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99964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ENGLISH SQUAREENGLISH SQUARE Tel:027-8715 8992摘要 中国日报 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其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对于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奈达功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中国特色词汇特征的基础上,剖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的应用原则,对 中国日报 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 中国日报 运用直译、直译加注释、意译、意译加注释以及音译等翻译方法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实践的结论。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研究;中国日报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167(2023)24-0018-04奈达

2、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 黄浩收稿日期:2023-04-27作者简介:黄浩,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对外交流。近年来,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构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中国特色词汇逐渐被世界人民所熟知,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日报英文版的分析,探讨其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翻译方法论的有益借鉴。1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介绍

3、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在他的翻译实践中,他发展了原有的翻译理论,创立了自己的翻译理论,为后来者所研究,并最终成为翻译经典之一。“他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的两部主要作品中得到了具体体现:翻译科学探索和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Munday,2010)。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理论摒弃了原有的“文本中心论”的思想,以目标语言(即译文)读者为关注点,重视译文读者的需求与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翻译界对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问题(倪万辉 等,2004)。奈达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功能对等。奈达指出,“翻译就是在译文中再现与源语

4、言信息最接近的、最自然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对等,其次是风格对等”(Nida,1969)。功能对等是指在语言功能方面,而不是在语言形式方面,实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等(叶子南,2013)。埃德温根茨勒提到,“奈达的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上,即原文的信息不仅可以确定,而且可以翻译,以便其接收与原文接受者感知到的相同”(Gentzler,2004)。这句话强调,源语言的内容不仅可以确定,而且可以翻译成目标语言,以便目标语言读者理解的意思与源语言读者的意思一致。由此可见,奈达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原意的准确传达,其次是源语言的句法结构。2 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中华文化五千年,受地域、人文等因素影响,中华

5、文化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葛传椝于1980年最早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他强调:“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葛传椝,18英语广场2023年08月(总第240期)1980)由此,中国特色词汇最早被提出,其独特性、文化内涵丰富和难以直译等特点也逐渐被研究。2.1 独特性中国特色词汇,顾名思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反映的是由中国的地域、人文和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体现中国特征的词汇,包含事务、事情本身、情感、观点等。其独特性一方面表现在这类词汇只根植于中国大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其产生的特定背景,另一方面表现在中国特色词汇不存在于西方文化的其他语言中。

6、例如,中国当前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词只在中国使用,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实际情况,具有独特性。再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都是有中国特色的词语。翻译这些特殊的单词和句子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独特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2.2 文化内涵丰富中国特色词汇就其本质来看,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特色词汇嵌入了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神圣和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猛和邪恶的象征;中国人倾向于将“红色”视为“喜庆”的象征,而西方文化则认为它是“血液”的表现。再以红楼梦为例,当刘姥姥进入大观园时,她说“

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许多译者会在无意中使用“God”这个词对“天”进行翻译,但这会让读者误以为刘姥姥是基督教的忠实信徒,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了解源语言的文化特征,否则译者很难进行准确、流畅的翻译。2.3 难以与英文词汇完全对等表达中文到英文的翻译过程强调翻译的准确性与连贯性,也可以理解为翻译的“对等”。在进行词汇与句子翻译时,译者往往会到目标语言中寻找相似甚至相同的表达,但是由于人文社会的差异性,各国之间的文化都不尽相同,故而难以找出一一对应的、高度相似的词汇。中国特色词汇因其独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关词汇与之相对应,或许有些能找到“对等语”,但

8、又因文化内涵、意义表达的不同而不完全“对等”,如肉夹馍、旗袍、元宝等,所以在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时,需要注重翻译策略的使用,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的应用原则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需注意其在翻译中的应用原则。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中国特色词汇特点,我们在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时需要注重准确传达出原文的含义,保留源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特征。3.1 准确传达原文含义1969年,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明确提出了“功能对等”的含义:如果目标读者对目标文本的反应与原读者相同,那么这种翻译能力可以被视为动态对等。源语言信息的最

9、自然对等是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翻译的目的是将源语言转换为目标语言,以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像源语言的读者一样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故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是翻译的基础和关键。然而,现如今有许多的翻译作品本末倒置,它们不注重原文含义的传达,反而更注重对华丽辞藻的追求。回顾中国的翻译史,著名的翻译大家总是把忠于原文放在首位。如严复提出,“翻译有三个困难;第一,必须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这称为信;第二,翻译应该标准化、流畅和易于理解,即所谓的达;第三,我们应该注意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风格,并且注意译文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即所谓的雅。”在翻译中,如若译文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不能忠于原文,与翻译的初衷相悖

