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及其管理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
2、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3、,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
4、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
5、、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6、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
7、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
8、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非正式组织开始日益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行政组织作为各类社会组织中最为重要和富有代
9、表性的组织形态亦不例外,非正式组织也与行政组织相伴而存。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协助行政组织推进工作的管理,也能发动群众变革,破坏团队团结。因此,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存在显得极为重要。这也说明当前我国行政领导者加强管理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任务已经得非常迫切,如何运用科学方法促进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积极影响,降低非正消极危害,这对保障行政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这一社会现象出发,理论上的阐述和概括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的涵义、影响及其作用,进而深入探讨当今领导者面对非正式组织应当采取的科学管理对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使得非正式组织与发挥的影响和作用行政组
10、织目标保持一致,保障和促进行政组织稳定发展。关键词行政组织 非正式组织 影响 管理II目录摘要I前言I一、行政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涵义及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3(一)行政组织涵义3(二)非正式组织涵义4(三)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41. 自发性42. 内聚性43. 不稳定性44. 信息交流多元化5二、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作用及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5(一)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6(二)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作用61.积极作用62.消极作用7(三)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81. 弥补行政组织的不足92. 有助于正式组织工作的开展93. 促进正式组织利益9二、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
11、织面临的问题9(一) 保障不健全10(二)资金与人才匮乏10(三)效能和信任困境10三、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11(一)谋求与非正式组织合作,将二者目标统于一体12(二)监控非正式组织,建立通畅沟通渠道12(三)加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12(四)把握住核心人物,加大管理者的影响 12结论13参考文献14前言非正式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行政组织活动中亦不例外,为保障行政组织的稳定和快速发展,行政领导者加强对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已经变得非常迫切。本文通过对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形态特征,作用机理这一社会现象观察和理论分析,对如何更好的管理行政组织中非正
12、式组织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一、行政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涵义及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一)行政组织涵义行政组织是指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从狭义上单纯指国家行政机关,而广义上行政组织不仅包括国家立法、司法等机关,也包括企业、事业及社会团体中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行政组织是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主体,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从静态上讲行政组织是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权责划分的实体,从动态上讲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权力功能的运行过程,从心态上讲是行政组织中各个人员的意志和智慧的组合,行政组织有政治性、社会性、服务性、整体性、适应性和法制性等特点,是由六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分别是职能目标
13、、机构设置、权责体系、人员构成、运行程序和法制规范,其中职能目标是基础;机构设置是核心,这些是决定行政效率的关键。现代社会各国普遍设置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组织,以我国为例从上至下,分别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乡等各级政府及其办事机构。(二)非正式组织涵义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最早时期通过“霍桑实验”提出非正式组织这个概念,他提出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对称是指是在共同劳动和生活中,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相同的感情,形成的一种无名集体,这种集体并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这些群体也不会受正式组织的管理层次或者是行政部门的限制,在工作和生活中会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
14、导人物,只有一种非正式的惯例和行为准则,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个人会自行服从和遵守。总而言之,非正式组织是完全由人们自愿结合而成,顺乎自然,无人强迫,也无人故意设计和安,它完全是由人们在彼此了解并且思想及行为上互相认同而后产生感情所自然结合成的团体。(三)非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未经正式筹划而由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只要这种关系网络群体中的成员对这种组织形式有一定的需求就会形成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不具备自觉的共同目标,也没有正式组织机构,只是人们一定的生活看法、行为习惯和工作准则互相认同的利益的团体,因此非正式组织具有三个的基本特征1: 1. 自发性非正式组织是人
