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手册.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000098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手册1单选题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稀盐酸B读取液体体积C气体的验满D处理废弃药品答案:B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要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能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气体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2、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安排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修剪盆栽B制作木

2、雕C烧制瓷器D整理桌椅答案:CA、修剪盆栽,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制作木雕,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烧制瓷器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整理桌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3、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AA、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3、为:50g10%=5g,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应放在左盘上进行称量,且氯化钠固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应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不符合题意;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4、下列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量筒C锥形瓶D燃烧匙答案:B烧杯、锥形瓶、燃烧匙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但是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选B。5、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

4、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雪花”飞舞B升奥运五环旗C点燃奥运圣火D放飞和平鸽答案:CA、“雪花”飞舞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升奥运五环旗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点燃奥运圣火,物质燃烧会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放飞和平鸽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6、小语利用蜡烛进行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C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先变黑D蜡烛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其成分为水蒸气答案:DA、蜡烛浮在水

5、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没有溶于水,说明蜡烛难溶于水,选项正确;B、蜡烛燃烧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选项正确;C、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先变黑,因为外焰温度最高,选项正确;D、蜡烛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其成分为石蜡固体,选项错误;故选:D。7、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D蒸发皿答案:BA、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A不正确;B、是试管夹,故B正确;C、是细口瓶,不是滴瓶,故C不正确;D、是研钵,不是蒸发皿,故D不正确。故选B。8、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具有可燃性B易挥发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答案:A

6、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9、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

7、着火点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B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得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不符合题意。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因为火柴的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错误,符合题意。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而物体的燃烧条件需要氧气的支持,隔绝空气可以使物体与氧气隔绝从而使可燃物灭火。D、可燃物燃烧的现象取决于:1、氧气的浓度,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将酒精灯灯芯拨得松散

8、些,实际上就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正确。故选B。10、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B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内焰预热再进行加热D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答案:DA.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只需盖灭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2mL,此选项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

9、左盘偏转,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已经超过12g,要减少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此选项错误;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外焰预热再进行加热,此选项错误;D.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此选项正确。故选D。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答案:C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如用于食品的防腐,故选项说法正

10、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故选项说法正确;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而不是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故选项说法错误;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辰溪酸萝卜B溆浦枕头粽C新晃风干牛肉D靖州杨梅酿制酒答案:BA、酸萝卜的腌制过程中生成酸性的新物质,化学变化;B、枕头粽的制作过程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风干牛

11、肉的熏制、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D、杨梅酿制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化学变化;故选B。1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煮楻足火B斩竹槌洗C日晒成干D覆帘压纸答案:AA、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14、“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能支持燃

12、烧B不易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略大D无色气体答案:A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A、能支持物质的燃烧,属于助燃性,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B、不易溶于水,属于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C、密度比空气大,属于密度,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D、无色气体属于颜色、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15、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

13、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B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稀有气体。故选B。小提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多选题16、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C熄灭蜡烛后,冒白雾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B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内焰火焰最明亮,故选项说法正确;B、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

14、先炭化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C、熄灭蜡烛后,冒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D、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B。17、下列不能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是()ABCD答案:ABA、不能确定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因为装置不在密闭状态下,若在右侧导管处加一个止水夹即可,故错误;B、瓶可以检验气密性,瓶若再加一个注射器则可以进行气密性的检验,故错误;C、通过加热空气的方法来构建压强差检验气密性,故正确;D、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正确。故选AB。小提

15、示: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18、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燃烧匙答案:BD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具有受热面积小的特征,所以是试管和燃烧匙。量筒为量取体积的容器,不能用于加热;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选:BD。19、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加锌粒反应D称量氯化钠固体答案:AD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

16、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正确;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起火灾,故B错;向试管内加锌粒时,要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然后再向试管内倾倒液体药品,故C错;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称量氯化钠时,要在左右两盘上放相等质量的纸,故D正确;故选AD小提示:注意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不可以用酒精灯引燃;向试管中放固体药品时,不可以直接投入直立的试管中,否则容易将试管底部打破.20、按下列的实验方法能达到要求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25.31gB用100mL量筒可量取98mL水C用10mL的量筒量取8.5mL水D用100mL的量筒量取8.5mL水答案

