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发行“粮食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1532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发行“粮食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发行“粮食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发行“粮食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栏:EMT 培训班一、农发行“粮食银行”建设历程及成就(一)农发行“粮食银行”发展历程。农发行成立初期,由于当时粮食流通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国有粮食企业严重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导致经营亏损和财务挂账剧增,超出了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1998 年,为了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对农发行业务范围进行调整,将农业开发等专项贷款以及粮棉企业加工和附营业务贷款划转有关商业银行,农发行专司做好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2000-2003 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局部地区、部分粮食品种相继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农发行制定和实施了“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信贷政策,加强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

2、理,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保证粮食收购资金供应。2004 年 5 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在此背景下,农发行全力支持多渠道、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收购,实施政策性、准政策性和商业性粮油贷款分类管理,粮油信贷业务从单一支持粮油收购,转变为以支持粮油收购为主体、向生产和加工两端延伸,多领域支持粮油产业发展。2013-2016年,在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大幅下滑的形势下,农发行积极响应国家粮油托市收购政策,全力支持国家临储收购政策实施,大力支持政策性粮油托市收购,粮油信贷规模创历史记录。2016 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性粮食去库存和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农发行积极

3、支持粮食去库存,有效支持市场化粮食购销,服务粮食购销格局从政策性收购主导向市场化收储主导转变,为稳定市场粮价、保护农民利益、充实各级储备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履行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办银行的职责和使命。(二)农发行“粮食银行”建设成就。一是有效解决了给售粮农民“打白条”问题。在粮食丰收年份,市场容易滞销,带来粮价下行压力,容易形成农民“卖粮难”“打白条”潜在风险和问题。农发行切实从保护农民利益的大局出发,对参与粮食收购的企业给予差异化信贷政策,实行“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体要求,年均支持收购市场份额占粮食主产区社会收购量的 50%以上,充分发挥了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二是促进了粮食流通体

4、制改革。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支持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信贷资金支持形成中央储备、地方储备与社会责任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粮食储备结构,在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方面发挥了“压舱石”农发行“粮食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农发行第二期中长期经营管理(EMT)培训班第五组摘要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国际、国内粮食市场频繁波动,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农发行成立以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历程,结合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要求,探索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做法,对农发行打造“粮食银行”品牌,实现粮食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入研

5、究。关键词农发行 粮食安全“粮食银行”品牌 高质量发展(成员:杨晓东、王福利、李立峰、孙建成、李勇、朱峰、徐伟刚、雷涛)59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3.7专栏:EMT 培训班作用。三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逼中央,央行印票子”的收购资金倒逼机制。由最初整个粮食收购资金的 70%需要中央银行通过基础货币解决并直接导致我国持续出现高通胀,到实现粮食收购资金良性循环,粮油收购资金主要由农发行发债自筹提供,有效切断了收购资金与基础货币的被动捆绑关系,确保了国家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有效性,有效减轻了央行和财政负担。四是培育了一批粮食经营骨干企业,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随着粮食收购市场化的放开,农发行营销培育

6、了一批以粮食为主业的大型央企、省属国有企业及加工转化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与中粮、中国供销、国投集团、厦门象屿等大型粮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了一批有行业影响力、排名靠前的粮食重点客户。重点客户数量不断增多和质量显著提高为农发行发挥支持收购主渠道作用奠定了客户基础。五是培养锻造了一支粮油信贷业务专业人才队伍。农发行成立以来,始终将粮棉油业务定位于主责主业,逐步培养出了一批懂市场、知规律、会管理的专业化信贷队伍,为封闭运行管理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全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三)农发行“粮食银行”经验做法和比较优势主要经验:一是在管理方法上,由静态封闭向动态封闭转变。从成立初期的仅考

7、虑贷款与粮食收购价值的简单对应,到重点关注和分析企业现金流、企业收益,再到研究把握粮食市场运行特点及变动规律,提供市场需要的信贷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由硬性监管向理性管理转变。农发行成立初期,对粮食企业承贷信贷资金形成的库存监管更多依赖行政手段硬性推行封闭运行管理要求,如给企业仓库上锁、派员工驻企等,看似短期解决了挤占挪用信贷资金问题,但管理方式简单粗暴,银企关系紧张,配合度不高。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农发行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分析、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科技手段等服务于封闭运行管理,信贷监管方式更加理性,实现了银企共赢。三是在管理视野上,由粮食购销小封闭向粮食产业链的大封闭转变。农

