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施工技术交底大全1.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9579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77 大小: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技术交底大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施工技术交底大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施工技术交底大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施工技术交底大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施工技术交底大全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户外热缩终端头制作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户外热缩终端头制作。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用设备及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明。 2.1.2 主要材料: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应力管、编织铜线、填充胶、密封胶带、密封管、相色管、防雨裙。辅助材料:接线端子、焊锡、清洁剂、砂布、白布、汽油、焊油。 2.2 主要机具: 喷灯、压接钳、钢卷尺、钢锯、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大瓷盘。 2.3 作业条件: 2.3.1 有较宽敞的操作场地,施工现场干净,

2、并备有220V交流电源。 2.3.2 作业场所环境温度在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雾、风天气中施工。 2.3.3 高空作业(电杆上)应搭好平台,在施工部位上方搭好帐篷,防止灰尘侵入(室外)。 2.3.4 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高压开关)、电缆均安装完毕,电缆绝缘合格。3 操作工艺 厂家有操作工艺可按厂家操作工艺进行。无工艺说明时,可按以下制作程序进行。要求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3.1 工艺流程:绝缘检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焊接地线包绕填充、固定三叉手套剥铜屏蔽层和半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端子固定相色密封管送电运行验收固定绝缘管固定防雨裙固定密封管固

3、定相色管送电运行验收 3.2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按操作顺序摆放在大瓷盘中。 3.3 电缆的绝缘摇测:将电缆两端封头打开,用2500V摇表、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3.4 剥除电缆护层(图2-23):图2-23图2-24图2-25 3.4.1 剥外护层:用卡子将电缆垂直固定。从电缆端头量取750mm(户内头量取550mm),剥去外护套。 3.4.2 剥铠装:从外护层断口量取30mm铠装,用铅丝绑后,其余剥去。 3.4.3 剥内垫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垫层,其余剥去。然后,摘去填充物,分开芯线。 3.5 焊接地线(图2-24): 用编织铜

4、线作电缆钢带及屏蔽引出接地线。先将编织线拆开分成三份,重新编织分别绕各相,用电烙铁、焊锡焊接在屏蔽铜带上。用砂布打光钢带焊接区,用钢丝绑扎后和钢铠焊牢。在密封处的地给用锡填满编织线,形成防潮段。 3.6 包绕填充胶,固定三叉手套(图2-25): 3.6.1 包绕填充胶:用电缆填充胶填充并包绕三芯分支处。使其外观成橄榄状。绕包密封胶带时,先清洁电缆护套表面和电缆芯线。密封胶带的绕包最大直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约15mm,将地线包在其中。 3.6.2 固定三叉手套:将手套套入三叉根部。然后,用喷灯加热收缩固定。加热时,从手套的根部依次向两端收缩固定。 3.6.3 热缩材料加热收缩时应注意: 3.6.3.

5、1 加热收缩温度为110120。 3.6.3.2 调节喷灯火焰其呈黄色柔和火焰,谨防高温蓝色火焰,以避免烧伤热收缩材料。 3.6.3.3 开始加热材料时,火焰要慢慢接近材料,在材料周围移动,均匀加热,并保持火焰朝着前进(收缩)方向预热材料。 3.6.3.4 火焰应螺旋状前进,保证管子沿周围方向充分均匀收缩。 3.7 剥铜屏蔽层和半导电层:由手套指端量取55mm铜屏蔽层,其余剥去。从铜屏蔽层端量取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去。 3.8 制作应力锥。用酒精将电缆芯线擦试干净后按图2-26的要求进行操作。图2-26图2-27 3.9 固定应力管:用清洁剂清理铜屏蔽层、半导电层、绝缘表面,确保表面无碳迹

