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十年教研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2863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8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十年教研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十年教研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十年教研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七十年教研创新: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经验、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

2、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柯孔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摘要:教研制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成立七十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不断超越,形成了“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职能和任务”“根据重点任务,创新教研工作机制”“以需求为导向,转变教研工作方式”等教研创新的基本经验,同时也在对上服务与对下服务、综合

3、研究与学科研究、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等方面面临着两难问题。今后,教研创新须进一步厘清教研机构的功能与定位,加快教研转型与创新,实现教研工作的规范化和教学研究的科学化,具体包括:明晰功能定位,完善四级教研机构的分工与协作;明确工作重点,回归学科课程的“教、学、评”研究;转变工作范式,强化教育理论指导和教学成果的培育。关键词:教研制度;教研创新;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以下简称“省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已有七十年光辉历史。自成立以来,省教研室与教师教育院校分分合合,几番更名,但教研机构和教研员称呼始终存在,教研工作基本上没有停滞过。1987年,省教研室从浙江教育学院分出,成为浙江省

4、教育厅(以下简称“省教育厅”)下属的独立事业单位。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省教研室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教研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进入新世纪,省教研室在课程改革、教材编写、教学研究、考试评价 浙江教研七十年 教研制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支撑。2023年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成立七十周年。自成立以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与教师教育院校分分合合,几番更名,但始终坚持教研创新,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中充分发挥了学术支撑作用。本期“特别关注”聚焦浙江七十年来的教研创新

5、经验、特色做法,剖析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虽不是非常全面,但也能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后续,我刊将继续对教研创新相关问题进行深度关注。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7/8特别关注特别关注3等方面深化研究,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9年,全国开始事业单位改革,教研机构率先进行,大多数与科研单位、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合并办公,省教研室成为极少数仍保留“教研室”名称、独立建制的省级教研机构。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地位才有权威。回顾省教研室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教研机构唯有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不断超越,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学术支撑作用。一、浙江教研创

6、新的基本经验(一一)紧跟时代发展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职能和任务更新职能和任务省教研室从诞生开始,就担负着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重任。1953年,浙江省文教厅成立“教学改革办公室”,其主要任务是带领教师进行政治文化与业务知识的学习,开展教材教法的研究与指导,通过听课与观摩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调研、指导教师、教材教法培训、组织教学观摩是教研室的基本职能与任务。20世纪80年代后期,浙江省承担了实施义务教育教材改革和建立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省级试点任务。省教育厅把这两大改革的主要工作交到省教研室的手上。当时省教研室刚独立不久,经费、设备、场地都非常紧张,教研人员主要以学科教研员为主

7、,缺少课程建设和考试命题的经验。尽管如此,省教研室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两大改革任务。省教研室借调省内优秀教研员、骨干教师,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的课程纲要、教材及配套教学用书,承担了会考考试说明编写、组织命题、统一阅卷、成绩统计分析及撰写报告等环节的所有工作。进入新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发生很大变化。21世纪初,浙江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2012年,浙江省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2014年,浙江省实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一系列课改中,省教研室一直是主力军。省教研室积极协助省教育厅制订出台省级实施方案,起草配套文件

8、,组织有关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调研、总结等。新世纪我国对考试评价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高中会考、中考等大规模考试的管理职能转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2011年开始,省教研室承担了构建素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新任务,即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通过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分析与评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关注质量形成的过程与成本,关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学业质量监测、中考试卷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和实施,成为省教研室的重要职能之一。省教研室的角色就在这样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变化。各级教研室围绕省教研室的统一部署,深度参与、主动作为,确保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和评价改革的顺利推进,

9、同时也牢牢确立了省教研室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二)根据重点任务根据重点任务,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工作机制不同时期省教研室的重点工作任务是不一样的。要完成这些工作,必须在组织、制度和机制上不断创新,确保汇集资源,统一步调,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首先,根据任务需要适时调整内设机构。1989年,为适应课程改革和会考工作要求,省教研室调整内设部门:保留办公室,其他部门合并为两大业务部门教材编写大组和考试改革大组。1994年,随着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告一段落,高中会考制度正常运行,省教研室进一步调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7/8特别关注特别关注4整内设部门:保留两大综合部门,

10、恢复学科教研部门,下设行政办公室、课程教材研究室、考试评价研究室、中学语文外语科、中学数理(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小学语文数学常识思品科、中小学音体美劳科、中学政史地(社会)科。综合部门配合省教育厅研究和出台教育政策和改革方案,规划和实施重大教研课题。学科部门围绕重大教研主题,落实各门学科的教学改革任务。后来,随着不同时期教研工作任务和重点的变化,省教研室数次调整内设部门,但综合部门和学科部门并存的特色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机构设置的优势是有助于统筹全室教研力量,完成重点教研工作。例如,2014年为了强化课程育人,课程部设立德育整合实施的研究课题,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研究,推广先进地区和