15、们在组织活动之中彼此互通往来、互相了解而形成非正式群体。这种互动过程是一种自发的相互行为,没有人特意设计和安排.2. 内聚性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主要是由人们之间有种共同的认知和思想观价值观,正是情投入,亲密来往的结果是情感作依据从心理上把各人在某些方面内聚成一个整体。这种“认同”的力量把大家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该团体的人员在组织活动中有着相同的感(1) 四级标题3. 不稳定性非正式组织之中,人员的结合是主要是由于相同的背景,因此彼此的距离就变短了。但是由于主要是感情作为客观的群体标准,并没有具体的结构组成和行为规范,因此当组织中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时候,组织结构会随之改变4. 信息交流多元化
16、非正式组织成员是主要是自由结合,它不受法律限制、更没有高下之分,因此成员于一种平等的原则,任何的行为皆众人同意而形成表现民主气氛。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往往是靠影响力,而作为领导的核心人物能通过其领袖魅力和影响力来提高群体压力,扩大群体力量,因此作用巨大。三、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作用及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一)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群体内聚力的一种最根本的机制,“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情结,其本质就是这种认同,它是以情感上的某些重要的共同品质为基础的”。认同表示一种特殊的情结,有利于增强群体内聚力。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它主要是指行政组织中的成员在组织活动
17、的相互交往过程中,由于共同的情感或相同的利益自发形成的松散的非正式群体2。这种为满足人们某种共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即多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建立起来。该种群体内成员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他们心理上互相包容,思想上相互了解,人际关系保持密切,感情交流频繁,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都比正式组织强烈的多。总而言之非正式组织是出于人们为了满足正式群体之外的某种心理需要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认为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认同感的追求,也就是说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从中获取认同感的一种载体。由于社会交往中的人们在利益、价值观、兴趣、爱好、观点、习惯、态度、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等一
18、方面或几方面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正是形成相互认同的基础。有了一致性就会形成认同,有了相互的认同就会产生内聚力,有了内聚力就会形成群体,而这种群体在未得到正式化之前就是非正式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非正式组织。具体细化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有(1)满足友谊(2)追求认同(3)取得保护(4)谋求发展(5)彼此协助 基于以上的产生原因,笔者认为行政组织中的非政府组织具体指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但由于约定俗成,这一概念中并不包括企业等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不包括家庭等亲缘性的社会组织,也不包括政党、教会等政治性、宗教性的社会组织。相对于企业、家庭、政党和教会等社会组织来说,非政府组织往往更具有
19、公共性、民主性、开放性和社会价值导向。所以严格说来,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指的是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例如影响较大的非政府组织有免费午餐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壹基金等组织。(二)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作用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可能存在非正式组织,行政组织也是如此。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一旦产生,就和行政组织组织彼此渗透,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从各个方面对行政组织产生作用和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行政组织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1)满足成员的需要,有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非正式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持有共同的信仰观念及价值取向,相互信任和帮助,非正式组织成员
20、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使得成员在感情上与友谊上得到升华,他们会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同心同德,密切配合,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而这在客观上使得成员对本组织产生强烈的好感,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提高全员的满意度,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并且非正式组织的“群体领袖”所具有的影响力往往是其成员认可的,相对于那些由规章制度形成的带强制力的权力性影响力更有说服力。因此行政组织管理者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将对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正是这样,非正式组织中员工这种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使他们在行政组织这方面的缺失和空白得以弥补。从而对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行
21、政组织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3。(2)增强行政组织内部的合作与协调,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传统行政组织有着等级分明,条块分割的特征,严重影响了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合作。而非正式组织的成员构成一般不受部门和级别的限制,在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中中的他们通过彼此相互接触和了解产生合作精神,这种合作精神会带动到行政组织的工作中,有利于增强行政组织内部的横向联系和成员沟通,增强协调合作和调度,使行政组织产生较强的内聚力。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由于不像在在行政组织中受部门或级别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他们的交往频繁,信息传递也很快捷。众所周知,一个组织内部人群关系是否良好主要赖于组织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是否及时有助
22、于建立与维持团队成员的心性和稳定员工态度等,行政组织通过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正式途径方式过于单调具有强制色彩,易导致形式主义的弊病。相对于正式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非正式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引起员工的共鸣而使传递效果更佳,更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3)弥补行政组织正式命令的不足,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行政组织每一项正式命令下达后,由于考虑不足或者时间仓促等各种原因,十分容易发生缺失。在行政组织人员还为发觉时,非正式组织就会迅速作出迫使管理阶层改变措施的反应,管理阶层完善命令或要求时候方能消除成员的不满情绪,进而保障和促进组织的稳定。
