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新课标中指出,只有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新时期对老师的要求,下面我就结合数学实际谈一谈肤浅的看法。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必须从口算抓起。要求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以及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另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
2、的速算方法,如: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利用商不变性质等。要使学生的计算达到既准、又快。还要培养学生的验算和估算能力,估算是当前国际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一种能力,在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使学生自由灵活的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系统计算后去估算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方法去检验结果。二、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都需要通过阅读才能了解。孩子不仅需要一般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文字,而且还需要特殊的阅读能力来理解数学中的”数与符号”,所以家长经常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孩子,数学成绩却未必好,原因即在此。对于存在数学语言阅读理解困难的孩子,首先应提高他们的
3、文字阅读能力,其次是培养他们对”数与符号” 的理解力,教师应查出学生对哪些”数与符号”存在理解上的误区,然后实施针对性的补救。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愉快地获取知识。如教学长方形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观察桌面、黑板面、书本面等、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让学生数一数图形的边和角,量一量四条边,比一比四个角,通过分析比较做出判断,进而综合概括出长方形的特征,并抽象出长方形的本质属性“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从实践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理解
4、,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这节课内容多,概念多,容易混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几个圆形纸片,引导学生把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方向对折打开。反复几次,学生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中心的一点,就此得出圆心这个概念。并逐步认识直径、半径。再让学生量一量直径、半径。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同一个圆里直径相等,所有的半径也相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学习效果。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提供各种让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过程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先让学生摆小棒,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用自己的语言把摆小棒的过程说出来。这样既让学生动了手又动了口、又促进了智力的发展。此外,结合数学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数学能力的培养并非简单,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弱点,进行强化与补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