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关系调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003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关系调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关系调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关系调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项目名称:对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渗透急救知识与技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广西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课题(项目名称:自我认识分类偏差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行分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罗凌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急救医学、儿科学及相关的健康促进通讯作者:.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关系调查罗凌肖灿黄辛龙淑珍刘楠楠(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广西南宁)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之间的关系为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提升大学生急救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参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条设计大学生急救素养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

2、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将南宁高校 名大学生分为、组其中 组为本科非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 组为高职非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 组为高职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 组为高职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采用秩和检验与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学生获取急救知识途径分类、急救认知评分和急救素养评分 结果 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学校教育和科普视频 其中 组通过学校途径获取急救知识比例低于 组(.)和 组(.).的学生具有急救素养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性(.)其中 组学生素养率最高 组学生最低.学生具有积极的急救认知观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性(均 .)其中以 组学生最高 急救认知越积极急救素养越高(.)结论 大学生的积极认知观与急救素养有

3、正相关性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急救认知观帮助提升学生急救素养关键词 大学生认知观急救素养急救知识急救学校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见表.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所有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可分 种:第一种是“学校教育”和“科普视频”为最常见的获取途径分别占.和.第二种是“宣传栏或宣传手册”、“网络推文”和“公益广告”为常见的获取途径第三种是“他人告知”和“其他”为少见的获取途径 见表、图 取各组获取途径比例进行比较 组通过学校教育获取急救知识比例低于 组(.)和 组(.)各组通过科普视频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组通过宣传栏或宣传手册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低于 组(.)和 组(.)组低于 组(.)和 组(.)组通过网络推文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低于 组(.)和蛇 志 ()年第 卷第 期.组(.)略低于 组(.)组通过公益广告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低于 组(.)和 组(.)组低于 组(.)和 组(.)组通过他人告知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低于 组(.)组低于 组(.)和 组(.)组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低于 组(.)和 组(.)见表 表 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年龄(岁 )性别()男 女 民族()汉族 壮族 苗族 瑶族 其他少数民族 组.(.)(.)(.)(.)(.)(.)(.)组.(.)(.)(.)(

5、.)(.)(.)(.)组.(.)(.)(.)(.)(.)(.)(.)组.(.)(.)(.)(.)(.)(.)()值.值.表 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总体情况获取途径总数()百分率()学校教育.网络推文.科普视频.公益广告.宣传栏或手册.他人告知.其他.图 急救知识获取途径谱系图表 各组学生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比较()获取途径 组()组()组()组()值 值学校教育(.)(.)(.)(.).科普视频(.)(.)(.)(.).宣传栏或手册(.)(.)(.)(.).网络推文(.)(.)(.)(.).公益广告(.)(.)(.)(.).他人告知(.)(.)(.)(.).其他 (.)(.)(.)(.).注:与 组比较

6、.与 组比较.急救认知得分情况本 研 究 中 有.(/)学生急救认知得分 分具有积极的急救认知观见表 各组学生急救认知平均分均 分较为积极 但各组之间存在差异性(均.)其中 组学生急救认知平均分低于 组学生(.)和 组学生(.)组学生急救认知平均分高于 组(分具有急救素养.(/)的学生急救素养得分在蛇 志 ()年第 卷第 期.分具有部分急救素养 见表 各组学生的急救素养平均分存在明显差异(.)组学生平均分最高 组学生最低 组学生平均分分别高于 组(.)、组(.)及 组学生(.)组学生高于 组学生(.)见表 表 组学生急救认知观情况()组别例数消极中立积极 组()(.)(.)组()(.)(.)组

7、()(.)(.)组()(.)(.)表 组学生急救认知平均分比较组别例数 平均分(分 )值 值 组.组.组.组.注:与 组比较.与 组比较.表 组学生急救素养具备情况()组别例数不具备素养具有部分素养具有素养 组(.)(.)(.)组(.)(.)(.)组(.)(.)(.)组(.)(.)(.)表 组学生急救素养平均分比较组别例数 平均分(分 )值 值 组.组.组.组.注:与 组比较.与 组比较.急救认知与急救素养之间的相关性急救认知与急救素养之间存在相关性急救认知越积极急救素养越高(.)见图 在 组中急救认知与急救素养存在相关性(.)见图 图 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散点图 图 组急救认知观与急救素养散

8、点图 讨论.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情况通过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和科普视频是南宁高校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中科普视频是学生主动获取急救知识的方式 此外 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取急救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与专业有着密切相关性 组学生和 组学生更倾向学校教育和科普视频获取急救知识可能与这两组学生较蛇 志 ()年第 卷第 期.高的辩证思维与专业认可有关.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素养现状 经研究发现.的南宁高校大学生具有急救素养低于石珺怡等 分析的.和赵跃媛等 分析的.统计数据与南京、成都、广州、北京、西安的.、石河子的.急救素养率有较大差距高于武汉的.目前两种主流评价标准为达到 或 即认为具有急救素