23、例如某部门的行政领导在制定相关的机关制度上如果考虑不周,制定和出台一些不切合实际有些条条框框,引发机关工作人员不满,这时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人物一般会站出来向组织反映大家的想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就可以根据大家反馈上来的信息调整思路,以完善制度。2.消极作用(1)破坏行政组织内部的团结与纪律非正式组织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正因为内部的信息流通具有自由随意性,往往容易产生和传播谣言,从而影响组织内部的团结。谣言导致小团体主义,对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又为了满足本组织成员的某些特殊的不合理的需要,也可能违反行政组织的规章制度,甚至直接利用行政职位赋予
24、自身的权力来谋取个人或小群体的利益,这就破坏了行政组织的纪律和制度,损害了组织的形象。(2)降低行政组织工作效率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完全信任,他们会尽力对这种不成文的准则做出一致的解释,正这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当与组织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就会有碍于组织的发展。我们可以从霍桑实验中发现非正式组织具有限制个人自由,减少个人努力程度,强求一致的缺失,从而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又由于每个社会成员在作为正式组织成员的同时,也是一个或几个非正式组织的成员,所以每个非正式组织都有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和行政组织的利益或者其他非正式
25、组织的利益相冲突,这些矛盾冲突以及维护所属非正式组织的利益而产生的自私自利,有时强大到降低工作激情和满意度,生产力开始降下,从而使行政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以及成员个人的利益同时遭到损失。(3)影响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公正性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既可以促进行政组织的发展,也可能给正式组织带来不良的影响。行政组织在对组织成员进行绩效评估的时候,主要是采用自评或者人员互评和领导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人员互评时,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往往倾向于给本组织内的成员较高的评,,而给予本组织外的成员评价较低,因此绩效评估的结果就可能不会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评估者的业绩水平,就影响了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公正性(4)容
26、易滋生形成一些不良的组织氛围非正式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情感性和非规范性是非正式组织的重要特征,非正式组织很容易因为情面问题而破坏行政组织的规章制度,导致出现“公事私办、私事公办”的人情买卖;由于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信息来源的不可信或难以辨伪性,因此准确的消息与虚假的谣言一起在非正式组织沟通网络内传递。这些不准确的消息因其重要度不同而对行政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重磅”型谣言,哪怕仅仅只有一个,都可能在行政组织内引起恐慌5三、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1)弥补行政组织
27、的不足行政组织作为一个由正式组织体系所任命的管理者,首先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因为无论什么组织形态,只要有正式组织存在,就会有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因为正式组织即便再完善也无法也满足组织中所有成员的所有要求,这就为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条件和土壤。而非正式组织则很好的弥补了行政组织中的缺失,因此,对于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允许乃至鼓励它的存在,为其形成和向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协调。 (2)有助于正式组织工作的开展各级组织要针对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群体,要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加以甄别,区别对待。非正式组织并非就是非法组织,有些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同正式组织的目标完
28、全一致或基本一致,对这些有益的非正式群体,组织可采取扶持、保护的方法,还可以把一些正式组织一时无力顾及的问题交给他们去完成,这样既可以满足这些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个性发展的需要,又有助于正式组织开展工作。 (3) 促进正式组织利益 行政管理者只要多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企业行政组织中各类非正式组织的形式状况,并有效的采取正确看待和规范引导的措施。尽可能地将非正式组织的利益与正式组织的利益结合在一起那么,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不仅不会对行政组织产生负面影响,还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功效,更好的为组织目标服务,促进行政组织稳步发展6。四、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面临的问题(一) 保障不健全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活
29、动因为没有法律制度的依托,很容易偏离其组织目标。我国现行法律政策环境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阻碍了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壮大。另外,我们还是清楚地看到非正式组织自身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包括内容陈旧,条款抽象,可操作性差等,加上在设立和登记中的严格限制,导致行政组织中许多非正式组织出现合法性危机。这些都导致非正式组织的保障不健全。(二) 资金与人才匮乏我国相当一部分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处于严重资金缺乏状态。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没有保障,日常的项目运作捉襟见肘,志愿者有时要自掏腰包支付参与志愿工作的交通、住宿费用等,并且能够得到政府的拨款数量也大幅下降。资金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非正式组织活动的开展和组织的
30、运行。据统计,我国非正式组织由政府提供财政得拨款和补助占 50%,会费收入占 21%,其他主要是企业赞助、募捐收入、国际组织捐助等7。非正式组织人力资源缺乏。与政府部门相比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不仅就业的稳定性差,而且报酬和福利水平明显偏低,无法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另外,在人才方面,非行政组织中正式组织不重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训机制。(三)效能和信任困境行政组织传统管理非正式组织的惯性行为模式及思维模式,致使行政组织排斥非正式组织的参与。对非正式组织的工作能力仍存怀疑态度。基于这样的事实,非正式组织缺乏活动空间和生存依据,并且间接导致民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难以形成,群众的社会责任和支
