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捕蛇者说导学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23917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蛇者说导学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导学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导学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导学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捕蛇者说导学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单【课 题】:捕蛇者说【备 课 组】:初三备课组【主 备 人】:成燕【备课时间】:2009.8.5课前预习:1.掌握加粗字词的读音、写法 以啮人( ) 腊( )之以为饵 挛( ) 踠( ) 瘘( ) 疠( ) 嗣( ) 莅( )事者 蹙( ) 殚( ) 顿踣( ) 曩( ) 隳( ) 缶( ) 俟( ) 当( )其租入2.释题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事理。如爱莲说。3.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唐顺宗永贞元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

2、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游历了永州,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4.写作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唐宪宗元和年间,赋敛极重,当时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时期减少三分之四,而兵员都增加三分之一,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橫征暴敛,使人民陷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柳宗元在永州亲眼看到这种情形,所以写了这篇文章。5.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拥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唐代:租庸调制租:成年男子

3、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庸:纳绢代役调:人头税(缴纳定量的绢或布)除租庸调制外,还有地税,户税,青苗钱等各种杂税6.熟读课文,并将课文抄写一遍。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小节的翻译和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2了解捕蛇原因二、活动方案 (一)创设情景:以“说”这种文体导入(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齐读课文活动二:走进课文1.齐读第一小节2.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文章翻译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之 质 而 章 尽 以 啮 之 者 译文: (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然 而 腊 以为 饵 可以

4、 已 译文: (3)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以 聚 之 岁 赋 其 之 者 当 其 之 焉 译文: 3.概括第一小节的内容 4.用一个字概括蛇的特点,并说说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特点: 表现在:5. 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明确:6. 蛇毒性如此剧烈,永州人为何“争奔走焉”?明确:(三)课堂小结:写“异蛇”剧毒,而“永之人争奔走焉”。三、作业1抄写第一小节原文、字词解释、翻译一遍2. 背诵第一小节3. 预习课文第25段小节第二课时一 学习目标1. 掌握2-4小节的翻译和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2. 分析对比手法二 活动

5、方案(一)创设情境:检查上课所学知识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分析2、3小节1.齐读第2、3小节2.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文章翻译(1)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矣 译文: (2)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之 于 是 今 嗣 为之 数 译文: (3)言之,貎若甚戚者。 之 若 甚 戚 译文: (4)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余 悲 之 且 若 毒 于 莅事者 役 则 何如 译文: 3. 蒋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这一段着重写什么?明确: 4. 作者对蒋氏的遭遇持怎样的态度?明确: 5. 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

6、确: 活动二:分析第4小节1.齐读第4小节2. 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文章翻译(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涕 生 之 则 斯 役之不幸 向 则 病 译文: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是 于 岁 而 日 蹙 殚 其 出 竭 入 顿踣 触 犯 往往 译文: (3)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曩 其 则 而

7、以 译文: (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之 乎 东西、南北 隳突 虽 焉 吾恂恂而起 其 弛然 译文: (5)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食 之 时 焉 以 齿 盖 岁 则 熙熙 译文: (6)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岂 若 旦旦 是 哉 今 虽 乎 此 则 已 矣 安 毒 耶 译文: 3.找出中心句,并分层次,概括内容。明确:中心句: 层次的划分:4.蒋氏是怎样围绕这个纲进行血泪控诉的?用了什么写法,有什

8、么作用?明确:6. 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对于蒋氏的乐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7. 想象描写当时悍吏骚扰的场景。(三)课堂小结:三作业1抄写第2、3、4小节原文、字词解释一遍2.背诵课文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第5节的翻译和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2.分析第5节并总结全文二活动方案(一)创设情境:检查上课所学知识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分析5小节1. 齐读第5节2. 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1)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于 尝 乎 译文: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孰 之 故 为 之 以 俟 夫 观 人风 焉 译文: 3. 找出体现中心的句子明确:4. 找出体现写作目的的句子明确:5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写作动机?明确:6.为何要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明确:(三)课堂小结:这篇文章通过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三 作业1 完成书后练习2 总结课文中的一字多义3 背诵课文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