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21世纪是正在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从本质上讲是具有高技术、高文化、高智力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崛起无疑讲促使经济结构何社会结构的面貌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也会激起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所以追求人文社会与科学社会的同步并行发展是这个社会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信息化、网络化、软件化、虚拟化等特征,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促使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也必然会引发校园文化的相应改变。远程开放教育是最具现代化特征的教育方式,其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人,那些将
2、作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年青人,尤其是目前在各级学校课堂上的莘莘学子的知识素质、行为素质和精神素质如何,将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的在教育和学习中的广泛运用,使网络日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越来越深入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因此,文化建设既是眼下文化形态更新与重构的需要,也是用健康的文化和精神对科学技术给予人性化滋润和渗透的需要;而在当今技术扩张的时代,人们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又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精神形态为载体所显现出来的群体文化。它是由学校的校容校貌、教
3、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浓烈而长久的精神氛围,是特定时空下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享用的校园氛围,是校园主体人格的体现,是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虽然其校园具有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诸多明显不同,如非现实性、虚拟性、无形化、网络化等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园文化的缺失或淡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其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具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更具广泛性,形式更具多样性。加快建设这种基于现代媒体和数字技术教育形式的校园文化有着更加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但校园文化建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核心
4、内容表现为校园内师生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实现行为举止的趋同,旨在催生和培育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校园精神形成,;这种精神可以影响和引导身处其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与价值观,乃至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等。我认为,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精神除具有一般文化的优良共性外,应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特征,着重凸现一种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灵活应变的现实精神、独立自主的发展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等,从而体现现代远程教育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观念。远程教育的环境特征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有它一定的特点和难度。就目前看,我觉得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虚拟环境与现
5、实环境相结合。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分为现实的和虚拟的两部分,因而要充分借鉴常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理念来构建,当然需有其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即以精神形态为载体的无形文化和虚拟空间文化的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安排学习计划并利用现代媒体和数字技术开展学习的,学习期间师生允许处在一种准永久性分离的状和准永久性不设集体学习的状态,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体现了自主化、个别化的特点,为此,我们应该避免一种倾向,即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特别是在有形的物质形态文化建设上模仿常规学校并极力向他们靠拢,而应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虚拟空间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多
6、媒体和显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远程双向和互交互动的网络环境中。二是文娱活动与学术活动结合。目前,许多远程教育学校一说校园文化建设就侧重于组织师生开展一些校园文体活动,而忽视基本的人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获取,且学术活动开展寥寥;而强化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学术色彩,是我们当下必须高度重视的。在活动方式上也忽视了在虚拟空间交流更便捷、更自由、更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优势。三是校园文化和与社会文化结合。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的亚文化,不仅必然受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与其大方向吻合,同时也充当着传承文化的中介者和接受者,以其富有时代气息的高品位文化去影响、带动社会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示范
7、、导向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反哺功能。但是校园文化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但亦有别。校园文化的形象之所以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反主流文化的色彩,是由某种程度上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和背离形成的新文化。这种文化蕴藏者巨大的文化创造能力和破坏能量。所以如何加以引导,既保持它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活力,不至于被社会文化消融,又不任其泛滥以至于对社会文化造成破坏,就是值得我们审慎细致的深入探讨的问题。四是群体精神与个体精神的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一种远程教育中独立自主的个体精神的确立,又要培育师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群体文化精神
8、,寻找群体精神与个体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从而使现代远程教育虚拟校园依然成为师生喜爱、依恋和维护的家园。校园文化的构成群体包括学生群体、教师群体、职工群体、管理群体和领导群体,而学生群体是校园中最大的群体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是学校的重要队伍,肩负着重要而复杂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不仅是导师,还是父母,更是朋友,他们是教育组织者,辅导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在不同情况下,他们还像技工师傅、艺术指导、体育教练、编辑、医生、或社会服务者。他们的举止行为都是学生有意或者无意的对象模仿,他们是长期处于清贫的境况的知识分子,大多数人安于物质生活的贫乏,淡于追逐物质利益,重于追求精神
9、品质,他们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他们是校园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他们在为学、做人、处世等方面起着不可抗拒、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目前存在的教师形象的失落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很少尽心悉力于教学,缺少潜心专注的书卷气质,读书范围有限,读书习惯被动,往往仅限于专业课本和教科书,造成心灵的狭窄化和庸俗化。五是前导性与稳定性的结合。校园不仅是生产文化的场所,同时更是生产文化者的地方,现代化社会中,社会文化的参加者都源自于不同的校园,并不同程度第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既是社会文化的实践者,也是创造者。学校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不能仅仅停留
10、早对现存社会文化的认同水平上,校园文化作为陶冶下一代的主要手段之一,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头,以先锋的姿态,执社会文化之牛耳,开创新局面。校园文化较之于社会其他领域文化,由于侧重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与人类文明的综合,因而更具超前性质或者说理想性质。既应吸收又应超越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文化的明确的时代精神。实践证明,许多新的文化思潮都是从校园特别是高校校园率先走向社会的,如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8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法国的存在主义,现代语言学等。校园不是真空社会,校园文化更不是一张疏而不漏的网,为了抗拒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不良干扰和诱惑,校园文化必须形成自身的超稳定状态,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通过校园文化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存,以抵御来自外界形形色色不良侵蚀和攻击。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期待一朝一夕的速成,一蹴而就的一步完成,要树立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意识,而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不断开拓。促进新世纪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