11、学校课程德育有效实施经验,同时把研究成果推广到各个学段,要求学科部门的每个教研员研究本学科课程育人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三年后,省教研室研制出台了 中小学德育课程指导意见 和 浙江省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小学、初中、高中各1册),实现了课程德育的年段、学科全覆盖。其次,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省教研室在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内,教研工作是以学科为主线开展的。由于学科课程和教学的特殊性,学科教研员拥有很大的工作自主权,很容易出现“各管一块、互不往来、各自为政”的运行状态。建立健全教研制度,规范教研行为,是维护教研系统的声誉和威信的关键。省教研室一直非常重视教研制度建设,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 浙江省教研工

12、作规范 和 浙江省教研员廉洁自律守则,2019年又出台 全面推进清廉教研建设的实施意见。此外,2003年省教研室出台了 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并于2021年进行了修改,同时开发“浙江省教研成果评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教学研究评审专家库,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和办法,维护评审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与权威性。多年的行业自律,带来了可喜的成效,改进了工作作风,规范了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工作质量。省教研室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断增强,省教研室的各项教研评比结果已成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最后,注重对下级教研机构的指导与管理,加强与相关业务单位的协同合作。浙江省高度重视上下级教研机构和相

13、关业务单位的分工协调。省教育厅颁布的 浙江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条例(1995年)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2008年)都对三级教研机构的职能和分工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县级教研机构以研究指导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为主,市级教研机构以研究指导高中教育为主,省教研室重点研究全省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建设、考试评价等问题。省教研室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驱动,建立国家、省、市、县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教研联动机制,加强省际教研合作与交流,加强与教科研、师训、高校、技术中心等单位的协作,构建教研协同合作机制,并强化服务基层的意识,探索建立省教研员联系基层制度,通过结对帮扶、

14、城乡联动教研、送教下乡、蹲点指导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村教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三)以需求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转变教研工作方式转变教研工作方式教研重心下移,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我国很早就有学校教研组,但长期以来,学校教研组只是课程和教学政策的执行部门,研究功能很弱。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把学校作为改革的主阵地,要求教师成为课改的主要参与者,提出要改变自上而下的教研方式,把教研重心下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基于课堂真实问题的教学研究。2004年,省教研室协助省课改办下发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7/8特别关注特别关注5关于建立与健全以

15、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意见,启动校本教研推进工作,评选省级校本教研示范校,推广先进学校的教研改革经验。2007年,省教研室启动“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协作研究项目”,探索构建区域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与校本教研之间的协调机制,推进以一线教师为主体、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特征的“实践性研修”模式。省教研室改革传统的“上课、听课、评课”方式,推广小学数学“现场改革”等教研新范式,让“好课”背后的教育理念和形成过程看得见、可推广,让教师的思维方式、理念转变与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现了“让多数人上好多数课”的目的。2008年,省教研室印发 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试行),把校本研修纳入学校

16、常规管理,发挥教学管理的指导性功能,帮助教师理解并落实教学常规和课改政策。2018年,省教研室启动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比,强化教研组在学科教研中的专业引领、组织协调作用。2021年,省教研室实施“深化学校教学管理改革”行动,修订 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推动学校将教学改革、评价改革、校本研修实践成果等转化为教学新常规,确保“双减”背景下课改政策的真正落地。利用网络技术,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2006年,在互联网技术刚刚兴起时,省教研室就开始尝试建设“浙江教研网”和“携手博客”学科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研方式,探索跨地域、跨时空、扁平化的网络教研,扩大教研活动的受益面。浙江省的“

17、小学科学教学网”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现已发展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小学科学教研平台。数据统计显示:“小学科学教学网”首页注册会员近四万,其中农村教师占56.1%;“浙江小学科学”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三十多万人次,其中我国西部地区的关注量占23.4%。2014年开始,省教研室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优课录用率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相关工作还包括:2018年,参与省教育厅年度重点工作义务教育“城乡携手、同步课堂”试点;2019年,协助省教育厅推进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项目;2020年开始,与“教研网”合作开

18、展“线上直播+线下研讨”网络研训模式研究。省教研室的教研信息化以“全员共享、全程共享、全面共享”为基本理念,以“创建交流平台、开发精品资源、优化研修模式”为主要抓手,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实现教研活动全域共享,把专家教师的智慧向一线教师辐射,把先进地区的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输出,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共富”。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教研工作项目化。2003年,经省教育厅同意,省教研室单独设立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系列,开启了浙江省教研工作课题化、项目化的新时代。在历次课程改革中,省教研室都会设立系列重点研究项目,整合高校专家、教研员、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样本学校骨干教师等,组成课题组开展行动研究,破解课

19、改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十年,省教研室开展的重点研究项目有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改革、幼小衔接教育、项目化学习、STAEM教育、学校教学管理、“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等。多数项目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教育教学政策,成为中小学课程和教学管理的新常规。近年来,省教研室协助省教育厅制订颁发的指导性文件有 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 幼小衔接教育指导意见 浙江省学前保教管理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7/8特别关注