8、发行先后出台了贷款“双线控制”“双结零”、动产质押、风险度管理、风险诊断与评价等十几项有效信贷管理措施,提出了“八个环节”“十条底线”“五个关口”等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要求,封闭运行管理理念日益贴近实际、贴合市场且更加成熟。把封闭运行理念从单纯的看住粮食库存延伸到整个产业链上,强化对粮油全产业链的封闭运行管理。比较优势:一是政策优势。与商业银行相比,粮食信贷业务始终是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核心业务。农发行坚持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研究、谋划和推进,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贯彻执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工作中讲政治、讲大局、讲执行,积极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责。多年来农发行作

9、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积极参与粮食调控的政策制定,对粮食政策的历史沿革和执行运用都具有一定优势。二是专业优势。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经过多年的磨练和沉淀,对粮食市场行情的把握、对粮食行业周期的判断,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农发行在办贷管贷过程中为粮食企业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并有效加强粮食信贷监管,督促企业改善经营、防控风险、不赌后市。三是产品优势。全面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粮食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但各类企业抵押担保不足,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商业银行普遍不愿给予支持。农发行主动顺应粮食收储体制改革,顺应粮食客户业务需求,优化服务质量。制定贴合粮食市场、符合客户需求的信贷产品,

10、满足企业季节性收购的粮食收购贷款,用于企业调入或拍卖粮食的调销贷款,解决企业常年收购可循环使用的粮油购销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企业进口粮食的国际信用证、进口押汇等营销产品以及“定购贷”“订单602023.7 农业发展与金融专栏:EMT 培训班贷”“竞拍贷”、信用风险保证基金等成熟信贷模式,让农发行在支持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都有适用产品选择,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四是管理优势。农发行深耕粮食领域二十多年,探索和总结出了一系列符合粮食行业特点的管理模式,贷款准入、客户评级、授信限额、审批权限、贷款方式等方面因企制宜,制定不同的金融服务方案,寓监管于服务。同时,定期召开贷后管理例会,分析和研判企业经

11、营情况,将风险关口前移,一企一策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通过多年实践,农发行的信贷管理能力和水平都明显提升。二、新时期农发行“粮食银行”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地缘政治冲突及极端天气影响,粮食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外部环境面临诸多变化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供给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谷物自给率超过 95%。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产需有余,基本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标。玉米和大豆供需缺口大,特别是大豆进口依赖度非常高,供给率仅为18%,每年进口量在 1 亿吨左右。受地缘冲突和气候变化影响,进口来源地和进口量的可持续性、

12、稳定性面临更大挑战。另一方面,粮食供需紧平衡在城镇化推进和消费升级压力下更加突显。近些年,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取得丰收,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升级,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不仅要端牢“中国饭碗”,而且要品出“中国味道”。中央一直强调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要产量与质量并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紧平衡是个技术活,是在走钢丝,这边调一调,那边调一调,调不好就失衡了。”在紧平衡状态下,稍有松懈或大环境有大的变化,这样的平衡很容易打破。在新形势下,农发行“粮食银行”建设面临新挑战:

13、一是巩固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地位需持续加力。随着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粮食收购逐步由政策性托市收购主导向市场化收购主导转变,同时商业银行加大粮食领域布局,农发行巩固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地位面临更大压力。二是支持多元化市场化收购主体的路径需进一步丰富。粮食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化,用款需求服务多样化。农发行要结合实际、贴合市场,在粮食供应链、产业链、三产融合、生态圈等方面加大信贷创新力度,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调控政策落实。三是服务市场化收购的办贷管贷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农发行要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粮食市场化收购趋势,满足粮食企业多元化需求,拓展金融服务范围,提升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粮食经营办

14、贷管贷能力。四是信贷风险管控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收购须加强对市场价格和规律走向的把握,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更为灵活,信贷风险相对较高。农发行对客户风险识别、对市场生态和市场逻辑的把握和判断能力仍需提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农发行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粮油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根本目的,主动顺应粮棉油市场化改革趋势,树立“大市场、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理念,坚持党建统领,坚持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防控风险,围绕供应链产业链,锻造长板、补足短板,积

15、极保障粮棉油信贷资金需要,筑牢农发行的立行之本、发展之基。要继续发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导银行作用,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进,全力推进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培育和发展高质量的骨干客户群,全方位提升高水平的信贷管理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的信贷队伍,构建高质量服务粮食安全的新格局。61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3.7专栏:EMT 培训班三、农发行“粮食银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一)加大粮食生产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保障粮食安全关键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力支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服务守住耕地红线,把现代化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1.围绕土地做文章。以

