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系统软件需求清单及其技术参数
序号
软件
名称
具体技术参数及要求
数量
1
应用服务器中间件
(1)
*产品许可证:6CPU
1套
(2)
符合J2EE1.2,1.3和1.4规范,通过SUN的J2EE1.2,1.3,1.4认证的商用产品;支持最新Web Service 标准(包括 WS-I Basic Profile 1.1、JAX-RPC(JSR-101)1.1、JSR-109 – WSEE 1.1、UDDI V3 、WS-TX 、WS-N和WS-BA);
(3)
*支持通用的64位UNIX、WINDOWS、LINUX和OS/400操作系统;
(4)
*支持SIP协议的Servlet(JSR116)和Portlet的支持(JSR168);
(5)
支持目前通用的数据库软件,如:ORACLE 10g R2数据库软件、IBM DB2 8数据库、SYBASE数据库、MS SQLSERVER数据库、IBM INFORMIX数据库等等;
(6)
能够提供完善的多种交易完整性包含机制,保证交易过程的完整和数据的一致性,支持异种数据库的两阶段提交;
(7)
良好的可扩充性,支持垂直扩充和水平扩充
(8)
*自动负载均衡,支持动态监测系统负载,自动对系统可用资源进行并发检测,调整和分配,使之具有高达 99.999% 的可靠性;
(9)
对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Web Services的高速缓存进行高速缓存;
(10)
*包含网路分发器,支持Web服务器集群,包含高速缓存代理服务器和私有的UDDI注册器;
(11)
*可以提供资源管理的功能,使系统规模可调,具有集成的图形化监控工具对系统JVM、线程池、连接池和EJB方法调用等系统资源进行监控;
(12)
*具有集成的图形化顾问工具,根据系统运行状况给出合理化的参数调整建议;
(13)
*可以提供完整的图形化日志和线程分析支持工具,方便系统的调度、故障跟踪、运行审计;
(14)
支持目前通用的第三方WEB SERVER,如:MICROSOFT IIS、Apache Server、SUN ONE Web Server EE、IBM DOMINO等;
(15)
完善的连接池技术;
(16)
*可以提供应用的安全机制,提供信息加密技术,支持加密算法:SSLv2、SSLv3、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TLS)1.0、X.509 证书;支持LTPA协议;
(17)
支持中文处理,提供中文版本,可以提供中文操作界面以及中文帮助文件;
(18)
提供基于标准的集成开发、测试环境,支持开发J2EE1.2,1.3,1.4所有应用;支持基于标记的EJB应用开发和测试;
(19)
支持基于XML语言和JSF的开发;应用服务器包含JSF部件库;
(20)
*集成应用代码分析和profile工具;
(21)
*支持增强的EAR包,允许在EAR包中打包所用的资源;支持应用的打包或单文件的热部署;
(22)
*提供多种方式的应用更新能力,能够在不停顿服务的情况下对应用的部分模块进行更新;
2
数据库
(1)
*产品许可证:2CPU
1套
(2)
提供基于成本的查询优化器并提供先进的SQL优化技术,包括动态SQL和静态SQL的优化,支持查询重写及预编译优化,提高SQL性能;
(3)
应支持大数据量处理的Hash、Range等数据分区等优化大数据量处理的技术,分区方式不受CPU数量、节点数量等影响;
(4)
该数据库应能支持大量用户并发访问,并在数据库核心提供相关功能提高多并发访问的性能;
(5)
*具有处理10TB及以上大容量数据的能力
(6)
支持数据高速增量加载;增量建索引;数据装载操作支持多CPU 并行;
(7)
*支持多维聚簇索引(Multi-Dimension cluster),允许根据建表时指定的group by字段进行数据页的分块存储,从而提升查询效率;
(8)
*支持SMP和MPP的扩展
(9)
在核心级支持并行技术,要求支持SQL任务在集群节点间并行、节点内并行、CPU并行和I/O并行。
(10)
支持从单CPU系统到SMP多CPU系统,或SMP多CPU系统到双机甚至多机集群系统的扩展及应用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无损失移植,具备高可扩展性,满足业务数据量增大时的系统扩展要求,原有应用可以平滑移植,无需修改。
(11)
应支持数据的在线备份与恢复,具有多种数据复制方式(数据库的在线备份与恢复;数据库支持多种复制方式);
