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 试卷总体评价 整张试卷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特别在基础上下工夫,无偏题怪题。试卷起点低,坡度缓,给了更多学生成功的体念。突出的特点有: 1、知识点考查全面。让题型为知识点服务,而不是本末倒置,一味的求奇求趣。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由视图到几何证明;一元二次方程到函数问题,再到频率与概率问题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全面出击;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动手能力的考查。卷中多次出现了翻折(填空第8题)、探究问题(第22题)、开放型问题(解答题第14题)等等,无一不反映了出卷者对重要的数学思想理念、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感悟。
2、 二、试卷基本特点 (1) 整卷共22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试卷重在考查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置的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重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3)试卷中第14题是开放型题,第21题实际问题,第16、 22题是综合题,它们是整卷中的亮点,也是中考题型的代表之一。三、 总体考试情况参考人数 219 合格人数 108 合格率 49.3 优秀人数 40 优秀率 18.3 最高分 100 最低分18四、 答题情况及部分试题分析从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阅卷过程发现学生答题中不泛简捷、精彩的解法,富有个性
3、,显示了思维的广阔性。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第7题,属频率与概率题,有部分学生没有弄清用实验的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的前提是重复多次实验,所以有选D项的 。第8题,属翻折题,有点难度学生答的不好,少数学生不能找到翻折后的对应角。第11题,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把未知数看错,列方程错误。第14题,答的较好。但有些学生写成了M的范围。第16题,反比例与正比例函数综合题,答的较差,只有实验班学生答对。第17题,解方程,有10%的学生基本功较差,以后加强补差工作。第18题,证明题,一小部分学生用全等,而没有想到 中垂线定理,所以证明麻烦了。第20题,概率题第(3)问地方太小,若用列表法地方还
4、够,用树状图地方就显得太小,希望以后注意留空的多少。第21题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平时这方面练的不少,但这道题多了固定成本,部分学生就想不到了,所以得分率不高。第22题是一道探究题,由浅入深、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这种题目的解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本人认为这种题目以后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考试中都应该提倡。五、改进措施1夯实基础,努力实现课标的基本要求。要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不能脱离课标、教材大搞“
5、题海战术”。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好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能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把握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 3注重能力培养,加强过程教学。中考试题对“双基”的考查,是将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位的全面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能力培养应落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突出过程教学,真正做到结论和过程并重。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猜想”能力。 4面向全体,加强学法指导。鉴于数学考试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
6、,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将知识构成网络、形成系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努力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5联系实际,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加强解题过程规范表述的训练,加强思维能力、推理、猜想、探究能力的训练,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培养学生对数学图像、图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6研读课程标准,将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