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6)班 林杏兰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故事,了解神笔(课前准备)1、同学们请听马良的神笔播放故事师: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师问,生答想)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这不,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可是真能有一支这样的神笔吗?不能,没有对了,所以今天学习的课文题目
2、是:假如。一起板书:23、假如2、自由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8页根据林老师的要求,认真自由的朗读课文。3、复习词语。(同桌一起开火车读齐读)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注意听要求,同桌一起开火车,哪个词语的屁股扭动你就读哪个,注意看哟!4、指导书写,重点提示:良、食师:红色字体“食”是这节课要会写的字,这课会写的字哪个跟它长的像,出示“良”,“食”卡片,指导书写。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二、创设情境,引入课文1.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小朋友的心愿里。请看(师出示课件并神情讲述)窗前的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树上的小鸟又冷又饿
3、,不住地哭泣;不幸的西西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生:这些情景让我感觉到(心痛,心酸,可怜,期待)三、课文学习(前三节学习顺序根据学生回答灵活安排)(一)学习第一节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师读)(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生接)2.这缩着身子,叹息是怎么样的。学生体验:我们来做小树。“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全体起立,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在寒冷的北风里),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 3.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你
4、现在最需要什么?” (阳光、温暖、关心、帮助)师:这位小女孩把世界最温暖的东西送给了小树,是什么(太阳)板书:太阳 。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 (舒服、暖和)全体坐下4、小女孩希望小树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生接:快活地成长。5、看到小树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女孩的心里(很开心),我们的心里也很(开心)。让我们开心快乐地自由地读读小女孩和我们的美好心愿。(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小树,你感觉到了什么?生1读师:小树,你感觉到了什么?生2读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小朋友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二)学习第二节 1.还有谁需要帮助?为什么? (指名说:因为小鸟
5、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所以我们要去帮助它。)2.师:小鸟们在等待着鸟妈妈从(生接:遥远的地方回来)给她们带好吃的(生接:好吃的谷粒)。3.善良的小女孩要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板书: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 )4.同桌接读男女生接读 指名读生1读 师:大家感受到他对小鸟的关心了吗?齐读第二节(三)学习第三节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跟我们不一样的小朋友。1.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和痛苦吗? (要去找食不能去。上学校,脚不方便,不能去。要想逛公园,坐上轮椅会摔跤。)2.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什么? 师:失去双腿的西西只能生:只坐在屋里望
6、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师:假如我有一双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全体:他再也不会板书:双腿。3.学生自由读个别读4.师:西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福的,因为有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他。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球场上踢球。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5、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省略号)(出示课件最后一小节)6.是呀,小女孩的愿望还有很多很多,可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用了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如马良一样金子般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让我们齐读
7、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的美好愿望。五、拓展想象,释放情感1、师: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指名回答)师:这世上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请看(出示课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图片:熊猫、森林、污水、盲童、车祸)2.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内容说,更可以自由想象说,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愿望尤其加以肯定、赞赏。3、师抽查。七、作业布置1.有滋有味地背诵诗歌。八、板书设计 小树 太阳假如神笔 小鸟 谷粒 帮助人 西西 双腿教学反思: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作为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应让学生“不求甚解”,不能围绕内容过多地死抠,这样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比较好的理解诗歌呢?只能让学生读,读通读顺、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让学生多读,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竞争读、对比读、背诵。通过朗读理解诗歌的含义,品出诗歌的韵味,体验诗歌的情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