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 数学 学科教案第 1 单元 课题 方 程 课型: 新授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教学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教学准备
2、:课件预习导航: 思考与调整:一、情境引入谈话:西安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里名胜古迹众多,其中就有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用课件出示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与这两座塔有关的数学问题(用课件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二、思索探究、合作交流1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指名读题)师:通过读题,你知道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大雁塔高以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教师用课件呈现“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师:如果要用一幅线段图来表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怎样画?同桌讨论一下。生:我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雁塔的高度。师:为什么呢?生:因
3、为可以把小雁塔的高度看作1份,任意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再画表示大雁塔高度的线段。师:(课件演示画图的部分过程: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雁塔的高度,再画出小雁塔高度的2倍)你们能接着画下去吗?请看老师发给你们的练习纸,上面已经画好了和银幕上一样的图,请根据“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接着画下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一名学生画的图)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吗?生:(边指图边说)这是小雁塔高度的2倍,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所以从这里往回画22米。师:那么,哪一段表示了大雁塔的高度?生:(指图)从这里到这里。师:和他一样画、一样想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学
4、生举手)师:请大家看银幕(银幕上有如下内容),现在银幕上有一个问题、一句话、一幅线段图。根据这些内容,你能找出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可以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生1:小雁塔的高度x2-22=大雁塔的高度。师:(板书这一关系式)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关系式的? 生1:我是看着图想的。师:能说说想的过程吗?生1:我看到最下面的线段,“小雁塔高度的2倍”去掉“22米”就是“大雁塔的高度”。生2:我是看着中间那句话来想的,因为“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所以就用“小雁塔高度的2倍”减“22米”等于“大雁塔的高度”。师:两位同学的想法都很好。请用其中一种想法再想一遍,并和同桌说一说想
5、的过程。师: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这种相等关系,你还能用别的等式来表示吗?生:我用大雁塔的高度先加22再除以2。师:(指线段图)大家看,“大雁塔的高度+22”跟什么是相等的?生: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师:(板书这个关系式)讲得非常好!我们找到第二个等式来表示两座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了。还能找到第三个吗?(学生都不举手,多数脸上有疑惑的表情)那么这样,老师提示一下,这个等式的一边是“22米”,大家想,另一边可以写上怎样的式子,能和“22米”相等?生: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师:谁能对照线段图或这句关键的话,分析一下这个关系式是否正确?生1:“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
6、的2倍”少,所以用“小雁塔高度的2倍”减“大雁塔的高度”。生2:我看线段图可以知道,“小雁塔高度的2倍”减“大雁塔的高度”等于22米。2. 列方程。师:我们先看最先找到的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在这个关系式中,已知“大雁塔的高度”是64米,求“小雁塔的高度”。像这样的题,适合用什么方法解答?生:用方程解。师:怎样设未知数呢?根据这个等量关系怎样列方程呢?同桌讨论一下。生:设小雁塔高x米。2x-22=64。师:这个方程的左边表示什么?右边呢?生:左边的“2x”表示“小雁塔高度的2倍”,减22米后就是“大雁塔的高度”;右边是“大雁塔的高度”。师:所以说这个方程左右两边表示了同一个
7、数量,符合题意,是正确的。3解方程。师:这个方程和以前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生:以前学过的方程左边只有一步,这个方程左边有两步。师:你能联系实际问题,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想出解这个方程的第一步吗?请动笔写一写。 (学生尝试解方程,教师巡视指导)生1:2x=64+22。因为“2x”是“小雁塔高度的2倍”,它就等于“大雁塔的高度”加“22米”。生2:我也认为25x=-64+22。但我是这样想的,方程的左边要先算“2x”,就把“2x”当作一个整体,这样,方程的两边同时加22,就得到2x=64+22。师:其实,XXX(生1)的解法正好说明XXX(生2)的解法是正确的。由于“小雁塔高度”未知,“小雁塔高
8、度的2倍”也就未知,就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样,原来的方程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22=64”,就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了。请大家把这种想法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把这个方程继续解完。 生:2x=86,x=862,x=43。师:这个方程的左边有两步,解这个方程时,最关键的步骤有哪些?生:把2x看作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加22;方程变成2x=86后,两边再同时除以2。师:大家看,方程两边同时加22后,方程左边由两步变成了一步;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2后,方程左边只剩下x,右边是43,就表示方程解完了。其实解方程的过程就是不断运用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把原来比较复杂的方程变得越来越简单,一直简单到“x等于几”的
9、形式。师:谁能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生:把x=43代入原方程,左边=243-22=86-22=64,右边=64,左边=右边,所以x=43是原方程的解。师:一开始我们检验了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现在检验了结果也是正确的。所以,小雁塔高43米。4. 小结。师:谁能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用方程解决问题主要经历了哪些步骤?生1:先找到了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生2:然后设未知数为劣,并列出方程。生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检验,最后写出答案。师:(结合学生口答,板书:找、设、列、解、验、答)你觉得这些步骤中,最关键的什么呢?生: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5列不同的方程。师:对这个问题,开始我们还写
