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状元教你应考“三招”
高考在即,在浩如烟海的备考资料中,考生该如何度过最后几日的复习?如何做好最后的心态调整?家长又该做些什么?往年高考成功者的经历和建议,对考生有所启发。为此,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2008年广东高考选考物理总分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杨开。
最后冲刺:重在归纳总结
杨开说,在考前几天,他的主要备考方式是归纳总结,再加上少量题保持手感。杨开有个好习惯,从高三开始,就一直整理错题,对每次的月考乃至周考,他都会将试卷上的错题剪下来,贴在一个比较大的错题本上。对于一些自己不理解的的内容、上课老师讲解不清楚的地方,他也都抄在错题本上。在临考最后几天,将错题本、错题资料重新看了一遍,归纳出容易做错的题目类型。
考场心态:平静而无杂念
“平静而且没有杂念,这就是我的考试状态。”杨开说。这其实是建立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的。他在每次考试前都会对一些重点以及易错点进行浏览,考试中认真研究考题,不去想太多其他事情,考试后稍微休息一下,就进入下一门的准备。
杨开还建议,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最好不要与同学对答案,因为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会对自己的心态造成不良影响。如果遇到考试题目较难,可以在心里暗示自己:水涨船高,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出来。“总之,保持平稳的心态,无论在考前、考试中还有考后都非常重要。”
对于临考前的准备以及考场心态调整,杨开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在考前一天准备一张白纸,上面分条写上对自己的一些简要提醒。前面几条是一些基本的提醒。比如:记得写上准考证号;记得填涂答题卡;记得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答题卡有无遗漏等。后面的一些提醒则参照归纳的结果,考生可以将易错的一些问题列在纸上提醒自己。
弱化高考:保持一颗平常心
杨开在认真准备高考的同时,却从心态上弱化高考。“其实,没必要过分强调高考冲刺阶段”。
杨开认为,考场上的兴奋度已足够有精神应付考试,没必要在乎少睡了几个小时,也不用过度担心。高三的作息时间其实与高考的节奏是非常相似的,过分注意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紧张感。
文章来源:6月3日《羊城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