(12)
*支持数据库全部内存的自动动态调节,数据库可根据系统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BufferPool, Sort, Lock等各类内存,以减少系统Offline的维护时间。
(13)
具有较强容错能力(支持磁盘镜像、双机互备、基于日志复制技术的远程灾备等);
(14)
*提供设计助手,可以根据每日的SQL,对系统需要创建的索引、物化视图和多维聚簇索引提出建议。
(15)
*提供配置助手,根据设定的系统负载情况,对数据库主要参数进行自动配置
(16)
支持C2级安全标准
(17)
支持Server端认证、Client端认证、DCE认证、DCS认证、DRDA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用户名和密码可以以明文或加密方式在网络上传输。支持LDAP和操作系统认证。数据库支持数据存储加密。
(18)
支持层次结构的行级安全性管理(即支持通过用先后顺序描述安全级别的集合来定义安全策略)
(19)
支持树状结构的行级安全性管理(即支持按照树状来定义安全策略)
(20)
*支持无层次结构的行级安全性管理(即支持用完全平等集合来定义安全策略)
(21)
*支持通过上述三种安全机制的组合策略来控制行级安全性
(22)
*提供产品化的软硬件配置单元
(23)
*提供in-database的OLAP功能
(24)
*提供in-database的数据挖掘功能,并支持常见的挖掘模型,如:
关联挖掘,聚类挖掘,预测挖掘,时间序列挖掘,分类分析模型等和常见的挖掘算法,如决策树算法、转换回归算法等。
(25)
*支持表级的数据压缩技术(通过构建表级的字典表),以节省数据仓库的存储成本。压缩技术应对LOAD/INSERT/IMPORT操作都有效。
(26)
*支持XML的层次化存储和处理
(27)
*内置对MQ的支持,可通过数据库内置函数将数据发布到MQ中
(28)
数据库具有开放性。要求数据库能支持异种数据库的互访。可以对异种数据库或者一个OLE DB资源进行分布式的查询。提供对消息传输中间件的支持。
(29)
支持联机备份及恢复,支持多层次的增量备份,支持联机存储和备份功能,提供GUI环境的工具进行备份的配置、管理和监控,工具功能全、使用简便。
(30)
提供高效、易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具有统一的标准图形界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库的管理、维护、优化等工作,提供数据库构建向导,索引向导,性能智能向导等多种辅助管理工具简化数据库的管理,提供数据库管理的API接口,支持用户定制数据库管理功能;
(31)
提供数据库的自我管理和资源调度功能,支持部分核心数据库参数由数据库系统自我调节。
(32)
*满足用户针对业务分类在一个数据库实例中建立多个数据库的要求,使数据库结构更为清晰,方便管理;
(33)
能够进行数据存储空间的动态扩展,支持对在线数据进行重分布,对一张数据库表中的数据,支持在多个存储空间之间进行负载均衡的存储处理,以减少I/O瓶颈,提高整体性能。
(34)
在同一系统上提供多FixPak的支持能力;
(35)
*提供命令一次性在不同数据库间进行基于Schema的数据库对象的迁移
(36)
*内置基于日志传输技术的主备式远程容灾方案,可以选择主备点数据的同步模式,包括完全同步、准同步和异步
(37)
*提供表空间的恢复机制,可以根据系统表空间及部分用户表空间的备份来对整个数据库机进行恢复
(38)
支持ANSI/ISO SQL-92、SQL99标准
(39)
支持ODBC、JDBC;
(40)
支持嵌入式SQL,宿主语言要求支持C,C++,Java.;
(41)
支持用SQL、C 、Java编写存储过程;
(42)
支持中文汉字内码, 支持GB18030,支持UNICODE通用编码格式;
(43)
提供对XML、SOAP、UDDI标准的支持
(44)
*支持对XML的层次化存储和处理,支持对XML任何元素建索引以提升对XML的访问效率。并支持对XML文档中经常重复的元素建索引
(45)
支持建立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UDT)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
(46)
支持主流的网络协议(如:TCP/IP、APPC等);
(47)
支持多种大字段数据类型,如BLOB、CLOB