6、。然后,三相分别套入应力管,搭接铜屏蔽层20mm,从应力管下端开始向上加热收缩固定。 3.10 压接端子:先确定引线长度,按端子孔深加5mm,剥除线芯绝缘,端都削成铅笔头状。压接端子,清洁表面,用填充胶填充端子与绝缘之间的间隙及接线端子上的压坑,并搭接绝缘展和端子各10mm,使其平滑。 3.11 固定绝缘管:清洁绝缘管,应力管和指套表面后,套入绝缘管至三叉根部(管上端超出填充胶10mm)。由根部起加热固定。 3.12 固定相色密封管:将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接管部位,先预热端子,由上端起加热固定。户内电缆头制作完毕。 3.13 固定防雨裙(图2-27): 3.13.1 固定三孔防雨裙:将三孔防雨裙

7、按图尺寸套入。然后,加热颈部固定。 3.13.2 固定单孔防雨裙。按图尺寸套入单孔防雨裙,加热颈部固定。 3.14 固定密封管:将密封管套在端子接管部位,先预热端子,由上端起加热固定。 3.15 固定相色管:将相色管分别套在密封管上,加热固定。户外头制作完毕。 3.16 送电运行验收: 3.16.1 试验。电缆头制作完毕后,按要求由试验部门作试验。 3.16.2 验收。试验合格后,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试验报告和运行记录等技术文件。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电缆头封闭严密,填料饱满,无气泡、无裂纹;芯

8、线连接紧密。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1.2 电缆头的半导体带、屏蔽带包缠不超越应力锥中间最大处,锥体度匀称,表面光滑。 4.1.3 电缆头安装、固定牢靠,相序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试验记录。 4.2 基本项目: 电缆头外型美观、光滑、无皱折,并有光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 成品保护 5.1 设备材料清点后,按顺序摆放在瓷盘中,用白布盖上,防止杂物进入。 5.2 电缆头制作完毕后,通知试验部门尽快试验。试验合格后,安装固定。随后与变压器、高压开关连接,送电运行。暂时不能送电或者有其它作业时,对电缆头加以防护,防止砸、碰电缆头。6 应注意

9、的质量问题 6.1 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6.2 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表2-8)。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表2-8序号常出现的质量问题防 治 措 施1做试验时泄漏电流过大2清洁芯线绝缘表面三叉手套、绝缘管加热收缩局部烧伤或无光泽,调整加热火焰为呈黄色。加热火焰不能停留在一个位置3热缩管加热收缩时出现气泡 按一定方向转圈,不停进行加热收缩4绝缘管端部加热收缩时,出现开裂 切割绝缘管时,端面要平整7 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 产品合格证。 7.2 设备材料检验记录。 7.3 电缆试验报告单。 7.4 自互检记录。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10、。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热缩中间接头制作。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主要材料: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1.2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等。 2.2 主要机具: 喷灯、压接钳、钢卷尺、钢锯、电铬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大瓷盘。 2.3 作业条件: 2.3.1 电缆敷设完毕,绝缘电阻测试合格。 2.3.2 作业场所环境温度0以上,相对湿度7

11、0%以下,严禁在雨、雾、风天气中施工。 2.3.3 施工现场要干净、宽敞、光线充足。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交流电源。 2.3.4 室外施工时,应搭设临时帐篷。3 操作工艺 厂家有操作工艺可按厂家操作工艺进行。无工艺说明时,可按以下制作程序进行: 3.1 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除铜屏蔽及半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送电运行验收 3.2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 3.3 剥除电缆护层(图2-28): 3.3.1 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两根电缆端部的两米处内分别调直、擦

12、干净、重叠200mm,在中部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 3.3.2 剥外护层及铠装:从中心标线开始在两根电缆上分别量取800mm、500mm,剥除外护层;距断口50mm的铠装上用钢丝绑扎三圈或用铠装带卡好,用钢锯沿铜丝绑扎处或卡子边缘锯一环形痕,深度为钢带厚度1/2,再用改锥将钢带尖撬起,然后用克丝钳夹紧将钢带剥除。 图2-28 3.3.3 剥内护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护层,其余内护层剥除,并摘除填充物。 3.3.4 锯芯线:对正芯线,在中心点处锯断。 3.4 剥除屏蔽层及半导电层(图2-29):自中心点向两端芯线各量300mm剥除屏蔽层,从屏蔽层断口各量取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除。彻

