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课堂目标:1.了解心电监护仪的工作原理2.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心电监护仪的定义:心电监护仪的是长时间显示和或记录患者的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LOGO应用目的:对危重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的心律紊乱,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通过仪器的报警装置,将危重患者的心率及时、准确的向医护人员报告,提高为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操作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注意事项基本知识健康教育(一)评估1.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年龄,医疗诊断。2.患者评估:全身情况:局部情况:心理状态:健康知识:3.用物评估:监护仪完好,用物齐全。(二)计划1.预期目标:患者
2、在监护期间出现的心率,血压,呼吸等异常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局部皮肤保持完整.各种监测指标达到正常.2准备:操作者准备:患者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清洁,安静。(三)实施1.带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目的和意义。2.检查监护仪控制件是否在正常位置。3.连接电源,打开主机。4.无创血压监测:(1)血压袖带缚于左/右上臂(2)按测量键“start”(3)设定测量间隔时间(4)设定报警限5.心电监测(1)暴露胸部,正确定位,清洁接触电极部位的皮肤,以减少皮肤的阻力,正确安好电极并妥善固定好。(2)连接心电图导联线。(3)选择合适 的监护频带(4)选择p、QRS、T波较清晰的导联(5)调节
3、振幅6.SpO2监测:将传感器安放在患者身体合适的部位。7.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监测:呼吸、体温等。8.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各项报警限,打开报警系统。9.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10.停止监护:(1)向患者说明其通过监护和治疗,病情稳定,停止监护。(2)关闭监护仪。(3)撤除导联线,电极,血压袖带。(4)清洁粘贴电极部位的皮肤,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11.记录患者情况及停止监护的时间。12.对监护仪,导联线,血压袖带等进行清洁和维护。(四)评价监护期间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异常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感觉安全,无紧张,恐惧等情绪,积极配合。护士关心患者,操作熟练,能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4、。(五)注意事项1.各电极安防位置准确。并注意留出一定范围空间,以不影响患者出现室颤进行电除颤时电极板的放置。放置电极片时,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置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位置。2.需长时间进行监护者,应定期更换电极安防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溃烂。3.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4.对随时监测血压者,定时放松袖带,避免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和不适,必要时更换测量部位。5.密切监测患者异常心电波形,排除各种干扰和电机脱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带有起搏器患者要区别正常心率和起搏心律。6.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六)
5、基本知识1.心电导联连接方法:红右锁骨中点下缘黄左锁骨中点正下缘绿黑剑突下偏右2.心电监测临床意义:(1)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2)持续的心电图监测可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4)持续的心电图监测对低钾和低钙等电解质改变可早期发现(5)观察心脏起搏器的功能3.SpO2监测临床意义: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监测。间接了解患者SpO2高低,从而判断组织供氧情况。(七)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心电监护仪的应用目的和进行监护的意义2.讲解心电监护仪使用后的注意事项3.根据患者疾病性质和程度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和检查操作流程核对医嘱核对医嘱,准确无误 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
6、状态 2.患者皮肤状况 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和方法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床旁监护仪 电极片3个 登记卡 3.环境准备 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无 电磁波干扰连接仪器1.携用物至床旁,向患者解释,核对床号,姓 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连接外接电源及导联线 3.将心电导线与电极片连接后贴于患者皮肤的相应位置 4.调整合适的心电监护导联波幅,调整报警界限和报警音量 5.系好血压袖带,监测血压,设定间隔时间或选择手动方式测量 6.打开指夹,使光电感应器紧贴甲床,夹住手指,用以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 7.定时观察并记录所测数值整理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处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处理医嘱,记录患者教育1.告知患者不可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有瘙痒感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评价电极片连接是否正确 是否能够正确分析心电监护的波形 患者卧位是否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