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问题-数数策略一、教学目标:1、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2、让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数数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用数学的意识。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4、通过练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教学重点:1、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会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题。1、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020:一起数一数!)2、加个要求再来数数吧!从8数到16。(数得又对又响亮,我喜欢!就要把头和尾都数进去。)从20
2、数到14。(呀,倒过来数也这么流利,真不错!)从12数到15,一共数了几个数?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我们在数的时候可以用手指来帮忙,数一个数拌一个手指,一共拌了4个手指就表示一个有4个数。(一起来试试吧!)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20以内的数了,可不要小看这数数的本领哦,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时可能就会请它来帮忙。(板书:解决问题)(二)教学例6,新授。1、课件出示例题图片:师: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边说边贴纸条:数学信息)生1:小丽排第10。(板书)生2:小宇排第15。(板书)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信息。师:小丽排第10,就是说
3、她前面有几个人呢? 师:如果我用黄颜色的圆来代表“小丽”,你能用红色的圆表示出她前面的人吗?(指名摆一摆)师:他摆对了吗?一起来验证一下“小丽是不是排在第10”。(一起数一遍)哦,我在小丽下面写上第10,省得等一下忘记。师:小宇排第15,从这句话你又明白了什么?(预设:小宇的前面有14人。)师:你能在这个队伍中继续往下摆,摆出小宇的位置吗?(指名摆,标出15) 第10第15师:你们真棒!不仅把意思说明白了,而且让大家看明白了!2、 师:说了这么多,到底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问题)(贴纸条:问题)生:从小丽到小宇一共有几人?师:从小丽到小宇一共有几人?(板书)谁能解决?生
4、:6人师: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答不上来或吱吱呜呜说不清(或者能答对)师:看来你还没有想好(看来你明白了。)师:我们来看一下,从小丽到小宇就是从第几个到第几个呢?生:从第10个到第15个。师:从第10个到第15个一共有几个人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1,2,3,4,5,6.所以从小丽到小宇一共有6人。师:看来这个图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这副圆圈图你们也能在纸上用圆来画一画吗?那在就动手画一画吗从小丽到小宇一共有几人吧?(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展示一下两个学生的画图,这里可以讲一下简单的那副图更加好,因为是从第10到第15,所以前面的可以省略不画)师:如果没有这幅图,你还能数吗?可以用什么来帮忙? 生:可
5、以借助扳手指来数。从第10到第15,我们一起再来数一遍吧。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一共扳了几个手指?所以从小丽到小宇一共有-?生:6人3、师: 我们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着看问题发生了变化,现在问题是什么?生:小丽后面有几个人?(板书)师: 小丽后面有几人,谁能告诉大家?生:5人。师:同意吗?你是怎么想的?生:师:小丽后面有几人就是从第几数到第几呢?生:从第11数到第15.师:从第11数到第15一共有几人?生:5人。师:你用什么方法数的?生: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扳手指)师:我们用手指来帮忙再数一遍吧。我们用数数的方法又很快解决了第2个问题。4、师:接下来问
6、题又发生了变化。现在问题是什么?生: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师:哎。这个问题中有没有看不明白的字啊?这里的之间是什么意思啊?生:就是中间的意思。生2:就是不包括小丽和小宇。师:你们明白了吗?(有些学生还是不明白。)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吧。请这一小组的同学起立,莫和黄之间是那几个人啊?生:-师:真好! 现在明白了吗?师:好,问小丽和小宇之间就是从第几数到第几?生:从第11数到第14.师:从第11数到第14一共有几人?生: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的?。生:数的。师:能给大家数一遍吗?生:第11,第12,第13,第14,所以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5、小结:师:真不错,我们用看着图来数数,还
7、用扳手指来数数的方法顺利解决了排队中的问题。 在数数的时候啊要想清楚有时候头尾都要数,有时候都不数,还有时候只数一头。三.练习 练习一师:小朋友们还想不想去智慧屋挑战一下其他的解决问题啊师:看,小朋友们参观了动物园后,来到了哪里啊?生:游乐场。师:在这里你又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玲玲拍第4,东东排第8。师:问题是什么?生:玲玲和东东之间有几个人? 师:好,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汇报练习二P80页,课件出示题目后,“推迟”这个意思懂吗?(今天是周一,推迟一天就是周二。那推迟三天呢?)练习三是头尾都要算(最后说一下“明天该读第15页了”与今天无关,是一个多余的数学信息。)(四)、总
8、结:师:本节课小朋友们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生:数数。师:我们用“数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面对不同的问题,具体“数数”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希望小朋友们能用学会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好吗?(五)课外思考题:车站问题(看时间情况)课后反思:本节课时新教材当中的一个新内容,初次接触,很多东西还要去研究与探讨。下面是我针对一年级上册数数策略所反思的内容:我觉得我这堂课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身于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孩子感到愉悦、激奋的教学活动环境,适当激发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对于教材有进行再加工,认真设计了教学过程。第一次试教时我只设计了一个主要问题,主要探讨“之间”的问题,解决的方
9、法也是抛给小朋友们自己去探究,这样的放手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但是效果确实不理想,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不知如何下手去,不知道用怎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另外后面的练习当中不止出现了“之间”的问题,还有很多头尾要数,头数尾部数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就全模糊了。所以第二次做了一些改进,以复习引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用手指来数数的办法,为新课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在新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孩子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注重培养孩子从图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解决例题教学中,我在同一个场景中设置了三个问题,把植树模型的三种情况都安排了进去,让学生在同一个场景中理解不同的三种情况。本节课,解决问题的方法
10、我侧重于数数的方法,让孩子们用扳手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方便又简单,。当然解决例题后我对于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与归纳还不够仔细,所以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两种方法,所以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上有所欠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我今后的教学中会再加强!这次的教学内容是一年级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机会。对于基数和序数这个难点我没有突破,如做一做当中课本问的是基数问题(玲玲和东东之间有几人),可以在上课时这样设计: “明明要等东东后面的三个人滑完才轮到他,他排在第几个呢?”这一个序数,学生可能更容易分辨。整堂课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很注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