9、养 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考虑与国内目前无统一问卷各研究者设计的问卷难易度与评价标准不一致有关 但.(.的学生具有急救素养、.的学生具有部分急救素养)的南宁高校学生储备了一定量急救知识的结果还是较令人满意 从本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层次、专业及年级不同急救素养水平也不相同以 组学生的急救素养率最高、组学生次之、组学生最低 其中 组学生具有较高的急救素养率这考虑与其专业和年级有很大相关性 虽然并未开始学习急救医学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学习后有了一定的医学基础有机会接触和掌握更多急救知识故急救素养较高与李科武等的结论一致 提示如果能对这一群体学生进行专项教育或可使他们成为健康促进的宣传主体之一 组与

10、组学生的急救素养有差距与杜国平等的结论相同考虑与学生个人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独立思维特点有关 提示高职非医学专业学生是急救素养提升的主要对象.南宁高校大学生急救认知观对急救素养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有积极的急救认知观与周娜的研究结果一致 医学专业学生比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认知更积极这是由专业特点决定的在专业选择、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医学生已明确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建立了职业荣誉感和价值感因此明白急救的积极意义愿意学习知识与技能并愿意向他人分享作为“第一目击者”对他人施救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知医学专业大一学生的积极急救认知率比大二学生稍高与范伟超等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同这可能与大二学生在

11、学习中更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或因课业繁重出现倦怠有关 非医学专业学生则可能存在更多其他方面的顾虑如知识与技能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施救是否专业、是否承担责任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认知 这些均提示在培训时可让学生了解民法典的急救免责内容打消其顾虑增强实施急救的自信心 另外本科非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急救认知比高职非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高这可能与自我效能感有关其可对个体选择、坚持、思维与行为产生影响成败经验是影响这一效能的主要原因显然本科学生成功经验多于高职学生本研究经过分析得出了积极认知越高学生的急救素养越高的结论 排除专业和教育层次可能影响急救素养分数后在 组学生中仍表现出积极认知观与急救素养的相关性

12、 说明当学生个体形成了积极认知观后会主动去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是提高急救素养的影响因素 提示构建积极认知观是提升学生急救素养的手段之一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时可以利用“知信行”模式让其知晓急救的意义.提高学生积极认知和急救素养的方法本次研究发现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和科普视频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的优点是提高学生积极认知和急救素养的首选方法 学校教育是由教师主导 可以构建 游戏、现场模拟等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推进科普视频成为了健康科普的新媒体形式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 但部分科普视频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这可能影响学生获取正确的急救知识 而

13、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的宣传主体明确具有公信和权威的形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并结合同伴教育向学生推出系列急救科普视频以达到提高认知与素养的目的 除以上两种途径外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仍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 有研究发现学生在某些急救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如癫痫发作的处置仅有.的学生答案正确而.的学生选择了“在患者口中放入毛巾等防止舌咬伤”的错误答案又如溺水救治高达.的学生选择了包括“控水”在内的错误答案 这说明一些错误的施救方法已根深蒂固因此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应开展具有针对性内容的急救教育以期扭转错误观念真正提高学生的急救素养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积极认知观与急救素养有正相关性急救教

14、育试点学校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层次、年级、专业采用不同方式提升学生的急救认知观并针对急救薄弱环节进行培训以提高学生的急救素养 但由于没有关于急救素养测评的全国统一标准各调查问卷存在较大差异下一步可研究编制急救素养快速测评量表为客观评价急救素养提供蛇 志 ()年第 卷第 期.依据 总之通过教育可提高学生的急救积极认知观有助于提升学生急救素养这应引起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的重视助力培养愿意救助、敢于救助、善于救助的高校人才参考文献 孙延波李慧沈世闯等.年辽宁省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分析.中国健康教育():.叶仪芳李小宁曲晨等.江苏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趋势分析.中国公共卫生():.健康中国行动推

15、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年).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季玟希.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 以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湖北招生考试():.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年版).中国健康教育():.石珺怡车晓玉刘菊芬.年中国高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分析.中国健康教育():.赵跃媛张耀匀白雪等.中国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 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景文展黄紫玥刘清悦等.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蒋爱民师昕陈苗苗等.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安全认知能力和急救自救能力分

16、析.农垦医学():.邹敏张振业.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李科武王艳婷朱庆等.海口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海南医学():.明辉牟劲松张淑君.长沙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有序 回归分析.实用预防医学():.杜国平张素琴金丹等.江苏籍大一新生 年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陈青杨汪宏莉卢恒等.中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科技资讯():.答英娟张婷徐苗等.上海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周娜张懿周裕婧等.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信、行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卫生职业教育():.:.范伟超杨浩烨张琰.深圳市大学生急救素养现状调查.全科护理():.杨桂涛钟雁玲陈彦潼等.基于自我认知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阶段性比较研究.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赵淑媛陈志坚.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积极学业情绪和成就目标定向的中介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蛇 志 ()年第 卷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