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函数与数列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已知A={x |< -1},若CAB=={x | x+4 < -x},则集合B= ( )
(A){x |-2≤x < 3} (B){x |-2 < x≤3} (C){x |-2 < x < 3} (D){x |-2≤x≤3}
2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a1、a3、a4成等比数列,则a2= ( )
A.-6 B.-8 C.8 D.6
3.已知0<a<1,,则
A.1<n<m B. 1<m<n C.m<n<1 D.n<m<1
4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
5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是,且,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6 函数其定义域分成了四个单调区间,则实数满( ).
A. B. C. D.
7在数列1,2,2,3,3,3,4,4,4,4,……中,第25项为 ( ).
A.25 B.6 C.7 D.8
8.已知奇函数在为减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 ).
C. D.
9设{a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且a5a6=81,log3a1+ log3a2+…+ log3a10的值是 ( )
(A)5 (B)10 (C)20 (D)2或4
10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下列各式中一定为常数的是( )
A. B. C. D.
11.一给定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由关系式
得到的数列满足,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
o
1
1
x
y
o
1
1
x
y
o
1
1
x
y
o
1
1
x
y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2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则k的值为__________.
13.若函数),则的值域为 .
14.已知数列,,把数列的各项 a1
排成三角形状,如图所示.记表示第m行, a2 a3
第n列的项,则= 。 a4 a5 a6
……………………
15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满足,,,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9分.解答题写出必要过程以及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记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M,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N.求:
(Ⅰ)集合M,N;(Ⅱ) 集合,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证: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1) 请写出一个各项均为实数且公比的等比数列, 使得其同时满足且;(2) 在符合(1)条件的数列中, 能否找到一正偶数, 使得这三个数依次成等差数列? 若能, 求出这个的值;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19.(本题满分分)已知数列满足:且
.
(Ⅰ)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0(本小题满分13分)
等差数列 (1)求常数A的值及函数;(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若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定义在上的单调函数,存在实数,使得对于任意实数,总有恒成立.
(1)求的值;
(2)若,且对任意正整数,有,
记,比较与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提示:)
(3)(理科做,文科不做)在(2)的条件下,若不等式对任意不小于2的正整数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A A A AD B C D. C C —1 [1,16]
A解:(Ⅰ)
(Ⅱ)
.
15、解:(1)等差数列中,公差
………………………………………………………4分
(2) ………………………………………………………6分
…………………8分
……………………………10分
. ………………………………………………………12分
(1) 由条件可知应该是方程的两个根,
解得 或 , 继而得到或, --- 4分
所以符合条件的等比数列可以是(公比舍去), --- 3分
或, 符合条件 --- 3分
(2) 对于,
由, --- 2分
解得或 . --- 2分
解:(Ⅰ)经计算,,,.
当为奇数时,,即数列的奇数项成等差数列,
;
当为偶数,,即数列的偶数项成等比数列,
.
因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
……(1)
…(2)
(1)、(2)两式相减,
得
.
.
18.解:(1)由S2=6知:4A+2=6 解得A=1………………………………………2分
令y=2x得x=,即g(x)=…………………………………………4分
(2)当n=1时,a1=S1=2,
当n≥2时,
综合之:an=2n………………………………………………………………6分
由题意得:
…………………………………………………………………9分
(3)当
当
……………………………………………………13分
综合之:14分
解:(1)令,得,
①
令得
②
由①、②,得
为单调函数,
(2)由(1)得
,
,.
又.
.
又
.
(3)令.
则
当时,
.
,即
,解之,得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