(48)
支持行级锁,能够进行自动死锁处理
(49)
支持主流Unix平台、Windows 平台 ,如IBM、HP、SUN 的硬件平台和其UNIX操作系统。
3
数据库
备份软件
(1)
*产品许可证:120用户
1套
(2)
*数据库备份软件必须是成熟的商业化产品。数据库备份软件应能实时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自动备份、恢复及灾难恢复、防止硬盘、数据和介质遭到灾难性的破坏。
(3)
数据库备份软件要具有广泛的操作系统连接性,支持HP-UX、IBM AIX、SUN Sloaris、Linux 以及 MS Windows等操作系统环境,可以方便地为系统中所有的服务器提供数据保护服务。要求磁盘备份技术成熟可靠,推向市场必须在5年以上。
(4)
*考虑用户的数据统一管理,便于维护,备份过程的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原厂商具有该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非OEM产品、无需额外购买)。
(5)
备份系统的索引(Catalog)信息使用内置关系数据库,任何人没有管理授权,无法查询、修改索引信息。
(6)
制定完善的备份数据保存策略,实现备份数据的异地存放,从而达到数据的容灾目的。
(7)
支持数据库平台和文件系统的断点持续备份和断点持续恢复、文件系统的异机恢复以及基于时间点的恢复(指数据库及文件系统恢复到特定时间点)。
(8)
*备份软件的系统配置文件应高度集中,支持HA等高可用性工具,提供对配置文件的MIRROR、快速备份和指定到特定时间点恢复等手段保证存储管理软件的可靠性,整个备份系统平台不存在单点故障。
(9)
能够支持先进的永久增量备份技术,即文件级的备份可以支持一次全量、永远增量的策略,并且需要恢复时以一次全量的形式进行恢复。
(10)
*数据库平台的在线热备份即即能够将从在线数据库获取的数据直接送到磁带库,无需在磁盘上生成中间文件。如需另外配置数据库在线热备份的模块,要求的软件许可证为:≥120个。
(11)
*备份文件采用同一专有格式,保证备份内容的安全性,任何人拿到单独的备份介质,无法使用通用的tar之类的指令读出数据,截取信息。
(12)
*支持备份系统的容灾功能,备份系统具有故障可恢复策略及应急救援策略,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生成灾难恢复计划,并能做到每日自动更新。
(13)
提供快速有效的备份数据恢复机制,实现备份系统在业务系统允许的异常时间内进行数据的完整性恢复。
4
性能测试
平台
(1)
*产品许可证:1CPU
1套
(2)
支持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Opera、FireFox的各主要版本
(3)
支持HTTP、HTTPS、HTML、DHTML、JavaScript、XML、Web Services、XmlHttp,SAP,Siebel,Citrix等
(4)
软件正式发布的最高版本有简体中文版本,各种操作界面、技术文档、在线帮助、生成的报表已作中文化,表述符合中文习惯。
(5)
支持事务定义
(6)
支持在脚本语言中指定某些点,多个虚拟用户同时到达这些点时才能继续往下执行
(7)
能模拟用户操作时的思考时间
(8)
支持脚本在Windows、Unix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
(9)
支持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自动定时执行脚本
(10)
支持在多台加压机上执行加压任务,并进行集中控制,支持自动调整用户数量的压力场景
(11)
测试运行期间能对涉及系统运行的大部分软硬件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在测试过程中从客户和服务器的双方面评估系统的运行性能,可以判断负载下的应用程序功能正常与否
(12)
支持将多个测试脚本组合成测试方案,能控制脚本的执行顺序。
(13)
支持灵活的加压策略,在运行中能随时通过调整虚拟用户数量来调整压力
(14)
采用无代理方式收集测试数据时,不需要对被测机器做任何修改。
(15)
具有强大的数据驱动测试能力。
(16)
*基于开放式的测试框架,能不断得进行扩展
(17)
