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01∕T 1071—2022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9477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01∕T 1071—2022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201∕T 1071—2022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201∕T 1071—2022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201∕T 1071—2022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201∕T 1071—2022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30 CCS B 43 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3201/T 10712022 代替DB 3201/T 146-2009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goose stabling BDB 3201/T 1071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 3201/T 146-2009种鹅舍饲技术规程,与DB 3201/T 146-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 删除了“范围”中检疫(见 20

2、09 版 1);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废止文件 GB 16548(见 2009 版 2); 增加了“GB/T 19525.2、GB/T 36195、GB 13078、NY/T 1167、NY/T 5032、NY 5027”新的引用文件(见 2); 删除了“饲养总则”(见 2009 版 4); 更改了“鹅舍建筑”中种鹅舍建设要求(见 2009 版 5.2.2、5.2.3),将种鹅舍建设要求列表并前置(4.2.1); 新增了“水池建设规格”中污水处理池(见 4.2.4 表 2); 删除了“鹅舍建设”中种鹅舍平面示意图参见附录 A(见 2009 版 5.2.4); 增加了“鹅舍建筑“中鹅舍组成

3、(见 4.2.2); 增加了“卫生条件”中日常消毒、车辆和人员消毒(见 5.1、5.2,2009 版 6); 修改了 “各阶段营养需求” 中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推荐量 (见 6.1, 2009 版 7.1、 7.2) ; 增加了“饲养管理”中饲养密度(见 8.7); 修改了“饲养管理”(见 8.1、8.2、8.3、8.4、8.5、8.6、8.7、8.8,2009 版 9); 增加了“疫病防控”中种鹅免疫参考程序(见 9.1,2009 版 10.1); 删除了“检疫”(见 2009 版 1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

4、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嵇宏杰、伍冠锁、郗正林、匡伟、何宗亮、姚远、王秀。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 年首次发布为 DB 3201/T 146-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 3201/T 10712022 2 种鹅舍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种鹅舍饲的术语与定义、饲养总则、鹅场选址和鹅舍建筑、卫生条件、各阶段营养需求、引种与育雏准备、饲养管理、疫病预防、废弃物处理、生产记录及结果分析。 本标准适用于种鹅的舍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5、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9525.2 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测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鹅舍饲 goose stabling 通过养鹅设施的改造和完善, 增设种鹅饲养必需的运动场和水池, 改变原有放牧和水面活动的传统饲养

6、模式,达到节水减污,进行集约化养殖的方式。 4 鹅场选址和鹅舍建筑 鹅场选址 4.1 鹅场选址应符合GB/T 19525.2的规定。 鹅舍建筑 4.2 4.2.1 采用全封闭或半开放式建筑,坐北向南稍偏东,地势高且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满足冬暖夏凉和雨天能防潮的要求。 种鹅场种鹅舍一般分为三种,即育雏舍、育成舍和产蛋舍。种鹅舍建设要求见表 1。 DB 3201/T 10712022 3 表 1 种鹅舍建设要求 种类 长(m) 分栏及水池要求 育雏舍 3050 10 m 一栏,设水池 育成舍 3050 20 m25m 一栏,设水池 产蛋舍 3050 20 m25 m 一栏,设水池 种鹅舍建设

7、应符GB/T 19525.2和 NY/T 1167的规定。 4.2.2 鹅舍一般由棚舍、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 3 部分组成。种鹅舍跨度 6 m10 m 为宜,高度 2.6 m3 m。 4.2.3 种鹅舍建筑应便于清扫、 消毒。 种鹅舍舍内地面为砖地、 水泥地, 舍内地面比舍外高出 15 cm20 cm。种鹅舍一角设产蛋间。 4.2.4 种鹅舍舍外建运动场和水池,运动场面积为舍内面积的 1.5 倍2 倍。水池建设规格见表 2;戏水池在运动场前端,以 20 左右的缓坡与运动场相接。 表 2 水池建设规格 长(m) 宽(m) 深(m) 育雏室水池 20 2 0.2 育成舍水池 20 2 0.4 产

8、蛋舍水池 20 2 0.4 污水处理池 设在下风口或侧风口处,采取搭棚遮雨和水泥硬化等防渗透措施。 5 卫生条件 日常消毒 5.1 每天对鹅舍与运动场进行清洁打扫,针对种鹅活动水域,进行喷雾消毒,水域定期换水,保证水质清洁。 禽舍的卫生条件应符合NY/T 1167的控制规范。 车辆与人员消毒 5.2 鹅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出车辆应经过消毒池,消毒池选用2%3%漂白粉澄清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池溶液应定期更换,保持其有效性。 饲养人员应无传染性疾病、身体健康状态良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由专人进行指导;参与免疫接种、卫生消毒的应接受过相应培训。 6 各阶段营养需求 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