10、,何谈“达”和“雅”。严复始终把忠实于原文作为翻译实践的最重要方面。19ENGLISH SQUAREENGLISH SQUARE Tel:027-8715 89923.2 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征翻译的功能除了传达信息外,在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义对等和功能对等,而不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目标语言的读者会误解源语言的许多文化特征(衡孝军,2003)。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征,并考虑源语言的语境。这不仅尊重了原著的作者,还丰富了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见解。译文和读者的母语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差异”不是为了保留“不可理解的

11、”东西,而是为了让读者理解“差异”及其含义,同时真实地保留不同的部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彼此交流学习,而不是封闭自己,拒绝文化碰撞。4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的策略中国日报是中国的全国性英文日报,报道重大的国内事件,包括政治外交事件以及重大国内政策决策。中国日报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重要的地位决定着它的各种表述必须高度精确,恰当合适。中国日报的翻译一直在追求完美,每一篇英语文章都巧妙地运用了各种翻译策略,在准确翻译出原文意思的同时也保留了我国的文化特色,避免翻译中出现常见的问题。中国日报英文表达的专业性和技巧性蕴含着诸多翻译的方法与技巧,通过

12、中英文表述对照,深入分析其翻译方法,为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4.1 直译和带注释的直译直译是一种将源语言的表层内容直接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单词对单词的翻译。在这个过程中,源语言的意义得到了准确地传达,同时保留了源语言的文化特征。直译是翻译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例1:“七一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党员。译:The July 1 medal is awarded to CPCmembers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the development of soc

13、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这句话包含了几个独特的中国谚语。“七一”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于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建党节。发布七一勋章是鼓励党员积极作为,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适用于中国,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有表述。将“七一勋章”直译为“the July 1 medal”,“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译为“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这样的直译方式是处理这类缺乏既定词汇的最佳方式。对于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单词,直译可

14、以使读者清楚地理解其含义。然而,对于某些只存在于特定情况下的特色表述,除了直译外,还应在直译后添加注释,以达到翻译的准确性。例2:我们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译:We made decisive progress in the threecritical battles against poverty,pollution and po-tential risk,achieving major targets and tasks asplanned.我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提出要做好三大攻坚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这个三大攻坚战(three c

15、ritical battles)只存在于中国,所以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然而,对于国外的读者来说,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情况,自然不了解三大攻坚战具体包括哪些。因此,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在直译后添加注释,以解释贫困、污染和潜在风险这三场攻坚战的具体内容。4.2 意译和带注释的意译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译可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但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特殊的语言,如谚语和俚语。此时,逐字翻译20英语广场2023年08月(总第240期)已无法表达单词和句子的内在含义,因此需要意译。例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译:improve party conduct,build a clean

16、government“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句话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政治报告中,使用频率较高。首先,我们尝试使用直译法对“党风”和“廉政”进行英译,“党”和“风”,“廉”和“政”,很明显英译后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意不符,所以直译对于这句话是不适用的。我们试着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将党风与家风进行类比,家风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建设,家庭的风气,所以党风我们可以理解为政党的建设,用“partyconduct”进行表达。而“廉政”指的是干净的政务,两袖清风的官员,故我们可以将廉政译为“clean government”。意译可以很好地将一些抽象名词或特定语境中的单词和句子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但有时意译不能完全

17、将源语言的文章意思充分表达。中国特色词汇的特殊性更是要求以高度精确的术语传达出原意。例4:坚持“四早”译:ensure early detection,reporting,quar-antine,and treatment of cases在对源语言进行翻译前需充分理解翻译对象的含义,“四早”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所提出的专有名词,我们难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所以我们必须从这个词的内涵着手,四早具体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故在对此句中文进行英译时,需充分考虑术语的深刻含义,使用意译加注释的方式准确阐述出“四早”的含义。4.3 音译从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以来,音译词便一直

18、流传。在文化交流中,外语音译成汉语和汉语音译成外语更为常见。目前,汉语和英语之间有更多的音译词。例如高考(GaoKao)、功 夫(Kungfu)和 胡 同(Hutong)等词经常出现在中国日报的报道中。中国日报中的大多数汉语拼音词都被作为外来词收录在英语词典中。这些音译词对外国人来说很熟悉,因此可以直接用于翻译,无须太多解释。5 结语“翻译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手艺,任何领域的工匠都可能对某一特定技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持有不同意见”(Pinkham,2000)。通过对中国日报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译文都无法与中国日报的英文表述相媲美,它们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中国特色词

19、汇的翻译中,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包括意义、观点、立场、文化的转变等。因此,在当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我们需不断学习,克服翻译中的难题,为我国的文化对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参考文献1GENTZLER 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2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

20、tion Press,2010.3NIDA E 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69.4PINKHAM J.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2000.5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中国翻译,1980(2):1-8.6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中国翻译,2003(4):25-27.7倪万辉,杨寅.从翻译的文化本质看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之实用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34-36.8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特约编辑:徐永丽)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