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键入文字]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学习目标】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
1、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2、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知识建构】
【知识清单】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经济:一战期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进一步发展;
(2)政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________________制度;
(3)思想:
①辛亥革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思想等到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掀起一股__________________的逆流。
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
(1)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
(1)冲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们的思想得到__________。
(2)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洗礼。
(3)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
(1)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迅速发展。
(2)国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2)建立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课堂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2.《中国简史》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四者都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3.右图为杨清馨在1920年创作的一幅漫画《靠不住的人》,画面中的女人孤独无依地靠着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在风起云涌的世界进步潮流下,石柱正摇摇欲坠,这反映了封建正统思想已经动摇。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运动的影响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启蒙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新三民主义
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二、非选择题
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课后巩固训练】
1.(09年上海历史)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2.(09年全国卷Ⅰ文综)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3.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4.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其主要目的是(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打破封建束缚
C、学习西方文化 D、进行文化革命
5.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A、反对尊孔复古 B、继续反封建 C、主张民主共和 D、向西方学习
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主要思想主张。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同点。
(2)分析甲图、丙图、丁图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参考答案
【课堂强化训练】
1-6 DBCCBA
7.(1):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尊孔复古”逆流;
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文艺复兴
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课后巩固训练】
1-5 CBABD
6.答案:(1)甲:师夷长技以制夷;乙: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丁:民主与科学思想;共同点:向西方学习。
(2)甲: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丙: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或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