9、需求推荐量见表 3。 6.1 DB 3201/T 10712022 4 表3 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推荐表 鹅在不同生长阶段所使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T 5032的要求。 7 引种与育雏准备 引种 7.1 雏鹅应来自有生产许可证并经检疫合格的种鹅基地, 或由该场提供经过产地检疫健康雏鹅生产的种蛋。 雏鹅选择要求 7.2 7.2.1 选择出壳时间正常、外形完整无缺陷、双眼黑亮有神、被毛光亮、活力十足、捧在手里能明显感受到力量以及身体的弹性、被毛柔软的健雏,淘汰体重过小病残的弱雏。 7.2.2 将初生雏接到育雏室后,应根据雏鹅出壳时间的迟早,体质强弱和体重大小进行全面选择,将强雏与弱雏分

10、开培育,保证雏鹅小群的整齐度一致。 育雏准备 7.3 7.3.1 育雏前准备好育雏室、保温设备、饮喂用具(食槽、饮水器)、饲料、饮水、垫草,必要的药物、兽用器械等。提前 1 周对育雏室、保温设备、育雏圈、食槽、水槽、地面、墙壁及用具进行彻底冲洗消毒,消毒时室内应清洁干燥,不留死角。消毒剂选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消毒剂消毒。 7.3.2 根据雏鹅数量,配备好饲料、药品及温度计。 7.3.3 对育雏圈、水食槽、门窗、加温、保温设施进行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调整。 7.3.4 堵漏洞、防贼风,准备好消毒的工作服、鞋、帽;其他人畜、禽等不应进入已消毒的育雏室。 7.3

11、.5 育雏室地面铺好垫料,垫料可采用刨花或稻壳作垫料,垫料应干燥、无霉变,不应有病原菌和真菌类微生物群落。 7.3.6 采用灭鼠器进行灭鼠,主要布置在鹅舍四周及饲料存放库,定期检查。不应用化学灭鼠药。 7.3.7 准备好记录表格,应详细记载育雏情况。 7.3.8 进雏前 12 h24h,育雏室温度应调节到 32 35 ,相对湿度保持在 60 %70 %。 项目 育雏期 生长期 育成期 后备种鹅期 产蛋期 休产期 代谢能,MJ/kg 12.0-12.5 10.8-11.5 11.0-12.0 11.0-11.5 11.0-11.5 11.0-11.5 粗蛋白质,% 18.0-20.0 13.5-

12、14.8 13.0-14.0 13.0-14.0 13.8-14.5 13.0-13.5 钙,% 0.8-0.9 0.8-0.95 0.8-0.95 1.0-1.2 1.6-2.0 1.5-1.6 总磷,% 0.55-0.7 0.55-0.65 0.55-0.65 0.55-0.65 0.6-0.65 0.55-0.65 食盐,mg/ 780-820 780-820 780-820 780-820 780-820 780-820 蛋氨酸,% 0.25-0.3 0.25-0.3 0.3-0.35 0.5-0.6 0.95-1.0 0.85-0.9 蛋氨酸+胱氨酸,% 0.7-0.75 0.7-0

13、.75 0.75-0.8 0.45-0.5 0.5-0.55 0.45-0.5 赖氨酸,% 0.65-0.8 0.65-0.7 0.6-0.65 1.0-1.1 1.2-1.3 1.1-1.15 复合维生素,mg/ 49-55 50-55 60-62 62-65 65-68 68-70 粗纤维,g/ 30-32 30-33 41-43 42-43 50-52 51-53 DB 3201/T 10712022 5 8 饲养管理 全进全出 8.1 鹅饲养应坚持“全进全出”原则。 饮水 8.2 雏鹅到达育雏室休息约30 min左右开始饮水,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水温35 40 ,并加入维生素C或者复合多

14、种维生素, 调制成3%5%的复合多维饮液, 饮水量第一周至第四周每只每天分别为140 ml、370 ml、600 ml、800 ml左右,育雏期后自由饮水。根据饲养品种鹅的出生重大小,做适当调整。鹅的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要求。 开食 8.3 开食是在雏鹅开始起身并有啄食行为时进行,开食的精料为颗粒状雏鹅料,开食的青料应新鲜,易消化,青料应切成1 cm左右的细丝状,应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随时清除散落的饲料和喂料系统中的垫料。饲料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应饲喂超过保质期或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料更换 8.4 将育雏料转换成育成料需要5 d7 d左右的时间,替换比例每天更换1