31、援参与不足,因此也就陷入了效能危机中。目前我国专业性非正式组织大多是官办社会团体,行政色彩过浓,缺乏非正式组织固有的灵活性与创新性。由于非正式组织理念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尤其媒体对它们的宣传不够使得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在透明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它们的活动有时遭到公众的怀疑,引发信任危机三、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非正式组织既可能促进行政组织的发展及其目标的实现,也可能阻碍甚至破坏行政组织的发展及其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行政管理人员来说,探讨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显得非常重要。才能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组织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一)谋求与非正式组织合作,将二者目标统于一体由于非正式组织的某
32、些目标可能和行政组织目标毫不相干甚至相冲突,这样就必须强化非正式组织对行政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一般从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两方面的因素着手考虑,运用科学的目标管理方法在设置行政组织的目标。又因为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人物集中体现了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志趣,他们往往在非正式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时他们的实际影响力甚至超过那些正式组织任命的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应对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谋求与他们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并在理性和合作的基础上解决行政组织出现的危机。 (二)监控非正式组织,建立通畅沟通渠道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形式多样,且它们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
33、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行政组织的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对非正式组织进行监控,清楚掌握其发展动态,才能扬长避短管理好非正式组织。当二者目标相悖,必要时可以把非正式组织的核心员工调离原来的岗位以减弱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使非正式组织结构开始松散,从而保障行政组织的目标实现。由于非正式组织的沟通往往随意而缺乏正式,并且正因为非正式沟通的不规范性和不权威性,经常会引起信息传递的失真。并引起组织内部的人心涣散和惶恐进而对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行政组织的管理者,首先应致力于在行政组织内部建立起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在组织出现就能把非正式沟通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加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非正式组织与行
34、政组织之间的目标有冲突,实质上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一般而言,非正式组织内部的文化强度要大于行政组织组织。因此组织应加强自身文化的建设,以抵御非正式组织强文化对其内部成员带来的不利于组织发展影响。因而,要想使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真正协调一致、行政组织应引导和改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使之与行政组织目标协调一致。一是用“协作”造成同化。二是将组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有力地向非正式组织渗透,进而同化之。一般而言,当非正式组织出现“危险化”的小集体主义时一定伴随着某一些或某个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起到蛊惑作用,如果他们抱着极端的个人主义来违背组织,严重阻碍组织的发展,这类害群之马,在进行说
35、服改造无效的情况下,行政组织要坚决予以开除,并快速摧毁因这些人的蛊惑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小集体主义,这样的目的不仅是为组织除去隐患,也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使怀着同样目的的人不敢造次8。(四)把握住核心人物,加强管理者的影响 行政组织的管理者要具备平和虚心的态度,经常主动和员工接触,尽可能地参加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消除员工对管理者的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更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当管理人员成为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可以通过他们施展个人影响,逐渐使非正式组织的行为和利益与正式组织管理目标保持一致。更好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遏制消极作用的发生。其次是要把握住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非正
36、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影响着非正式组织的思想和行动,行政领导者学会识别和高度重视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谋求与他们在各个层面上的沟通。积极主动邀请他们参加组织的重要活动或者出任正式职务作为榜样示范作用,避免非正式组织成为实现行政目标的障碍,从而变潜在的阻力为现实的动力。结论综上所述,行政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促而生,相伴而存。非正式组织对行政组织的组织文化形成起至关重要作用,一方面它能加强行政组织内部的合作与协调,增强组织信息的沟通与反馈,满足行政组织成员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束缚成员个人发展,降低组织效率,反对变革等。正因为非正式组织对行政组织的双重影响无处不
37、在,因此,行政组织中的管理者应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合理引导和运用非正式组织,使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崔海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任慧;行政主体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3徐明;王鹰;论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24期4李园薇;城市“社区非正式组织”建构路径及功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5李妙然;亢学军;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非正式组织J;商场现代化;2006年20期 6熊小斌,高勇强;非正式组织分类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7施滢. 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8李斌. 试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