13、底清除绝缘体表面的半导质。 图2-29 3.5 固定应力管(图2-30):在中心两侧的各相上套入应力管,搭盖铜屏蔽层20mm,加热收缩固定。套入管材(见图2-30),在电缆护层被剥除较长一边套入密封套、护套筒;护层被剥除较短一边套入密封套;每相芯线上套入内、外绝缘管、半导电管、铜网。 图2-30 加热收缩固定热缩材料时,应注意: 3.5.1 加热收缩温度为110120。因此,调节喷灯火焰呈黄色柔和火焰,谨防高温蓝色火焰,以避免烧伤热收缩材料。 3.5.2 开始加热材料时,火焰要慢慢接近材料,在材料周围移动,均匀加热,并保持火焰朝着前进(收缩)方向预热材料。 3.5.3 火焰应螺旋状前进,保证绝

14、缘管沿周围方向充分均匀收缩。 3.6 压接连接管:在芯线端部量取二分之一连接管长度加5mm切除线芯绝缘体,由线芯绝缘断口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的锥体,压接连接管。 3.7 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在连接管上用细砂布除掉管子棱角和毛刺并擦干净。然后,在连接管上包半导电带,并与两端半导层搭接。在两端的锥体之间包绕填充胶厚度不小于3mm。 3.8 固定绝缘管: 3.8.1 固定内绝缘管:将三根内绝缘管从电缆端拉出分别套在两端应力管之间,由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加热火焰向收缩方向。 3.8.2 固定外绝缘管:将外绝缘管套在内绝缘管的中心位置上。由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 3.8.3 固定半导

15、电管:依次将两根半导电管套在绝缘管上,两端搭盖钢屏蔽层各50mm,再由两端向中间加热收缩固定。 3.9 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图2-31)。从电缆一端芯线分别拉出屏蔽网,连接两端铜屏蔽层,端部用铜丝绑扎,用锡焊焊牢。用地线旋绕扎紧芯线,两端在铠装上用铜丝绑扎焊牢,并在两侧屏蔽层上焊牢。 图2-31 3.10 固定护套(见图2-32)。 图2-32 将两瓣的铁皮护套对扣联接,用铅丝在两端扎紧,用锉刀去掉铁皮毛刺。套上护套筒,电缆两端将密封套套在护套头上,两端各搭盖护套筒和电缆外护套各100mm,加热收缩固定。 3.11 送电运行验收: 3.11.1 电缆中间头制作完毕后,按要求由试验部门做试验。 3

16、.11.2 验收:试验合格后,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电缆中间接头封闭严密,填料饱满,无气泡、无裂纹,芯线连接紧密。 4.1.2 电缆头耐压试验、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及检查试验记录。 4.2 基本项目: 电缆中间头外型美观、光滑、无皱折,有光泽,并能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结构轮廓。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5 成品保护 5.1 设备开箱后,将材料按顺序摆放在瓷盘中,并用白布盖上,防止杂物进入。 5.2 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完毕后

17、,立即安装固定,送电运行。暂时不能送电或有其它作业时,对电缆头加木箱给予保护,防止砸、碰。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6.2 电缆中间头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2-9)。 常发生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表2-9序号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防 治 措 施1 做试验泄漏电流过大 清洁芯线绝缘表面2 绝缘管加热收缩时局部烧伤或无光泽 调整加热火焰呈黄色,加热火焰不能停留在一位置 按一定方向转圈,不停进行加热收缩,切割绝缘管 端面要平整7 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 产品合格证。 7.2 设备材料检验记录。 7.3 电缆试验报告单。 7.4 自互