17、:BCA、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所以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取食盐25.31g,故A错;B、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可以用100mL量筒量取98mL水,故B正确;C、10mL的量筒的最小刻度是0.1mL,所以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8.5mL水,故C正确;D、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应该用10mL的量筒量取8.5mL水,故D错。故选BC。21、下列点燃或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ABCD答案:ACA、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C、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操作

18、正确,符合题意;D、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故选AC。22、下列实验操作不对的是()A滴加液体B添加酒精C加热液体D量取9.5mL液体答案:BD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做到垂直悬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故错误。符合题意;C、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量取9.5mL的液体应该用10mL的量筒,不能用100mL的量筒,误差太大,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D。小提示:选用量筒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23、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放鞭炮B石蜡燃烧C自行车

19、轮胎在烈日下爆裂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CDA、放鞭炮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变化;C、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是气体的热胀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故选CD。24、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的底部C用手指蘸取实验室中所用的食盐,品尝其味道D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答案:ACA、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指定的容器中,不可放回原瓶,故A错误;B、从节约考虑,在无用量说

20、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是盖满试管的底部,故B正确;C、根据实验中的“三不”原则可知,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C错误;D、为防止污染药品,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故D正确。故选AC。2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为避免浪费,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直接用手拿答案:AB分析: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B、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C、实验室做实验剩余的药品,也要“三不”:不拿出实验室,不拿随意丢弃,不能放回原瓶;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

21、断。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故A不正确;B.酒精在实验桌上着火,可以用湿抹布扑灭,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B正确;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故C不正确;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不能用用手直接取用,故D不正确。故选AB。填空题26、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题目后面。(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_。(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_。(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

22、析出晶体的瓷器是_。(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答案:AECFGDBH(1)试管夹的用途是加持试管;(2)广口瓶是贮存固体用的,口相对较大,取用药品方便;(3)锥形瓶的用途是做反应容器,可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4)试管刷是在试管不易清洗时,帮助刷试管的;(5)坩埚钳用来夹持受热后的坩埚,也可夹持金属用来做燃烧实验;(6)燃烧匙是做燃烧实验时盛固体粉末用的反应容器;(7)蒸发皿是用来蒸发溶液,使溶质结晶的;(8)石棉网主要用途是给底部面积大的容器加热时防止受热不均的,也可放或接热的物质。27、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1)

23、“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填序号)。答案:(1)提出问题(2)获得结论(3)猜想与假设(4)收集证据、进行实验(5)反思评价(6)(1)(3)(4)(2)(5)分析:(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

24、一定有水蒸气”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通过实验,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环节;(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6)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一般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故先后顺序为:(1)(3)(4)(2)(5)。28、化学性质物质_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稳

25、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答案: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2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按要求填空:(1)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主要用途:供给呼吸,用于_等;支持燃烧,用于_等方面。(2)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主要用途:制_和_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_;液氮在医疗上可用于_等。(3)稀有气体:无色、无味、性质不活泼。主要用途:制成多种用途的_;_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答案:潜水、登山燃料的燃烧硝酸氮肥保护气冷冻麻醉下做手术电光源液氦(1)

26、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因此可以用于缺氧的状态下,如潜水、登山;氧气是燃烧三要素之一,所以可以用于燃料的燃烧;(2)氮气中含有氮元素,是生产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参与反应,所以可以用于保护气;液氮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可以用于冷冻麻醉下做手术;(3)不同稀有气体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使光发出不同的颜色,因此可用作电光源;液态氦气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可以制造低温环境。30、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钢铁生锈;电灯发光;冰雪融化;煤气燃烧;铜器上出现铜绿;镁能燃烧;氯化铜是黑色粉末。答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铜器上出现铜绿过程中有新物质碱式碳酸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镁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氯化铜是黑色粉末,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1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