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0~6个月的宝宝玩具
0~6个月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虽然他们每天清醒的时间不多,但却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外界的刺激。这个阶段丰富、适当的外界刺激可以大大促进宝宝的感官发育和智能发展。同时,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比较娇嫩,机体各部分的发育还不完善,不适当的选择和使用玩具又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哗铃棒 可以用于对新生儿做颈部肌肉锻炼、眼睛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锻炼和手部抓握能力锻炼。同时,手部的抓握运动和哗铃棒的声响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宝宝初步接受因果关系的刺激。
* 悬挂玩具 有市售的悬挂玩具,也可以悬挂诸如汽球、充气玩具等。悬挂玩具可刺激小宝宝的视觉发育,同时,由于市售的悬挂玩具可以发出声响并可旋转,所以可以促进宝宝的头和眼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追随运动物体的能力。但是,由于宝宝的眼部仍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使用悬挂玩具要注意定期调整悬挂的位置,避免宝宝长时间凝视一个地方对孩子的眼部发育不利。另外,悬挂玩具一定要安置妥当,防止脱落,特别是在小宝宝的头部上方不能悬挂比较重的玩具,以免发生砸伤。如果悬挂了汽球或充气玩具,注意不要充气过足。
* 图形玩具或黑白格玩具 有研究表明,小宝宝对黑白花纹的图案和各种不规则图形图案非常感兴趣。在4个月内他们对黑白图案的关注甚至超过对彩色图案的关注。所以妈妈们可以自制一些黑白相间的图案给宝宝看,锻炼他们的视觉能力。* 玩具架 在孩子还不能坐的时候就可以用玩具架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抓握能力、手臂动作的准确性、手的触摸可以刺激触觉的发育等。把玩具架后移到腿部,在妈妈的看护下可锻炼下肢肌肉呢。不过对于小小宝宝来说,玩具架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才可以玩耍,以防止因为玩具架突然倒下对孩子造成伤害。
* 布书 让宝宝尽早接触书是很多妈妈的想法。当然,这时的宝宝仅仅是把书当成是会变的玩具。而且由于宝宝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入嘴巴,所以可清洗撕不破质地又柔软的布书就成为了首选。而且,一般的布书上面画面简单清晰,适当留白,适合0~1岁的小宝宝“阅读”。要知道过于纷乱的画面,对小宝宝的脑部和神经也会产生不良的刺激哟。妈妈可以通过给宝宝讲布书上的大画面和简单的故事,给宝宝语言方面的良好刺激。而妈妈的讲述加指认,可以培养宝宝的视分辨和视选择能力,并锻炼宝宝对看过的图象有印象并产生记忆。布书还可以帮助6个月以上的宝宝锻炼“翻页”的动作,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
* 指捏玩具 对于4个月以上的宝宝,已经掌握了抓握能力,可以开始锻炼手指的力度和灵活性。这时指捏玩具就变得很重要了。比如可以捏响的塑料玩具,用手指通过捏可发声的玩具等,对于宝宝的手指发育很有好处。
* 不倒翁 宝宝可以通过不停的摇摆它获得巨大的成功感和喜悦感:让它动起来了!同时,一个可拼插的不倒翁,可以让6个月以上的宝宝进一步训练手的准确性,而在孩子1岁以后,可以进一步用它认颜色、比大小。2~3岁时,又成了套圈游戏的好零件。所以,可拼插的不倒翁是非常实用的玩具。
* 镜子 宝宝从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照镜子,认识自己和周围,对于培养宝宝的好奇心、关注力,心理期待和耐心都大有好处。
* 软球 0~6个月的宝宝很喜欢运动双腿。当他自己踢到软球,看到大球晃动并听到其中的铃铛响时,会激动不已,更努力地踢蹬。这样就锻炼了宝宝的下肢肌肉。同时,当宝宝可以翻身和支撑,软球在宝宝前面的滚动,可通过宝宝的持续注意力锻炼宝宝的上肢颈肌和腰肌,还可以刺激他练习爬行。
* 爬行毯 很多的早教资料鼓励宝宝从新生儿期就可以俯卧练习爬行,而多数宝宝从自主翻身时就开始尝试爬行了。这时使用爬行毯,五颜六色的花饰和可开合的各种布制小门可以刺激宝宝体会发现的乐趣,激发他探索的精神,而爬行毯上不同质地的材料,可大大刺激正处于触觉发育敏感期的宝宝的感触。而且爬行毯上的图案,可由妈妈编成有趣的故事,给宝宝良性的语言刺激。
* 爬行玩具 在宝宝开始练习爬行时,爬行玩具就有用武之地了。可选择上述的软球或市售的专门用于爬行的充气滚筒。充气滚筒在前面不停滚动,从透明处可看到里面的彩色小球在不停翻滚,小铃铛一路欢歌,而随着滚动,彩色的画面不停地变换,小宝宝会非常好奇地一路爬来够去。而当他的小手一触及滚筒,滚筒又会滚开,小宝宝就又需要努力爬行了。这些玩具柔软的质地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但妈妈一定注意宝宝够了两次后就要帮助宝宝固定滚筒,让宝宝第3次顺利得到,否则宝宝会很有挫折感哟。这时妈妈抱着宝宝,给他讲讲滚筒上的故事,按按滚筒上的小按键听听悦耳的音乐,小宝宝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他的身体技能和情商可以同时得到培养。
2、 7~12个月的宝宝玩具
* 大块拼插玩具 宝宝会坐了,手的准确性有了新的提高,拼插玩具就可以进入宝宝生活了。适合0岁宝宝的大块拼插玩具,在宝宝7个月的时候用于练习双手各握一个东西,8个月时练递手,9个月时练连接和双手协调,10个月时开始练堆砌,1岁多可以练认颜色,1岁半练习分类……用处多多哟!到了两三岁,还可以作为积木搭高楼。