18、检记录。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10(6)KV油纸绝缘电缆户内型终端头制作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10(6)kV电纸绝缘电缆户内终端头制作。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电缆终端头应用定型产品,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表2-2、表2-3)。 2.1.2 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脂胶应是定型产品,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绝缘胶应有理化和电气性能的试验单。 2.1.3 固定电缆头的金属紧固件均应用热镀锌件,并配齐相应的螺母、垫圈和弹簧垫。 2.2 主要机具: 2.2.1 制作机具:喷灯、钢锯、油压接

19、线钳、塑料布、铁壶、抽瓷盘、铝锅、铝壶、铝勺、漏勺、漏斗、剪刀、手套、钢卷尺、电炉子等。 2.2.1 安装机具:台钻、电焊机、电锤、扳手、钢卷尺等。 2.2.3 测试工具:摇表、钢板尺、温度计、试验仪器等。 2.3 作业条件: 2.3.1 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的无风天气制作,其环境温度在+5以上,其空气相对湿度直为70%以上。2.3.2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 NTB型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 表2-2序号材料名称备 注1接线端子与电缆线芯相配,采用DL或DT系列2聚丙烯外壳与电缆线芯截面及电压等级相配3耐油橡胶管与电缆线芯截面及电压等级相配4G20环氧冷浇铸剂与相对应号数的聚丙烯外

20、壳配合使用5环氧树脂涂料6无碱玻璃丝带7相色聚氯乙烯带红、黄、绿、黑四色8透明聚氯乙烯带9黄蜡带10接地线11封 铅铅65% 锡35%NTN型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 表2-3序号材料名称备 注1接线端子与电缆线芯相配,采用DL或DT系列2塑料壳体与电缆线芯截面及电压等级相配3油浸黑玻璃漆带4黑玻璃漆带5相色聚氯乙烯带红、黄、绿、黑四色6透明聚氯乙烯带7聚氯乙烯软管与电缆线芯截面相配8沥青绝缘胶详见附注59封 铅铅65% 锡35%10接 地 线11绑扎铜线l/ 2,1mm12尼 龙 绳 2.3.3 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墙面、屋顶的浆活完毕,相关电气设备安装完毕,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定,易燃物

21、要妥善保管。 2.3.4 施工现场应有220V电源和安全电源。 2.3.5 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承担。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剥去电缆的保护层和钢带焊接地线剥去铅皮套入耐油胶管压接线鼻子装配电缆终端端固定电缆终端头灌注电缆绝缘胶接地校核相位试运行与验收 3.2 电缆终端头制作按以下制作程序进行。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3.3 设备点件检查: 3.3.1 开箱点件检查:应有施工单位、供货单位或建设单位共同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3.2 电缆终端盒点件应根据设备技术资料或说明书进行,配件齐

22、全,无损伤。3.3.3 电缆终端盒的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配件相吻合,见表2-4,表2-5。NTN系列尼龙电缆终端头技术数据及外形尺寸表2-4额定电压电缆截面尺寸 (mm)重量(kV)(mm2)BLH(kg)NTN-316310251541102350.336 103570 16506 1095185 701506 10240 185240 注:上海武汉电缆附件厂出品。 NTH系列聚丙烯电缆终端头技术数据及外形尺寸表2-5电缆适用电缆截面 (mm2)尺 寸 (mm)芯数6kV10kV 1 2 3 4 5 6H1H2HNTH31 NTH32 NTH33 NTH343 3 3 31025 357

23、0 95180 240 1650 70150 18524026 33 44 5222 29 40 4818 25 36 35 45 55 6569 89 110 12017 25 35 3837 35 33 3333 33 33 33148 167 190 210 注:每只外壳配一袋浇注剂和一袋涂料,但号数须相同。 3.4 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 3.4.1 将电缆封头打开,用2500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进行校潮。 3.4.2 自电缆末端锯下100mm左右长的电缆,将统包和芯线纸绝缘各撕下几条,分别放入140150的电缆油内(无电缆油可用变压器油加松香代替,以下同),如有潮气,油中将泛

