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现状。 3、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消费观,养成节约、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二、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自学指导题: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 )中,对人类有( )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2、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两类:能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能够或者循环使用的属于( ),否则属于( )。3、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人均占有资源(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4、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
2、),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自学检测 五、点拨运用活动一、你能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物品与自然资源有关吗?1、自然资源的定义活动二、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为什么煤炭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 2、自然资源的分类材料:湘潭空气污染,湘江水污染思考: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对于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呢?难道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活动三、辩论题目:我国地大物博PK地大物薄3、中国自然资源特点思考:湘潭市定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3、要打造成具有国际品质的文化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宜居城市。其建设“两型社会”主题:“天更蓝、水更清、气更新”! 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探究:为把我们学校建设成为莲乡第一美好校园,我们该做什么呢? 感悟: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小结:六、当堂训练1、我国居民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在30亿以上,仅每天买菜就用掉10亿个。塑料袋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却污染了环境,危害了人体健康。对使用塑料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绿色环保 污染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 浪费资源 A.B. C. D. 2、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3、 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个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丰富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贫乏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丰富 4、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拨下插头 D.尽量少使用空调5、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A.垃圾分类与回收,废物再利用 B.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