20、特别关注6指南 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小学生综合评价指导意见 等。二、教研创新面临的两难问题教研制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支撑。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研系统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中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同时,由于机构改革的需要,教研系统面临机构被整合或合并、编制被压缩的境地,教研需求和有效教研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省教研室在七十年的教研创新中,尽管得到了省教育厅等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但也遇到诸多两难问题。(一一)对上服务与对下服务对

21、上服务与对下服务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 把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四个服务”,即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前三个服务是“对下”服务,第四个服务是“对上”服务。“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名称中,“教研室”前面有“教育厅”三字,很多行政领导误把省教研室当成单纯的政策研究室,赋予教研室一定的行政性和事务性职责。教研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教研员兼有专业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双重角色,且两种角色之间时常存在冲突。起草文件、参与调研、督导巡查、教师培训、大规模考试命题、撰写政策落实情况总结材料等工作,占据了教研员的大部分工作时空,

22、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研员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教研员为基层学校和一线师生提供服务的质量。如何在对上服务和对下服务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省教研室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二二)综合研究与学科研究综合研究与学科研究综合研究解决的是宏观、中观的政策性问题,是为面上落实课程改革方案服务。省教研室作为专业性事业单位,实际上并没有行政权力。教研员的威信来自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体现在能针对学校教育实践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教研员需要更多地深入基层、学校和课堂,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场,与一线教师合作,通过研究解决具体而细微的教学疑难问题,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一个

23、优秀教研员的养成,需要长时间、丰富的学科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的积累。这些年,省教研室重视了综合研究,以项目化专题研究形式推动课改,而在学科研究上有所弱化。事实上,省教研室的大量综合研究任务是由有着教育学知识背景的教研员承担着,学科教研员参与程度并不高。如何让学科教研员具备更广阔的课程综合视野,让综合教研与学科教研有机融合,是值得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三三)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教研”在中国的话语体系里并不只是“对教学的研究”或“研究教学”的意思,而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它包含了教学指导、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评价、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督查、教学服务等多重意思。正因为如此,在各级教研机构

24、,尤其是相关机构合并办公的教研部门,工作边界泛化现象十分严重,真正的教学研究职能反而被忽视。教研机构本应做好的“教学研究”,因缺乏专业含量,被外界人士鄙视:行政领导认为立意不够深、站位不够高;大学教授和专家觉得论证不够严密、方法不够科学。不少教研员深陷各种具体事务,无暇顾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进修,在关于教学问题的讨论和指导中,往往只关注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传播,只关注“怎么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7/8特别关注特别关注7做”的问题,而不关注“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基础。教研员指导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是自己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经验以及课程标准规定的一般教学原则,往往带有“就事论事”的性

25、质。因此,在教研室越来越多参与教育教学决策、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情况下,加强理论学习和运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三、教研创新的未来之路上述两难问题,究其实质就是一个问题:如何进一步厘清教研机构的功能与定位,加快教研转型与创新,实现教研工作的规范化和教学研究的科学化。(一一)明晰功能定位明晰功能定位,完善四级教研机构的分工与协作完善四级教研机构的分工与协作尊重教研室作为学术性事业单位的特点,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推进区域课程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上级单位和行政部门应尽量减少省教研室的行政性工作,减轻省教研员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

26、间和精力开展深度学科教学调研,研究教育教学真问题,培育学科研究基地和骨干教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学校教研工作的分工协调机制。省教研室主要负责全省教研工作的规划、课程与教学改革政策的制订、教学质量的监测、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各地教研工作的指导。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加强校本研修,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二二)明确工作重点明确工作重点,回归学科课程的回归学科课程的“教教、学学、评评”研究研究教研机构工作任务的“飘忽不定”,源于对教研工作“基本盘”认识的模糊不清。纵观省教研室的发展史,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教师“如何将课程转

27、化为学生的素养”。所有工作中,基于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管理的研究和指导最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省教研室的核心工作是研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开展教学质量监控。要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专家集聚的优势,做大做强基于课程视野的学科“教、学、评”一体化工作,努力把本单位打造成课程与教学政策咨询中心、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指导中心、课程与教材研发中心、教学诊断与服务中心和教学质量监测中心。(三三)转变工作范式转变工作范式,强化教育理论指导和教学成果的培育强化教育理论指导和教学成果的培育新时期的教研机构必须改变依靠行政文件、自上而下的指

28、令性工作范式,转变为以专业素养和科研成果引领教师发展、再造教研文化、助推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工作范式。新时期的教研员必须学会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科学、规范的研究,不仅要低头深耕传统学科教学领域,也要抬头关注上位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考试评价理论,还要学习更上位的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教研员的研究成果,不是发表几篇论文、完成几个课题,而是开展“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的实践性研究,其目的是解决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改什么”“为什么改”“依据什么改”“改革对卷入其中的每个人意味着什么”等问题。理论应用研究、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以持续改进为特征的行动研究,以及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的课例研究、叙事研究,都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只有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真问题,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成果和实践案例,才能更好地协助制订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方案以及配套措施,将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促进教学方式、教研方式和育人模式的变革。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7/8特别关注特别关注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