24、起气泡和发出嘶嘶的声音,电缆油提前加热,加热方式见图2-13。 图2-13 3.4.3 另一种校潮方法是火烧法:将绝缘纸撕下,用火点燃,如有潮气,绝缘纸表面会起气泡和发出嘶嘶的声音。 校潮要彻底,如发现电缆绝缘有潮气侵入时,应逐段切除、校潮,直至没有潮气为止。 3.5 剥去电缆的保护层: 根据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至连接设备之间的距离决定剥切尺寸和尾线的长短(见图2-14,尾线应能满足互换相位的要求)。 3.5.1 按图尺寸,剥去护套(麻层或塑料层)。 3.5.2 从护套断口向端头100mm处用卡子或用 2mm裸铜线固定地线及钢带(卡子用三分之二宽的钢带加工),在焊接地线处的钢带、卡子、裸铜线,事

25、先打光,显光泽,以便焊接地线。然后剥去钢带。剥钢带时,先用钢锯锯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钢带厚度的二分之一(切不可锯透以免损坏铅包),而后用螺丝刀将钢带尖端撬起,用克丝钳子夹紧把钢带撕掉。 3.6 焊地线: 图2-14注:H除对应于NTN-33、34壳体为125mm外,其它均为100mm。 3.6.1 将铅皮擦洗干净,将铜胶线或铜编织线(小于120mm2电缆用16 mm2线,大于150 mm2电缆用25 mm2线)在铅包和钢带上用 2铜线绑35匝。 3.6.2 用喷灯封铅将地线在铅包和钢带上焊牢。要求焊在两层钢带上,表面光滑,不得叠焊。 3.7 剥铅皮与胀铅: 3.7.1 用棉丝蘸汽油擦净铅

26、包,将清洗干净的电缆头外壳套入电缆内。 3.7.2 剥铅。在钢带断口处量取150mm铅包,其余的剥去。剥铅时应注意用电工刀刻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铅包厚度的二分之一(剥铅前先铺好橡皮布或塑料布),用电工刀从环形痕处往末端划两道平行深痕,其深度为该铅包厚度的二分之一,两线距离约10mm,然后从末端将铅条撕去,后去掉铅包(图2-15)。 图2-15 3.7.3 胀铅:胀铅时用胀铅器,顺统包纸的缠绕方向与胀铅口成3045角,将铅包胀成45角形成喇叭口,铅口要光滑、对称、无毛刺(图2-16)。 图2-16 3.7.4 剥除统包纸:首先剥去外层半导体纸,然后在胀铅口25mm处包缠5层黑漆隔带,并填平

27、胀铅喇叭口最后一层包过胀铅喇叭口,从电缆末端用手撕掉统包纸,用电工刀切去填料(须注意下刀方向应使刀滑脱时不致损伤电缆绝缘)。 3.7.5 掰芯线,一只手用力握住芯绒根部,另一只手轻轻地将芯线掰开,用力不得过猛,以免损伤芯线绝缘纸(图2-17)。 图2-17 3.8 包缠电缆绝缘和套入耐油胶管: 将各芯线上的相色纸用手撕掉,用手拆棉丝沾酒精擦掉各芯线上的电缆油,然后顺绝缘纸缠绕的方向以半重叠的方法包缠二层黑漆隔带。按电缆芯线的长度套入耐油胶管,直至三芯分开处,距三芯分开处50mm、每相同200mm段采用半重叠包缠六层黑漆隔带。 3.9 压接线鼻子: 3.9.1 剥除从电缆芯线末端量取接线端子孔的

