竟有没有犁耕的看法,早在

24、 年代郭寶鈞在他的中國青銅器時代就提出:“我是同意殷代已知犁耕且知牛耕的,但没通行。犁耕發明在石器時代,林西即有石犁發現,殷人如何不知。且甲骨文已有犁字,从牛,从禾,从土塊,何以有此意象,殷先王亥作服牛,沫土人肇牽車牛遠服賈,牛既可服,既可拉車當然也可拉犁。”中國農耕時代自古以來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河姆渡新石器址,所發現的大量稻穀和骨耜揭示了我們的先民早已積累了種植經濟植物的經驗,爲後來夏商時代農業的發展傳習奠定了基礎,隨着人口增加,農耕的方法勢必要不斷改進,才能保證糧食産量提高。不誤農時及時播種,是關係到王室一年收成的大事,需要大量的勞力。“千耦其耘”,爲王室耕作這樣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

25、十二輯)郭寶鈞:中國青銅器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年版,頁。壯觀的場面,也只有耦耕才能不失時機達到農作物經濟效益。直到春秋時期耦耕,已經普遍成爲齊國的制度,見於管子乘馬記載:“丈夫二犁,童五尺一犁,以爲三日之功,正月,令農始作,服于公田農耕。”“服于公田農耕”源自商代。如果説到了商代没有犁牛,認爲漢以後才使用犁牛,這並不符合先秦農業發展的規律,遠遠低估了商人的智慧。大洋洲商代銅器犁鏵的發現,借用孫機的話“從歷史醒來”意味着當時畜力牽引耕作已經存在,將掘土的效率提高邁進一大步,至少把犁耕提前到了商代前期。圖版一圖版二花東 片、片(局部)圖版三 釋“犁”字商代新淦大洋洲出土的銅犁鏵圖版四良渚石犁(距今 年)圖版五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