15、5%20%;进入育成后期的种鹅,应根据种鹅的体质强弱和粗饲料的优劣情况,逐步减少精料的补饲数量,以便顺利进入限制饲养阶段;产蛋前1个月左右,开始饲喂产蛋期饲料;休产期的种鹅,将产蛋期的日粮改为育成期的日粮,适当减少每天饲喂量。饲料的储存和使用应符GB 13078标准的要求。 温度 8.5 根据不同的鹅舍结构、饲养方式、供热方式、垫料状况及季节变化进行不同方式的育雏温度控制,育雏鹅舍需要预温24 C28 C,1日龄7日龄28 C32 C;按每周降温3 C,直到29日龄脱温。 通风和光照 8.6 在保暖的同时,一定要使鹅舍保持适宜的通风,并调节室内的温度,通风换气的时间最好选择晴天中午前后,要缓慢

16、进行,防止贼风,氨气的浓度不应超过10 mg/kg,硫化氢气体不应超过10 mg/kg,二氧化碳气体不应超过0.2 %。雏鹅出壳至7日龄时,用24 h光照。从第8日龄起到21日龄,为18 h逐渐减少到16 h,22日龄后每天光照时间稳定在10 h15 h,光照强度10 Lux20 Lux。根据所养大、中、小型种鹅所需的光照长度和光照强度适当调整。 饲养密度 8.7 应分小群饲养,适时控制饲养密度,防止鹅群扎堆,适宜的密度见表 4。 DB 3201/T 10712022 6 表 4 鹅适宜饲养密度 饲养阶段 饲养密度(只/平方米) 育雏期 第一周 20-25 第二周 15-20 第三周 10-1

17、5 第四周 8-10 生长期 6-8 育成期 4-6 后备种鹅期 2-3 产蛋期 休产期 注: 饲养密度是按照饲养密度对仔鹅生长、肉用性能及福利状况的影响推荐 分群 8.8 根据出雏时的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第1周25只/群30只/群,第2周每群100只左右;3周龄后可以并群饲养,每群300只400只;饲养中还要注意根据鹅只的生长发育和大小、强弱不断整理鹅群,使每群鹅大小、强弱尽量一致,以便饲养管理。 9 疫病防控 免疫接种 9.1 应依据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推荐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推荐免疫程序见表5。 表 5 种鹅免疫参考程序 免疫时间 预防疾病 疫苗名称 免疫方法 剂量 开产前 小鹅瘟 小

18、鹅瘟疫苗 皮下注射/胸肌注射 按厂家使用说明推荐 鹅副粘连病毒病 副粘病毒灭活疫苗 皮下注射 禽流感H5+H7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 株+Re-12 株,H7N9 H7-Re3株) 肌肉注射 禽流感 H9 禽流感 H9亚型灭活疫苗(La Sota 株+M41株+LG1 株) 肌肉注射 DB 3201/T 10712022 7 表 5 种鹅免疫参考程序(续) 免疫时间 预防疾病 疫苗名称 免疫方法 剂量 产蛋中期 禽流感H5+H7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 株+Re-12 株,H7N9 H7-Re3株) 肌肉注射 禽

19、流感 H9 禽流感 H9亚型灭活疫苗(La Sota 株+M41株+LG1 株) 肌肉注射 休产期 禽流感H5+H7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 株+Re-12 株,H7N9 H7-Re3株) 肌肉注射 禽流感 H9 禽流感 H9亚型灭活疫苗(La Sota 株+M41株+LG1 株) 肌肉注射 疫病监测 9.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接受当地防疫部门的疫病监测。 疫病控制和消灭 9.3 鹅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的规定采取措施。 10 废弃物处理 鹅舍产生的垫料、粪便等废弃物按照GB/T 3619

20、5处理。 11 生产记录及结果分析 生产记录 11.1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雏鹅数量、转群日期及用舍编号、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主要包括日期、日龄、存栏、产蛋数、死亡数、死亡原因、淘汰数、淘汰原因、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饲喂量、鹅群健康状况、出售日期、数量和购买单位。记录应保存两年以上。 饲养结果分析 11.2 及时对鹅饲养情况进行结果分析,如增重情况、出栏日龄、料重比、料蛋比、受精率、饲养成本及养殖效益评估。 A DB 3201/T 10712022 8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版) 3 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2021版) 4 饲养密度对仔鹅生长,肉用性能及福利状况的影响D.殷璐瑶. 扬州大学 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