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仁怀市第四中学 校本研修 导学案
课题: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编 写 人
邓小会
备课组长
李辉
审 核 人
班 级
姓 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 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学会判读我国主要的交通干线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方式,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重点难点: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并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2.结合案例,理解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知识链接: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方式
优 点
缺 点
铁路运输
____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______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__,短途运输______
公路运输
_________、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_____小、____多、成本高、运费较___
水路运输
____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__________和_____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________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_____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_____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______强、管理方便
设备_______、灵活性差
2.发展方向:_______、大型化和_______。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概念:各种_______________交织而成的网络。
(2)形式和层次
①形式:
②层次:_____、大区级、______综合运输网
2.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网中的______。
3.影响因素:_____、社会、技术和自然等。
方法指导:
本章是高中人文地理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近几年高考中多有涉及。学习该部分知识既要理解交通网络中线、点布局的区位条件,又要牢记其空间分布,多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是难点,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根据每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还要考虑实际交通状况,选择一种或多种的联合运输方式,并且要合理选择运输线路。该部分内容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应用都有较高要求。
学习内容: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在交通运输生产布局中,无论是交通运输线、网的布局,还是运输任务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配,都必须全面考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功能。
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是综合的、全面的。要求运载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以便节省用于运输的支出、节省开支;其次,要求货物到达快速,以便缩短运输时间,加速运输资金周转;再次,要求尽可能保证持续不断地、安全地运到目的地。不同运输方式对上述经济指标的满足程度不同。下表是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的比较: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运量
由大到小为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投资
由大到小为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
运费的价格
由高到低为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速度
由快到慢为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生产效率
由高到低为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
连续性
由好到坏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稳定性
由大到小为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
以上为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在具体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还要结合实际考虑:
(1)运输起点和终点的交通状况,如2006年7月1日之后,向拉萨运送大宗的援藏物资可以选择铁路,而之前,只能选择公路。
(2)在运输方式多样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如在汶川地震中被救出的危急伤员要通过航空运输转移至成都。
二、交通运输布局
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要。要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
(2)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3)自然环境因素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线路在运输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很大,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
2.以南昆铁路为例说明铁路布局的分析思路因素
因素
影响
经济
把资源丰富(东段——铝矿、煤矿、石油开发区;中段—煤矿、喀斯特风景区)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线、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对带动和繁荣沿线地区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社会
南昆铁路途经地区和吸引范围内有十几个少数民族和较多的贫困人口。南昆铁路的建设对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
南昆铁路经过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技术
在自然条件复杂的条件下修建铁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南昆铁路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
【基础达标】 A卷
右图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为( )
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
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
2.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目前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 )
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
B.在现有铁路的基础上提高运行速度
C.开挖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
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
读“2010年、2011年春运旅客情况表”,回答3~4题。
运输方式
X
Y
水运
Z
运输量/人次
2010年
2.04亿
20.9亿
3 290万
2 902万
2011年
2.1亿
22.9亿
3 500万
3 620万
3.运输方式X、Y、Z分别是( )
A.公路、铁路、民航 B.铁路、民航、公路
C.铁路、公路、民航 D.民航、铁路、公路
4.各种运输方式中旅客运输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民航
5.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开通了客运专线,并且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发展方向是( )
①专业化 ②高速化 ③网络化 ④智能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哈大客运专线是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辽宁省大连市之间的高速客运专用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2年4月1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7月15日正式开通。
材料2:据专家介绍,哈大客运专线设计时速可达350 km 以上,是我国的一条名副其实的“高速铁路”。届时,沈阳至大连将由现在的运行4个小时到达,缩短至一个小时到达。哈尔滨至大连将由现在的运行9个小时到达,缩短至3个小时到达。
(1)哈尔滨到大连速度最快的交通方式是 ( )
A.航空 B.高速铁路 C.高速公路 D.铁路
(2)哈大客运专线全程663 km,全线有2/3以上的路段在高架桥上,主要原因是( )
A.主要经过山地丘陵地区 B.减少占用沿线耕地
C.减少冻土对铁路的影响 D.沿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哈大客运专线终点的大连港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分析大连港的区位条件。
(4)分析哈大高速铁路修建的意义。
【拓展提升】 B卷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道路规划不合理的是( )
A.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城连接 B.两条国道呈“十”字形交叉
C.Z城与D城之间建高等级公路 D.D城与W城之间建高等级公路
2.对图中两条国道描述正确的是( )
A.国道①的工程量小于国道② B.国道①在该区域的经济效益大于国道②
C.国道①的成本小于国道② D.国道①占用农田面积小于国道②
3.有关该区域的规划,正确的是( )
A.W城利用丰富的沙子,建造建材厂 B.在D城建深水码头
C.N城拟建大型电厂和焦化厂 D.F处建污水处理厂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 km。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5.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6.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读“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图”,回答7~8题。
7.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不可能采用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
①陆上运输 ②水上运输 ③航空运输 ④管道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下列关于降低马铃薯价格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大仓储量,平衡供求关系 B.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提高单产
C.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技术
被称为中国东部沿海越江跨省“黄金通道”的崇启大桥于2011年12月24日正式通车。下图为“崇启大桥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兴建崇启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 B.自然
C.科技 D.经济
10.崇启大桥的通车将进一步( )
A.改善南通的交通区位 B.完善南通的商业网点
C.缩小上海都市圈半径 D.加快上海人口的外迁
右图表示四类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③类货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
12.四类货物所对应的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好的是( )
A.①对应的运输方式 B.②对应的运输方式
C.③对应的运输方式 D.④对应的运输方式二、综合题
1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陆上交通的要冲,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现在,我国已修通了连接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并最终形成横贯欧亚的铁路大陆桥。
为了加快新疆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南疆修建了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喀什的南疆铁路,其西延线已于1995年5月初贯通。南疆边境与多国接壤,并设立了4个边境通商口岸,成为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
南疆铁路西延工程的建成,结束了这里大部分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当地各族人民亲切地称南疆铁路是“致富路”和“幸福路”。
(1)横贯亚欧的铁路大陆桥东起我国的________,西至荷兰的________。
(2)新疆古代有许多的古国、古城分布,这里的古国、古城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这些古国古城多成废墟的原因是:
(3)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新疆提出重点发展“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你认为“白”指的是________,“黑”指的是________。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该战略实施的地区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南疆铁路在此穿过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
(5)具体列举促成南疆铁路修建的社会经济条件。
(6)边境贸易的兴起,往往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契机,请列举此类城市:①________,②________。
学习小结:(总结归纳学到的知识)
学后反思:(对知识、方法与技能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