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 班 晨 间 体 育 活 动
活动名称:玩竹竿(见插图一)
活动背景:现在的孩子已越来越多追求高科技的玩具,对民间游戏越来越陌生,富有强烈民间风味的竹竿已被纸棒所代替。孩子们或把它当“金箍棒”耍,当“枪”使……但由于纸棒质地不坚,使用时易折断,练习平衡走时纸棒易压扁受损,限制了孩子比力气等对抗运动的练习。那么如何让纸棒变得坚硬?竹竿给了我们启迪,我们老师让竹竿又回归到孩子中间,让他们玩出各种花样,发展了孩子的创造力,提升、整合幼儿玩棒的经验,促进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玩竹竿活动的兴趣,斑竹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乐趣;
2、鼓励幼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能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通过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及根据音乐的节奏大胆地尝试跳竹竿,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竹竿6根,每根4米长
活动内容:(一)跳竹竿舞
教师指导:
1、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有节奏的分、合跳,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2、教师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注意幼儿的安全。
具体玩法:
(1) 把6根竹竿按照如图位置“//////”,在场地上摆好。
(2) 邀请两位教师帮忙以“分分、合合”的节奏打竹竿,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3)12名幼儿双手持竹竿,有节奏地分合两根竹竿,其他幼儿在竹竿分合时跳竹竿舞,注意节奏的配合。
(二)跨跳竹竿
教师指导:
(1) 教师要规范幼儿跳的动作,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2) 教师时刻注意竹竿的摆放,调整竹竿间的距离,注意幼儿安全。
具体玩法:
(1)将竹竿按照规定的距离摆放好。
(2)幼儿可以双脚在竹竿上跳,也可以两脚轮流在竹竿上跨跳。
(三)骑竹竿跑
教师指导:
(1)教师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骑姿,及时纠正。
(2)注意幼儿在骑竹竿过程中的安全。
具体玩法:
(1) 把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幼儿骑在一根竹竿上,象骑马一样。
(2) 教师要控制好幼儿的活动空间,以免伤到其他幼儿。
(四)钻跳竹竿
教师指导:
(1)教师重点指导钻、跳动作的连贯性。
(2)帮助幼儿掌握钻、跳、钻、跳的节奏,做到动作规范。
具体玩法:
(1)请幼儿把6根竹竿一高一低的摆好,注意控制好的竹竿的高度。
(2)幼儿从底竿上跳过,从高杆下钻过,要求动作一定要协调。
活动名称:玩牛皮筋(见插图二)
活动背景:牛皮筋是民间的传统游戏,蕴涵了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可变形强,一物多玩,在活动中要涉及多种基本动作,特别适合培养幼儿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取材方便,贴近幼儿生活,简单、经济、实惠、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并能有效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利于拓展幼儿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一系列牛皮筋的民间跳法,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了解家乡的民间文化,培养幼儿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兴趣。
3、通过多种活动玩牛皮筋,感受牛皮筋的特性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一根长10米的七彩牛筋
活动内容:(一)直线走牛筋
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掌握脚尖对脚跟直线走牛筋的技巧。
(2)保持身体的平衡,达到走的又快又稳。
具体玩法:
(1)把牛筋拉成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幼儿分组进行。
(2)一个追着一个,被追到者则被淘汰,但追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脚尖对脚跟的走法,违规者同样被淘汰。
(二)牛筋跳跳跳
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学会跨、踩线跳、单双脚混合跳。
(2)控制好牛筋的高度,对于幼儿的不规范的动作,及时纠正。
具体玩法:
(1)边唱童谣“泉水叮咚”“小皮球夹小球”,边跳牛筋。
(2)跳牛筋时,幼儿可以跨跳,可以踩线跳,可以单双脚混合跳。
活动名称:击剑(见插图三)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棒的多种玩法,对击剑活动感兴趣。
2、能主动学习击剑的基本动作,会灵活的进攻和躲闪。
3、勇敢的参与活动,有一定的自控力。
活动准备:用挂历纸卷成的纸棒若干,头盔若干
活动内容:(一)定点击剑
教师指导:
(1)老师讲解示范击剑的步伐和执剑的方法:弓步进攻、弓步后退、右手执剑。
(2)对准固定目标练习。
具体玩法:
(1)每个幼儿一个小球,找空地方练习,人和球要保持一定距离,碰到球就算击中,注意击剑时的步伐,遵守规则。
活动内容:(二)双人击剑
教师指导:
(1) 要求幼儿间保持一定距离,掌握正确的击剑方法。
(2) 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具体玩法:
(1)幼儿相对在直线两侧进行击剑训练,重点辅导幼儿进攻和躲闪,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能击重面部。
(2)被对方多次击中者为失败方。
活动名称:会跳舞的彩带(见插图四)
活动背景:
幼儿在一次剪彩纸时,我发现有几个女孩拿着长长的纸条在手中舞动,飘舞的彩纸很是好看,于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制作了飘舞的彩带,让孩子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也知道这是艺术体操中的一种----带操,了解了艺术体操的美,在活动中也加入了艺术体操的元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优美性。
2、具有初步的大胆进行身体活动的能力。
3、了解艺术体操带操的特点,并能喜欢它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彩带
活动内容:会跳舞的彩带
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学会带操的基本动作,上下舞动、左右舞动,画圈等等
(2)保持动作的优美,控制身体的协调性。
具体玩法:
(1)每个孩子手拿一根彩带,跟着音乐的节奏上下舞动、左右舞动,画圈等,使彩带飘舞起来。
(2)教师可以融入艺术体操的元素,使孩子的动作更加优美。
活动名称:爬着玩(见插图五)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的能力,发展大肌肉。
2、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愉快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增强自己的体质
活动准备:手包若干
活动内容:爬
教师指导:
(1)要求手脚协调的爬行。
具体玩法:
(1) 幼儿两手各套一个手包,两手和膝盖着地的向前或向后爬行,
(2) 也可以两手着地,膝盖不着地的向前向后爬行。
大班体育活动:营救小动物 执教:韩先虹
活动设计意图:
自从我班开展了“我是小兵”主题活动以后,幼儿对解放军的热爱与崇敬与日俱增。能向解放军一样穿上军装,做一名合格的小兵,成了幼儿最大的心愿。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我设计了这个体育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使幼儿能更好的学习解放军勇敢、坚强、乐于助人、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练习平衡、转爬、跨跳、投掷等技能,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能沿着指示标记行走。
3、 培养幼儿服从命令指挥的纪律性。
4、 激发幼儿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光荣感。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认识指示标记。
2、 小动物玩具、箭头指示标记(若干);沙包(人手一个);坏人头像(两个)
3、 场地布置如图:迷宫
壕沟
小
兵
高山
小屋
坏
人
头
像
动物转圈
吊板桥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 提问:“小朋友你们想当解放军吗?要当一名合格的解放军就要先练好本领。”
(2) 队列队形训练。立正、稍息、敬礼、向左转、向右转、原地踏步走。
2、 创设游戏情境
(1)“我刚刚收到一个消息,有一群小动物被坏人抓走了,作为解放军你觉得应怎样做?”
“现在我们对坏人的情况还不了解,所以需要先派几名侦察兵去侦察一下地形,看看小动物关在哪里?路上会有哪些障碍?”
“侦察兵在路上要小心,要保持安静,一定要沿着指示标记走,千万别被人发现。”
(2)侦察兵侦察地形及情况。
提问:“路上有哪些障碍?你是怎样通过障碍的?你还发现什么?
3、 分组练习越障碍
(1)“路有这么多障碍,为了保证营救行动能够成功,我们需要练习一下。”
(2)幼儿分组循环练习,教师循环观察幼儿。
(3)集中讲解,示范错误动作,并示范讲解正确动作。
(4)幼儿再次分组循环练习。
4、交代营救要求,实施营救计划。
(1)“我们营救小动物时,一定要安静、快速、沿着指示标记,一个跟好一个走。千万别走错路或惊动了坏人,就到小动物后,要迅速撤离!听明白了吗?”
(2)幼儿营救小动物。
(3)教师小结:“才我们营救行动非常成功,可是坏人还在那里。我们该怎么对付他们?”
(4)师生用手雷消灭敌人。
5、结束活动:
(1)表演《大要当解放军》。
(2)集体送小动物回家。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自始自终贯穿游戏的情境之中,活动的游戏、趣味性较强。由于选取了幼儿喜欢的解放军形象进行模仿,因此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为了营救行动的成功,不仅要努力练习各种本领,还要学习自律(保持安静)。当他们历经辛苦,解救出小动物,战胜了坏人时,他们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他们从内心深处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
以上资料由江苏大学幼儿园大班教研组提供:
徐莉、蒋志华、韩先虹、徐红平、仇静、朱志芳六位老师设计并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