16、新一轮千亿级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支持土地整治,推动耕地宜机化改造。农发行要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长期服务“三农”、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合作紧密等优势,精准对接各省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目标任务,理顺各类土地经营主体,支持涉农央企、省级大型国企、市县政府成立的农投公司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创新支持模式,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加大现代种业支持力度。积极发挥信贷资金和种业基金投贷联动作用,加大对种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通过支持制种企业土地流转、种业基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以及园区建设等方式,促进“育繁推”一体化推进,加快推进种业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支持种业

17、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及技术应用,提升种业产业研发能力及国际竞争力。3.支持粮食现代化生产。一是支持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保障农资价格稳定、粮食生产成本可控。二是支持农机具购置、流转及烘干仓储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减少粮食损耗。三是探索支持农业“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4.加强信贷服务管理。坚持“资源优化、业务优先、政策优惠、服务优质”,不断巩固农发行在信贷服务粮食生产领域的金融同业领先地位,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坚持融智先行,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充分立足农发行各类贷款营销产品,合理运用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项目贷款,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开辟绿色

18、办贷通道,对粮食生产领域的项目实行优先培育、优先受理、优先入库、优先调查、优先审查、优先审议、优先审批、优先发放等“八优先”政策。二是对粮食生产领域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的客户维护方案和风控措施。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粮食产业链业务的大型央企,农发行要优化服务方案和办贷流程,实行差异化办贷,提供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三是对粮食生产领域业务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控。重点关注农地业务在土地的流转、托管、规模化经营等关键环节法律关系,以及种业贷款知识产权方面问题,防止底层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加强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管控,做好贷款管理和常态化风险排查工作。(二)巩固提升粮食收储领域信贷支持份额。粮价是百价之

19、基。支持好收储这一“关键环节”,解决农民粮食变现问题,掌握“粮源”,保证供应能力,才能稳住粮价,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发行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收储领域的信贷服务能力,保障粮食市场总体平稳运行。1.全力保障政策性收储资金供应。一是及时足额满足中央储备和调控资金需求。支持中央政府调控粮食市场政策有效落实。二是大力支持地方储备粮油增储、轮换及成品粮油应急保供资金需要。通过持续加大对各级储备粮信贷支持力度,让政府手中掌控更多的粮食,充分发挥政策粮“压舱石”作用,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2.大力支持粮食市场化购销业务。随着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粮食收购逐步由政策性收购为主转向市场化收购为

20、主,粮食市场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更加考验市场化经营能力。农发行要主动顺应粮食收储体制市场化改革形势需要,择优加大对市场化收购支持力度。一是加强粮油客户群建设,支持多元化市场化收购主体参与收购。粮油客户是农发行在市场化背景下落实 国 家 宏 观 调 控 政 策 的 主 要 载体。农发行要大力开展客户普查营销,扩大优质客户基数,为业务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创新信贷支持方式。以粮食流通为抓手,622023.7 农业发展与金融专栏:EMT 培训班支持好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西杂东运、北出南进,解决区域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结合实际、贴合市场,探索有效支持粮食收储链、供应链的路径。三是促进粮食流通效率提升。

21、利用好长期以来积累的粮油客户群体资源,搭建购销信息平台,发挥好金融中介作用,解决好产区、销区企业购销信息不对称、磋商成本高、交易信用度不足等问题,推 动 产 销 市 场 体 系 建 设 更 加 健全、高效。3.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支持“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持续发力。一是创新“本币信贷产品+结售汇产品+国际结算产品”“贸易融资+本币贷款产品”等产品组合,提供一揽子融资方案,支持小麦、玉米、大豆、油脂和肉类等重要农产品进口与国内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推进“跨国谋粮”工程。二是支持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实验区建设,助力国内粮食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提高国际

22、粮食资源可获得性,推进“海外粮仓”工程。4.加强信贷服务管理。一是客户服务方面。细化客户分类分级,建立适合不同类别粮食企业的评级、授信体系,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从模型设计、参数配置、操作模块到结果体现都要符合粮食行业的运行规律。二是差异化授权方面。对信誉高、经营好和实力强的战略合作客户与基础服务客户制定差异化信贷管理措施,提升重点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黏性。三是信贷资金管理方面。对于采取快购快销、快购快用等经营企业,允许周转使用收购资金,将“购贷销还”变为“购贷销回”,提升服务效率。四是科技赋能方面。加快推进远程监控系统和粮食系统“智慧粮库”的并网运行,加快库存巡查系统推广使用,对粮油库存模块改