10、出了另两种关系式。请任意选一个关系式,也设小雁塔高劣米,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生列方程、解方程)生1:2x=64+22,2x=86,x=862,x=43。生2:2x-64=22,2x=22+64,2x=86,x=862,x=43。师:观察3个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2x=86这一步。师:原来都是比较复杂的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或经过计算,都变成相同的简单方程。所以说,3个方程虽然是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所列,但实质上还是相同的。相比较而言,哪个方程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思考时更顺一些?生:2x-22=64。三、检测完善1完成“练一练”。出示一幅线段图:师:能用一句话说明线段图所表示
11、的数量关系吗?生:杭州湾大桥全长比香港青马大桥的16倍还多0.8千米。师:杭州湾大桥已经建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你能用方程求出香港青马大桥的长度吗?(生解决问题)生1:解:设香港青马大桥长x千米。16x+0.8=36,16x=36-0.8,16x=35.2,x=2.2。师:你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的方程?生1:香港青马大桥的长度16+0.8=杭州湾大桥的长度。师:谁能说说解这个方程,第一步可以怎样想?生2:把“16x”看作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减0.8。师: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生3:16x2.2+0.8=35.2+0.8=36。师:这个“练一练”和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2、?生1:都要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生2:列出的方程左边都有两步计算。师:而且都是“几x”加或减几。那么解方程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都要把“几x”看作一个整体。生2:都要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2完成练习一第1题。请学生看书上的题,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请一位学生将解第(2)题“1.8+7x=3.9”的过程写在黑板上,集体评讲。3完成练习一第2题。请学生看书上的题,独立完成第(1)题的填空,教师巡视,发现有些学生不会填。组织集体讲评,课件逐步呈现如下内容,指导学生思考。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交流思考过程。4完成练习一第3题。学生看书上的题,独立完成。展示学生的作业,请学生说想的过程。四
13、、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五、作业教学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教案第 1 单元 课题 方 程 课型: 练习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能较熟练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生熟练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预习导航: 查找相关的天文知识思考与调整: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练习一第6题。提出要求:要想正确的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首先要保证在
14、计算上不出差错。将这三题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的正确率。指名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错在何处。提问:(指30x2=360)在解这道题目时,第一步需要做什么?(方程两边同时2)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2、谈话:上节课我们在五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谁来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有哪些步骤?其中哪个环节你觉得比较重要?学生回答解决问题的步骤。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小结,明确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二、基本练习1、练习一第7题请同学们默读练习一的第7题。提出要求:在保证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的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
15、积公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量关系适合列方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口答。板书:1.3x2=0.39。第题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板书:3x18=19.8。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2练习一第8题。生读题后提示学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生独立解决后再要求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列出的方程。最后核对得数。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3练习二第9题。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师
16、巡视辅导。集体核对时要求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又是怎样找出这样的相等关系的。4练习一第10题。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天文知识。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1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解答这道题目时要注意什么?2练习一第12题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列出等量关系式再解答3练习一第13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反思总结。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思考与调整:教学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教案第 1 单元 课题 方 程 课型: 新授 第 3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
17、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进行解题。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那里了解了闻名遐迩的古代建筑大雁塔和小雁塔。今天我们要去北京的颐和园游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指出:这是颐和园,坐落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它是清代皇家的园林,为我国古典园林之首,也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你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出示例2的文字部分
18、: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2、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3、出示问题: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大约各有多少公顷? 颐和园的陆地比水面大约多多少公顷? 颐和园的水面比陆地大约少多少公顷?指出:下面两个问题要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个问题。二、思索探究、合作交流(一)继续教学例题1、学习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启发:颐和园的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了看得更加直观和清楚,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题目中的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呢?(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提出要求:请同学们
