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关一中导学案年级八科目物理设计者时间2012.9课题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会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国际单位2、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学习难点、重点:1.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多种途径。2.怎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准备测量预习检测自主学习教学流程课堂检测拓展延伸合作探究举例导入一、预习检测自主学习1、 计时工具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2、 时间单位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的符号: 单位间进制率:3 、停表的使用4、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你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哪些?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最多。5、长度单位:6、长度单位的符号:7、长度单位间
2、进率1km=_m=_m; 1dm=_m=_m; 1cm=_m=_m; 1mm=_m=_m 1m=_m=_m; 1nm=_m=_m二合作探究1.刻度尺的使用2.观察刻度尺:零刻线在哪里?_它的量程是多少?_它的分度值是多少?_3.刻度尺使用的注意事项: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
3、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_三拓展延伸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4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1) 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2) 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d 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
4、=s/n,再利用L=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d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求出硬币的直径。(3)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4)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
5、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四课堂检测(2007年广州市)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m/s.城关一中导学案年级八科目物理设计者冯建芳时间2012.9课题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6、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难点、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 参照物的概念。4、 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多种途径。预习检测自主学习教学流程课堂检测拓展延伸合作探究举例导入教学导航一举例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预习检测自主学
7、习自学课本第16- 17页前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机械运动是什么,并列举常见的几种?(3种就可以) 4、由自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5、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 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6、提出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7、让学生在小组内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
8、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三合作研究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小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 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 作参照物。四拓展延伸:1、成语故事: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 过江,船
9、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为什么?五课堂练习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10、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6、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
11、,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 都有可能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可能静止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8、在美国电影中,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汽车,谈谈你的方法,并与看过电影的同学交流。9、小明随爸爸坐飞机旅游,当飞机准备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系好安全带。小明系好安
12、全带,心里却在想:我坐在这儿真的没动吗?如果没动,我怎么会降落到地面上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10、我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选择参照物,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其他时候也经常要选择参照物,你能举出两例吗?城关一中导学案年级八科目物理设计者王凌霄时间2012、9、11课题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3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教学流程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课堂练习小组
13、讨论合作探究新课导学新课导入教学导航一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 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比如你走的比他快,他骑自行车比你快。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二 新课导学:问题思考: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三 合作探究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图1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
14、的快慢,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甲图表明:_;乙图表明:_。 总结: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 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四 小组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总结:在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得情况下,_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1、学生阅读课本第19-20页,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
15、,它的速度就越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速度越大。(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3)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由_单位和_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或_,这种单位叫组合单位,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_符号是_或_,两个单位的关系是_(4)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5m/s=_km/h 10km/h_m/s(4)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2、速度计算(1)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例题1、例题2,讨论明确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注意事项。小组讨论分析,物理计算题与数学计算题的解
16、法有何不同?(2)完成计算: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五 小组讨论1、问题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1页“匀速直线运动”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什么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做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主要分为哪两种?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2、自我检测:(1)物体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_,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_,所以不能将v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2)变速运动可以用v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
17、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_速度。3、生活应用(1)计算你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估算你家到新华书店的距离,如果你以前面的速度去新华书店,要用多长时间?(写出计算过程)(2)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米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六 归纳总结(一)、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越快;通过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越快。(二)、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v4单位:m/s(国际)、km/h(常用)
18、5例题计算(三)、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3平均速度计算:v七 课堂练习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
19、间t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城关一中导学案年级八科目物理设计者王凌霄课题测平均速度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 知道如何测量平均速度。2. 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各种计算。重点: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难点:会测量小车运行的时间教学流程新课导入拓展提升典例精讲课堂练习实验总结合作探究课
20、前导学学习导航一 新课导入 从生活中的小例子引入 (多媒体展示)二 课前导学 讲述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 (多媒体展示)三 合作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 实验原理:2. 实验器材: 、 、斜面、小车、金属片。3. 实验装置:需要怎样放置和调整斜面(轨道)? 需要怎样确定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怎样得到路程? 怎样记录时间? 怎样得到平均速度?4.5.实验步骤参考教材23页的步骤。6.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2)必须在小车下滑的同时计时。7.数据记录: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t2=v2=8.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
21、来越快四 实验总结1:实验中存在的问题:2: 要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五 拓展提升 例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在斜面上由顶端滑过斜面的始、末位置如图所示,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若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为2.5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例2. 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李军跑步经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路程/m010203040时间/s03.25.36.89.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李军跑步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_m/s。(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m/s。(3)分析表中数据
22、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_六典例精讲1.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通过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是 m/s。2.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3.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五 当堂达标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 min内、第2 min内、第3 min内的路程都是3
23、00 m,在这3 min内做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变速运动 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平直的铁轨上启动时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一直在做变速直线运动D、水平抛出去的小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新的列车外形如图,它从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可达200km/h,若南京到上海的全程为300km,则列车通过这段距离需要 h。4.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迎面开来一列速度为54km/h的火车,汽车上的乘客
24、看到火车开过经历了7s,由此可知这列火车长 m。5.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时间;(2)出租车行驶速度。城关一中导学案 年级八科目物理设计者王凌霄时间2012 9 20课题机械运动复习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知道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关系,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会使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并能求平均速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构建知识体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关于长度测量的估读教学流程归纳总结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识记知识知识梳理教学导航一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图
25、 单位: 长度测量 工具: 时间测量 单位: 工具: 定义: 机 机械运动 参照物: 定义: 械 选择: 运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动 运动快慢的描述: 公式: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单位: 运动的种类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二 识记知识 学生相互提问 三 小组讨论1. 物体长度的测量 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 2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
26、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方法归纳: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当怎么做?3.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时间图像。你从该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 (1) 。 (2) 。 (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7、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方法归纳:如何求平均速度?四、归纳总结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会看 会放 会读 会记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当怎么做?选参照物 常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自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如何求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五、课堂练习: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丙车2运动会上,100m决赛,
28、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3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4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则速度大小(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5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
29、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城关一中导学案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设计者高伟青时间2012.10.29课题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教学流程教师总结课堂小结学生讨论进行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导航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
30、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二、进行新课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
31、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收集信息,分析材
32、料:发声体现象结论声带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直尺发声时直尺在振动发声的直尺在振动水水发声时在振动发声的水在振动橡皮筋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音叉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手感觉发麻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发声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铅笔在白纸上留下波浪线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桌面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发声的桌面在振动桌面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发声的桌面在振动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引导解决:1指导学生看教材12页图11-1、13页11-2,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问题二
33、: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
34、,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收集信息,分析材料:介质现象结论空气听到闹铃声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无听不到闹铃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水听到闹铃声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水听到石头敲击声液体可以传播声音课桌听到敲击(嘀嗒)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
35、点)。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三、课堂小结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
36、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城关一中导学案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设计者王凌霄时间10 30课题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 通过对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使学生掌握音调 响度 音色与哪些因素有关。2、 通过不同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重点掌握音调 响度 音色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 应用音调 响度 音色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教学流程探究应用应用检测自主复习概述导入 教学导航一、 概述导入听音乐 从中你得到哪些知识。二、 自主复习知识结构 1. 完成下表:(重点填 “定义”和 “决定因素
37、”) 定义决定因素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人的听觉范围:20 Hz20000 Hz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 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三、 应用检测 (一)独立完成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决定的_音调越高;_音调越低 3响度跟发声体的_有关系,_,响度越大;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 有关系 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的叫声音调高,_的叫声响度大 6人的听觉范围是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