23、造升级,推进数据系统运用。(三)创新改进粮食加工领域信贷支持方式。产业兴,市场活;产业强,粮食安。要坚持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围绕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产业格局,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粮食产需动态平衡。1.支持产业客户做强做优。围绕“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一批经营规模在当地排名靠前、市场有需求、产品有销路、生产有效益的粮油加工和主食产业化企业产品提品质、创品牌,有效做强做优。2.大力支持产业链客户发展。以龙头加工企业产业链条为依托,延伸支持粮食产业各环节。通过“订单农业”和“企业+基地”等多种方式,建立粮食生产品牌供应基地,提升粮源供应品质,推动产业链

24、健康发展。3.推动“数字粮油”建设。以客户资源为基础,整合粮食产业链供销信息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构建全面、紧密、有规模的粮食产业链条,搭建粮油及重要农产品贸易磋商平台。4.加强信贷服务管理。一是加强集团客户服务管理。针对粮食产业类集团客户关联交易复杂、资金使用监管难、风险传染性强的问题,要牢固树立全行“一盘棋”思想,通过建立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疏通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确保各项业务有序推进,高效落实。同时搭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各成员企业所在行信息对称,对集团客户管理做到看清、摸透、管住,提升集团客户服务质效。二是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服务政策。按照粮食产业类客户所属的不同行业及

25、贷款用途,建立适配的评级、授信限额核定及资金需求测算模型。三是通过优化结算服务,加强对粮食产业类客户销货款回笼管理。通过扫码收单、超级网银、银企直联系统提供“724 小时”结算服务,积极营销贷款企业上、下游客户在农发行开立结算账户,打通支付链条,实现信贷资金“体内循环”,监测贷款企业销售收入真实性,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四)探索拓展粮食流通领域信贷支持路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来讲,63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3.7专栏:EMT 培训班在保障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保障好粮食供给同样重要,特别是跨区域品种供需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必不可少。农发行要围绕粮食物流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推

26、动构建合理的物流格局保障粮食安全。1.从物流枢纽节点入手,支持大型物流节点建设。围绕“八大粮食物流通道”“两横六纵线路”和粮食进出口通道的粮食物流规划,大力支持粮食物流园、产业园等物流节点建设,提高国家粮油流通把控能力。2.从物流骨干主体入手,支持关键物流节点建设。支持有实力的优质企业围绕粮食产区改造建设区域粮油配送中心及仓储设施,减少粮食在途损耗,增强应急调运配送能力,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3.从城乡物流网络入手,支持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和上市“最初一公里”物流体系建设。建立“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农发行粮食物流贷款向两头延伸,一头向生产领域延伸,

27、以市场带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引导批发市场与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一头向消费领域延伸,支持发展配送中心,与末端零售店建立货物的消费链关系,贷款尽可能涉及农产品流通的多个环节。4.加强信贷服务管理。定期组织研究、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基本面走势,持续关注国家政策、外部环境等对农业农村物流行业的影响。加强对相关市场及行业的分析研究,提升对行业规律性、趋势性和前瞻性的研判能力的同时,与客户交流行业市场信息,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防范信贷风险。四、加强对农发行“粮食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要坚持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信贷业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支持粮食领域大产业链、大循环进一步

28、畅通、提质增效上下大功夫,进一步强化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持力度,持续擦亮农发行“粮食银行”金字招牌。(一)强化党的领导,扛实服务粮食安全使命责任。粮食信贷业务有很强的政治性、人民性,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工作责任重、难度大,不能有任何闪失。各级行党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和落实粮棉油信贷业务,切实扛起推动粮食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第一责任,研究把握粮食信贷工作规律,完善粮食信贷政策,建立适应形势需要的产品矩阵,推动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决策流程合理设置,持续优化提升粮食信贷工作水平。要以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党中央有关粮食安全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提升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

29、化水平,确保监督有力、落实有效。要紧盯粮食购销领域信贷关键环节,深入查办以贷谋私、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并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完善粮食信贷领域相关制度规定,促进农发行“粮食银行”品牌建设提质增效。(二)强化考核督导,发挥“指挥棒”作用。与中长期业务相比,粮棉油信贷业务管理难度大、风险高,在社会影响、绩效考评等方面比较优势不明显,基层行谋划粮食信贷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仍有待提升。要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粮食安全决策部署重点纳入全行绩效考评,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要将粮棉油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专项纳入省级分行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履职不力、出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三)强化政策配套,形成服务粮食安全信贷工作合力。要加强对粮棉油信贷业务的政策体系建设,在利率政策、信贷政策、科技赋能、人才支撑等方面实行差异化优先支持,形成政策合力。要把粮食信贷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关键支撑,制定合理规划,有效提升粮食信贷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通过上下交流、跟班轮训、专业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执行政策到位的粮食信贷队伍。(责任编辑:许菡芬)642023.7 农业发展与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