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885846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6 古对今 主备人 王艳辉 学 校 东城 单元 第5单元 复备人 课时 2课时 学科 语文 年 级 一年级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第二次以这种方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2.课文有三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三节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相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3.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情分析: 1.一年级的孩子,虽然认知能力有限,但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一篇对韵歌了,所以对对子是有一定了解的。 2.但本文描写景物或景物特点的词,相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词语的理解上,要多用一些课件,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 通过朗读,认识、熟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严寒、酷暑”等词语。 2.难点是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温习旧知,导入新课,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 、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 2.出示任务:课件出示“古人、李子、语文、香水”等词语。 3.反馈指导:自由朗读这些词语。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4.小结:这几个黑体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能正确写出来了。 (二)导入新课,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导语并出示任务: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具有相对 意思的词。下面,我说一个词,你对出它的反义词。看谁对的对,对得多。 2.反馈指导:老师说“上”,学生对“下 ”。老师说“天 ”学生对“地” 。老师说“古’,学生对“今”。 3.出示任务:你们能用“古”和“今”各组词吗? 4.预设;学生会说“古人”、“古代”、“今天”。 5.出示任务:你们知道“古代”和“今天”是什么关系吗? 6.反馈指导:“古代”和“今天”意思相对,我们可以把意思相对的词写成对子。 7.导语:看,中国的汉字有意思吧。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意思相对的词用“对”字连起来。今天,我们会在第6课《古对今》这篇儿歌里认识更多的这样的词。同学们,快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8.反馈指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两遍。 9.过渡语:同学们很想认识这些词语吧。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任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反馈指导: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3.出示任务:请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4.反馈指导: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5.出示任务: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出来,并读一读。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出示任务:老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反馈指导: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开火车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3.过渡: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我们先来记“酷、凉、细、朝、杨”这几个字。 4.出示任务:这几个字是什么结构?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5.反馈指导:这几个字是左右结构。酷(①儿歌记忆法:酉时告诉你。⑵加一加法:酉+告=酷。③组词法:酷暑、酷爱、冷酷); 凉(①换一换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③组词法:冰凉、凉水、凉气);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朝(①编字歌法:十日十月。②多音字识记法:念cháo,如朝代、汉朝、朝南,念zhāo,如朝阳、朝霞);杨(①换一换法:“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6.出示任务:“寒、暑“、晨、霞”是什么结构的字?你又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7.反馈指导:暑、晨(讲故事识记法:“暑”、“晨”是一对“亲兄弟”。“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寒(字理法:“寒”是会意字。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无法御寒;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8.出示任务:“圆、严、夕”三个字,哪位同学能想出好办法来认它们? 9.反馈指导:“圆”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形近字识字法: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站的对);“严、夕”是独体字。“严”(猜字谜法:“亚”字长个小尾巴。)“夕”(猜字谜法:多一半。) 10.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识字的方法真多!现在,这篇课文的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会更流畅。 四、送字回文,诵读儿歌 1.出示任务:同学们开火车读一读儿歌,每人读一行。 2.出示任务:同学们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自己对对子读课文。 3.出示任务:出示课件,同学们看着图片对对子。 4.出示任务:同桌击掌尝试背诵儿歌。 五、熟读“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任务:展示“读一读,写一写”课件,同学们齐读两遍。提问:读了这些词语,有什么发现? 2.反馈指导:“和风细雨、古今、鸟语花香”是把“对”前面的词和后面的词合起来变成的。 3.过渡:是的。看,儿歌中,还有哪句话可以连起来? 4.反馈指导:莺歌燕舞。 5.小结过渡:看,中国的汉字多奇妙,有时你把 对子中的那个“对”字去掉,相对的两个词还可以合成一个更美的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这奇妙的汉子吧。 六、书写汉字 1.出示任务:出示“古、夕、凉、细、语、李、香”7个生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7个生字,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字来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反馈指导(1):学生说,老师范写。“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捺”要写得舒展。“语、细、凉”应注意左小右大。“古”是上下结构,横宜长,“口”要上大下小。“夕”是独体字,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下面。每个字要求学生自由组词。 反馈指导(2):学生书空、在书上练写两遍。老师展示、评价、指导、更正。 七、总结 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在歌曲中总结:这篇儿歌,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你们可以在爸妈的帮助下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背诵积累下来。 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3. 熟读“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设计 古对今 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