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 年级 下 学期第 六单元第 1 课时教案
备课人
赵霞
教材分析
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P72-73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本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
学生差异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学习的。学生虽然在三年级学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但由于参加运算的都是一位小数,他们只是不自觉地做到了小数点到齐,并没有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更没有形成小数点对齐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算法。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学习轨迹
复习整数加减法→学习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巩固练习→全课总结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
759+56= 759-56=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用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导入: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 探索新知
(一)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出示:小丽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1. 理解题意,列式。
2. 尝试计算。试着列竖式算一算。
3. 汇报交流。
说一说怎样计算的?(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4. 总结方法。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听。
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向前进一。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5. 验算
小数加减计算很轻易出错,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
选择一题验算。
6. 练习:
12.53+4.67= 5.64-1.78=
(二)小数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出示: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1. 独立完成。
2. 小组交流算法。
你是如何计算的?第二个加数百分位没有数字怎么办?
3. 汇报。
出示:《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1. 独立完成。
2. 思考: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怎样减?
3. 汇报。
小结: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三. 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12.56+5.8= 27-0.8=
2. 数学“小医生”,看看谁的医术高。
四. 全课总结
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练习设计还有一些欠缺,有些问题的解决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课后典型错误收集与分析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有部分学生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