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19587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一) 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考评的要点。2. 掌握、归纳课外文言文字词解释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考点重现: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也可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显文言诗文。理解 B(26)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27)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28)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二、考题重现1.展示考题: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四时之景不同()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

2、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2分)2.2014年又会怎么考呢?我们看下面的题目:解释加点词语 (2分) (1)天帝使我长百兽 长 (2)虎以为然 然 翻译句子 (4分) 1子以我为不信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3. 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4分) 比较:2013年与2014年相比,题型、分值都有了变化,今年主要考课外文言文,分数有所增加,虽说取材于课外,但知识在课内。三、知识梳理: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如:结合注释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即集中注意

3、力浏览文段一遍,大概明了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如何,谁说了什么话,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中,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这一步中完成。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出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因此我们做题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题。以注释解题。以文旨解题。有些题目必须先要弄懂全文的主旨,才能回答。今天我们一起解决考题的第一个题型怎样解释加点的词四、重、

4、难点剖析(一)完成所发资料解释划线的词: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释:大梁:魏首都 趣:同“趋”,追逐 蹶:损失】(1)去韩而归 (离开) (2) 士卒亡者过半矣 (逃跑)(3)齐使田忌将而往 ( 率兵 ) (4)素悍勇而轻齐 (轻视) (5)善战者因其

5、势而利导之 (引导)(6)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 向西进军)(二)归纳解释词语的一般方法:1、刚才很多同学做题目时在翻阅课外文言文阅读,想通过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些同学很聪明,这是一种解释词语的方法,叫“迁移法”,所谓迁移法,就是将学习过的课内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的含义加以记忆、积累,在遇到课外文言选段中相同的实词时,直接将其含义迁移过来的方法,它是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最基本的一种技巧。请同学们仔细说说,你刚才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如:去韩而归 (离开) 士卒亡者过半矣 (逃跑)齐使田忌将而往 ( 率兵 )这些题你是通过学习的哪些知识来解决的?(1)“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去”是“离开”

6、之意,“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去”是“离开”之意,“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是“距离”之意,因此,当看到“去韩而归”时,只需迁移一下,根据语境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去”的含义,即“离开”。(2)士卒亡者过半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逃跑)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 丢失)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灭亡) (3)齐使田忌将而往 ( 率兵 )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率领) 可见,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钥匙。2、同学们是怎样解释(4)(5)题的?同学们解释的很正确,你们用的这种方法叫“组词法”。

7、 现代白话文是由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故大部分词语的意思与古代“一脉相承”,加之古汉语往往具有“一字一词”的特点,我们要在单音节词的前或后加词,组成双音节词来推测词义。如唐雎不辱使命“愿终守之”中的“愿”为“但愿、愿意”之意,“守”为“守护”之意。同学们在说说(4)(5)要怎么解释合适?(4)素悍勇而轻齐 轻视,看轻(形容词作动词)(5)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引导) 注意: 这种“组词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一个字往往可以组成许多个词,究竟选择哪个词语才是正确的理解呢?这就需要在组词的过程中加以筛选。比如曹刿论战中有一句“神弗福也”,对于“福”的理解既可以组词为“福分”,也

8、可以组词为“幸福”,还可以组词为“赐福”,我们结合语境稍加思考分析,符合情境的是“赐福”。3、同学们看看怎么解释第(6)题?(6)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 向西进军) “过”是越过(国境)之意,“而”是连词,往往连接两个词性相同的词,由此可判断“西”是动词,译为“向西进军”。这种方法叫“对句判断法”,又称“语言结构法”,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

9、为动词,解释为“腰佩”。又如: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与“灵”对应,可判断“灵”做动词,解释为“显灵”。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同时使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要注意检验,检验方法:带入文中“验证”,是否合情合理。五、小试牛刀:了解了一些解题方法,我们一起完成以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 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出自江乙对荆宣王) 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 解释加

10、点词语 (1)虎求百兽而食之 食 (2)天帝使我长百兽 长 (3)虎以为然 然 (4)故遂与之行 遂 2. 翻译句子 1子以我为不信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3. 根据这则故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写出与这个成语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答案:1.吃,做首领,当长官,正确的、对的,就, 2.你如果认为我说的话不确实 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而跑开,认为是怕狐狸3.狗仗人势;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被狐假虎威的人所欺骗蒙蔽。六、总结:在复习中只要我们立足课内,落实基础,掌握一定的方法,把课内与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就能够全面提高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七、作业完成课外文言文阅读P109高山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