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晏子使楚说课稿执教者:李秋婧一、说教材晏子使楚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尊严的一篇主题课文。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派晏子出使楚国的事。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晏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驳,三次挫败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三个回合的较量,充分表现了晏子聪明的才智、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爱国思想。(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课文的3、4、5三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这三段以三个精彩有趣的小故事展开情节:第一回合,写楚王瞧不起晏子,抓住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缺陷,不开城门却开了个洞让他钻,进行人格侮辱;第二回合,楚王又说齐国没有人,讽刺齐国没有人才;第三回合,楚王越发变本加厉,和他的官员门群
2、起而攻之,一起嘲讽齐国人没出息,做强盗。故事情节到了高潮阶段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如此咄咄逼人、扣人心弦的场面,一般常人可能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而主人公晏子却能处惊不慌,冷静、机智、针锋相对地、甚至是谈笑风生地进行反驳、回击,将楚王驳斥得理缺词穷、哑口无言。楚王本想侮辱晏子,却一次次反遭侮辱。从开始的瞧不起晏子,瞧不起齐国,为此而处心积虑地对晏子展开一次比一次更刻薄、更恶毒的侮辱和嘲讽。但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楚王不但再也不敢继续侮辱晏子,反而是“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180度的大转弯,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晏子是个出类拔萃、聪明绝顶、口才超群的人才,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因此,楚
3、王打心底里服了他,竟向晏子老老实实说出自己的初衷: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所以正如文中用了三个“只好”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楚王的无奈和失败,并且含蓄地赞扬了晏子挫败楚王、大获全胜的辉煌和卓越才华。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好教材,引领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必须把握住三个回合的较量这一精髓之处,引导学生读懂、理解内容、学会欣赏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感受晏子的才能和精神。)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
4、晏子使楚故事的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2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3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的含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中心,抓住主要内容,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四、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在反驳楚王时这些句子的逻辑性。五、说学情我校学生生源70%来自农村,父母在城市打工。部分家长重视的孩子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较差,积累不够丰富。 (一)学生对这类历史性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
5、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很好利用这类具有思辩之美的文章,让学生认真解读,把握难点,努力突破,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八、教学过程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总的设计思路是从总体感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入手;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原因,选取一个故事内容认真导读,明确因果联系;再通观全文,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全篇文章的理解、掌握,加深对人物个性的把握。在设计思路的引导下分三步走:第一步:复习导入,进入角色。我先让学生复习回忆晏
6、子使楚中楚王取笑晏子的三件事情,而后,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在阅读课文后有所领悟,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对课文的第一个故事进行了表演。不求学生表演的优劣,重要的是孩子在排练、表演过程中对文学形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所以,表演完后,我对他们进行了采访,我想晏子和楚王这2个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二步:走近晏子,读懂、理解课文内容,潜心体验、研读晏子。第一回合,在表演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很好地理解宴子为了齐国的利益而作出冷静、机智的反应,说出那层层推进,逻辑性很强的、非常有力的反击语言:从“这是狗洞,推理出访问狗国,当然
7、得钻狗洞再推断出“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尖锐而含蓄地得出楚国是狗国的结论。第二个回合,让学生划出楚王讽刺、侮辱宴子的句子,以及晏子反驳楚王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通过交流,理解晏子的冷静,从容。并尝试自行理解重点句“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的含义,并且用上因为所以进行推理。再安排分角色朗读的体验,加深对晏子智慧和才能的感悟。再让学生通过联想晏子当时的表情,加以有理有节的强有力的回击,做到既把侮辱还给楚王,又不伤两国的和气。让学生领略到这就是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华!第三回合,让学生独立阅读,自读、自悟,训练学生掌握学法,培养阅
8、读、理解、欣赏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得出结果楚国水土不好。并穿插能力训练现代文和古文对照着朗读。在朗读中回到2500年前晏子的时代,更直观的感受晏子的才华。学生初步接触古文,激发学生对学习古文的兴趣。第三步:升华主题。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内涵,通过对晏子内心活动的揣摩,引出晏子之所以能如此从容、不卑不亢地与楚王进行反驳的动力是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为了国家的利益,我必须给予针锋相对的反击。最后回到本单元的主题“尊严”,学生得出结论,晏子还是一个维护了齐国尊严的人。所以,从这以后,楚王不仅仅是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也不敢不尊重齐国了。板书的设计主要是把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和三次的反驳跃然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脉络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