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蜀道难》教学教案(二).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871974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教学教案(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蜀道难》教学教案(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蜀道难》教学教案(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蜀道难》教学教案(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蜀道难一、李白生平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祖籍陇西(今甘肃),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先人曾流落西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早年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之青莲乡,并在此度过青少年时期。李白家境富裕,少年时饱读百家书,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表现出不凡的文学才能。同时好交游,受朋友和社会影响,喜谈修道成仙,向往行侠仗义,慷慨有大志,性格豪放不羁。二十四岁

2、“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漫游长江、黄河南北各地,结交社会名流,以诗文获得很高的社会声望。中年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友人举荐,唐玄宗召见他,任他为翰林待诏,做皇帝的侍从文人,居长安近三年,使他对宫廷和贵族社会有了直接了解。由于权臣排挤,于天宝三年(公元745年)离开长安,再度开始漫游生活。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 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安史之乱开始时,他已55岁,正在宣城(在今安徽)。在安史之乱中,他怀着报国之情,应永王李璘之邀,入其幕府做事;后李璘被肃宗李亨铲

3、除,李白则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中途遇赦而归,生活于金陵(今南京)和宣城间。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豪迈的性格,奔放的感情,形成了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李白的

4、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二、简介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 三、解题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 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

5、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属于后者。 四、讲解第一段:1、第一段字词梳理2、研习文段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情况 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 蜀地与世隔绝 叙蜀道由来:五丁开山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蜀道的艰难。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3、诗人怎样表现蜀道之“难”?一是从历史的角

6、度极言蜀道之难。二是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三是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4、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六龙回日 群山挡日 万仞深渊急浪回旋 虚实结合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 映衬夸张在岭上盘桓曲折,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细节描写五讲解第二段1、第二段字词梳理2、第二节从哪些角度(方面)来突出蜀道之难?.环境荒寂,景物凄清(“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风光奇险,山水险恶“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 绝壁之险 渲染惊险的气氛。“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

7、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3、“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呢?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象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的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六、讲解第三自然段1、第三段字词梳理2、第三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

8、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易守难攻所守 化为狼与豺 警惕恃险作乱杀人如麻 战祸之烈,安居之难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3、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剑阁,就是剑门关,是蜀地的要塞和门户。剑阁山势挺拔、高耸,有“一夫当关,万夫莫

9、开”之势。“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指如此雄关,若朝廷所用非人,便有随时割据叛乱的危险,成为危害人民的狼与豺。诗人写剑阁形势险要,寄寓了他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关切之情。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七、小结课文这首诗以“蜀道难”的“难”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隐忧微愁。课文结构如下图:八、艺术手法:1、作者如何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从行人攀登不易的角度写蜀道之难。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

10、之难。2、手法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3、小结: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九、走进文本梳理思路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题也有题眼。本诗题目中的题眼是什么?明确:难。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人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 十、体会作者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情怀大胆的夸张,造雄伟奇险之象 奇特的想象,创心游万仞之境强烈的感情,抒赞叹惊异之情 变幻的语言,添纵横崛崎之势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