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25364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界首 任秋丽 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吉诺特博士写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本书向我们讲述了老师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和艺术。 关于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重要作用,正如吉诺特所言,“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想:确实,我们老师是教室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们的情绪态度和言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甚至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请先看下面是一位老师一天之内对孩子进行的质问:     1.你为什么就不能变得乖一点呢?     2.你为什么这么自私?     3.你为什么非得和别人打架不可呢?     4.你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呢?     5.你为什么老打岔?     6.你就不能把你的嘴巴闭上一会儿吗?     7.你怎么这么慢?     8.你怎么老是这么冲动?     9.你一定要当一只害虫吗?     10.你为什么总是这么自由散漫?     11.你为什么老是惹麻烦?     12.你为什么老是忘记我交代你的话?     13.你怎么这么愚蠢? “为什么”一词本来是用来询问的,可现在往往变成了批评的引导词。这些往往不能起到什么好的效果,孩子对问题的回答会充斥着谎言,不屑,借口,失望等等。老师的话关乎孩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 因此,每天面对教学工作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学生,恰当的交流至关重要,那么,吉诺特认为,怎样说话,才能够带给学生欢乐,才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呢? 首先,“以生为本”,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愿望,关注孩子的感受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7岁的鲁迪突然哭了起来。老师走过去问他:“出了什么事?” 鲁迪点点头指着他的新玩具车:“车子的轮胎掉下来了,是朱利奥干的。”他哭道。 “我不是故意的。”朱利奥赶紧声明。 “这是你的新玩具车,是吗,鲁迪?”老师关切地问。 “是的。”鲁迪回答道。 “噢,真不幸。”老师说道。 鲁迪停止哭泣。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没关系,我家里还有一辆。” 危机就此结束了。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此事时,“老师没有质问、指责和讲道理,他没有问鲁迪为什么把玩具车带到学校里来,也没有质问朱利奥为什么弄坏了它。相反,他只是集中关注孩子的感受。”事情也因此不了了之。 吉诺特说:“最佳师表的老师们都在传达一个相同的理念: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们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 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应该争取说出学生的感受,同时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而是应该表示理解并接纳。当孩子们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之后,就会相应地缓和下来,也不再执着于情绪的影响,更容易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此时给出一些建议。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要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 其次,要学会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孩子的品行。 1.一个孩子忘了把书还给图书馆。 A老师说道:“你借的书已经过期了,应该还到图书馆去。” B老师却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且健忘。你为什么不把书还到图书馆去?”  2.一个孩子把颜料弄洒了。 A老师说道:“噢,我看见颜料洒了,我们弄些水和抹布过来。” B老师却说:“你真笨死了。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 A老师就事论事,B老师攻击了孩子的品行。 吉诺特说:“在父母和老师中间普遍流行的所谓‘正常’语言,如责备羞辱、道德说教、命令指使、嘲讽奚落、训诫指责、威胁利诱、评价预测等等,都足以让孩子发疯,并且逐渐变得冷漠、粗俗和丧失人性。” 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就必须抓住孩子的心,“孩子只有在感觉良好的时候,才会产生美好的想法。”在成人和孩子的交流中,交流过程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成人应该对孩子传达健康美好的信息。“孩子总是从父母和老师与他们交流的方式中,感受成人对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并以此影响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和老师的话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 第三,要学会不用评价式的表扬。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表扬孩子的品性。 表扬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什么,孩子对他自己说什么。 安德里丢了一张5美元的钞票,12岁的理查德捡到了这张钞票并交给了老师。老师说道:“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理查德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曾有偷东西的记录,老师的赞美反而使他陷入了恐慌。从此,理查德开始害怕跟老师打交道,害怕老师知道他的过去。理查德的老师其实可以说出这样有益的表扬:“谢谢你找到了钱,理查德。你让安德里的心情好多了。”理查德会为此高兴万分的。  结论:要尽量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表扬孩子的品性。 5岁的奥兰多帮助他的老师清扫草坪。在清扫过程中,老师一直给予了他有益的表扬:“我看见你已经清理了一堆落叶了......啊,你已经清理了两堆了......可别告诉我,你又清理了一堆了!......一个小时就清理了五堆落叶!这真是很了不起的成绩真是非常感谢你,奥兰多。”老师的话语就像一直给奥兰多充电一样,使奥兰多工作的更加卖力更加积极。 老师没有表扬或者评价奥兰多的性格和品行,她没有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成了我的好帮手。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她只是肯定和感谢了奥兰多做出的努力。奥兰多自己则感觉到他做的事情非常好,对老师非常有帮助。  结论: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作判断。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价值评价。书中讲到心理医师从不对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了不起。”“继续干好。”凡是评判性的表扬都尽量避免。为什么呢?因为是无益的。这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本以为他们会表现出“不良行为”,所以才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惊讶。孩子常常潜意识地按照我们的预期去行事。它只能引起孩子的焦虑、依赖和自卫。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我控制等品质,就必须让孩子不受外界评判的干扰,让孩子做到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 第四,老师以身作则地做好榜样,严格自律,有良好的风度 “常规管理的实质,是寻求一种能够替代责罚的有效办法。处罚孩子只会使孩子心怀怨恨,甚至产生报复的念头。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心情和时间去读书的。在常规管理的实践中,我们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努力激发孩子的自尊。” 确实,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做坏事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现在的孩子,个性都特别强,自尊心强,不太服管。对于调皮难管的孩子,教师仍需采用一些“惩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免影响到其他的学生。然而,这样不痛不痒的“惩罚”往往起不了什么作用,不能有效地管理学生。 “比制定纪律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者应该以身作则地做好榜样,严格自律,有良好的风度——不轻易发怒,不随便侮辱人,不说挖苦讽刺别人的话。”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描述了一种极为常见的荒谬情形,我们对此要竭力避免。他说:“我已经觉察到自己自相矛盾的做法:我时常使用一些根本不让学生自律的方法来维持纪律。我常常提高嗓门去制止喧哗,使用武力去终止打架,怒斥不礼貌的孩子,责罚说粗话的学生。” 在管教孩子时,老师不能与之“较劲”。一个老师手里的最佳武器,应该是鄙夷暴力,不相信处罚的力量。总之,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人才呢?是那些能够使孩子从恐惧转为信任的人。 像责任感、尊重、忠诚、善良和仁爱等伦理道德观念,都是无法直接传授给孩子的,这些观念只能从孩子们所尊敬的人那里,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体会。美德是从内心深处孕育出来的,不是单靠惩罚就可以强迫灌输的。 总之,吉诺特式的沟通方式强调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调在沟通中不涉及孩子的隐私、品行,不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强调就事论事,不涉及孩子的过去和未来;强调替代责罚,教师严格自律。虽然其理念与我们的现实相距甚远,但是只要领会了其要旨,操作起来还是不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