28、长度加10mm的绝缘纸,将线芯线和线鼻子用棉纱沾汽油擦净,压接线鼻子,把线鼻子打磨光滑干净,涂抹一层过氯乙烯漆,包缠塑料带,一直包缠到与芯线绝缘相平为止,每层塑料带之间均涂抹过氯乙烯漆。 3.10 装配电缆终端头(图2-18): 3.10.1 把尼龙电缆头的下密封件拧紧,装好上盖,再套上橡皮手指套,手指套上下两端包缠二层塑料带(均须涂抹过氯乙烯漆),然后用尼龙小线绑扎牢固,绑扎长度不小于20mm(先绑扎二相,留下浇注绝缘胶方便的一根,注胶完后再绑扎)。 3.10.2 将耐油胶管内径抹上过氯乙烯漆,放回线鼻子上40mm,包缠二层塑料带,用尼龙小线扎紧,扎紧长度不小于20mm。 3.10.3 从橡

29、皮手指套至线鼻子全长用黑漆隔带以半重叠方法包缠二层。 3.11 固定电缆终端头。装好尼龙电缆头的抱箍,将电缆头固定牢、距封地线50mm处安装固定电缆的支架,电缆垂直段超过1500mm应有二个固定支架。 图2-18 3.12 灌注电缆绝缘胶。将事先加热到170180的电缆绝缘胶,从预留没包扎的一根橡皮手指口处倒入电缆头内,一次加满,冷却60后,再补浇一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包缠好剩下一相的手指口。 3.13 接好地线,核对相位,并用黄、绿、红、塑料带包扎在芯线上,将电缆头清理干净。 3.14 试运行与验收: 3.14.1 电缆头制作完毕后,按要求由试验部门做耐压和测试试验。 3.14.2 验收:送

30、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电缆终端头的耐压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1.2 电缆终端头封闭严密,填料灌注饱满,无气泡、渗油现象,芯线连接紧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4.2 基本项目: 电缆头外型美观、光滑、无砂眼、芯线弯曲处无折波。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5 成品保护 5.1 制作电缆头的过程中,对易损件要轻拿轻放,材料工具保持干净,以免影响制作质量。 5.2 灌注绝缘胶时,不许触动电缆头有关部件。 5.3 电

31、缆头制作完毕后,立即安装固定,送电运行,暂不能送电或有其它作业时,对电缆头加木箱给予保护,防止砸、碰。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电缆绝缘纸不能损伤,特别是在三芯分开掰弯时,要特别小心,用力不能过猛。在包缠绝缘层时,更不许来回搬弄芯线。 6.2 在制作电缆头的全过程中,对材料工具,设备等均应保持清洁,无潮气,手上的潮气要擦干净。 6.3 封铅时速度要快,烘烤铅包时,火焰要均匀,以免损坏铅包和降低绝缘强度。7 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 产品合格证。 7.2 设备材料检验记录。 7.3 电缆试验报告单。 7.4 电缆膏理化及电气性能试验报告单。 7.5 自互检记录。 7.6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1

32、0(6)KV油纸绝缘电缆户外型终端头制作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油纸绝缘电缆户外型终端头制作。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电缆终端头型号、规格应符合电压等级、使用环境及设计要求。 2.1.2 电缆终端头,应由电缆附件厂家配套供应,其主要部件、附件应齐全,绝缘套管不得有裂纹、损伤、并有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 2.1.3 电缆绝缘胶的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要求并应有理化及电气性能试验单及合格证。 2.1.4 金属紧固件,均应用热镀锌件。 2.1.5 其他辅料有:黑玻璃漆带,封铅、硬脂酸,铜绞线、白布、黄铅粉、甘油、汽油、电缆油等。