*能够和Eclipse上的开发工具进行集成,能通过透视图进行不同角色的切换,从而开发人员无须掌握新的工具就能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18)
*通过GUI界面能一目了然的实现if then else的逻辑,界面直观容易理解
(19)
*提供丰富的测试验证点,包含标题,响应代码,内容,响应内容大小等,且无需编程直接通过界面加入
(20)
*脚本语言采用已为广大开发人员所熟悉的程序语言,语法简单灵活,功能强大,提供强大的API函数支持。
(21)
*支持在脚本中方便的插入Java代码(通过GUI界面插入),实现灵活的算法,同时直接采用java API进行调用
(22)
脚本编辑过程中编辑界面能进行相关方法自动弹出和自动报错功能,无须通过再编译才知道结果
(23)
*支持 Weblogic、Websphere等主流应用服务器产品,无需插件就可以对EJB,Servlets,jsp等J2EE组件进行交易深度分解
(24)
性能测试虚拟用户:在进行压力/性能测试时可以模拟的100个虚拟用户
5
故障服务
台软件
(1)
*产品许可证:300用户
1套
(2)
监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三十种应用,提供故障服务台
(3)
体系架构必须是基于SOA的,其核心思想是松耦合、可重用以及快速组装的能力,即对运行维护系统各个模块进行功能分解,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既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相互配合快速开发新的业务流程或者运维功能。
(4)
*考虑用户的数据统一管理,便于维护,监控过程的数据存储采用统一关系型数据库,原厂商具有该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非OEM产品、无需额外购买)
(5)
*要求所有模块可以做到统一Web 展现。(用拖拽的方式实现展现,无需额外设定)
(6)
*基于SOA的架构体系,可以快速实施、高可用、广泛集成能力并大量的集成案例及活跃的在线群组。与Websphere应用快速无缝结合。可以与ERP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软件集成如Project,与控制系统集成如GIS系统,可以与移动设备集成、
(7)
*扩展性: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性,考虑到系统业务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服务台系统的建立将适应未来管理手段和工具的变化,能满足未来管理流程和规范推广的需求。
(8)
*具有分布式的智能处理能力。事件管理解决方案内置关联分析引擎,提供跨资源的事件关联分析,在业界技术领先。
(9)
*灵活性:可以预见随着业务的发展和IT系统的扩展,管理流程必然会做出相应调整,基于服务台建设的服务台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流程的改变。
(10)
易用性和可维护性:系统易于学习、使用和掌握,鉴于管理流程本身可能会根据实际业务变化而变化,服务台要易于修改和维护,不会给操作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压力和技能要求。
(11)
可集成性:服务台可以和客户使用的邮件系统、财务系统等进行对接,数据交换,实现更为便捷的通知和联系,以及更加广泛的企业功能。
(12)
支持实现突发事件管理、变更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流程、版本管理流程。
(13)
具有事件统一报警处理机制,完整的事件管理:捕捉各种管理模块产生的管理事件,并能捕获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产生的日志。
(14)
具有事件分类、过滤功能、自动处理能力,需要提供多种报警机制。
(15)
提供基于规则的分析能力,并提供使用简单的规则定制工具。
(16)
具有事件统计分析、报表功能。
(17)
提供现成可用的处理规则,降低实施难度和工作量。
(18)
必须能够定义企业的事件处理策略和规则。
(19)
必须能够集成所有管理应用的事件。
(20)
必须能够进行事件自动化处理,和相关性处理。
(21)
必须提供工具,以集成其它管理应用的事件。
(22)
