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信客》结局留下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10152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客》结局留下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信客》结局留下的思考 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把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生命体验融合,创造出的篇章真正打动人心的奥秘,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因此,当得知《信客》一文被选入教材,真是兴奋了好一阵子。教次课前,我又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作品快速阅览一遍,仔细揣摩作品的内容,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之后又查阅有关课文的资料,认真做了自己认为比较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 由现代的邮电通讯事业导入到学生的阅读课文整体把握。由同学的自行疏理文字词语,到课文的讨论分析,都按着我的设计意图顺利完成。现在要分析结尾的内容了。很自然,年轻信客虽然后来辞去信客职业,但由于当年对工作的诚恳态度,对乡里人的贡献,所以,去世时有好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这是大家都会分析解决的问题。 我心里正暗自高兴,就在这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反驳到:“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信客后来当了老师,且是优秀教师,所以会有好多学生来参加老师的葬礼,和信客无关。再者,他还当了校长,至少还有好多人是来代年校长的,这么能说是针对信客而来得呢?”我当时没有料到这一点,很被动。但还是很快的调整了素心态,先肯定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然后和同学们重新讨论这个问题。 于是教室里人生鼎沸,你一言,他一语。最后有一个的同学认为正是由于信客当年的诚信,宽以待人的态度,所以才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才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校长,才有那么多的人参加葬礼。问题解决了,信客的精神得到了肯定。诚信,宽以待人的思想得到发扬。然而《信客》这一节课的教学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使我从新来审视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来从新看待我的学生:他们是逸一群活生生的,有着活跃思维和思想的新一代学生。作为教师不能成学生思维发展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