33、2.2 主要机具: 2.2.1 制作机具:防风栅、塑料布、油压接线钳、喷灯、铁壶、铝壶、搪瓷盘、铝锅、铁勺、漏勺、手套、漏斗、电炉子、钢锯、钢丝刷,温度计、剪刀等。 2.2.2 安装机具:滑车、大绳、扳手、台钻、电焊机和气焊工具等。 2.2.3 测试工具:摇表、钢卷尺、钢板尺及试验仪器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室外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其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 2.3.2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操作平台要牢固,四月应搭设防风栅。 2.3.3 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电源和安全电源。 2.3.4 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定,易燃物要妥善保

34、管。 2.3.5 电缆终端头制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施工操作。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及准备工作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剥去电缆的保护层和钢带剥铅皮和套入铜压盖压接出线铜杠和排潮包缠绝缘层装配电缆终端盒电缆终端头安装固定灌注绝缘胶试运行验收 3.2 电缆终端头制作按以下制作程序进行。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充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3.3 设备点件检查及准备工作: 3.3.1 开箱点件检查,应有施工单位与供货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3.1.1 电缆终端盒点件应根据设备技术资料或说明书进行,配件齐全,无损伤。 3.3.1.

35、2 电缆端头盒的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配件相吻合。 3.3.2 铜压盖及出线铜杠挂锡。拆下铜压盖,将封铅部分及出线铜杠接线孔内壁挂锡。 3.3.3 将电缆终端盒内部用钢丝刷除去污物及铁锈,然后用布沾汽油连同瓷套管内外均擦试干净。 3.3.4 准备好电缆终端盒全部密封垫,大盖采用橡皮垫或鸡毛纸垫,瓷套管及加剂孔均采用鸡毛纸垫。 3.3.5 三只套管进行试装,应紧密无误。 3.3.6 瓷套管与大盖结合缝处涂上黄铅粉与甘油调合胶,以便密封。 3.3.7 加工好防扭抱箍、电缆固定支架。 3.4 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 3.4.1 将电缆封头打开,用2500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进行校潮。 3.

36、4.2 进行校潮:自电缆末端锯下100mm的电缆,内外层撕下几条统包纸和芯线绝缘纸,分别放入140150的电缆油内(如无电缆油可用变压器油及25%松香混合剂),如有潮气,油中将泛起气泡和发出嘶嘶的声音(图2-5)。 另一种校潮方法是火烧法:将绝缘纸撕下,用火点燃,如有潮气,绝缘纸表面会起气泡和发出嘶嘶的声音。 3.4.3 电缆绝缘纸有潮气浸入时,应逐段切除,直至校潮合乎要求为止。在校潮前将加工好的黑漆葛带放入140150电缆油内、赶净潮气,放在漏勺内待用。图2-5 3.5 剥去电缆的保护层(图2-6)。剥切尺寸 (mm)电缆剥切尺寸 (mm) 终端盒型号WDZAC 剥切尺寸铜芯铝芯A63070

37、0760730封铅封铅B350420480450C23023023047057027015025025接线柱D0.6/1kV为20,8.7/10kV为2551061031015025025内孔深E接线柱内孔深+1048058028015025025+10 WD改进型油浸纸绝缘电缆终端头剥切尺寸图WDC型油浸纸绝缘电缆终端头剥切尺寸图图2-6注:图中尺寸不同电缆终端头,要求不一,施工时按说明书进行,本图仅供参考。 3.5.1 剥麻皮或塑料护套,距离电缆末端900mm处,用 2mm裸铜线扎一道三匝绑线,然后用电工刀割去麻皮保护层。 3.5.2 剥钢带: 3.5.2.1 用汽油棉丝将钢带擦干净,距离

38、电缆末端830mm880mm处,同样用 2mm的裸铜线绑扎二道,每道三匝的绑线,或用电缆本身钢带三分之二宽作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固定两道卡子,以防钢带松开。 3.5.2.2 锯钢带时必须在第一道卡子外沿处锯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钢带厚度的三分之二,不得锯透,用螺丝刀将钢带尖端撬起,然后用钳子将钢带夹紧撕掉,将钢带锯口处用锉刀修理钢带毛刺,使之圆滑。 3.6 焊地线: 3.6.1 用汽油棉丝将铅包擦试干净,冬季施工时可用喷灯加热后将铅包擦拭干净。用钢锯条或钢锉将钢带锉光。 3.6.2 将多股塑料铜线(120mm2电缆用16 mm2、120 mm2电缆用25 mm2铜线),剥开1

