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22240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 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2.下列变化中,属还原反应的是( ) A.Cl-→Cl2           B.FeCl3→FeCl2 C.C→CO2            D.KMnO4→MnO2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2 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 C.实验室中用H2O2与MnO2作用产生O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2S B. Cl2 C. NaHCO3 D. CO2 5.能用H++OH- = H2O表示的是(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6.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7.下列自然、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动物呼吸  B.植物光合作用 C.金属生锈 D.石膏点制豆腐 8.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为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 Cu2+和SO42- B. Cu2+和Cl- C. K+和SO42- D. Ag+和NO3- 9.下列分散系与纳米级微粒在直径上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 悬浊液 D.乳浊液 10.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布朗运动 1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D.颜色都呈红褐色 12.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 )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并振荡 B.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 D.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13.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B.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 14.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 A.K+、Na+、Cl-、NO3- B.Cu2+、NO3-、OH-、HCO3- C.Na+、OH-、Cl-、NO3- D.MnO4-、K+、S2-、Na+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BaSO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二、非选择题 17.电解质是指在   和   下能够导电的   。电解质导电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在这种状态下能够   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科学家从这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根据这种分类,酸、碱、盐应该属于   。 1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反应;还原剂__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铁与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__ _,生成物中铁是______ _价,铁与盐酸的反应式为______ __,生成物中铁是________价,这一事实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盐酸的氧化性(填“强”“弱”)____________。 19.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0.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Na2SO4,为检验两种物质的存在,请你根据所选择的试剂,按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离子。可用   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离子。 (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    的方法。 (4)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   和   的方法除去。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 22.⑴实验操作中,不慎将手指划破,这时可从急救箱中取FeCl3溶液止血,其原理是                  。 ⑵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对其鉴别。(写出2种方法给6分,再多写出正确方法的奖励2分) ①                   。 ②                   。 ③                   。 23.下列各组物质中,从某种特征分析,其中有三种物质可归为一类,请指出不能归为一类的一种物质,并说出另三种所属同一类的类别(将答案分别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⑴CuSO4•5H2O 金刚石 食盐水 NaOH ⑵H2O CO2 H2SO4 CaO ⑶H2SO4 Ca(OH)2 Mg Na2CO3 24.取一定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物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2(STP),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参考答案: 1.A 2.BD 3.D 4.D 5.C 6.CD 7.D 8.A 9.B 10.AC 11.C 12.D 13.B 14.BD 15.C 16.D 17.水溶液、熔融状态、化合物、电离、电解质 18.得到、还原、失去、氧化、2Fe+3Cl2=3FeCl3、+3、Fe+2HCl=FeCl2+H2↑、+2、强19.N S、C、KNO3 S、C、CO2、K2S NO2 20.2HCl+Na2CO3=2NaCl+H2O+CO2↑;CO2+Ca(OH)2=CaCO3↓+H2O;BaCl2+Na2SO4=BaSO4↓+2NaCl 21.⑴过滤⑵渗析⑶蒸馏⑷过滤、蒸发⑸加热分解 22.⑴血液也是胶体,FeCl3溶液能够加快血液的凝固⑵①硝酸银溶液②碘水③丁达尔现象、加热凝聚等 23.⑴食盐水、纯净物⑵H2SO4、氧化物⑶Mg、化合物 24.0.09mol、0.01mol - 5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