19、在课练本上试着画一画。(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出示线段图)陆地面积: ( )公顷水面面积: 追问:从这幅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如果用方程来解,你觉得设哪个量为X比较合适?(同桌讨论)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图上标注出来。(实物投影仪上完成线段图) X公顷陆地面积: 3X公顷 ( )公顷水面面积: 小结板书:同学们一致认为设陆地面积为X,水面面积为3X。(板书解设)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提问:根据题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口答完成板书:颐和园水面面积+陆地面积=颐和
20、园的占地面积3、尝试解答提问: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列方程?请同学们试着列出方程。板书:X+3X=290观察: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所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学们会解吗?请大家试试看。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的?(当学生说出首先计算“X+3X=4X”时追问:这样做有什么依据?)小结:我们在解答这个方程时,利用乘法分配律,首先将方程化简,变成一般方程,然后再解。4、进行检验启发:如何知道我们求出的这个解是否正确呢?你准备怎样检验呢?学生口答,师板书检验过程:725+2175=290(公顷)2175725=3(也可以把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并分别看3X的值是否等于2175,X+3X的和
21、是否等于290。)(二)练一练谈话:关于颐和园的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有多少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你知道我们地球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有多少吗?(出示练一练)思考与调整:读题,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互相交流解题过程与结果。比较:这题的解答过程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列方程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三、检测完善1、练习二第1题提问:谁来说说解这些方程的第一步需要怎样做?学生独立求解。(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交流,说说如何检验。指出:应养成检验的习惯。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填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出:填出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要进行化简。集体核对。3
22、、练习二第3-5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每道题列出了怎样的方程,你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比较: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问:列方程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什么?4、拓展中心小学举行献爱心活动:五年级共捐款80元 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款160元,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捐款320元,六年级的捐款是五年级的3倍小组活动:请选择合适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教学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教案第 1 单元 课题 方 程 课型: 练习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_b=c的方程的解法
23、,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解方程18x2x60 5x+6x12.1 6.6x-5x=8 4x-x=24 1.5x-x=1 1.9x+0.4x=9.2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中的一题检验。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的正确率,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集体核对。选择二题指名说说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并追问:在计算这类方程
24、时,首先要做什么?(化简方程)二、基本练习1、练习二第7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师:这是一道什么问题的应用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线段图。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结合线段图,在小组里说一说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引导学生用最简便,最利于列方程的数量关系)追问:题中的“960米”是小丽所走的路程吗?是小明走的吗?那是什么?(小丽速度小明速度)时间小丽和小明所走的路程和提问:你能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要求学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2、练习二第8题指名读题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和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中信息。师:相距182千米是什么意思,说
25、明了什么?思考与调整:要求学生独立独立完成并检验,指名板演。这道题与第7题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后列出等量关系式并解答。3、练习二第9、10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学生仔细观察这题的情境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11题订正时说一说是根据那个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的。2、完成思考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意见并列式解答。可提示:甲比乙多跑了一圈说明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五、作业教学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教案第 1 单元 课题 方 程 课型: 复习 第 1 教时 总
26、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交流中积累找等量关系的经验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预习导航: 思考与调整: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 1.提问:
27、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方程有哪几种情况?可以举例说明.(板书:ax +b =c ax + bx =c)2.组织小组讨论:出示小组讨论内容(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小组自由讨论,师参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第(1)题 可以让学生说说首先要将这样的方程作怎样的变形,并提醒学生解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讨论第(2)题 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说本单元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结合所举例子说明解决每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二、查漏补缺1、解方程 学生独立解方程,指名板演。小组比赛,看哪一