39、015cm,并将铜线拉直,平铺在钢带和铅皮上,铅皮上用 2铜线绑扎35匝,钢带上用卡子咬口卡牢。 3.6.3 焊地线,用喷灯将钢带和铅皮加温后,用硬脂酸清洗干净,并在钢带上涂以焊油,用封铅将地线焊牢,要求表面光滑,应焊接两层钢带,不应虚焊。 3.7 剥铅、胀铅和套入铜压盖:3.7.1 剥铅:剥铅前套入铜压盖。在电缆末端530mm处,在铅包上用电工刀刻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铅包厚度的二分之一,然后用剥铅刀在电缆的末端至环形痕间进行剥铅。具体做法:用电工刀从环形痕处往末端划两条平行深痕,其深度为铅包厚度的二分之一,两线距离约10 mm2,然后从末端将铅条撕去,再将铅包剥除(图2-7)。 3.7

40、.2 胀铅:见图2-9,顺统包纸的缠绕方向与胀铅口成3045角,将铅包胀成45喇叭口,要光滑、对称无毛刺。胀喇叭口示意图见图2-8。 图2-7图2-8 3.7.3 解除统包绝缘纸,从胀铅口往外,在统包纸上包缠25mm长的临时油浸纱带约5层,从终端至油浸纱带边缘用手撕去统包绝缘纸,其后用电工刀割去填料,注意下刀方向应使刀滑脱时不致损伤芯线绝缘纸。 3.7.4 掰芯线:见图2-9,一只手用力握住芯线根部,另一只手轻轻地掰开芯线,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芯线,芯线分开后,用干净的手拆棉丝蘸酒精擦去电缆油,顺电缆芯绝缘纸缠绕的方向,用油浸纱带以半重叠法包缠一层临时保护包布,油浸纱带包至离电缆末端的距离等

41、于出线铜杠孔的深度加10mm。在三芯分开处至统包再缠一层油浸纱带。图2-9 3.8 压接出线铜杠排潮气和包缠绝缘层: 3.8.1 切去各芯线末端的绝缘纸,切去的长度等于出线铜杠孔深度加10mm(切时不可伤坏线芯),然后用纱布除掉芯线上的氧化层,用棉丝蘸汽油擦去污物,再用专用的缩径油压接线钳压牢。 3.8.2 拆除临时油浸纱带及相色纸,拆除各芯线上的临时油浸纱带(统包纸上的不拆)把每相的相色纸撕掉。 3.8.3 包缠油浸黑漆隔带:在各芯线上顺电缆纸绝缘缠绕的方向,以半重叠法包缠4层。在三芯分叉处向上200mm处以半重叠法再包4层。 3.8.4 排除潮气:将统包纸上的临时油浸纱带拆除,换用黑漆隔带,共八层使之平滑,并扎紧在三芯根部,用加温电缆油从电缆根部往芯线末端浇进行排潮。 3.9 装配电缆终端盒与封铅(图2-10、图2-11)。 图2-10 3.9.1 装配电缆终端盒:将终端盒大盖上的橡皮垫表面涂上层酚醛胶合漆,把终端盒下半只套入电缆,根据相位分别套入上盖与瓷套管中, 出线铜杠头分别穿出瓷套管后,将下半只终端盒用螺丝拧紧(须注意垫料的正确位置),把出线铜杠的橡皮垫圈、铜整圈及铜帽装紧。 3.9.2 封铅:摆好电缆终端盒并封铅,使电缆终端盒中心与电缆的中心线重合,并放平稳,打开加剂孔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