服务器、数据库、Web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等进行可靠性管理的监控管理器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
6
服务器系统监控管理软件
(1)
*产品许可证:100用户
1套
(2)
*服务器监控采用CORBA通信协议
(3)
*监控数据的保存在自带的系型数据库中,而且对该关系型数据库自有知识产权,无需额外购买。
(4)
提供对被监控服务器的重要特定资源进行实时监控;
(5)
服务器系统资源监控的参数配置灵活、简便,并且能定制增加新的监控器
(6)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报警级别、预警阀值,在系统出现临界状态,系统能自动报警、自动响应和根据设置自动处理。
(7)
系统监控必须提供对历史数据的查看、分析和统计,并能生成性能监控历史分析图和预测分析。
(8)
提供集中式的基于策略的管理方式,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对整个网络中的所有服务器进行远程监控和设置,可以集中定义、控制监控内容的配置、下发。
(9)
需要对服务器的日志进行监控管理。
(10)
提供在线和非在线的监控系统运行性能,如 NT 的内存使用,进程运转,文件系统利用,用户登陆,应用运行,数据库参数。
(11)
提供多种监控策略,包括在监控软件连续n次取值中,有m次以上超过阈值才会发出告警。
(12)
远程执行系统命令的功能可在管理台下达欲执行的命令以及指定命令下达的位置
(13)
全功能支持的Web接口透过JAVA组件的技术,完整提供Desktop application与Web-base两种使用者接口。
(14)
自带专家建议知识库用知识库保存处理经验和专家建议
7
数据库
监控软件
(1)
*产品许可证:100用户
1套
(2)
提供带有预设阈值和自动纠正操作的监视程序
(3)
提供一个具有监视能力的产品,用于通过单个中央控制台监视多个DB2、Oracle 、SQL Server、Sybase数据库;
(4)
提供数据库运行状态与性能的历史和实时报告, 提供趋势分析数据,以便更好地计划和预测资源利用情况
(5)
提供了一组"开箱即用"的监视程序,使数据库管理员不会再遇到确定监视内容、监视时间以及如何解释和处理监视结果以便快速部署和使用的两难局面,同时也提供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定义定制的监视程序、阈值和任务;
(6)
提供在检测数据库的关键性能和资源分配问题时的警告生成;
(7)
提供专家建议,对常见故障进行解释、分析并给出解决建议;
(8)
提供对应用相关属性的监控,如数据库的空间使用和状态的信息、各种I/O活动的信息、各种锁活动的信息、将来调研可能需要的10个顶级应用经验条件的信息、各种包和编目的缓存活动的信息、排序和Hash连接活动的信息、SQL语句的信息、SQL语句的文本内容、各种与时间相关的活动的信息、与应用相关的各种活动的概要信息、各种应用活动的信息;
(9)
提供对缓冲池相关属性的监控,如各种缓冲池活动的详细信息;
(10)
提供对数据库相关属性的监控,如数据库方面的状态和空间使用的信息、缓冲池命中率在底端的10个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各种数据库标识、状态、日志活动的相关信息、各种数据库相关的I/O活动的信息、数据库方面的各种锁活动的相关信息、各种排序和Hash连接活动的信息、数据库方面的各种SQL活动的信息、数据库相关活动的信息;
(11)
提供对锁冲突相关属性的监控,如各种锁活动和资源的信息;
(12)
提供数据库系统的整体信息,如DB2系统整体情况的信息、各种服务器相关活动的信息;
(13)
提供对表空间相关属性的监控,如数据库级的表空间的信息以监控页的大小和使用特点;
(14)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可以提供SOAP接口,实现数据的开放性
8
网络管
理软件
(1)
*产品许可证:1000用户
1套
(2)
*该套软件包含1000台网络设备许可
(3)
*网络设备的自动发现及生成图形化网络IP拓扑图结构图;自动的拓扑维护。使网络管理员可以迅速方便地发现区域网上出现故障的IP资源并帮助管理员分析故障原因。
(4)
*第2层和第3层网络提供实时网络发现、拓扑可视化和根源分析,包括IP、以太网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
