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 · 能 · 情 · 趣
单 位:扬中市实验幼儿园
邮 编:212200
姓 名:袁 君
摘 要: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思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努力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切实把幼儿教育活动寓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幼儿体育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是促进社会化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陶冶其高尚情操,培养他们强健的体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大力推进创新体育教育挖掘幼儿学习的动力,强调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乐学、喜学是一方面,使幼儿体验体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美,从而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是另一方面。
正文:
随着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幼儿体育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是促进社会化发展的课堂。提高幼儿体质,培养幼儿终身锻炼的习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教育。
为了使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体育活动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将多种学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扬长避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德
德是指注重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的高尚情操。
体育活动也强调孩子个性的培养,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幼儿现有的能力去从事创造活动,享受体育活动。所以我们在体育活动中贯彻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一原则,注重在游戏活动中陶冶幼儿的情操,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如“三人足”的体育游戏,三人一组,腿互相绑在一起,同步在规定的线路上前进,集体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这就要求孩子们互相配合,相互扶持,才能协调快速的完成。一个小游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注重通过体育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培养,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游戏,同时与同伴友好交往,促进学习。在教学中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以适当的教材内容为契机,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幼儿变“要我锻炼”为“我要锻炼”。如:在枯燥、易疲劳的各种技能训练活动中,休息时间插入介绍体育常识,给他们讲我国的体坛健儿、世界冠军“乒乓冠军——邓亚萍”、“跳水冠军——高敏”等的故事,介绍她们成功背后的艰辛与失败后的努力,使幼儿在休息中增知识、长见识,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
二、能
能是指注重体育活动中的智力开发,不断提高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指观察培养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善于以普遍性找到特殊性,根据观察的目的,选择观察的对象、角度和方法;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具有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判断性、灵活性、敏捷性和逻辑性;良好的注意能力是注意的持久性、稳定性,及善于分配注意和转移注意力的能力;良好的记忆能力是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良好的想象能力可以帮助幼儿熟悉体育基本器材,能分析器材与动作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体育器材可想象动作的简单复杂,难易程度,如:在教育活动“龟兔赛跑”中,通过快乐的体育游戏“龟兔赛跑”,不但让孩子从中学会了续编故事内容及情节,了解了龟兔的个性。还懂得了一些简单的做人的道理。同时在活动中也能开心而又巧妙地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必须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三、情
情是指注重体育活动中的情趣教学,发展幼儿的主动性。
教师只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就是通过教师乐教、儿童乐学才能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愉快发展。
1、以激发兴趣为着力点
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把无目的“动”变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规律的“动”,让幼儿边跑、边跳、边游戏。幼儿对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其探索欲望非常强。当有新鲜事物出现的时候,他们会不停的看、摸、动、问。好奇是知识之母,是创造的种子。当好奇心产生了,便有了求知的兴趣。新颖的活动器械无疑也是幼儿好奇心的良好刺激,如在组织小班幼儿学滚球动作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色彩鲜艳并带有声响的大彩球,新鲜事物的出现,便使幼儿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因此,幼儿便饶有兴趣地学会了滚球走、跑等动作,发展了幼儿四肢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关节的柔韧性,提高了幼儿的视觉运动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仍以球为例,在幼儿能熟练滚动大彩球后,我们又为幼儿准备了篮球、足球等各种球类,并辅以塑料圈、羽毛球拍、彩瓶等多种器械,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爱好与体育器械的多种功能。活动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丰富新鲜的体育活动使幼儿乐此不疲,幼儿的兴趣始终保持着。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对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还可以保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持久性。
2、以稳定兴趣为突破口
为了稳定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要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体育活动中单纯的动作练习不能引起幼儿兴趣,就是因为在他们现有的头脑中没有具体的形象。而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主要的思维方式。幼儿对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却不太感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并且喜欢把故事内容分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因此,角色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成分,带有角色和情节的体育活动,会使幼儿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深入游戏,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如游戏“战胜大灰狼”的游戏:幼儿扮小兔到树林中玩,因为是小路,所以得一个跟着一个走(走),再跳过小沟(跳跃)到了树林以后,小兔们用酸奶瓶进行跳、抛接、投、跑的自由游戏,看见大灰狼来了一起用瓶子对付大灰狼(投掷)。结果发现幼儿兴趣大增,练得主动,技能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掌握。
3、以发展兴趣为最终目标
对于幼儿来讲,吸引他们的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体育活动的过程,而要使整个过程充满趣味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整个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进行竞赛性游戏时,教师可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幼儿中间,与幼儿一同游戏、参与竞赛,这样会对幼儿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幼儿产生更大的兴趣参与,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另外,教师的语言刺激也与幼儿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幼儿胆小不敢做或面临挫折的时候,教师轻轻拍一拍幼儿的肩膀,或用信任与鼓励的目光面对幼儿,告诉幼儿“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试试看,你会成功的”,这样会使幼儿忘记胆怯,直面失败;当幼儿成功了,教师可以与幼儿一同对手击掌并大呼一声“ye”来庆祝胜利,或是用一句满怀鼓励的话语,如“我为你感到高兴”,“你真棒,继续努力”等等,也会使幼儿保持更浓厚的兴趣继续进行游戏。生动幽默的语言、健康大方的仪表、积极向上的情绪、优美准确的示范都会唤起幼儿的兴奋感与惊奇感,会使幼儿始终渴望游戏而不松懈。
四、趣
趣是指注重体育活动中的组织创意,促使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较好的处理了教师“教”与幼儿“学”的双边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思维和学习自觉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儿童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的支持。如在“我运雪碧忙又忙”往返接力赛中,组织时有三点创意:1.利用自发组合群体时用的雪碧瓶和平衡木,体现一物多用的原则。各组每人手拎雪碧瓶走过平衡木,将雪碧瓶摆成“五星红旗”图形。2.竞赛后,让幼儿讨论:五星红旗代表哪个国家?它有什么意义?幼儿积极发言,集思广益。让个别幼儿回答,教师讲评:五星红旗代表中国,五颗金星表示各族人民齐心向党,红色表示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国旗。既进行了热爱国旗的教育,又强调各族儿童心连心,友谊长存的团结精神和中国人顽强拼搏的竞争素质。3.练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兴趣,又巧妙地进行了“达标”的锻炼。
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陶冶其高尚情操,培养他们强健的体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大力推进创新体育教育挖掘幼儿学习的动力,强调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乐学、喜学是一方面,使幼儿体验体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美,从而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是另一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