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的初步认识导学设计 设计、导学者:武鸣县锣圩镇锣圩小学 庞燕荣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2.通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3.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正确地画角。教学难点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不规则纸。“以问导学”过程教学环节问(师生)导(教师)学(学生)一、温故导新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问题1: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
2、们认识了几种平面图形?说说这各是什么?说说这各是什么图形?问题2:这些图形里都有什么?以问导趣通过已学过的图形让学生在温故中感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乐学学生接触过生活中的角,但在课本上是第一次接触,对角的了解不是很具体细致,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二、问题导航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问题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1)什么是角? (2)怎样区分哪个角大?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怎样画角?尝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大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针对课题提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出示情境图找角。问题4: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有角?摸
3、角。问题5:角有什么特点?问题6:谁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又是哪些?折角。(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问题7:这张纸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比较角的大小。(课件:两个大小明显的角)问题8: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课件:两个角有什么不同?)问题9: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有什么办法知道?问题10: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画角。问题11:谁知道角要怎么画?分为几步?追问:说说今后画角时应注意什么?指导正确指角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触觉中感知角构造,进行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角,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依次找学生到讲台
4、前面展示自己的角。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小组合作与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角的大小。学生从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问题,学会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却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做角,不限制学生思维,积极观察、思考、交流。学生直观感觉边长的角会比较大。通过演示体会自己直观认识有误,引发质疑。这样对认知新知有积极效应。画角这一项内容主要学生先自学,后师引导,再画再纠正等活动来完成。四、巩固应用1.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问题12:下面图形是不是角?说说为什么?2.数角。问题13:数数图形
5、中有几个角?3.三个不同的钟面。问题14: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为什么?4.画一个角。问题15:如果在一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在添上一条线呢?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题中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学生把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学生求异思维。五、归纳总结问题16: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点。学生说说自己对角的认识,对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化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