* 指拨玩具(小电话、小按键等) 从宝宝开始练习指捏玩具后,手指的整体力度有很大加强,现在就可以练习指拨玩具和按键玩具,提高单个手指的力量和协调性。比如有一种带动物造型的按键玩具,一旦小手按下可发出动物的模拟叫声,而且这时的宝宝开始自主地模仿发音,对宝宝的语音发展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当然,在选购这种按键玩具时一定要先听声音,过于尖利、刺耳或模糊的声音,对宝宝的听力损害比较大。另外比较必要的按键玩具是小电话,宝宝通过按键电话不但锻炼了手指,而且可以通过模仿通电话学习语言和交流,非常有用。
* 大小动物玩具、娃娃 此时的宝宝可以开始带有感情地玩娃娃和动物玩具了。娃娃与动物玩偶可以促进宝宝的社交能力和语言交流,在宝宝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情商教育中非常重要。但要注意此阶段最好选择布制玩偶而少用毛绒玩具,因为毛绒玩具容易吸入较多灰尘,并容易造成宝宝过敏,有的还会掉毛,有危险。
* 拖拉玩具和玩具小推车、新型学步车 当宝宝有了学走路的迹象时,这些玩具对宝宝很有帮助。长久以来就有对传统学步车利弊的争论,宝宝会因为过于依赖学步车掌握平衡而造成独走后步态不稳和平衡能力欠佳,而新型的学步车和玩具推车却避免了这一点。与传统学步车相比,宝宝需要更主动地控制它们,从而加强了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的锻炼。同时,它们在设计上融其他玩具特别是手部玩具与学步玩具为一体,比如方向盘的设计可锻炼宝宝的腕部和臂部力量,一些指拨玩具、拼插玩具的设计使宝宝在练习走路的同时对手部可进行同期锻炼等等。但要注意:因为宝宝的能动性更强,妈妈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宝宝哟!
* 撕不破硬皮书 当宝宝开始会坐、手指有了一定的力量时,撕不破硬皮书就可以成为宝宝学习认知的好伙伴啦!
* 大蜡笔、木炭条 当宝宝快1岁时,可以给宝宝无毒大蜡笔或木炭条,妈妈可以先画出线条,宝宝一下子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奇妙的新世界。很快,他就会用笔戳点,然后就开始画线……宝宝的书面表达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当然,因为宝宝尚处于口唇期,妈妈一定要选择无毒的有质量保证的蜡笔给。如果妈妈选用的是木炭条,更要注意宝宝创作过程中的“举止”了。另外妈妈要特别关注家里的洁白墙壁哦。
* 沐浴玩具 当宝宝可以坐浴时,沐浴玩具就派上用场了。它绝不仅仅是为了让怕水的孩子不再害怕,或让孩子安安静静玩好让妈妈从从容容地给他洗澡,更重要的是,一套设计精心的沐浴玩具会让孩子体会到玩水的乐趣,学习水的特性,锻炼手部、腕部、臂部等多处的运动与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甚至体会相关的数学概念。
* 小皮球 快1岁的宝宝酷爱运动,会滚、会弹跳的小皮球太有趣了!宝宝可以扔出去看到皮球“跳跳跳”,就体会了成就,锻炼了臂力和神经协调控制能力。等到宝宝会独走了,踢球则进一步锻炼他的平衡能力。而且通过踢球这种集体运动,宝宝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 百宝箱 快1岁的宝宝开始以惊人的进度认知世界,这时一个可填充不同形状、颜色、数字、字母的百宝箱,不仅在心理上满足此阶段宝宝“填充”、“塞入”的欲望,而且在游戏中使宝宝认知了形状、比较了大小、认识了颜色,建立了一一对应的概念。事实上,百宝箱是成人看来简单婴儿却百玩不厌的玩具。在他填充欲过后,可以利用其零件练习颜色的认知和分类。
* 发条玩具 发条玩具可引发宝宝探索的兴趣,是比较古老和传统的玩具,可以锻炼宝宝的眼部和颈部肌肉,对宝宝的爬行也很有好处。但由于一般发条玩具是铁制的,要注意安全。
* 套碗或套筒 这是非常实用很简单却让宝宝着迷的玩具。宝宝可以从无数次手的操作中学到大与小的数学概念,锻炼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练习手的精细动作,练习搭高、套叠的技能。这套玩具可以一直用到孩子四五岁,孩子可以自己发明出很多的玩法,令家长赞叹佩服。
八大秘诀让宝宝胆子大起来
1、提前预防
在宝宝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多接触其他人。比如,让家里其他人员帮着给宝宝喂奶、喝水、换尿布、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让宝宝不太熟悉的人逗宝宝玩等,通过与其他人的接触,帮助宝宝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
2、逐步扩大交往范围
对于认生的宝宝,妈妈可以从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者抚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宝宝逐渐接触“熟悉的人比较多,而陌生人比较少”的环境,在熟悉了有少数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3、别强迫宝宝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宝宝怕生问题时绝不能一厢情愿勉强宝宝和谁亲近,这样只会进一步加深宝宝的排外心理。当陌生人到来时,如果宝宝怕生,可以允许他熟悉情况后再逐渐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宝宝不愿意跟陌生人亲近,不要强迫他,更不要让他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见宝宝不认识的人时,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绍宝宝,并且不管宝宝多认生,都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陌生人,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很快消除顾虑。与陌生人磨合的机会多了,宝宝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并最终得到克服。