(5)
*支持以下网络技术:IP、以太网、Cisco Discovery Protocol(CDP)、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Interim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ILMI)和Private 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PNNI)、Cisco Frame Relay(CFR)、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HSRP)、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和静态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通过支持标准的Request for Comments(RFC)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IB)和厂商特有的MIB(比如Cisco、Juniper、Alcatel、Laurel、Nortel、Extreme等等),支持所有主流设备提供商
(6)
网管软件提供的网络拓扑图要允许管理人员进行手工定制:拓扑图的背景要能够更换。要能够对拓扑图中的网络设备进行分组,比如按照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分组,或者按照设备所完成的网络服务类型分组等等。要能够分级显示网络拓扑图,比如第一级拓扑图显示几个不同网段或者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模型。点击第一级拓扑图上的局域网图标,就显示第二级拓扑图,即各个局域网内部拓扑图。
(7)
网络拓扑图的分权管理:进行分组或者分级后的拓扑图要能够和网管软件的管理权限相结合。某一组或某一级网络设备被指定管理它们的管理人员管理。这些管理人员也只能管理这些设备,而无法管理其他组或者其他级的网络设备。
(8)
*网络事件的关联功能:网管软件要能够很好地支持多种复杂的关联方式,如事件频率、事件持续时间和事件并发条件等;网管软件的事件关联能力一方面要能够自动适应IT环境的变化进行匹配,同时也可以满足用户快速灵活地添加自定义的新规则。
(9)
优秀的故障处理模型:某个或某些设备已经无法连接,网管软件仍要能够了解到网络中的各个实体间的关系,从而做出准确判断,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诊断出网络故障所在。
(10)
故障隔离和报警抑制能力:网络中一旦发现问题,网管软件要能够推断出故障设备的状态并提供建议以帮助诊断问题,要能够迅速找出出错设备并抑制不必要的报警。网管软件要提供报警管理视图,使用户可在网络的任何地点以浏览器方式观察网络报警。
(11)
网络故障根源分析的能力:网管软件要能够迅速准确的定位网络中发生故障的对象,尽可能减少网络中断时间。网管软件要通过内置的预定义规则消除重复的网络告警,在故障发生之前发现潜在的网络问题。网管软件要能够去除误报的故障报警,减少每天的故障告警数量,只呈现真正确凿的网络故障,减少网络管理人员的人工筛选时间,减轻网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解决网络故障的效率。网管软件要能够从一系列的相关的网络故障中,找到共同点,归纳出引起这些故障的根源性故障,过滤掉由根源故障引起的其他故障,让网络管理人员可以立即处理根本的故障,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12)
及时的故障反应和修补行为:网管软件要能够在故障发生之前或者刚刚发生的时候,通过预先的配置以不同的形式通知给相关的人员,如邮件,短信,传真,甚至可以运行一些必要的程序来执行需要的故障修补行为。
(13)
网络故障和实际网络应用服务的关联:网管软件要能够做到把网络故障同实际的业务关联。通过预先定义使管理人员可以把某一条网络链路同运行在这条链路上的实际服务关联起来。当这条链路发生故障时管理人员就会清楚的知道哪些网络服务受到了影响,从而使管理人员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注意关键业务所在的网络链路
(14)
