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灾害中的救助》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全是来自于灾害本身,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慌乱和对灾害来临时自救知识的匮乏造成,因此应该学会一些灾害自救互救的常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巧。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意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面临灾害时,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到面对自然灾害时,从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人民解放军的救助、人民群众的救助等不同方面,感受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在面对灾害时采取的自救方法。
2、调查身边的人参加过哪些捐助爱心的活动。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一:可怕的自然灾害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是巨大的,意识到面对灾害时,应该学会自救)
1、师:地球上常常会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呢?
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雪灾、火山爆发、海啸……
师:这些灾害是大自然中的不可避免的,让我们再来的感受下这些可怕的自然灾害吧!课件出示——自然灾害图片。
2、师:看见我们美好的家园就这样破坏、生命瞬间消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好大啊!
生2:这些自然灾害好可怕!
3、师:我这还搜集到这样一条新闻报道,出示课件——统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生1:地震的破坏力很大!
生2:我发现在自然灾害面前应该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逃生,这样会安全一些。
4、引入课题。
师:对,逃生是人的本能,怎样逃生才是最正确、合理的呢,如何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灾害中的救助》。课件出示——课题
活动二:灾害中的自救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
洪水
1、了解武汉的所在位置。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洪水方面的地图吗?出示课件——显示中国江河分布地图。(显示武汉地区)
师:找到武汉所在地。从这幅地图中你认为我们这儿最易发生什么自然灾害?
生:洪水。
2、师:咱们武汉是江城,洪水的多发地带,当你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场特大洪水。相机出示课件——98洪水,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带。
(解说:1998年的夏季,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里的水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冲破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许多孩子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变成孤儿,泪水、血水交织在一起)
3、师:同学们,假设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洪水,我们该怎么办?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个试验。相信这个试验能给你启示。
(课件——播放紧张音乐)假设洪水来了:请两组同学上台做实验,其他同学观察。
采访逃生最快的小组同学,请问你们的经验是什么?
生1:我们一个个的出来,不拥挤
生2:女士优先
生3:不能慌张
4、师: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的灾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冷静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
5、师:安全疏散后,我们往哪里跑呢?
出示课件——讨论:假如洪水来临时,往哪里跑最安全?(有时间逃跑)
生1:高处跑
生2:比方说屋顶、山坡、大树等等
师:出示课件——假如洪水已经来了,我们来不及撤离?又该怎么办呢?
生1:抓住逃生的悬浮物品
生2:制作逃生筏
生3:等待救援,带好简易食品
6、师:同学们的方法,很科学又合理,让我们再来听听主持人的一些逃生好建议吧!出示课件——洪水自救。
地震
1、联系身边的例子,引入地震自救方法讨论。
师:虽然我们本地区容易发洪水,其它灾害比较少发生,可我们总有出门的时候啊,我的爸爸在去年出差的时候,就差点遇上了汶川地震,当时由于一些改乘飞机了,想起来真是让人感到后怕!我也为爸爸感到幸运,不过想,假设要是真遇到了该怎么办呢?
2、小测试:师:假设遇上了地震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测测吧!检测地震自救安全系数,看谁的方法最合理、最科学,自救安全系数最高。
A、卡片抽取题目检验。(指名学生代表大家抽取地震发生时的所在位置)
B、快速选题,说出选择道理。
情景一:高层楼房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怎样逃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1:不能坐电梯,躲到空间跨度小的地方
生2:保护好头部
生3:关掉煤气、电源
生4:可以躲进厨房
生5:保持冷静,在余震过后,迅速撤离
情景二:公共场所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教室、电影院、商场、体育馆……,(请某以小组同学模拟示范,其他小组同学观看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同学作为地震自救专家,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生1:我认为应该可以躲在坚硬的桌子下面
生2:我觉得应该远离天花板上垂吊的物品
生3:保护头部是对的
生4:躲到空间跨度小的地方
……
情景三:室外(大家一起交流)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室外,又该怎么做?才能将伤亡程度降至最低?
生1:保护头部
生2: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生3:远离高层建筑物
生4:远离危险地区如:加油站、炼油厂……
3、小结。
师:如果发生地震了,应该学会根据当时所处的场所和情境,采取相应措施,把我们的伤亡程度降至最低。
4、师:就拿汶川地震来说,在救援过程中就出现这样的生命奇迹。请看这样一组数据,课件出示——汶川地震100小时生命奇迹
师:100小时:1人获救
117小时:1人获救
148小时:2人获救
164小时:1人获救
179小时:1人获救
……
216小时:1人获救
266小时后:80岁的老人,从废墟中解救出来
5、师:刚听到你们的感叹声一阵一阵,甚至还为他们鼓掌,这是为什么啊?
生1:没有想到这么久了还有人活着,真是生命奇迹啊!
生2: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
生3:真不简单……
6、师:假设你被困住了试想一天后,你会怎样?3天后呢?5天过去了,此时的你又会怎样呢?
生1:一天后,我感到很害怕,想有人来救我,又怕没有人来救,心里很恐惧
生2:三天后,我会觉得没有救我的希望了,我要放弃我的生命了
生3:五天后,唉!我想我的生命要终结,我放弃我的生命
7、师: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命信念最为脆弱,可你们看看他们却坚强的活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生2:我们一定要坚守生命信念,才能赢得宝贵的生命
生3:不管怎样,都不能放弃生命,要勇敢的活下去!
8、小结。
师:说的真好,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坚守生命信念,才有生的希望,同时,我们国家、政府也不会放弃、不会抛弃这些受灾地区的人,虽然灾害是无情,但人是有情的。
活动三:灾害无情人有情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意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1、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汶川地震的感人事情吧!出示课件——感动中国音频图片。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1:我感动的流泪了,除了感动只有感动!
生2(含着眼泪):我觉得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会去帮助受灾的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解放军叔叔尽全力帮助受灾地区的人,真让人感动。
生3:我也很感动,我想对灾区的朋友们说,虽然你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中国13亿人,都会来帮助你们,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师:我的感受和大家一样,感动中国,感动常在。当灾难降临在我们面前,国家领导人送来了真切的关怀和问候,让我们感到心里很踏实,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解放军叔叔,他们的来到让我们心里感受到很安全,全国人民互帮互助,他们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心里暖暖的,共筑中国友好大家庭。
2、师:我们不能仅仅沉默、难受,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你们看我们华师附小的老师和学生也积极参加了献爱心活动。课件出示——华师附小献爱心活动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也参与了捐赠活动呢?
生1:我参加了捐书活动
生2:我参加了捐钱活动
生3:我将衣服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
3、师:当你和身边的人在为受到自然灾害的人们捐款捐物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
生2:我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他们,我认为很值得
生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觉得捐款捐物时我心情很激动,希望能够去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4、小结。
师: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当我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灾害无情人有情。这不仅还让我想起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课件出示——温总理说过: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师:现在我们要说:
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
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5、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还小,以后有可能会在祖国各地工作,也许走到更远到世界上的某一个国家,我们无法避免这些自然灾害,当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心态、学会科学的自救方法、拥有坚定的生命信念,在党和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没有战胜不了困难。大家说是不是?
生(坚定有力的齐答):是!
6、拓展。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家为自己制作一个灾害自救手册。出示课件——灾害自救手册。
板书:
灾害中的救助
冷静的心态
灾害无情
科学的方法
人有情
坚定的信念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