28、组做得既对又快.要求选一题进行书面检验,其余口头检验。 交流校对评析,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典型错例让学生辨析。 2、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补充) (1)合唱队有男生X人,合唱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女生有( )人,合唱队一共有( )人,男生比女生少( )人。 (2)王大妈和刘大妈买同一种花布,每米X元。王大妈买了2.6米,应付( )元;刘大妈买了1.4米,应付( )元。两人共付( )元,刘大妈比王大妈少付( )元。 (3)一个长方形的宽是X 厘米,长是宽的2.5倍,长是( )厘米,长和宽一共是( )厘米,宽比长短( )厘米。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然后指名回答。 3.先找出下
29、列各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1)女生17人,比男生的1.5倍少4人。男生多少人?(2) 小明和小红有邮票180张,小明是小红的4倍,小明和小红各多少张?(3)一个长方形,周长9米,宽1.5米,长多少米?(4)从南京到兴化的公路长约310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2小时相遇,从兴化开出的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南京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同桌互说,指名回答.小结:列等量关系式,有些要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来列,有些等量关系式就是一些计算公式,有些是我们常用的关系式.4、第7页第2题。 指名读题,提问:要求的问题是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它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武汉
30、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呢?独立思考后找出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一说。师随机板书: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5197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3-42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2)提问:在列方程时应该怎样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量?学生列方程解答。 提醒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题中的两未知量,全班交流。 5、第7页第3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三题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小树从3月1日到9月1日共经过了几个月?长高了多少? 启发:你能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口答) 板书:小树原来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现在的高度 (平均每月长的高度6个月) 要求
31、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检验。 全班核对。 6、第7页第4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提问: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制版费、印刷费 提问: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完成板书:制版费每本印刷费本数印制画册的总费用 要求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全班核对。 三、对比练习根据题目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或算式进行解答。 1一段花布,第一次剪去15米,比第二次的2倍多1米,那么第二次剪去了几米花布? 一段花布,第二次剪去7米,第一次比第二次的2倍多1米,第一次剪去了几米花布?独立完成后,说说两题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方程解,比较方便?2、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30
32、千米,还没有修的公路长度是已经修好的长度的4倍,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一条公路,修了一段后,剩下120千米没修,是已经修好的公路长度的4倍,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有什么不同,在解答时要注意些什么?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思考与调整:教学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教案第 1 单元 课题 方 程 课型: 复习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
33、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练习二、5小组讨论:说说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以及周长公式。第二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2X1.529”,也可以列出“X1.592”)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2练习二、6指名读题小组讨
34、论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地铁一号线地上部分长度20.7千米地下部分的长度。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出解决,要求学生写出检验过程3练习二、7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请学生口答检验过程。二、综合练习1练习二、8出示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算算自己在体育上测试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约每秒是多少米。生独立解决后根据数据说说感想。2练习二、9和10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重点强调数量关系等以及如何解方程的。3思考题。启发: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什么?思考与调整:说明取出的红球总数多10个。由此,可列出方程6X-4X=10。学生
35、独立完成。三、评价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四、作业教学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教案第 1 单元 课题 方 程 课型: 复习 第 3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
36、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探索与实践。1第11题。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探索与实践”第11题。先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要画出符合题意的三角形,必须先求出什么?2第12题。实物投影出示。小组讨论解决后操作。小组成员交流成果。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割的方法,再动手分一分。操作完成后让同组同学互相测量分成的两段的长度,以检验各人操作是否正确。3第13题。可以提示学生课前在学校的跑道上或者其他已知长度的路上,按照正常的步行速度走一段距离,并记录好时间,反复2-3次后借助计算器算出平均每分钟大约步行多少米。二、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评与小组内的互评。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指标回顾相关的学习情况,举例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什么不足。然后实事求是地给自己作出评价。同时,要提醒学生针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三、评价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教学反思思考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