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比赛规程
一、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团体项目,每市1队2人)
(一)赛场环境与设备要求
1.有关故障电脑1台,同时提供型号相同的CPU一个;主板、硬盘、显卡、内存、电源各一。
2.软件环境:Windows xp安装盘、常用工具软件(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系统测试软件AIDA64、压缩软件WinRAR、瑞星杀毒软件、瑞星个人防火墙及系统备份软件一键Ghost等)、计算机部件的相关说明资料及驱动程序。
3.选手自带工具:镊子、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尖嘴钳、斜口钳、万用表、恒温烙铁、防静电刷、防静电镊子,数量及规格自定(是否自带相关电脑、配件及特殊检测、维修工具,将在比赛前1周发指导教师的邮箱说明)。
(二)比赛内容
比赛分维修知识测试和硬件检测维修操作2部分。
1.计算机组装维修知识测试:包括计算机组装、维修、软硬件故障检测及排除方法等知识的考核,分选择题和填空题2种类型,书面答题。
2.硬件检测维修操作:每组提供1台有硬件故障的电脑,要求利用有关软件完成计算机性能测试;系统软件的使用;WINDOWS、LINUX系列系统软件的安装,并将原有故障系统的关键数据进行恢复;应用软件安装(WINDOW、LINUX上运行的相关应用软件的安装配置);磁盘分区、系统优化工具等工具软件使用;计算机网络配置(确保能连通局域网)和对故障主机更换下来的坏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及维修,恢复该部件的功能,填写维修、分析记录表。
3.选手须先完成知识测试,2人分别独立作答,都交卷后方可领取操作试题(交卷时间在总时间内自己确定),进行硬件检测维修操作。
(三)比赛时间:3小时
(四)评分标准
1. 成绩比例:知识测试占30%(按2人得分的平均值计算),性能测试、软件应用、维修操作及故障排除占50%,分析记录占20%。
2.总得分相同时,按操作项目得分高者排名在前。
二、工业产品设计CAD(个人项目,每市2人)
(一) 赛场环境和设备要求
1.电脑配置:CPU主频1.8 GHz以上;内存1 GB以上;硬盘空闲空间100GB以上;显存128 MB以上。
2.软件环境:Windows XP Pro SP3、 Office 2003、Autodesk Inventor 2011(以上中文版)。
(二)比赛内容
比赛由创意设计和三维造型(含二维工程图)2部分构成。
1.选手根据要求完成某微小型电子消费产品的创意、构型设计。根据该产品给定的核心部件及设计要求,完成其余零部件的设计表达。完成产品的三维装配模型(效果图)、爆炸图,全部零件的三维模型,全部零件的二维工程图(零件图)。工程图按照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国家标准绘制。
2.要求完成的创意作品首先应当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其次应当考虑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及制造简便、节能环保。
(三)比赛时间:3小时
(四)评分标准
成绩比例:创意20%;零件三维模型 40%;三维装配模型 (效果图) 10%;装配模型分解表达(爆炸图) 10%;零件工程图 20%。
三、企业网搭建与应用(团体项目,每市1队2人)
(一)赛场环境和设备要求
1.3台计算机(配置与工业产品设计相同);
4台路由器(型号:RSR20-04)、2台三层交换机(型号:RG-S3760E-24)(E型为功能强化版),以上路由器、交换机(含原厂随机产品光盘)均为星网锐捷产品,参赛队自带;
或者4台路由器(型号:DCR-2626)、2台三层交换机(型号:DCRS-5650-28),路由器、交换机(含原厂随机产品光盘)为神州数码产品,参赛队自带。
2.软件环境:Windows XP Pro SP3、 Office 2003 SP3、Windows Server 2003 R2 SP2 、RAR 4.0(以上中文版), Fedora 8、 VMware Server 1.0.8 (以上英文版)。以上软件均不提供原介质包以外的第三方插件。
(二)比赛内容
1.选手利用以上软硬件环境组建网络,对网络设备、计算机及操作系统进行安装配置;按要求安装 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并进行相应设置。
要熟练使用VMware Server,需自带双绞线制作工具。
2.要求网线制作正确、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正确合理、VMware Server使用熟练、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的安装与配置正确。
(三)比赛时间:3小时
(四)评分标准
成绩比例:网络搭建部分40%,Windows系统部分30%,Linux系统部分30%。
四、电子商务技术(团体项目,每市1队3人)
(一) 赛场环境和设备要求
1.现场提供计算机2台(配置与工业产品设计相同)和工作台1个。
2.每队自带以下设备:
(1)摄影有关设备一套,包含数码相机(型号自定,赛前清空相机卡,入场检查有内容者扣分)、数据线、相机三角架(规定以外的其他摄影辅助设备禁止带入),2张A4白色打印纸,2张125K对开亚粉纸(白色和蓝色各一张);笔和白纸。
(2)“物品箱”1个(纸箱,可参考常用的水果箱大小30×40×50 cm左右,内装包括组委会指定物品10件和学校自选1件,具体物品要求在比赛前1周统一发指导教师的报名邮箱进行准备),列出《物品清单》一并放入,外表密封好,在外注明本校名称(比赛入场时交裁判组,由裁判根据《物品清单》清点无误后,分配使用本校以外的箱子进行比赛,比赛结束物品损坏或丢失将对使用者扣分)。
3.软件环境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Internet Explorer 8.0、Adobe Flash CS5 Professional 、Adobe Fireworks CS5 、Adobe Photoshop CS5 Extended 、Office 2003 SP3、ACDsee3.0、WinRAR4.0以上软件均(中文版),不提供原介质包以外的第三方插件。
连通互联网,但不可下载、安装任何程序、不可登陆邮箱、网盘、QQ、MSN、U盘等获取资料,违规立即中止比赛,不记成绩。
(二)比赛内容
比赛由电子商务知识测试、网络营销和在线交易3部分构成。
1.电子商务知识测试: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的应用、物流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等,可参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但不局限该书范围,分选择题和填空题2种类型,书面答卷。
选手须先做知识测试项目,3人分别独立作答,都完成交卷后方可领取网络试题(交卷时间在总时间内自己确定),进行网络营销和在线交易的比赛,参赛队自定比赛顺序和分工。
2.比赛前1周给每队公布1个指定网站(提前由参赛队完成在该网站的帐号申请、支付宝的功能性支持(同时通知是否带手机入场及规则要求),开赛前1小时将检查网店是否为空,有内容者扣分),现场实现以下功能:
(1)网络营销部分:利用现场设备,在网络环境下,利用预先申请好的网络账户,完成比赛指定的网络营销任务,即:商品拍摄、照片处理、商品描述、照片上传、网络营销等。
从“物品箱”中选择3——5件不同材质的商品(其中包括1件比赛指定商品)进行拍摄,每件商品要求拍摄5张照片,其中主图1张,辅图(细节图)4张;对每张商品照片进行添加水印(水印由命题组提供)和美化处理;在给定网店上,完成商品描述(商品分类、描述等)并上传到网店(上传图片大小在500Kb以下);完成论坛发帖的操作,每队只发1帖,发帖内容应突出对商品的宣传推广作用。
制作其中2件物品的营销策略报告(ppt文件:格式、内容均根据现场提示要点自行创意)。
(2)在线交易部分:利用网络现有可利用资源,完成比赛指定的在线交易任务(C2C电子商务流程),实现买家、卖家等角色的交易流程。
比赛内容
功能模块
后台支持
网络
营销
电子商务网站
网店命名
选手自拟(采用中文命名)
商品照片处理
Fireworks、Photoshop
商品描述
支持文档编辑和常用格式文件插入:jpg、gif、swf.等
商品发布
支持上传:jpg、gif等图片文件
选择商品分类以及和填写商品相关的信息。
商品营销
至少交易完成组委会指定商品一件
(三)比赛时间:3小时
(四)评分标准
1.知识测试部分20%:按3人得分的平均值计算。
2.网络营销部分60%:考查选手在计算机应用、网络营销策划、商品推广等方面的技术,着重考查技术应用和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及实践操作、团队协调和市场应变等方面能力,其中:选手根据比赛提供的商品及个人维护技术经营的网店质量:商品照片、文字描述、价格营销等,占40%;营销策略报告占20%。
3.在线交易部分20%:主要考查选手对电子商务C2C流程的理解、操控能力,完成在交易过程中卖家、买家等的交易活动。在指定网站上,完成比赛指定的商品交易。卖家、买家等的交易由组内参赛选手分工完成。
4.总得分相同时,按操作项目得分高者排名在前。
五、注意事项
1. 以上比赛:团体项目只能1名指导教师,个人项目,同一学校的只能1名指导教师。
2. 其他事宜另行通知。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山东教学研究网()和山东省技能大赛网
建筑工程技术比赛规程
一、工程测量(团体项目,每市1队3人)
(一)赛场环境和设备要求
1.比赛提供硬质比赛场地、记录表格、记录板、地砖(100*100)。
2.选手需要自带:测量仪器及附件(一台全站仪主机:型号自选,两套带基座单棱镜组,三副三脚架,禁止使用规定以外的测量工具;放样时,禁止使用激光指向功能(不能测距、测角);赛前清空内存数据,否则扣分)、签字笔、记号笔、直尺、3m或5m盒尺、计算器(不带程序存储功能)。
(二)比赛内容
参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已知测站点坐标和已知定向点坐标,使用全站仪“放样”程序,放样三个坐标点组成三角形,并在地砖上用笔做好标记;在三角形的顶点上分别设站,用测回法一测回观测水平角并计算角度平均值,其中在该三角形指定的一个顶点上,用测回法一测回加测三角形另一点——该点——已知定向点之间的水平角,并计算角度平均值;在不同测站上,对测每一条边长并计算边长平均值;计算图形角度闭合差,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平差计算角度值。