4、尝试投宝宝所好
一般宝宝比较喜欢年轻女性和小宝宝,因此,让宝宝接触陌生人可从这些人群入手。当带宝宝到户外玩耍、去亲友家或有友人来自己的家中做客时,父母可抱着宝宝先与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讲几句话,让宝宝逐渐意识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围还有许多别的人,他们也都是和蔼可亲的,用不着害怕。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些特点,尽量围绕宝宝的喜好来扩展宝宝的社交圈子。
5、找机会发挥宝宝强势
平时多观察宝宝,看他究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培养宝宝特长,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这样可以增强宝宝自信心。宝宝的自信心增强了,怯生的心里也就会逐渐减弱。
6、培养宝宝安全感
父母对宝宝的态度、情感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照料宝宝、与宝宝接触的时间最好固定,尽可能避免宝宝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尤其不能以“再怎样,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给谁谁”之类的语言威吓宝宝。
7、切忌溺爱宝宝
被溺爱的宝宝很多会胆小。比如看见宝宝正爬向床边,不要表现得过于吃惊;宝宝磕碰了一下,不必过分安抚;宝宝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让宝宝自己拿等等。多数宝宝对成人的态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对宝宝总是很担心、很焦虑,宝宝多半就会变得比较胆小。过分认生就是这种养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8、交往的方式要得当
宝宝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喜欢离对方有一定的距离,不喜欢陌生人触及自己的身体。因此,当你抱着宝宝遇到熟人时,可先自然地与对方打个招呼,谈谈话,待宝宝习惯后再告诉宝宝对方是谁。等到宝宝与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让他们摸摸宝宝甚至抱抱宝宝,千万不能很突然地将宝宝交给“陌生人”抱,以免强化他的戒备和紧张心理,反而让他更为害怕。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生存和交流的必备工具,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需要从倾听和表达两个方面共同着手,不但能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更为他们长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宝的语言智能的发展就是通过他对文字的音、形、义,“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认识的。所以宝宝虽小,父母仍可以用很轻松、简单的方式提升他的语言智能,让宝宝在游戏中很自然地积累,为长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趋势
0-3个月
此时,宝宝能感受声音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还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能对别人话语中流露出的感情作出反应。例如,当听到父亲愤怒的声音时,宝宝就会表现出害怕甚至哭泣。宝宝会尝试发出一些单音节声音,如a、ai、ei、e等。
4-8个月
此时,宝宝已经能听懂一些比较简单的语句。尤其是对他说一些他熟悉的东西或人称时,宝宝能作出比较明确的反应。宝宝发音也明显增多,开始从单音节过渡到多音节,从韵母到声母。另外,还会发出一些近似意义词的发音,如ba ba(爸爸)、ma ma(妈妈)等。
9-12个月
此时,宝宝不仅可以发连续音节,而且,发音的音调也会有变化,很像人们平常的讲话。另外,模仿发音开始增多,并开始出现一些发音与特定意思主动联系起来的现象,如“ma ma”与“妈妈”或“爸爸”联系在一起。
1岁-1岁半
此时,宝宝已经掌握了少量的常用词汇,并可以使用这些词汇来表达一定意思,如用“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词来代替想要表达的整个句子。
1岁半-2岁
此时,宝宝已具备了最初级的说话本领,能用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宝宝睡觉”、“妈妈走”、“爸爸没有了”、“宝宝吃了”等。
2岁-3岁
此时,随着词汇量的扩大和所掌握的词种类的增多,宝宝的说话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舌”。大人说什么,宝宝就可能学说什么,而且乐此不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