*自有知识产权的支持基于2层拓扑发现的根源故障分析功能
(15)
*系统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在具有先进架构和技术的管理平台之上,管理平台具有优秀的集成性、扩展性和伸缩性。需要在方案中详细描述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平台;
(16)
*监视网络的运行状况,评估可用性并进行基于问题管理的故障隔离,对网络中发生的故障进行报警,收集性能数据,生成网络趋势和分析报告。
(17)
*提供基于拓扑的事件关联和根源分析,使网络操作员能够将时间和注意力集中在根源事件上,可以识别出征兆事件并将其过滤到一个单独的视图中
9
中间件应用监控
(1)
*产品许可证:100用户
1套
(2)
*除非需要深入地应用跟踪需求,能够在不重新启动所监控的应用服务器条件下,进行动态监控级别间切换,以控制收集交易数据的详细程度;
(3)
*性能数据必须存储在集中的数据库中(IBM DB2,Oracle),以支持历史数据分析和报告;
(4)
*必须直接支持中间件门户,而不需要而外组件;
(5)
*显示整个交易(事务)方法级分解拓扑图,以便分析问题根本原因。可以显示每个请求CPU使用率及响应时间,并在方法级显示响应时间;
(6)
能够不需要修改任何应用代码,实现对应用程序的监控;
(7)
必须不需要进行裁减,实现对每个J2EE交易(事务)的关联数据的收集;
(8)
支持广泛的部署平台,包括:Intel Linux,Windows 2000/2003,Sun Solaris,HP-UX,AIX;
(9)
必须支持当前版本的中间件的J2EE服务器;
(10)
必须保证不影响已有生产和开发系统;
(11)
*能够查询、排序和显示当前实时请求,并可以下钻到请求级别的详细统计,并能捕获堆栈跟踪、EJB、JNDI调用、JDBC调用(包括SQL语句)、JMS、JCA和MQ调用;
(12)
必须能够捕获主要门户组件(portlets、门户页面、认证、授权)的响应时间,并能提供portlet、门户页面及安全令牌的下钻信息,
(13)
能够通过往JVM中插入运行时间例外,摧毁挂起请求;
(14)
通过web浏览器实现瘦客户端基于用户界面的管理,不需要重客户端或Java小应用程序;
(15)
提供基于角色粒度的权限定义和内置用户(如UNIX用户)认证;
(16)
跨系统、跨服务器比较应用二进制、系统和环境运行时间等环境数据;
(17)
能够关联J2EE组件与IBM MQ;
(18)
能够改变活动线程的优先级和状态;
(19)
可以针对系统事件(如JVM Heap Size、JDBC Pool 使用百分比等),或者指定应用事件(如请求驻留事件)设置报警阈值,并通过SMTP或SNMP trap发送到系统管理平台;
(20)
结果数据支持以PDF或CSV格式输出;
(21)
提供在浏览器界面级丰富的、可定制的报表,必须在支持的情况下,能够下钻到方法级数据。
(22)
*能够提供选定应用服务器的资源汇总信息(如JVM CPU使用率,JVM内存使用率,数据库连接池等),并提供下钻功能,详细显示服务器活动、EJB容器及Web容器,而且可以下钻到页面,如服务器活动页面、EJB汇总页面、EJB方法汇总页面及EJB详细方法页面。
10
应用响应时间监控
(1)
*产品许可证:100用户
1套
(2)
*能够自动定期回放录制的交易,发现交易的失败情况并监控交易的响应时间。
(3)
*能够监控实际应用交易的整体交易时间,后台处理时间和前台展现时间
(4)
*提供专用的记录器软件来记录下重要的应用交易过程
(5)
能够对交易的响应时间设定阈值并进行报警。
(6)
*支持对于B/S结构和C/S结构应用的交易仿真监控
(7)
提供开箱即用的Lotus Notes和MS Outlook响应时间监控
(8)
*对于基于IBM WebSphere/BEA Weblogic的J2EE应用,能够自动发现并图形化的展示其应用交易拓扑,并显示每个组件的处理时间(Servlet、EJB、JDBC等),以帮助定位性能瓶颈。
(9)
*交易监控的性能数据能够与资源监控的数据在同一个门户界面上集中展现。
(10)
*J2EE交易监控不需要获取应用源代码
(11)
支持从J2EE应用到后台CICS/IMS的交易跟进
(12)
支持ARM 2.0和4.0标准
(13)
能够发现和监控任何ARM-Instrumented应用
(14)
*能够以XML方式定义ARM交易;
(15)
提供C/C++和Java的AP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