要求每人至少完成三角形顶点一测站的边角观测记录工作,迁移时全站仪要从脚架上卸下、全站仪和棱镜不能离人。
(三)比赛时间:比赛规定用时最多为40分钟(超时不计成绩)
(四)评分标准
水平角上下半测回较差≤20″;几何图形角度闭合差≤35″;四个平差后的角度值与理论值限差均为40″;边长平均值与理论值误差<1/5000(理论值是标准答案,不需要学生计算。比赛过程中发现学生计算理论值视为作弊,取消成绩)。
在各项考核指标精度全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排列名次以总用时多少来决定,总用时少者名次列前、多者名次列后,总用时相等者名次并列。
附:边角测量记录、计算表
测站
盘位
目标
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值
平差后角值
边长观测值
边长平均值
备注
° ′ ″
° ′ ″
° ′ ″
° ′ ″
AB=
BC=
CA=
三角形闭合差ω=
改正数-ω/3=
二、现代建筑技能(砖砌体、钢筋绑扎)(团体项目,每市1队2人)
(一)砖砌体
1.赛场环境和设备要求
(1)现场提供:煤矸石砖260块,煤矸石砖七分头90块,石灰砂浆、构造柱拉结筋、直槎拉接筋和预埋木砖等。
(2)选手自带砌筑所用工具:大铲(瓦刀)、刨铲、准线、手锤、线坠、2m托线板(或建筑用电子水平尺)、水平尺、划线石笔、百格网、3米卷尺、直尺(1m)、楔形塞尺等各种小型使用工具;砌筑、检测等各种工具和安全帽等安全防护设备。
2.比赛内容
以国家职业标准《砌筑工》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要求为基础,进行现场实际操作比赛。在理解图纸的基础上,正确选用砌筑工具,采用一顺一丁组砌方式,用混合砂浆砌筑一砖厚清水墙体及细部;包括砌清水墙角、清水方柱(含各种截面尺寸)、柱墩及各种花棚和栏杆;使用普通标准砖和1:3石灰砂浆(现场搅拌机集中搅拌)砌筑。
赛场统一安排学生协助运送砂浆、搬运砖,放线、清理现场等工作应独立完成。
3.比赛时间:2.5小时
4.评分标准
按照国家现行的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砌筑任务,要求能正确理解图纸,施工程序正确;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砖缝大小均匀,勾缝密实平滑;无安全事故;掌握清水墙角及细部的砌筑工艺及操作要点;作业面及施工现场干净整洁。
(二)钢筋绑扎
1.赛场环境和设备要求
比赛需自带如下工具:
序号
名 称
序号
名 称
1
断线钳
5
黑色签字笔、计算器、三角板、角度尺、直尺、铅笔、橡皮、手套、锤子
2
钢筋扳子(Φ6~Φ14)
6
钢筋卡盘(Φ6~Φ14)
3
钢筋钩子
7
国标图集03G101-1
4
钢卷尺
2.比赛内容
以国家职业标准《钢筋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能考核鉴定标准为主。
单跨框架梁的钢筋配料及钢筋加工,内容为梁钢筋的识图、下料计算、下料、放样、加工、绑扎等(为方便现场手工操作,比赛均采用φ14及以下钢筋)。
3.比赛时间:2.5小时
4.评分标准
配料:
箍筋外观平整,不得变形,扭曲。(10分)
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规范要求。(10分)
绑扎及其他:
速度分:第一名完成得满分,后面完成的选手每推迟2分钟,扣除1分(15分)
符合图纸要求及规范要求得 5 分,基本符合得4 分,不符合要求0分。(5分)
外观分:纵筋位置正确,箍筋间距均匀,绑扎丝扣外观符合要求。(10分)
钢筋绑扎: 箍筋根数,间距符合图纸要求,并且符合验评标准要求。(10分)
箍筋封口应交错放置。(10分)
绑扎丝松紧度:绑扎应牢固,丝扣应美观一致(箍筋四角处须采用十字花型式绑扎,中间部位也可采用斜向绑扎,但相邻两个绑扎点方向应交叉布置(10分)
工序流程的合理性:安装、绑扎工序安排合理,便于工效提高。(10分)
安全文明施工:注意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文明施工。(10分)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钢筋配料及绑扎检测评分表
序号
项目
标准分
允许偏差(mm)
实测值
得分
1
钢筋下料长度
5
±10
2
箍筋内净尺寸
10
±5
3
箍筋平整度
5
4
箍筋间距
10
±20
5
受力钢筋间距
10
6
受力钢筋绑扎牢固(顺长度方向不得少于3处缠扣)
10
7
骨架外观
5
8
工艺流程
10
9
安全文明施工
10
10
速度
15
以上2个分项同时进行比赛,均由1人独立完成,赛前抽签确定每人的比赛项目,按照2人的总分确定团体成绩。
三、注意事项
1. 以上比赛:均为团体项目,只能1名指导教师。
2. 比赛所有参赛选手:均不得穿印有市、学校字样的服装,不得统一着装。
3. 其他事宜另行通知。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山东教学研究网()和山东省技能大赛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